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起点,“当代文学”至今已满七十周年。鉴于“‘当代文学’的特征、性质,是在它的生成过程中描述和构造的”a,我们无论以何标准评判当代文学七十年,必定都无法绕开作为“生成”背景的20世纪。在历史学家笔下,20世纪的独特意味可能寓含于霍布斯鲍姆的“短促的20世纪”或阿瑞基的“漫长的20世纪”等命题之中;但就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言,20世纪首先是语言意识充分觉醒的世纪。所谓的“语言转向”,缘于“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流派都走上了通向语言的道路”b,但借以描述社会学、精神分析学、人类学及文学研究的进展均受惠于语言研究,也未尝不可。在20世纪的中国,有关语言重要性的理论和实践,主要是由文学界来完成的。这既是中国作家和批评家的荣耀与艰难所在,也是我们当下从语言自觉的角度探讨和总结文学发展的根本理由。
语言自觉的基本内涵,可描述为作家追求“理想中的语言”,渴望自己的语言表达兼具表现力、美感和个性特征。c事实上,文学语言作为“表层”,其“里层”还负载着“人格内涵”以及“社会的文化精神”d。作家的语言自觉,总是在主观上发端于个人化的体验和追求,又在客观上推动社会化的文体革新和文学发展。因此,探讨作家的语言自觉,或可以通常所说的文学语言变迁为背景和参照,但侧重点不同。文学语言变迁史的研究,可用“归纳法”或“演绎法”:前者以作家的“个人语言”归纳“时代语言”的特点,后者则从时代语言中辨认个人语言的特点。e这两种做法,无疑都以个人语言与时代语言的关系为归结点。本文所说的语言自觉,则看重作家对语言重要性的明确意识以及他们在语言创造中的强烈诉求——也就是说,只有鲜明独特的语言意识和富有成效的创作实践,才足以标示语言自觉的内涵和意义。迄今为止,似未见到对于语言自觉的清晰界说。费孝通曾将“文化自觉”描述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从而能“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f。仿此,可对语言自觉作如下界说:中国作家出于对现代汉语来历和特色的体认,出于对文学当下境遇和发展趋向的关切,以自己的语言创造不断证实文学的可能性,并强化现代汉语的自主性。简而言之,面向历史的反思和批判,着眼未来的选择和创造,乃是作家语言自觉的要义所在。以这样的标准回顾当代文学七十年,意味着几乎要展开近百年的文学史。
一、从“杂糅调和”到“语言工具观”的成型
从1917年《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发难,到1920年北洋政府明令低年段国文教育统一使用白话文,白话文初步确立了合法地位。借用布迪厄的观点,这种在文化场域的复杂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合法语言”,“它必须由持久的校正努力来维持,而这一任务就同时落在言说者个人,以及专门为此而设计的制度身上了”g。在文学史上,周氏兄弟、胡适和傅斯年等“言说者个人”,均曾就现代白话文何以重要或如何构造发表过重要见解。周作人在为俞平伯《燕知草》作跋时,曾有一段借题发挥:“我想必须有涩味与简单味,这才耐读。所以他的文词还得变化一点,以口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言等分子,杂糅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有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的统制,才可以造出有雅致的俗语文来。”h涩味和简单味,当是其个人偏好;“杂糅调和”,则以关系主义的视野概括了现代白话文的创造法则。
简而言之,现代白话文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由以下几组关系交织而成的原初语境:文言/白话,欧化/本土化,书面语/口语,方言/通行语。i作家们是否意识到这几组关系,说明他们是否拥有语言自觉;而他们在这些“关系丛”中的“调和”之道及实践效果,则体现其语言自觉的程度和限度。与此同时,这个“关系丛”会感应着时代语境的变化而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比如,在现代白话文的草创阶段,“文言/白话”与“欧化/本土化”可以说是具有某种主导地位的两组关系;但随着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兴起和延安“讲话”的出台,“书面语/口语”与“方言/普通话”这两组关系的重要性更趋明显,甚至构成了我们理解当代作家语言自觉的关键。
自1940至1950年代,由于为大众创作变成向群众学习,学习群众的语言(其中自然有大量的方言、口语)变得更为迫切,甚至一度被视为知识分子自我改造的必经之途。吊诡的是,学习群众的语言固然政治正确,但若处理不当反而会暴露作家自身的问题。有研究者发现,周立波在《暴风骤雨》中努力学习群众语言,但由于将方言用作知识性材料,结果却以某种“地方色彩”暴露了“知识分子未能完全改造自己”j。与此相反,赵树理的成功恰恰在于语言的“选择”:周扬最先指出,赵树理在人物对话和叙述描写方面都“那么熟练地丰富地运用了群众的语言,显示了他的口语化的卓越的能力”k;郭沫若明确肯定其“最成功的是言语”,并赞以“脱尽了五四以来欧化体的新文言臭味”l;陈荒煤更将“选择了活在群众口头上的语言,创造了生动活泼的,为广大群众所欢迎的民族新形式”m的写法树为“赵树理方向”。相比而言,尽管郭沫若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关联了现代白话文的历史,体现了相对较强的语言自觉,但他最终还是将如何评价赵树理提升至无比的政治高度:“这不单纯是文艺的问题,也不单纯是意识的问题,这要关涉到民族解放斗争的整个发展。”n
即便暂时撇开政治正确的前提,作家学习群众语言也是必要的。口语表达的明快活泼,方言土语中的生活气息和日常趣味,无疑有利于激发作家的语言自觉并促进其语言表达。但这种语言习得若从一开始就仅以政治正确为助力或指导,久而久之,作家原有的语言自觉将逐渐弱化以至消隐。以赵树理为例,他在1940年代末分享写作经验时,虽在“取材”和“主题”之后才简略谈及“语言及其他”,但谈得颇为生动风趣:“我既是个农民出身而又上过学校的人,自然是既不得不与农民说话,又不得不与知识分子说话。有时候从学校回到家乡,向乡间父老兄弟们谈起话来,一不留心,也往往带一点学生腔,可是一带出那种腔调,立时就要遭到他们的议论。碰惯了钉子就学了点乖,以后即使向他们介绍知识分子的话,也要翻譯成他们的话来说,时候久了就变成习惯。说话如此,写起文章来便也在这方面留神……”o由自我身份的特殊性意识到说话腔调的重要性,由说话的留心进入到写文章也留神,赵树理在群众语言与知识分子语言、口头语与书面语之间长期扮演着“翻译”角色的过程,也是其语言自觉从萌发走向深化的过程。而在将近十年之后,赵树理作文专谈语言时,意味已大有不同。该文以“语言是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开篇,指出从“文法”和“修辞学”中“学不到语言”,然后大谈“应该从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中学”。文章的结论尤其干硬:“从群众的话海中吸取了丰富的养料,再经过我们充分的加工,把我们的语言锻炼得要说什么就能恰如其分地把什么说清楚,也就是能把自己要传达的思想感情百分之百地传达给读者,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就算达到了。此外,书本上的好语言,是别人从群众中取材和加工的结果,就是我们学习语言时候的重要参考资料。”p在这样的描述中,他本人和其他作家都只是作为群众语言的取材和加工者而存在。作家的身份意识和语言敏感,已近于无。反观周立波,尽管他在《暴风骤雨》中的语言实践未能像赵树理一样备受好评,但他一直在坚持反思和改进。最初,他是深感知识分子语言“字汇贫乏,语法枯燥”,故而有意学习“农民语言却活泼生动,富有风趣”q。从语言自觉的起点来说,他所意识到的内容广度显然不如赵树理。但在1950年代初,周立波无意中卷入关于“方言文学”的讨论,却在争辩中深化了思考。面对语言学家邢公畹以语言统一之必要性否认方言的文学价值,周立波却清醒地写道:“在语言的这种缓慢的变化的过程中,我们主张继续采用方言土话,不过采用它的时候,需要加工,需要有所增益,也有所删除,同时也不完全排斥外来语和古代语。”r显而易见,虽然邢周二人都在谈论语言,但他们并不在同一层面对话:前者所关心的是通用语言的统一化和普遍化问题,而后者所看重的则是文学语言的特殊化和融合创化之道。因此,这种讨论不可能形成共识。等到1956年全国推广普通话以后,对文学语言特殊性的探讨就更为罕见。然而正是在1950年代末,周立波写成了以运用方言而引人注目的《山乡巨变》。在答读者问时,他不仅坚持文学中的方言土话不可完全摈弃,还试图将话题扩展至书面语与口头语的关系:“我以为文学语言,特别是小说里的人物的对话应该尽可能地口语化,但也要提炼、润色,要多少有一些藻饰。”s当时的读者大众能否体谅周立波的语言追求,已不得而知,但身为作协主席的茅盾在两年后还是无法释怀:“作者好用方言,意在加浓地方色彩,但从《山乡巨变》正续篇看来,风土人情、自然环境的描写已经形成了足够的地方色彩,太多的方言反而成了累赘了。”t今天看来,《山乡巨变》的语言特色,不仅是其褪去“红色经典”光环仍能吸引后世读者的重要原因,也证明了作家的语言自觉在“十七年”中并未完全销声匿迹。 但在当时常见的作家自述和批评家的评论文章中,语言极少成为独立自足的话题。他们即便偶尔谈及语言,除了常见的向群众学习语言,也就只剩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等说辞。周立波之外,茹志鹃堪称其时语言特色鲜明的作家。但她本人未曾表露过特别的语言自觉,评论家也从未专门分析其语言特色。茅盾对其《百合花》青眼有加,特别分析了“作者是怎样展开故事与塑造人物”,赞赏其风格“清新、俊逸”且“富于抒情诗的意味”u,但始终没有具体分析其语言特点。欧阳文彬论茹志鹃的艺术风格,洋洋洒洒万余字,仅在最末才意识到有必要谈谈语言和文体,也不过是以寥寥几句总括其“清淡、纤巧、含蓄”的抒情风格。v综而观之,不管是在“十七年”作家还是评论家笔下,“语言”始终只是附着于思想主题和结构技巧之后的小话题,即便偶尔露出身影,也难免与“文体”或“风格”混为一谈,故而始终面目模糊。“文革”期间,语言的处境更不堪细说。对于文学语言在那些年的处境,后来的研究者曾有精辟总结:既然整个文学的意义价值都只能在“工具论”的体系中得到解释,那么,“语言只不过是工具的工具,如此而已”w。“语言工具观”的成型,决定了新时期作家寻回语言自觉的艰难及可贵。
