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前400年左右,古希腊“医圣”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发现了尿液对判断病情的重要性,他注意到儿童和成年人发热时尿液的变化,并提到气味的不同和颜色的变化。罗马名医盖伦(Claudius Galen,129—199)的许多著作也描述了肉眼观察尿液的结果。波斯医学家拉齐(Abu Bakr Muammad ibn Zakariya al-Razi,865—925)在《曼苏尔医书》(Kitab al-Mansouri Kitab)中总结了前人与自己对尿液的研究,描述了7种针对尿液的观察和实验,即颜色、粘稠度、尿量、透明度、沉淀物、臭味和泡沫。
1491年,一本名为《医药之书》(Fasciculus Medicinae)的奇书在威尼斯出版,作者是居住在此地的德国医生约翰内斯·德克沙姆(Johannes de Ketham)。书中收集了西方从古代到文艺复兴有关身体和医药的大量资料,并附有相当精致的木版插图,包括解剖、穿颅、放血、星占、鼠疫、各种可怕的创伤以及验尿等内容,以及种种稀奇古怪的疗法,基本展现了文艺复兴中期西方医学知识的大致面貌。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此书被不断修订并一再重版。
图1是该书的一幅插图:21个小尿瓶均匀地排列在一个大圆圈内,其外缘标识不同的颜色与性状,内中还有一些小圆圈,中间那个小圆里写着“这就是通过尿液颜色判断健康状况的方法”,其外的7个小圆各自对应不同的尿样,如最下方小圆中的文字就是“这三种尿液指示烧灼”,“这三种”就是该圆圈对着的下方三种尿样;此外,大圆之外还有代表体液的四个小圆,从左上角开始顺时针排列为多血质、胆汁质、忧郁质和粘液质。这幅图实际上是一个通过观察尿样颜色来判断健康情况的标本,其理论基础则是希波克拉底-盖伦的体液学说。图2是1516年荷兰莱顿出版的另一本医书《医生真谛》(Epiphanie Medicorum)中的插图,其结构和功能与前图一样,只是中间的8个小圆由一个验尿的画面代替:一位坐在椅子上的医生正在观察手中的尿样,身边站立的年轻人可能是一名显贵病人的侍者。
描绘医生验尿场景的木刻版画在当时有关身体与医学的书籍中屡见不鲜。图3出自1491年德国出版的《健康花园》(Hortus Sanitatis):画面左上方的两个人可能是医学院的老师和学生,正指着搁架上的尿样瓶进行讨论;右上方的一个人在观察尿样,旁边还有一人捧着书本比照阅读;画面下方可能是候诊的病人或为病人送尿样的仆从,其中还有一位怀抱婴儿的母亲,两个年轻人不知为什么事(加塞?世仇?)厮打起来,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携带着盛放尿瓶子的草篮。图4出自1498年法国出版的《逻辑与生理》(Logicae et Physicae):一女二男三位亲人正在探视躺在床上的病人,医生手举尿瓶观察尿液的颜色与性状。
17世纪是荷兰的黄金时代,绘画与医学都达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尼德兰画派的大师们特别钟爱医生与病人这一题材,而在许多作品中,盛着琥珀色尿液的玻璃烧瓶几乎成了医生的“标配”。封二上的两幅图(图5,图6)都是伦勃朗弟子德奥(Gerrit Dou,1613—1675)题名为《医生》的作品,两幅画的构图十分相似:主要人物都是一位正在观察瓶中尿液的医生,身后是其助理或顾客,拱形门洞、打开的门帘、工作台,以及台上的铜盆都极为相似。不过图5上有一本大书,从图版来看应该是维萨留斯的《人体构造》或据其改编的解剖学著作,不禁令人想到伦勃朗的名画《丢尔普医生的解剖学课》,画中也有一本书。这件道具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或许能够说明当时内科医生与外科医生的界限还不明显;二、或许象征新、旧医学在17世纪的荷兰(与欧洲)并存。
本期封面是德奥1653年《医生》的局部。
值得指出的是,罗伊·波特等人编著的《剑桥医学史》也用了这幅图,不过原版与中译本中的图像是反过来的。也不知德奥画作中的医生到底是用左手还是右手拿着尿瓶子。有趣的是作者关于这幅画的解读:
