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思政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小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其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命运。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小学思政教育可以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这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一、 形成良好的道德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以德为先,以德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德”的地位和作用,甚至将“德”提升到一个本体的高度。例如,孔子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孟子也把德的作用明确表达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董仲舒也提倡“任德不任刑”的思想。这些道德观对于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具有借鉴意义,也对构建当代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思政课程的重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讲情重义、诚实守信”的文化精神等,其所包含的思想、价值观念都是思政课可以借鉴的内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中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觀和价值观。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应对全球多元化思潮对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塑造理想人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当代小学生价值观念的发展,是当代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 丰富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内在生命,渗透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价值取向中,是时代文化精神的核心。我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倡导以人为本,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例如,我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的宽厚之道、“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处事精神、“以诚相待,言而有信”的优良品德等,都是中华民族重视人文精神的体现,这和目前思政课包括的独立人格教育、道德理念教育、人生态度教育是相互渗透的。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贵和持中、推己及人”的人文精神,提出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处之道等都是思政课的宝贵教育资源。同时,人的发展是全面且复杂的,不仅有物质上的需求,还有精神上的需求。随着人发展的需求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优秀传统文化所起的作用就越来越大。
四、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教育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重要性,对这一块工作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肯定。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我国的小学教育是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同时,当今世界经济强国都是教育强国。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因此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融入思政课堂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需要。我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而小学教育在这一阶段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任和历史使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是发展趋势,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我国小学思政课的历史使命。
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最活跃、感情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未来。传播知识、追求真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道德品质是小学思政课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价值观的培育直接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因此,在小学思政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年县梓埠镇中心小学)
一、 形成良好的道德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以德为先,以德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德”的地位和作用,甚至将“德”提升到一个本体的高度。例如,孔子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孟子也把德的作用明确表达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董仲舒也提倡“任德不任刑”的思想。这些道德观对于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具有借鉴意义,也对构建当代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思政课程的重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讲情重义、诚实守信”的文化精神等,其所包含的思想、价值观念都是思政课可以借鉴的内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中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觀和价值观。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应对全球多元化思潮对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塑造理想人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当代小学生价值观念的发展,是当代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 丰富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内在生命,渗透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价值取向中,是时代文化精神的核心。我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倡导以人为本,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例如,我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的宽厚之道、“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处事精神、“以诚相待,言而有信”的优良品德等,都是中华民族重视人文精神的体现,这和目前思政课包括的独立人格教育、道德理念教育、人生态度教育是相互渗透的。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贵和持中、推己及人”的人文精神,提出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处之道等都是思政课的宝贵教育资源。同时,人的发展是全面且复杂的,不仅有物质上的需求,还有精神上的需求。随着人发展的需求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优秀传统文化所起的作用就越来越大。
四、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教育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重要性,对这一块工作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肯定。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我国的小学教育是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同时,当今世界经济强国都是教育强国。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因此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融入思政课堂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需要。我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而小学教育在这一阶段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任和历史使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是发展趋势,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我国小学思政课的历史使命。
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最活跃、感情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未来。传播知识、追求真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道德品质是小学思政课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价值观的培育直接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因此,在小学思政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年县梓埠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