二、“语言本体论”的自觉
破除语言工具观,最有效的手段当然是解放语言,使语言摆脱作为工具的从属地位。“新时期”以来,最早表现出强烈的语言自觉的论著,或许是《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该著开篇总述“小说的演变”,并不费神追溯小说的起源和发展,而是着意强调“作家是通过艺术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传达给读者的。作家需要找到能同读者交流的这种语言”x。自第二章专论“小说的叙述语言”,此后连设几章探讨“人称的转换”“第三人称”“意识流”,并将这些明确纳入“叙述语言”的范畴。随后三章所论“怪诞与非逻辑”“象征”“艺术的抽象”没有被指认为叙述语言,但又以“现代文学语言”“语言的可塑性”两章专论语言。此后依次谈论情节与结构、时间与空间、真实感、距离感等,才算是扣住了“现代技巧”之题;但到了“现代技巧与民族精神”这一章,又将民族文学的要义归结为“作家运用本民族语言的艺术特色”y。这本小册子并不以严密的逻辑架构服人,而其随笔式的见解和感悟不至于散漫无边,显然得益于对“语言”重要性的认识。此书既有理论描述又重实践效果,不只是为语言正名,更将其位置拔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耐人寻味的是,此书虽一度引发冯骥才、刘心武和李陀等作家的讨论,但在他们的讨论中,语言本身似未成为关注重点。
真正能从理论认识和创作实践上与《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形成“呼应”的,是汪曾祺,他虽然没有写成专著,但对语言的重视有过之而无不及。汪曾祺对语言的思考和阐述贯穿整个1980年代,牵连的面越来越广,核心观点非但从未改变,反而是愈发明确。一言以蔽之,即“语言本身是艺术,不只是工具”z。汪曾祺的语言自觉,首先表现为将语言视作文学创作和鉴赏的根本。不管是谈小说、散文还是诗词、戏曲,都极重视语言。不管是读鲁迅和沈从文等前辈作家,还是读林斤澜和邓友梅等同辈作家,或读阿城与何立伟等后辈作家,他都着意品评语言,由此形成了属于他的“语言本体论”。几乎每谈小说,必大谈语言;每谈小说的语言,必先声明语言的地位超乎一切。为了强调语言本身就是内容和目的,他甚至不惜作出“语言是最本质的东西”@7和“写小说,就是写语言”@8之类断语。
其次,汪曾祺无疑已经察觉,在业已程式化的文学观念中无法突出语言的重要性,故而试图避开人云亦云的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从而为“语言”拨开层层遮蔽。他对于视“情节”为小说中心的说法尤其不满,曾以“情节,那没有甚么”@9大表反感。对于情节的同义语“结构”,他不仅代之以“文气”,更多次表示结构就是“随便”,最后在好友林斤澜的抗议之下,才勉强修正为“苦心经营的随便”#0。他几乎从不使用“环境”,而是改用“气氛”;但营造“气氛”本身不是目的,“气氛即人物”#1才是他所倾心的境界。“小说的颜色、声音、形象、气氛,得和所写的人物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就是说,小说的每一个字,都渗透了人物。”#2他有意弱化小说三要素的重要性,而勉强保留其中的“人物”,但“人物”的塑造,终究要由“小说的每一个字”来完成。如此这般的迂回之后,他终于完成了为语言重要性的辩护。
再次,汪曾祺将语言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却未被质疑为语言“本質主义者”或“至上主义者”,这显然是因为其创作中的语言实践卓有成效。如同前辈作家一样,汪曾祺谈到如何磨练语言时,也强调“向群众学习”#3,但这群众不过是泛指年龄、身份和职业各不相同但都有鲜活语言表达的人。他多次提到,作家要将古文、诗词、中外现代文学作品以及曲艺和民歌都列入阅读范围;只有经过多种语言表达的洗礼,才能做到“自铸新词”并“贴近人物”。汪曾祺的小说偶尔直接运用典雅的文言(如《徙》中对高北溟的追怀),但多数时候采用淡而有味的白话。《黄油烙饼》写萧胜与爸爸同去口外,一路用了许多“大”字却不令人厌烦,原因在于扣紧了观看者的语言能力。《受戒》中的“好大一个湖”“好大一座庙”也与此相似:纯用口语,不仅贴合人物身份和视角,也使语言表达清新脱俗。《受戒》写仁海老婆“白天,闷在屋里不出来”,尤令后辈作家赞不绝口:“这样的语言和围棋很像,黑白分明的,都摆放在棋盘上,可是,你的能力没达到,你不一定能看出内在的奥妙。”#4在毕飞宇看来,这样的语言看似简单,内在满是人情世故,体现了作家对生活和人性的“原谅”。汪曾祺地下有知,当深感欣慰:他对语言“内容性”“文化性”“暗示性”的经营,终于遇到了理想读者。汪曾祺深知语言融化创造之道,致力于将方言、口语、文言、欧化的因子融于一体,使语言表达生动活泼又洗练从容。如《受戒》写娘女三人的美貌,既有方言口语,又有脱胎于文言的表达,还有隐约可辨的欧化句式,又能以明快的口语贯通整段。再如《晚饭花·三姊妹出嫁》以如此方式收尾:“真格的,谁来继承他的这副古典的,南宋时期的,楠木的馄饨担子呢?”欧化句式、书面语与方言的结合,乍看近于混搭的效果;但细想来,秦老吉一面为女儿们感到称心如意,一面又为自己生活如何延续感到迷茫,其复杂微妙的心情,或许唯有略嫌繁复的句式才足以描画。而在秦老吉的背后,还有小说的叙述者,他不仅为秦老吉的生活而忧而喜,更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民间技艺的行将消失而伤怀。叙述者的诸般感慨,与欧化句式繁冗的修饰语之间,形成了内在的应和。 最后,汪曾祺深切意识到语言构造与小说文体之间的关系。在他所写的关于沈从文的系列文章中,第一篇就专从语言构造角度分析“沈从文体”的风格特色。相比于盛赞乃师的《边城》“不长不短,恰到好处,不能增减一分”#5,他对自己的要求则称得上苛刻。他在修改小说《徙》时,悟到“我牺牲了一些字,赢得的是文体的峻洁”#6。正是在这里,他初次将现代小说的“风格”与“短”划上约等于号。一年之后,他更明确地将自己所追求的文体命名为“短小说”,并细述写作此类小说的因由:一是中国向有笔记体小说的传统;二是试验小说与散文诗的结合;三是缘于对自己个性气质的认识。当他表示“我愿意把平淡和奇崛结合起来”时,话题重又落到语言之上。#7可以说,汪曾祺的“文体”和“风格”观念之中,始终有一个“语言”的内核。与此同时,汪曾祺勾连传统的自觉意识,也保证了他不至于因极端重视语言而失于片面或偏激。
汪曾祺张扬语言应有的本体地位和丰富内涵,并在个人创作中惨淡经营,但他从未声明其感慨和主张因何而发。直至1990年代末,汪曾祺语言自觉的“针对性”,才由李陀撰文#8予以阐发和追认。当下还应追认的是,汪曾祺的语言实践和文体贡献,其意义并不仅限于突破“毛文体”,更在于有力反拨了半个世纪以来短篇小说的“流行病”。不知从何时起,一提及短篇小说,人们即刻想到“短平快”。在1950至1970年代,“短平快”往往被理解为迅速反映现实生活,而小说艺术的缺陷和语言上的粗糙,也往往因其能迅速反映现实而获宽容。即便在当下语境中,也仍有不少人不假思索地袭用“短平快”的艺术标尺。从这个角度回望历史,汪曾祺对“短小说”的身体力行,其实是在尝试重塑短篇小说的美学品格。汪曾祺最大的、唯一的武器,都是语言,这似乎有点不够。不过,倘若所有的短篇小说作者都能讲求语言的声色、辞采、情调和蕴涵,短篇小说也就有望获得无可替代的“精气神”,从而以坚实的审美品质超越粗暴简单的“短平快”。
三、重建语言的“主体性”
在整个1980年代,思想解放、拨乱反正的时代风气为文学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不少作家以个性化的语言为自己的风格做出了命名。仅以1980年代前期而论,王蒙的杂语喧哗,阿城的文白杂糅,贾平凹的朴拙灵秀,都使人印象深刻。但若论及对语言境遇的深切体会,对语言之来历和去向的严肃思考,绝大多数作家和批评家都无暇顾及。即便在文学“主体性”#9和“向内转”$0的首倡者那里,文学语言的重要性或独特性也不曾成为议题。批评家黄子平在当时就相当不满地写道:“我们的文学批评和研究却是忘却语言的‘艺术’。常见的格式是:‘最后,谈谈作品的语言……’。当把语言放到‘最后’来谈的时候,无非是把语言的处理方式当作文学创作的‘副产品’,把语言作为外在于文学的体系来看待,因而,文学也外在化了。更多的,连这‘最后’也没有。”$1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但不会雷同。“十七年”中的语言长期处于文学评论的“最后”位置,那是因为文学无法在现实语境中获得基本的艺术自主性;而在文学观念更新和方法潮涌的新时期,语言竟仍无法获得应有的重视,可见当时的作家和批评家,确实有些得“意”忘“言”。他们被语言解放的浪潮所裹挟,身不由己地走向了语言狂欢的极端:满篇大话空话、缺少个人体验的政治腔一度泛滥,这有不少“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例子可以为证;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翻译腔一直存在,矫揉造作、脱离现实的文艺腔也屡见不鲜,这有不少所谓“先锋小说”可以为证;语言过于直白、寡淡无味等问题,则在“口语写作”“新写实小说”等潮流中表现明显。在告别旧的语言工具观的狂欢中,文学语言始料未及地陷入了新的迷误,以致作家和批评家普遍面临着非深度、非生活化、非体验化语言的诱惑。下面这段对先锋小说的评价,颇能代表后来研究者不无暧昧的态度:“这种语言,即便是它什么也没有向我们说,就它形成的那种让人欢欣的音乐般的节奏和它显示出来的变化万端却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的能力,也就让作家们没有什么再可抱怨的了。”$2语言没有表达多少实在内容,但语言本身的形式感却足以使人沉迷其中,这或可视作新的语言迷误。