这个老式的内科医生几乎没有什么诊断技术可用,他也不做我们所知的一些内科检查,而是通过他的感觉如:看、摸(手腕的脉搏)、听、闻以及品尝(如尿液,若是甜的证明有糖尿病)。盖伦学派的医学通过检查流过身体的体液来诊断疾病。随着盖伦学派的衰落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从17世纪开始,验尿法逐渐不被重视。但是画家还是将装尿的烧瓶作为医生的象征,尤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现在验尿已成了庸医的标志。
從以上译文很难判断作者这里说的“现在”,是指德奥作画的17世纪中叶,还是当下。不过就笔者掌握的图像资料,医生验尿仍是17世纪尼德兰画家中常见的主题。封三之图7是雅克布·托伦弗利特(Jacob Toorenvliet,1635—1719)的《医生来访》,画中的医生正为一名年轻女患者诊脉,一手高举尿瓶以便观察,通常解释是他借此判断女顾客是否怀孕。图8是凡·慕舍尔(Michiel van Musscher,1645—1705)的作品,题名《工作室里的医生》,除了医生手中的尿液瓶与散落在书桌与地上的书籍纸张以外,画中的其他几样小道具同样值得注意:桌上瓷罐上依稀可见“小米草”(Euphrasia)的标签,据说是当时用来治疗眼疾的一种药物;在它左方有一个用来拔牙的专用钳子,可以猜测画中人是当时的一位全科医生。值得注意的是封三的两幅图中都有一个圆柱形的草篮子:在图7中由一位侍童捧着,图8中则在地板上。它们是用来放置尿瓶的专门器具,我们在《健康花园》的插图(图3)中就已经看到过,其目的是保护脆弱的玻璃瓶,并且便于由他人传送到医生那里,可见验尿在当时还是比较普遍的。
除了肉眼观察颜色之外,古代西方的医生还通过闻、尝等手段检测病人的尿液,中医里也有类似的内容,这些留待后文介绍。
致谢 柳林女士、蒋澈博士对本文撰写提供了宝贵的帮助,谨此致谢。
参考资料
[1] 罗伊·波特等编著. 剑桥医学史[M]. 张大庆等翻译.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2] 佚名. 检验人必须了解: 尿液分析百年史[Z].检验医学网: http://news.medlive.cn/lab/info-progress/show-86667_246.html. 2015-11-20.
[3] 佚名. 这本古书描绘了500年前的疯狂医学:尝尿,放血,鼠疫……[Z]. TechPunk. http://m.sohu.com/a/223148825_102883. 2018-02-18.
[4] NIH Digital Collections[Z]. https://collections.nlm.nih.gov/.
(撰稿 梦隐)
1491年,一本名为《医药之书》(Fasciculus Medicinae)的奇书在威尼斯出版,作者是居住在此地的德国医生约翰内斯·德克沙姆(Johannes de Ketham)。书中收集了西方从古代到文艺复兴有关身体和医药的大量资料,并附有相当精致的木版插图,包括解剖、穿颅、放血、星占、鼠疫、各种可怕的创伤以及验尿等内容,以及种种稀奇古怪的疗法,基本展现了文艺复兴中期西方医学知识的大致面貌。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此书被不断修订并一再重版。
图1是该书的一幅插图:21个小尿瓶均匀地排列在一个大圆圈内,其外缘标识不同的颜色与性状,内中还有一些小圆圈,中间那个小圆里写着“这就是通过尿液颜色判断健康状况的方法”,其外的7个小圆各自对应不同的尿样,如最下方小圆中的文字就是“这三种尿液指示烧灼”,“这三种”就是该圆圈对着的下方三种尿样;此外,大圆之外还有代表体液的四个小圆,从左上角开始顺时针排列为多血质、胆汁质、忧郁质和粘液质。这幅图实际上是一个通过观察尿样颜色来判断健康情况的标本,其理论基础则是希波克拉底-盖伦的体液学说。图2是1516年荷兰莱顿出版的另一本医书《医生真谛》(Epiphanie Medicorum)中的插图,其结构和功能与前图一样,只是中间的8个小圆由一个验尿的画面代替:一位坐在椅子上的医生正在观察手中的尿样,身边站立的年轻人可能是一名显贵病人的侍者。
描绘医生验尿场景的木刻版画在当时有关身体与医学的书籍中屡见不鲜。图3出自1491年德国出版的《健康花园》(Hortus Sanitatis):画面左上方的两个人可能是医学院的老师和学生,正指着搁架上的尿样瓶进行讨论;右上方的一个人在观察尿样,旁边还有一人捧着书本比照阅读;画面下方可能是候诊的病人或为病人送尿样的仆从,其中还有一位怀抱婴儿的母亲,两个年轻人不知为什么事(加塞?世仇?)厮打起来,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携带着盛放尿瓶子的草篮。图4出自1498年法国出版的《逻辑与生理》(Logicae et Physicae):一女二男三位亲人正在探视躺在床上的病人,医生手举尿瓶观察尿液的颜色与性状。