因此,反撥语言狂欢,清理新的语言迷误,重新确认语言的重要性及可能性,从而切实重建语言内涵的“主体性”,乃是1980年代文学留给1990年代文学最为重要的遗产之一。谈到90年代文学,张承志《心灵史》、张炜《九月寓言》、史铁生《务虚笔记》及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等,都是无法绕开的对象。但以语言自觉为标准,李锐和韩少功更适合作为探讨对象。首先,他们不仅为语言自觉注入了自我反省的可贵品质,还隐含着1990年代作家对1980年代文学的反思。李锐在1980年代曾以《厚土》系列颇受好评,他自己却不满足:“自从《厚土》结集之后,我有三年的时间没有写小说,之所以不写,是因为心里一直存了一个想法,就是怎么才能超越《厚土》。无论在作品内涵还是在叙事形式上都要有超越,要在创作上有一种总体的超越。”$3与此同时,李锐坚持思考和批评“先锋文学”的偏颇。韩少功在1980年代以小说《爸爸爸》知名,在文化批判及隐喻象征等层面赢得评论界的肯定。不过,《爸爸爸》终归是情节型小说,尽管其情节相当简短。当后来的《马桥词典》对“那种情节性很强的传统小说”$4大表怀疑时,我们应当从中读出韩少功对自己以及对1980年代文学的某种不满。由此,韩少功与李锐不期而遇,均从反省自我而试图反思1980年代文学。
其次,他们自觉将反思的重心落在语言上,并试图重建语言的主体性。李锐一方面将那些枯燥乏味的政治腔、呆板凝滞的书面语,以及带有翻译腔而浑然不觉的流行语,通通命名为“书面语”;另一方面则将方言和口语视为对抗“书面语”的有效方式。“因为深感书面语太多的‘习惯’和‘强迫’,我在小说中竭力想游到方言和口语的深层,想在那个每时每刻、每字每句都生生不息的地方,体会生命可能的自由……我所说的书面语是指被‘书面化’、‘体制化’、“正统化”、‘等级化’的叙述方式。”$5方言与普通话、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张力,固然是汉语写作“杂糅调和”的重要面向,但将书面语的外延无限扩展、将回归方言和口语视为一揽子解决所有语言问题的想法,未免失之于急切。但也正因强烈地抗拒语言同化,李锐获得了对文学独特性和创造性的高度自觉,并逐渐形成“汉语写作的双向煎熬”以及建立汉语写作的“主体性”两大命题。双向煎熬是指:白话文运动痛快地否定了旧的文言,但现代汉语一直缺少主体性的价值观念,一直以他者(主要是西方)的价值标准为标准,直到西方的价值观念遭遇了后现代的危机,而我们自己也陷入了空前的灾难;新时期以来,许多“先锋”作家盲目地追随西方后现代潮流,既未领会他人痛切的自我反省,又对中国文学和中国语言的处境浑然不觉。在李锐那里,处境、体验和自觉等,反复以关键词的形式指示着重建语言主体性的路径。“如果一定要对‘语言自觉’做一个说明的话,我想,对我们自己这个前无古人的‘双向煎熬’的处境清醒、深刻的认知、体验和表达,才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自觉,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于人的自觉,对于人的言说本身的自觉。”$6重建语言的主体性,既然承载着反拨语言工具观、对抗语言等级和秩序、拒绝遗忘和麻木等多重诉求,那么,能够统合这一切的,只能是无可替代的生命体验。“真正的作家天生喜欢语言讨厌文字。因为语言直接来源于生命,或者说它本身就是生命的组成部分。”$7韩少功虽然没有李锐那般深重的焦虑,但其“编撰”《马桥词典》的诉求,竟与李锐不谋而合。“语言与事实的复杂关系,与生命过程的复杂关系,一次次成为困惑人类的时代难题。在这本书里,编撰者力图把目光投向词语后面的人和事,清理一些词语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与功能,更愿意强调语言与事实之间的密切关系,力图感受语言中的生命内蕴。”$8“力图感受语言中的生命内蕴”,与李锐的“语言直接来源于生命”如出一辙。两者体现了共同的语言自觉,即以生命体验重建语言的主体性。 最后,他们以自己的语言实践,证明了文体创新的可能。出于对“书面语”的疏离,李锐在《无风之树》中大规模运用口语叙述。除了以书面语、第三人称叙述沉默寡言的苦根儿,其他叙述则交由多个第一个人称以口语展开;多个“我”的讲述内容彼此交织,以众声喧哗的效果模拟了某种“原生态”的生活。李锐曾评价“吕新在发现语言和被语言发现的双重的惊喜中,获得了他人所没有的自由,也获得了难以被他人摹仿或淹没的独特的文体”$9,这话用来评价他自己也未尝不可。意犹未尽的李锐,在随后的《万里无云》中索性将叙事权全部交给第一人称的口语倾诉。在他看来,即便是生活在偏远之地的矮人坪和五人坪的人们,也当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命体验,当有属于他们的语言表达。如果把李锐的这种文体称为“口语倾诉体”,那么其创作追求则是:将长篇小说向来倚重的故事情节或因果逻辑,转换成人物的生命体验和自我倾诉,从而构建某种“生命诗学”%0。
李锐的“口语倾诉体”与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有莫大关联,但李锐寓于语言中的生命体验,却是中国人无可替代的生存境遇。正如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受到帕维奇《哈扎尔词典》的启发,但韩少功的“编撰”体例却得益于无可替代的马桥经验。韩少功相信,借助方言“可以更接近马桥实际生活原貌”%1。但他并不倚重无人可懂的方言以编造奇闻怪谈,也不以考证某个词条的起源为要务。他所做的,其实是反抗越来越使他怀疑和不满的那种小说模式:“主导性人物,主导性情节,主导性情绪,一手遮天地独霸了作者和读者的视野,让人们无法旁顾。”%2《马桥词典》没有惯常意义上的主人公和紧凑连贯的故事情节,全书一百多个词条之间的关联似有若无,但整体结构仍不至于松垮或废弛,其奥妙尽在叙述者“我”身上。这个叙述者不仅以其书面语衬出马桥人方言口语之特别,还可以随意出入于文本叙事,充分享有参与、旁观、转述、考证、想象、质疑等权利;有论者甚至认为,这是“文学形式如何最大限度地接纳思想的一次成功实验”%3。韩少功以语言学家般的细心和小说家的热情,为语词的感情色彩和语义畸变注入人性人情及历史文化的内涵。如“神仙府”一词引出特立独行的马鸣,他在集体化的政治年代竟能把自己过成遗世独立的神仙,这无疑应归因于马桥特殊的政治生态,但作者并不一语道破,只注明此条可与其他条目互相参照。读者循其提示继续阅读,必将遭遇诸多有悖于语言常识的现象:如“醒”的意思其实是糊涂;“科学”与学懒偷懒竟是同义语;又如“三秒”,本是知青牟继生教给马桥人的篮球犯规术语,但其“所指”已扩展至一切犯规动作。牟继生和许多知青都没能在马桥留下更多影响或印记,而一个篮球运动术语竟以讹变的形式延续下来,这不能不引人深思生命的意义何在。“汉奸”则揭示了语言符号化可能导致灾变性的后果:自从茂公在政治运动中被对手以“汉奸”的名义打垮,汉奸这个称号不仅顺理成章地传给他的儿子盐早,以致盐早在长期的隐忍无语中憋成哑巴,练成百毒不侵之身。此书虽名为词典,其实更近于中国古代的笔记体,或者说是中国笔记体和外国词典体小说对接的产物。其叙事可长可短、随行随止,议论或深或浅、不拘一格,充分证明了小说所能享有的文体自由。
四、走向“语言认识论”
进入新世纪,随着以网络技术为中心的新传媒时代的到来,新奇语汇和句法层出不穷,文学语言的“纯净”性质因而面临巨大冲击。更要紧的是,英语作为电脑操作和网络技术的“通用语”,携带着某些“普世”的价值观念,逐渐发展为隐形而强大的文化霸权。对此,李锐很早就表明其危机感和抗争意识:“在这样的网络时代,在这样的处境中,抗拒格式化,抗拒‘中心语言’的霸权强制,坚持方言的独立性,重新审视方言的价值和意义,呼吁并确立语言的平等,是文学,也是每個人都无法回避的事情。”%4韩少功却认为,网络化时代的汉语写作,并不面临着比其他语言更严重的危机。“我看不出这种危机。如果说有过这种危机的话,最严重时期应该是网络化以前的时代。那时不管政治立场如何不同,都怀疑和否定中文,甚至很多人连带着否定汉语,文化激进主义态度是共同的。”%5但这并不意味着韩少功丧失了对于语言处境的敏感。真正令他忧虑的是:“像大部分的人一样,我长期以来习惯于用语言来思考,习惯于语言对心智的囚禁,对于‘非言说’的信息可能已缺乏感受机能。”为“闯入言说之外的意识暗区”,他决心“用语言来挑战语言,用语言来揭破语言所遮蔽的更多生活真相”%6。这就有了三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暗示》。
韩少功对“言说”与“非言说”的思考,或许来源于维特根斯坦的“可说”与“不可说”。但韩少功终究不是哲学家。虽然他明确将“具象符号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与“现代知识的危机”等问题标示为兴趣对象,但《暗示》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为对语言之意义与功用、语言表达与文体之关系的集中思考。《马桥词典》是以语词揭示“生活内蕴”,所以它仍能以生活体验而成为惯常的小说;而《暗示》试图从具象中提取“意义成分”,并“建构这些具象的读解框架”,所以“写着写着就有点像理论了”。对于这种写法可能造成的“文体破坏”,韩少功心知肚明。他所图谋的,正是对以往的语言表达所形成的“文体习惯”或“文体统治”发起攻击,以完成某种“文体置换”:“把文学写成理论,把理论写成文学”%7。如果说,《马桥词典》是竭力以“意义成分”塑造语言的主体性,并以这种语言去还原作为生活世界的马桥;那么《暗示》则是从表象和情境中剥离语言的“意义成分”,并由此追问语言的“揭示/遮蔽”功能。质言之,从《马桥词典》到《暗示》,韩少功从致力于建构语言的“主体性”一路走向了“语言认识论”。认识论“不再独断什么东西存在”,而是尽力“确定哪些东西是我们能认识的,我们是怎样认识这些东西的”%8。“语言认识论”的要义则是,不再以语言为中心去建构或还原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艺术世界,而是追问语言能否以及如何表述复杂而广阔的世界。
作为一部小说,《暗示》的得失成败尽在于此:它不以叙述语言或人物语言的精心构造取胜,而以对具象、细节及语言功用的揭示为追求。韩少功不太必要地承担了哲学家或语用学家的职责,但也出人意料地探索和丰富了长篇小说文体的可能性。如在“女人”条目下,他以女人热衷逛商场而未必购物为例,解释何为“暗示”:“万紫千红,琳琅满目,熠熠生辉,变化莫测,各种商品暗示着各种生活的可能,闪示幸福的各种方向,使商店成为她们的一个梦境。”韩少功本人何尝不是如此:被各种具象的暗示所诱惑,深陷于意义的丛林,却又乐此不疲、流连忘返。评价《暗示》可能遭遇的悖论是:虽然我们一再提醒自己,不能以哲学著作的精深来要求《暗示》,但其精彩之处往往在于哲学随笔般的思考深度。比如“颜色”一节,从红色的“好看”引出“超阶级的美学规律”,对“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展开思考,随后通过对不同情境中红色的“义涵”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义涵就是沉睡的过去,总是在色彩(红色N)里多重性地隐匿,等着具体情境的召唤。”正是此类典雅纯熟的书面语,以及始终在场的对语言本身的思考,将此书打造为当代中国小说罕见的“思想随笔体”。评价者无论如何褒贬这种文体,恐怕都无法否认:它必然源自充分的语言自觉。 在晚近的创作中,明确将语言作为认识对象的,是刘亮程的《捎话》。从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开始,刘亮程展示了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到小说《虚土》,他更以“文学在无话可说处找到语言,在俗常中找到意义”展示了语言自觉地推进。在他看来,作家只有既自觉地“拒绝成语、拒绝现成的语言模式,拒绝时尚的词汇”,同时对方言写作和普通话写作的危险心存警惕,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更能体现刘亮程语言自觉之特殊性的,是他对“万物有灵”的认识:“文学写作的意义在于唤醒所写事物的灵。万物有灵,这应该是一个作家的基本信仰……我们在内心敬畏和尊重所描写对象时,语言就会变得谨慎而得体。当我们真正进入所写对象时,语言自然会灵动起来。”%9撇开神秘的光环不论,认为作家应以万物有灵为基本信仰,也就是相信作家能以语言发现和塑造万物之灵。这与李锐的“口语倾诉体”和韩少功的“词典体”可谓异曲同工,同属以生命内蕴激活语言主体性的路数。
《捎话》的出现,意味着刘亮程的语言自觉更进一层。万物有灵的观念已然根深蒂固,对语言双重性的思考则与《暗示》殊途同归。“我是作家,知道语言到达时,所述事物会一片片亮起来。语言给了事物光和形,语言唤醒黑暗事物的灵。但是,语言也是另一重夜……语言是最黑暗的,我们却只能借助它去照亮。这是书写的悖论。”^0用黑暗的语言去照亮语言的暗夜,与韩少功所说的用语言揭破语言的遮蔽一样,均以悖论的方式触及语言认识论的关键。区别在于,《暗示》毅然决然地深入具象与情境的丛林,几乎忘却了长篇小说通常该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而《捎话》依然保留了这些基本要素。但《捎话》的叙事动力,不是来自通常所谓的情节逻辑,而是基于万物有灵的自由联想。小说以迥异于惯常的认知观念,将人与动物和鬼魂共存的世界,打造为各种声音、语言与文字交错的图景,故而整体上获得“寓言体”的鲜明特色。正是这种文体,使刘亮程的叙述摆脱情节逻辑的控制,聚焦于对语言的思考,从而自由穿梭于由情爱、战争、政治、历史和宗教信仰所汇成的生存图景之中。
刘亮程多次谈到自己受益于方言和文言,但他的语言表达很难看出方言和文言的印迹,而总是表现为简练明快的口语。以简明的口语风格写出寓言体的当代小说,或许是《捎话》的最大功劳。这是人与驴相依相生的图景:“年轻人牵着缰绳急死慌忙走在驴前头,以为有啥好前程要奔呢。中年人并排儿走在驴身边,手搭在驴背上,像夫妻兄弟一起过日子。老年人慢腾腾跟在驴屁股后面,驴领着人,回家呢。人一辈子围着驴转,最后转到驴屁股后面时,人就快死了。”语言近乎口语,但意味近乎寓言。另一则寓言是,库的灵魂在天庭门口与守门人相遇:“‘我已遗忘了地上的家乡,我想到天庭做翻译。’库心里的念头一起,守门人就知道了。‘在天庭,人的灵魂是透明的,无须翻译。’库突然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往下说,仿佛走到所有语言的尽头,大张的嘴里只有风。”这是对肉身与灵魂关系的思考,更是对语言之用与无用的极致表述。语言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人间有分歧有战争,甚至语言本身就是这些分歧和战争的根源。一旦人的灵魂变成“透明”状态,再多的语言都已无用。寓言体的要义在于,“如果一个小说家还有什么要讲的,那一定是从故事终结处讲起”^1。我们不妨补充一句:故事终结处,也正是语言自觉的出发地。无论以何种语言开始或终结一个故事,语言自身固有的双重性,始终有待作家去细心领会:它一方面照亮世界中的某些事物,另一面又将某些事物遗留于黑暗之中。《捎话》所写的,与其说是“书写的悖论”,不如说是一则语言认识论的寓言。
五、结语
本文以作家的语言实践为节点,完成了对当代文学七十年面貌的简要回顾。选择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是基于笔者对语言自觉的理解与期待:既然语言自觉总是发端于作家对语言境遇的深切体认,表现为作家对语言构造和文体创新的持续追求,那么,对语言自觉的梳理和评价理当从文学发展史中的“亮点”入手。这也再次证明:“一个作家最值得称道的贡献,是语言上的贡献。”^2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为使论述相对清晰,引入了时间线索。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语言自觉,可以从整体上被描述为清晰的、阶段性的逻辑演进过程。事实上,语言自觉固然要借历史语境来显现其个性,但它首先必须属于作家个人,然后才有可能被充分历史化。在某些特定时期(如从语言工具观到语言本体论),语言自觉或许有其逻辑演进的过程;而对其他时期(如从语言本体论到重建语言主体性),却无法以逻辑演进来描述。语言自觉以不尽合乎逻辑演进的形态存在,其复杂之处,正是七十年当代文学复杂性的显影。
当代文学的复杂性还在于,从更为宏观的视野来看,它终究只是“命定地属于过渡时期的文学”^3。我们很难断言未来的文学面貌如何,但可以预料的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随着中国自身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文学的语言境遇将更趋复杂。对于有所图谋的作家而言,如何在理论思考和文学创作中秉持并深化语言自觉,如何以独特的语言表达助力文体创造和文学更新,从而为现代汉语写作做出自己的贡献,既是无法回避的难题,也是创作动力的来源。倘若我们仍然认同语言表达旨在沟通,仍然认可作家是特殊的“语言人”,那么未来的文学语言仍将承载作家的“自我表达”“认知过程”“潜意识冲动”等多重内涵,仍将如镜子般“折射出心理的和社会的想象世界”,仍將“生成可供解译的语篇”^4,并等待着理想读者的解译。
【注释】
a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b%8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14页。
c参见陈离:《“语言自觉”与中国新文学传统》,《文艺争鸣》2010年第11期。
d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e参见张卫中:《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40页。 f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88页。
g[法]皮埃尔·布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褚思真、刘晖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2页。