17世纪是荷兰的黄金时代,绘画与医学都达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尼德兰画派的大师们特别钟爱医生与病人这一题材,而在许多作品中,盛着琥珀色尿液的玻璃烧瓶几乎成了医生的“标配”。封二上的两幅图(图5,图6)都是伦勃朗弟子德奥(Gerrit Dou,1613—1675)题名为《医生》的作品,两幅画的构图十分相似:主要人物都是一位正在观察瓶中尿液的医生,身后是其助理或顾客,拱形门洞、打开的门帘、工作台,以及台上的铜盆都极为相似。不过图5上有一本大书,从图版来看应该是维萨留斯的《人体构造》或据其改编的解剖学著作,不禁令人想到伦勃朗的名画《丢尔普医生的解剖学课》,画中也有一本书。这件道具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或许能够说明当时内科医生与外科医生的界限还不明显;二、或许象征新、旧医学在17世纪的荷兰(与欧洲)并存。
本期封面是德奥1653年《医生》的局部。
值得指出的是,罗伊·波特等人编著的《剑桥医学史》也用了这幅图,不过原版与中译本中的图像是反过来的。也不知德奥画作中的医生到底是用左手还是右手拿着尿瓶子。有趣的是作者关于这幅画的解读:
这个老式的内科医生几乎没有什么诊断技术可用,他也不做我们所知的一些内科检查,而是通过他的感觉如:看、摸(手腕的脉搏)、听、闻以及品尝(如尿液,若是甜的证明有糖尿病)。盖伦学派的医学通过检查流过身体的体液来诊断疾病。随着盖伦学派的衰落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从17世纪开始,验尿法逐渐不被重视。但是画家还是将装尿的烧瓶作为医生的象征,尤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现在验尿已成了庸医的标志。
從以上译文很难判断作者这里说的“现在”,是指德奥作画的17世纪中叶,还是当下。不过就笔者掌握的图像资料,医生验尿仍是17世纪尼德兰画家中常见的主题。封三之图7是雅克布·托伦弗利特(Jacob Toorenvliet,1635—1719)的《医生来访》,画中的医生正为一名年轻女患者诊脉,一手高举尿瓶以便观察,通常解释是他借此判断女顾客是否怀孕。图8是凡·慕舍尔(Michiel van Musscher,1645—1705)的作品,题名《工作室里的医生》,除了医生手中的尿液瓶与散落在书桌与地上的书籍纸张以外,画中的其他几样小道具同样值得注意:桌上瓷罐上依稀可见“小米草”(Euphrasia)的标签,据说是当时用来治疗眼疾的一种药物;在它左方有一个用来拔牙的专用钳子,可以猜测画中人是当时的一位全科医生。值得注意的是封三的两幅图中都有一个圆柱形的草篮子:在图7中由一位侍童捧着,图8中则在地板上。它们是用来放置尿瓶的专门器具,我们在《健康花园》的插图(图3)中就已经看到过,其目的是保护脆弱的玻璃瓶,并且便于由他人传送到医生那里,可见验尿在当时还是比较普遍的。
除了肉眼观察颜色之外,古代西方的医生还通过闻、尝等手段检测病人的尿液,中医里也有类似的内容,这些留待后文介绍。
致谢 柳林女士、蒋澈博士对本文撰写提供了宝贵的帮助,谨此致谢。
参考资料
[1] 罗伊·波特等编著. 剑桥医学史[M]. 张大庆等翻译.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2] 佚名. 检验人必须了解: 尿液分析百年史[Z].检验医学网: http://news.medlive.cn/lab/info-progress/show-86667_246.html. 2015-11-20.
[3] 佚名. 这本古书描绘了500年前的疯狂医学:尝尿,放血,鼠疫……[Z]. TechPunk. http://m.sohu.com/a/223148825_102883. 2018-02-18.
[4] NIH Digital Collections[Z]. https://collections.nlm.nih.gov/.
(撰稿 梦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