h周作人:《〈燕知草〉跋》,钟叔河编:《周作人文类编·本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644页。
i从中国近现代语言的交往实际来看,与“方言”相对的名称,先后有“官话”和“国语”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普通话”取代了“国语”。本文此处使用“通行语”这个说法,意在包含“国语”“普通话”等历史形态。
j李松睿:《地方色彩与解放区文学——以赵树理的文学语言为中心》,《文学评论》2016年第1期。
k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复旦大学中文系赵树理研究资料编辑组编:《赵树理研究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7页。
ln郭沫若:《读了〈李家庄的变迁〉》,复旦大学中文系赵树理研究资料编辑组编:《赵树理研究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76页、377页。
m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复旦大学中文系赵树理研究资料编辑组编:《赵树理研究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0页。
o赵树理:《也算经验》,《赵树理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p赵树理:《语言小谈》,《赵树理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q周立波:《〈暴风骤雨〉是怎样写的?》,李华盛、胡光凡编:《周立波研究资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3页。
r周立波:《谈“方言问题”》,《文艺报》1951年第10期。
s周立波:《关于〈山乡巨变〉答读者问》,《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
t茅盾:《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人民文学》1960年第8期。
u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人民文学》1958年第6期。
v欧阳文彬:《试论茹志鹃的艺术风格》,《上海文学》1959年第10期。
w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页。
xy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112页。
z#3汪曾祺:《语言是艺术》,《汪曾祺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235页、238页。
@7汪曾祺:《关于小说的语言(札记)》,《汪曾祺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355页。
@8#0汪曾祺:《林斤澜的矮凳桥》,《汪曾祺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408页、407页。
@9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汪曾祺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391页。
#1汪曾祺:《〈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汪曾祺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52页。
#2汪曾祺:《“揉面”——谈语言运用》,《汪曾祺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65页。
#4毕飞宇:《倾“庙”之恋——读汪曾祺的〈受戒〉》,《小说课》,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58页。
#5汪曾祺:《沈从文和他的〈边城〉》,《汪曾祺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16页。
#6汪曾祺:《说短——与友人书》,《汪曾祺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93页。
#7汪曾祺:《〈晚饭花集〉自序》,《汪曾祺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288-289页。
#8参见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谈“毛文体”》,《花城》1998年第5期。
#9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续)》(《文学评论》1986年第1期),强调批评家要从三大方面“理解作家”。但是,即便谈到要理解作家的“表现方式”,也不曾涉及作家的语言创造。
$0鲁枢元在《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文艺报》1986年10月 18日)中认为:“题材的心灵化、语言的情绪化、主题的繁复化、情节的淡化、描述的意象化、结构的音乐化似乎已成了我们的文学最富当代性的色彩。”但并未对“语言的情绪化”做进一步阐释。
$1黄子平:《得意莫忘言》,《上海文学》1985年第11期。
$2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2页。
$3李锐:《重新叙事的故事——〈无风之树〉代后记》,《无风之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4%2韩少功:《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68页、68页。
$5李锐:《从真实的语言处境出发》,《网络时代的“方言”》,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
$6李锐:《语言自觉的意义》,《网络时代的“方言”》,第136-137页。
$7李锐:《答〈黄河〉问》,《拒绝合唱》,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页。
$8%1韩少功:《马桥词典·编撰者序》,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9李锐:《纯净的眼睛,纯粹的语言》,《拒绝合唱》,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25页。
%0徐阿兵:《“汉语中国”的语言焦虑》,《困惑与超越——中国现当代文学散论》,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版,第91页。
%3陈鹭:《思想演变与文体的拓展——韩少功创作轨迹探寻》,《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2期。
%4李锐:《网络时代的“方言”》,《读书》2000年第4期。
%5《大题小作——韩少功、王尧对话录》,韩少功:《进步的回退》,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199页。
%6%7韓少功:《暗示·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9刘亮程、高方方:《西域沙梁上的行吟歌手——刘亮程访谈录》,《百家评论》2013年第5期。
^0刘亮程:《我的语言是黑暗的照亮——〈捎话〉访谈》,《捎话》,译林出版社2018年版,第322-323页。
^1刘亮程:《小说是捎话的艺术》,《文艺报》2019年1月21日。
^2王彬彬:《欣赏文学就是欣赏语言》,《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4期。
^3龚自强:《如何认识中国当代文学?》,《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5期。
^4参见海然热:《语言人:论语言学对人文科学的贡献》,张祖建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51-352页。
语言自觉的基本内涵,可描述为作家追求“理想中的语言”,渴望自己的语言表达兼具表现力、美感和个性特征。c事实上,文学语言作为“表层”,其“里层”还负载着“人格内涵”以及“社会的文化精神”d。作家的语言自觉,总是在主观上发端于个人化的体验和追求,又在客观上推动社会化的文体革新和文学发展。因此,探讨作家的语言自觉,或可以通常所说的文学语言变迁为背景和参照,但侧重点不同。文学语言变迁史的研究,可用“归纳法”或“演绎法”:前者以作家的“个人语言”归纳“时代语言”的特点,后者则从时代语言中辨认个人语言的特点。e这两种做法,无疑都以个人语言与时代语言的关系为归结点。本文所说的语言自觉,则看重作家对语言重要性的明确意识以及他们在语言创造中的强烈诉求——也就是说,只有鲜明独特的语言意识和富有成效的创作实践,才足以标示语言自觉的内涵和意义。迄今为止,似未见到对于语言自觉的清晰界说。费孝通曾将“文化自觉”描述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从而能“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f。仿此,可对语言自觉作如下界说:中国作家出于对现代汉语来历和特色的体认,出于对文学当下境遇和发展趋向的关切,以自己的语言创造不断证实文学的可能性,并强化现代汉语的自主性。简而言之,面向历史的反思和批判,着眼未来的选择和创造,乃是作家语言自觉的要义所在。以这样的标准回顾当代文学七十年,意味着几乎要展开近百年的文学史。
一、从“杂糅调和”到“语言工具观”的成型
从1917年《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发难,到1920年北洋政府明令低年段国文教育统一使用白话文,白话文初步确立了合法地位。借用布迪厄的观点,这种在文化场域的复杂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合法语言”,“它必须由持久的校正努力来维持,而这一任务就同时落在言说者个人,以及专门为此而设计的制度身上了”g。在文学史上,周氏兄弟、胡适和傅斯年等“言说者个人”,均曾就现代白话文何以重要或如何构造发表过重要见解。周作人在为俞平伯《燕知草》作跋时,曾有一段借题发挥:“我想必须有涩味与简单味,这才耐读。所以他的文词还得变化一点,以口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言等分子,杂糅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有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的统制,才可以造出有雅致的俗语文来。”h涩味和简单味,当是其个人偏好;“杂糅调和”,则以关系主义的视野概括了现代白话文的创造法则。
简而言之,现代白话文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由以下几组关系交织而成的原初语境:文言/白话,欧化/本土化,书面语/口语,方言/通行语。i作家们是否意识到这几组关系,说明他们是否拥有语言自觉;而他们在这些“关系丛”中的“调和”之道及实践效果,则体现其语言自觉的程度和限度。与此同时,这个“关系丛”会感应着时代语境的变化而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比如,在现代白话文的草创阶段,“文言/白话”与“欧化/本土化”可以说是具有某种主导地位的两组关系;但随着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兴起和延安“讲话”的出台,“书面语/口语”与“方言/普通话”这两组关系的重要性更趋明显,甚至构成了我们理解当代作家语言自觉的关键。
自1940至1950年代,由于为大众创作变成向群众学习,学习群众的语言(其中自然有大量的方言、口语)变得更为迫切,甚至一度被视为知识分子自我改造的必经之途。吊诡的是,学习群众的语言固然政治正确,但若处理不当反而会暴露作家自身的问题。有研究者发现,周立波在《暴风骤雨》中努力学习群众语言,但由于将方言用作知识性材料,结果却以某种“地方色彩”暴露了“知识分子未能完全改造自己”j。与此相反,赵树理的成功恰恰在于语言的“选择”:周扬最先指出,赵树理在人物对话和叙述描写方面都“那么熟练地丰富地运用了群众的语言,显示了他的口语化的卓越的能力”k;郭沫若明确肯定其“最成功的是言语”,并赞以“脱尽了五四以来欧化体的新文言臭味”l;陈荒煤更将“选择了活在群众口头上的语言,创造了生动活泼的,为广大群众所欢迎的民族新形式”m的写法树为“赵树理方向”。相比而言,尽管郭沫若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关联了现代白话文的历史,体现了相对较强的语言自觉,但他最终还是将如何评价赵树理提升至无比的政治高度:“这不单纯是文艺的问题,也不单纯是意识的问题,这要关涉到民族解放斗争的整个发展。”n
即便暂时撇开政治正确的前提,作家学习群众语言也是必要的。口语表达的明快活泼,方言土语中的生活气息和日常趣味,无疑有利于激发作家的语言自觉并促进其语言表达。但这种语言习得若从一开始就仅以政治正确为助力或指导,久而久之,作家原有的语言自觉将逐渐弱化以至消隐。以赵树理为例,他在1940年代末分享写作经验时,虽在“取材”和“主题”之后才简略谈及“语言及其他”,但谈得颇为生动风趣:“我既是个农民出身而又上过学校的人,自然是既不得不与农民说话,又不得不与知识分子说话。有时候从学校回到家乡,向乡间父老兄弟们谈起话来,一不留心,也往往带一点学生腔,可是一带出那种腔调,立时就要遭到他们的议论。碰惯了钉子就学了点乖,以后即使向他们介绍知识分子的话,也要翻譯成他们的话来说,时候久了就变成习惯。说话如此,写起文章来便也在这方面留神……”o由自我身份的特殊性意识到说话腔调的重要性,由说话的留心进入到写文章也留神,赵树理在群众语言与知识分子语言、口头语与书面语之间长期扮演着“翻译”角色的过程,也是其语言自觉从萌发走向深化的过程。而在将近十年之后,赵树理作文专谈语言时,意味已大有不同。该文以“语言是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开篇,指出从“文法”和“修辞学”中“学不到语言”,然后大谈“应该从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中学”。文章的结论尤其干硬:“从群众的话海中吸取了丰富的养料,再经过我们充分的加工,把我们的语言锻炼得要说什么就能恰如其分地把什么说清楚,也就是能把自己要传达的思想感情百分之百地传达给读者,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就算达到了。此外,书本上的好语言,是别人从群众中取材和加工的结果,就是我们学习语言时候的重要参考资料。”p在这样的描述中,他本人和其他作家都只是作为群众语言的取材和加工者而存在。作家的身份意识和语言敏感,已近于无。反观周立波,尽管他在《暴风骤雨》中的语言实践未能像赵树理一样备受好评,但他一直在坚持反思和改进。最初,他是深感知识分子语言“字汇贫乏,语法枯燥”,故而有意学习“农民语言却活泼生动,富有风趣”q。从语言自觉的起点来说,他所意识到的内容广度显然不如赵树理。但在1950年代初,周立波无意中卷入关于“方言文学”的讨论,却在争辩中深化了思考。面对语言学家邢公畹以语言统一之必要性否认方言的文学价值,周立波却清醒地写道:“在语言的这种缓慢的变化的过程中,我们主张继续采用方言土话,不过采用它的时候,需要加工,需要有所增益,也有所删除,同时也不完全排斥外来语和古代语。”r显而易见,虽然邢周二人都在谈论语言,但他们并不在同一层面对话:前者所关心的是通用语言的统一化和普遍化问题,而后者所看重的则是文学语言的特殊化和融合创化之道。因此,这种讨论不可能形成共识。等到1956年全国推广普通话以后,对文学语言特殊性的探讨就更为罕见。然而正是在1950年代末,周立波写成了以运用方言而引人注目的《山乡巨变》。在答读者问时,他不仅坚持文学中的方言土话不可完全摈弃,还试图将话题扩展至书面语与口头语的关系:“我以为文学语言,特别是小说里的人物的对话应该尽可能地口语化,但也要提炼、润色,要多少有一些藻饰。”s当时的读者大众能否体谅周立波的语言追求,已不得而知,但身为作协主席的茅盾在两年后还是无法释怀:“作者好用方言,意在加浓地方色彩,但从《山乡巨变》正续篇看来,风土人情、自然环境的描写已经形成了足够的地方色彩,太多的方言反而成了累赘了。”t今天看来,《山乡巨变》的语言特色,不仅是其褪去“红色经典”光环仍能吸引后世读者的重要原因,也证明了作家的语言自觉在“十七年”中并未完全销声匿迹。 但在当时常见的作家自述和批评家的评论文章中,语言极少成为独立自足的话题。他们即便偶尔谈及语言,除了常见的向群众学习语言,也就只剩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等说辞。周立波之外,茹志鹃堪称其时语言特色鲜明的作家。但她本人未曾表露过特别的语言自觉,评论家也从未专门分析其语言特色。茅盾对其《百合花》青眼有加,特别分析了“作者是怎样展开故事与塑造人物”,赞赏其风格“清新、俊逸”且“富于抒情诗的意味”u,但始终没有具体分析其语言特点。欧阳文彬论茹志鹃的艺术风格,洋洋洒洒万余字,仅在最末才意识到有必要谈谈语言和文体,也不过是以寥寥几句总括其“清淡、纤巧、含蓄”的抒情风格。v综而观之,不管是在“十七年”作家还是评论家笔下,“语言”始终只是附着于思想主题和结构技巧之后的小话题,即便偶尔露出身影,也难免与“文体”或“风格”混为一谈,故而始终面目模糊。“文革”期间,语言的处境更不堪细说。对于文学语言在那些年的处境,后来的研究者曾有精辟总结:既然整个文学的意义价值都只能在“工具论”的体系中得到解释,那么,“语言只不过是工具的工具,如此而已”w。“语言工具观”的成型,决定了新时期作家寻回语言自觉的艰难及可贵。
二、“语言本体论”的自觉
破除语言工具观,最有效的手段当然是解放语言,使语言摆脱作为工具的从属地位。“新时期”以来,最早表现出强烈的语言自觉的论著,或许是《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该著开篇总述“小说的演变”,并不费神追溯小说的起源和发展,而是着意强调“作家是通过艺术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传达给读者的。作家需要找到能同读者交流的这种语言”x。自第二章专论“小说的叙述语言”,此后连设几章探讨“人称的转换”“第三人称”“意识流”,并将这些明确纳入“叙述语言”的范畴。随后三章所论“怪诞与非逻辑”“象征”“艺术的抽象”没有被指认为叙述语言,但又以“现代文学语言”“语言的可塑性”两章专论语言。此后依次谈论情节与结构、时间与空间、真实感、距离感等,才算是扣住了“现代技巧”之题;但到了“现代技巧与民族精神”这一章,又将民族文学的要义归结为“作家运用本民族语言的艺术特色”y。这本小册子并不以严密的逻辑架构服人,而其随笔式的见解和感悟不至于散漫无边,显然得益于对“语言”重要性的认识。此书既有理论描述又重实践效果,不只是为语言正名,更将其位置拔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耐人寻味的是,此书虽一度引发冯骥才、刘心武和李陀等作家的讨论,但在他们的讨论中,语言本身似未成为关注重点。
真正能从理论认识和创作实践上与《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形成“呼应”的,是汪曾祺,他虽然没有写成专著,但对语言的重视有过之而无不及。汪曾祺对语言的思考和阐述贯穿整个1980年代,牵连的面越来越广,核心观点非但从未改变,反而是愈发明确。一言以蔽之,即“语言本身是艺术,不只是工具”z。汪曾祺的语言自觉,首先表现为将语言视作文学创作和鉴赏的根本。不管是谈小说、散文还是诗词、戏曲,都极重视语言。不管是读鲁迅和沈从文等前辈作家,还是读林斤澜和邓友梅等同辈作家,或读阿城与何立伟等后辈作家,他都着意品评语言,由此形成了属于他的“语言本体论”。几乎每谈小说,必大谈语言;每谈小说的语言,必先声明语言的地位超乎一切。为了强调语言本身就是内容和目的,他甚至不惜作出“语言是最本质的东西”@7和“写小说,就是写语言”@8之类断语。
其次,汪曾祺无疑已经察觉,在业已程式化的文学观念中无法突出语言的重要性,故而试图避开人云亦云的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从而为“语言”拨开层层遮蔽。他对于视“情节”为小说中心的说法尤其不满,曾以“情节,那没有甚么”@9大表反感。对于情节的同义语“结构”,他不仅代之以“文气”,更多次表示结构就是“随便”,最后在好友林斤澜的抗议之下,才勉强修正为“苦心经营的随便”#0。他几乎从不使用“环境”,而是改用“气氛”;但营造“气氛”本身不是目的,“气氛即人物”#1才是他所倾心的境界。“小说的颜色、声音、形象、气氛,得和所写的人物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就是说,小说的每一个字,都渗透了人物。”#2他有意弱化小说三要素的重要性,而勉强保留其中的“人物”,但“人物”的塑造,终究要由“小说的每一个字”来完成。如此这般的迂回之后,他终于完成了为语言重要性的辩护。
再次,汪曾祺将语言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却未被质疑为语言“本質主义者”或“至上主义者”,这显然是因为其创作中的语言实践卓有成效。如同前辈作家一样,汪曾祺谈到如何磨练语言时,也强调“向群众学习”#3,但这群众不过是泛指年龄、身份和职业各不相同但都有鲜活语言表达的人。他多次提到,作家要将古文、诗词、中外现代文学作品以及曲艺和民歌都列入阅读范围;只有经过多种语言表达的洗礼,才能做到“自铸新词”并“贴近人物”。汪曾祺的小说偶尔直接运用典雅的文言(如《徙》中对高北溟的追怀),但多数时候采用淡而有味的白话。《黄油烙饼》写萧胜与爸爸同去口外,一路用了许多“大”字却不令人厌烦,原因在于扣紧了观看者的语言能力。《受戒》中的“好大一个湖”“好大一座庙”也与此相似:纯用口语,不仅贴合人物身份和视角,也使语言表达清新脱俗。《受戒》写仁海老婆“白天,闷在屋里不出来”,尤令后辈作家赞不绝口:“这样的语言和围棋很像,黑白分明的,都摆放在棋盘上,可是,你的能力没达到,你不一定能看出内在的奥妙。”#4在毕飞宇看来,这样的语言看似简单,内在满是人情世故,体现了作家对生活和人性的“原谅”。汪曾祺地下有知,当深感欣慰:他对语言“内容性”“文化性”“暗示性”的经营,终于遇到了理想读者。汪曾祺深知语言融化创造之道,致力于将方言、口语、文言、欧化的因子融于一体,使语言表达生动活泼又洗练从容。如《受戒》写娘女三人的美貌,既有方言口语,又有脱胎于文言的表达,还有隐约可辨的欧化句式,又能以明快的口语贯通整段。再如《晚饭花·三姊妹出嫁》以如此方式收尾:“真格的,谁来继承他的这副古典的,南宋时期的,楠木的馄饨担子呢?”欧化句式、书面语与方言的结合,乍看近于混搭的效果;但细想来,秦老吉一面为女儿们感到称心如意,一面又为自己生活如何延续感到迷茫,其复杂微妙的心情,或许唯有略嫌繁复的句式才足以描画。而在秦老吉的背后,还有小说的叙述者,他不仅为秦老吉的生活而忧而喜,更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民间技艺的行将消失而伤怀。叙述者的诸般感慨,与欧化句式繁冗的修饰语之间,形成了内在的应和。 最后,汪曾祺深切意识到语言构造与小说文体之间的关系。在他所写的关于沈从文的系列文章中,第一篇就专从语言构造角度分析“沈从文体”的风格特色。相比于盛赞乃师的《边城》“不长不短,恰到好处,不能增减一分”#5,他对自己的要求则称得上苛刻。他在修改小说《徙》时,悟到“我牺牲了一些字,赢得的是文体的峻洁”#6。正是在这里,他初次将现代小说的“风格”与“短”划上约等于号。一年之后,他更明确地将自己所追求的文体命名为“短小说”,并细述写作此类小说的因由:一是中国向有笔记体小说的传统;二是试验小说与散文诗的结合;三是缘于对自己个性气质的认识。当他表示“我愿意把平淡和奇崛结合起来”时,话题重又落到语言之上。#7可以说,汪曾祺的“文体”和“风格”观念之中,始终有一个“语言”的内核。与此同时,汪曾祺勾连传统的自觉意识,也保证了他不至于因极端重视语言而失于片面或偏激。
汪曾祺张扬语言应有的本体地位和丰富内涵,并在个人创作中惨淡经营,但他从未声明其感慨和主张因何而发。直至1990年代末,汪曾祺语言自觉的“针对性”,才由李陀撰文#8予以阐发和追认。当下还应追认的是,汪曾祺的语言实践和文体贡献,其意义并不仅限于突破“毛文体”,更在于有力反拨了半个世纪以来短篇小说的“流行病”。不知从何时起,一提及短篇小说,人们即刻想到“短平快”。在1950至1970年代,“短平快”往往被理解为迅速反映现实生活,而小说艺术的缺陷和语言上的粗糙,也往往因其能迅速反映现实而获宽容。即便在当下语境中,也仍有不少人不假思索地袭用“短平快”的艺术标尺。从这个角度回望历史,汪曾祺对“短小说”的身体力行,其实是在尝试重塑短篇小说的美学品格。汪曾祺最大的、唯一的武器,都是语言,这似乎有点不够。不过,倘若所有的短篇小说作者都能讲求语言的声色、辞采、情调和蕴涵,短篇小说也就有望获得无可替代的“精气神”,从而以坚实的审美品质超越粗暴简单的“短平快”。
三、重建语言的“主体性”
在整个1980年代,思想解放、拨乱反正的时代风气为文学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不少作家以个性化的语言为自己的风格做出了命名。仅以1980年代前期而论,王蒙的杂语喧哗,阿城的文白杂糅,贾平凹的朴拙灵秀,都使人印象深刻。但若论及对语言境遇的深切体会,对语言之来历和去向的严肃思考,绝大多数作家和批评家都无暇顾及。即便在文学“主体性”#9和“向内转”$0的首倡者那里,文学语言的重要性或独特性也不曾成为议题。批评家黄子平在当时就相当不满地写道:“我们的文学批评和研究却是忘却语言的‘艺术’。常见的格式是:‘最后,谈谈作品的语言……’。当把语言放到‘最后’来谈的时候,无非是把语言的处理方式当作文学创作的‘副产品’,把语言作为外在于文学的体系来看待,因而,文学也外在化了。更多的,连这‘最后’也没有。”$1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但不会雷同。“十七年”中的语言长期处于文学评论的“最后”位置,那是因为文学无法在现实语境中获得基本的艺术自主性;而在文学观念更新和方法潮涌的新时期,语言竟仍无法获得应有的重视,可见当时的作家和批评家,确实有些得“意”忘“言”。他们被语言解放的浪潮所裹挟,身不由己地走向了语言狂欢的极端:满篇大话空话、缺少个人体验的政治腔一度泛滥,这有不少“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例子可以为证;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翻译腔一直存在,矫揉造作、脱离现实的文艺腔也屡见不鲜,这有不少所谓“先锋小说”可以为证;语言过于直白、寡淡无味等问题,则在“口语写作”“新写实小说”等潮流中表现明显。在告别旧的语言工具观的狂欢中,文学语言始料未及地陷入了新的迷误,以致作家和批评家普遍面临着非深度、非生活化、非体验化语言的诱惑。下面这段对先锋小说的评价,颇能代表后来研究者不无暧昧的态度:“这种语言,即便是它什么也没有向我们说,就它形成的那种让人欢欣的音乐般的节奏和它显示出来的变化万端却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的能力,也就让作家们没有什么再可抱怨的了。”$2语言没有表达多少实在内容,但语言本身的形式感却足以使人沉迷其中,这或可视作新的语言迷误。
因此,反撥语言狂欢,清理新的语言迷误,重新确认语言的重要性及可能性,从而切实重建语言内涵的“主体性”,乃是1980年代文学留给1990年代文学最为重要的遗产之一。谈到90年代文学,张承志《心灵史》、张炜《九月寓言》、史铁生《务虚笔记》及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等,都是无法绕开的对象。但以语言自觉为标准,李锐和韩少功更适合作为探讨对象。首先,他们不仅为语言自觉注入了自我反省的可贵品质,还隐含着1990年代作家对1980年代文学的反思。李锐在1980年代曾以《厚土》系列颇受好评,他自己却不满足:“自从《厚土》结集之后,我有三年的时间没有写小说,之所以不写,是因为心里一直存了一个想法,就是怎么才能超越《厚土》。无论在作品内涵还是在叙事形式上都要有超越,要在创作上有一种总体的超越。”$3与此同时,李锐坚持思考和批评“先锋文学”的偏颇。韩少功在1980年代以小说《爸爸爸》知名,在文化批判及隐喻象征等层面赢得评论界的肯定。不过,《爸爸爸》终归是情节型小说,尽管其情节相当简短。当后来的《马桥词典》对“那种情节性很强的传统小说”$4大表怀疑时,我们应当从中读出韩少功对自己以及对1980年代文学的某种不满。由此,韩少功与李锐不期而遇,均从反省自我而试图反思1980年代文学。
其次,他们自觉将反思的重心落在语言上,并试图重建语言的主体性。李锐一方面将那些枯燥乏味的政治腔、呆板凝滞的书面语,以及带有翻译腔而浑然不觉的流行语,通通命名为“书面语”;另一方面则将方言和口语视为对抗“书面语”的有效方式。“因为深感书面语太多的‘习惯’和‘强迫’,我在小说中竭力想游到方言和口语的深层,想在那个每时每刻、每字每句都生生不息的地方,体会生命可能的自由……我所说的书面语是指被‘书面化’、‘体制化’、“正统化”、‘等级化’的叙述方式。”$5方言与普通话、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张力,固然是汉语写作“杂糅调和”的重要面向,但将书面语的外延无限扩展、将回归方言和口语视为一揽子解决所有语言问题的想法,未免失之于急切。但也正因强烈地抗拒语言同化,李锐获得了对文学独特性和创造性的高度自觉,并逐渐形成“汉语写作的双向煎熬”以及建立汉语写作的“主体性”两大命题。双向煎熬是指:白话文运动痛快地否定了旧的文言,但现代汉语一直缺少主体性的价值观念,一直以他者(主要是西方)的价值标准为标准,直到西方的价值观念遭遇了后现代的危机,而我们自己也陷入了空前的灾难;新时期以来,许多“先锋”作家盲目地追随西方后现代潮流,既未领会他人痛切的自我反省,又对中国文学和中国语言的处境浑然不觉。在李锐那里,处境、体验和自觉等,反复以关键词的形式指示着重建语言主体性的路径。“如果一定要对‘语言自觉’做一个说明的话,我想,对我们自己这个前无古人的‘双向煎熬’的处境清醒、深刻的认知、体验和表达,才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自觉,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于人的自觉,对于人的言说本身的自觉。”$6重建语言的主体性,既然承载着反拨语言工具观、对抗语言等级和秩序、拒绝遗忘和麻木等多重诉求,那么,能够统合这一切的,只能是无可替代的生命体验。“真正的作家天生喜欢语言讨厌文字。因为语言直接来源于生命,或者说它本身就是生命的组成部分。”$7韩少功虽然没有李锐那般深重的焦虑,但其“编撰”《马桥词典》的诉求,竟与李锐不谋而合。“语言与事实的复杂关系,与生命过程的复杂关系,一次次成为困惑人类的时代难题。在这本书里,编撰者力图把目光投向词语后面的人和事,清理一些词语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与功能,更愿意强调语言与事实之间的密切关系,力图感受语言中的生命内蕴。”$8“力图感受语言中的生命内蕴”,与李锐的“语言直接来源于生命”如出一辙。两者体现了共同的语言自觉,即以生命体验重建语言的主体性。 最后,他们以自己的语言实践,证明了文体创新的可能。出于对“书面语”的疏离,李锐在《无风之树》中大规模运用口语叙述。除了以书面语、第三人称叙述沉默寡言的苦根儿,其他叙述则交由多个第一个人称以口语展开;多个“我”的讲述内容彼此交织,以众声喧哗的效果模拟了某种“原生态”的生活。李锐曾评价“吕新在发现语言和被语言发现的双重的惊喜中,获得了他人所没有的自由,也获得了难以被他人摹仿或淹没的独特的文体”$9,这话用来评价他自己也未尝不可。意犹未尽的李锐,在随后的《万里无云》中索性将叙事权全部交给第一人称的口语倾诉。在他看来,即便是生活在偏远之地的矮人坪和五人坪的人们,也当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命体验,当有属于他们的语言表达。如果把李锐的这种文体称为“口语倾诉体”,那么其创作追求则是:将长篇小说向来倚重的故事情节或因果逻辑,转换成人物的生命体验和自我倾诉,从而构建某种“生命诗学”%0。
李锐的“口语倾诉体”与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有莫大关联,但李锐寓于语言中的生命体验,却是中国人无可替代的生存境遇。正如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受到帕维奇《哈扎尔词典》的启发,但韩少功的“编撰”体例却得益于无可替代的马桥经验。韩少功相信,借助方言“可以更接近马桥实际生活原貌”%1。但他并不倚重无人可懂的方言以编造奇闻怪谈,也不以考证某个词条的起源为要务。他所做的,其实是反抗越来越使他怀疑和不满的那种小说模式:“主导性人物,主导性情节,主导性情绪,一手遮天地独霸了作者和读者的视野,让人们无法旁顾。”%2《马桥词典》没有惯常意义上的主人公和紧凑连贯的故事情节,全书一百多个词条之间的关联似有若无,但整体结构仍不至于松垮或废弛,其奥妙尽在叙述者“我”身上。这个叙述者不仅以其书面语衬出马桥人方言口语之特别,还可以随意出入于文本叙事,充分享有参与、旁观、转述、考证、想象、质疑等权利;有论者甚至认为,这是“文学形式如何最大限度地接纳思想的一次成功实验”%3。韩少功以语言学家般的细心和小说家的热情,为语词的感情色彩和语义畸变注入人性人情及历史文化的内涵。如“神仙府”一词引出特立独行的马鸣,他在集体化的政治年代竟能把自己过成遗世独立的神仙,这无疑应归因于马桥特殊的政治生态,但作者并不一语道破,只注明此条可与其他条目互相参照。读者循其提示继续阅读,必将遭遇诸多有悖于语言常识的现象:如“醒”的意思其实是糊涂;“科学”与学懒偷懒竟是同义语;又如“三秒”,本是知青牟继生教给马桥人的篮球犯规术语,但其“所指”已扩展至一切犯规动作。牟继生和许多知青都没能在马桥留下更多影响或印记,而一个篮球运动术语竟以讹变的形式延续下来,这不能不引人深思生命的意义何在。“汉奸”则揭示了语言符号化可能导致灾变性的后果:自从茂公在政治运动中被对手以“汉奸”的名义打垮,汉奸这个称号不仅顺理成章地传给他的儿子盐早,以致盐早在长期的隐忍无语中憋成哑巴,练成百毒不侵之身。此书虽名为词典,其实更近于中国古代的笔记体,或者说是中国笔记体和外国词典体小说对接的产物。其叙事可长可短、随行随止,议论或深或浅、不拘一格,充分证明了小说所能享有的文体自由。
四、走向“语言认识论”
进入新世纪,随着以网络技术为中心的新传媒时代的到来,新奇语汇和句法层出不穷,文学语言的“纯净”性质因而面临巨大冲击。更要紧的是,英语作为电脑操作和网络技术的“通用语”,携带着某些“普世”的价值观念,逐渐发展为隐形而强大的文化霸权。对此,李锐很早就表明其危机感和抗争意识:“在这样的网络时代,在这样的处境中,抗拒格式化,抗拒‘中心语言’的霸权强制,坚持方言的独立性,重新审视方言的价值和意义,呼吁并确立语言的平等,是文学,也是每個人都无法回避的事情。”%4韩少功却认为,网络化时代的汉语写作,并不面临着比其他语言更严重的危机。“我看不出这种危机。如果说有过这种危机的话,最严重时期应该是网络化以前的时代。那时不管政治立场如何不同,都怀疑和否定中文,甚至很多人连带着否定汉语,文化激进主义态度是共同的。”%5但这并不意味着韩少功丧失了对于语言处境的敏感。真正令他忧虑的是:“像大部分的人一样,我长期以来习惯于用语言来思考,习惯于语言对心智的囚禁,对于‘非言说’的信息可能已缺乏感受机能。”为“闯入言说之外的意识暗区”,他决心“用语言来挑战语言,用语言来揭破语言所遮蔽的更多生活真相”%6。这就有了三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暗示》。
韩少功对“言说”与“非言说”的思考,或许来源于维特根斯坦的“可说”与“不可说”。但韩少功终究不是哲学家。虽然他明确将“具象符号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与“现代知识的危机”等问题标示为兴趣对象,但《暗示》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为对语言之意义与功用、语言表达与文体之关系的集中思考。《马桥词典》是以语词揭示“生活内蕴”,所以它仍能以生活体验而成为惯常的小说;而《暗示》试图从具象中提取“意义成分”,并“建构这些具象的读解框架”,所以“写着写着就有点像理论了”。对于这种写法可能造成的“文体破坏”,韩少功心知肚明。他所图谋的,正是对以往的语言表达所形成的“文体习惯”或“文体统治”发起攻击,以完成某种“文体置换”:“把文学写成理论,把理论写成文学”%7。如果说,《马桥词典》是竭力以“意义成分”塑造语言的主体性,并以这种语言去还原作为生活世界的马桥;那么《暗示》则是从表象和情境中剥离语言的“意义成分”,并由此追问语言的“揭示/遮蔽”功能。质言之,从《马桥词典》到《暗示》,韩少功从致力于建构语言的“主体性”一路走向了“语言认识论”。认识论“不再独断什么东西存在”,而是尽力“确定哪些东西是我们能认识的,我们是怎样认识这些东西的”%8。“语言认识论”的要义则是,不再以语言为中心去建构或还原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艺术世界,而是追问语言能否以及如何表述复杂而广阔的世界。
作为一部小说,《暗示》的得失成败尽在于此:它不以叙述语言或人物语言的精心构造取胜,而以对具象、细节及语言功用的揭示为追求。韩少功不太必要地承担了哲学家或语用学家的职责,但也出人意料地探索和丰富了长篇小说文体的可能性。如在“女人”条目下,他以女人热衷逛商场而未必购物为例,解释何为“暗示”:“万紫千红,琳琅满目,熠熠生辉,变化莫测,各种商品暗示着各种生活的可能,闪示幸福的各种方向,使商店成为她们的一个梦境。”韩少功本人何尝不是如此:被各种具象的暗示所诱惑,深陷于意义的丛林,却又乐此不疲、流连忘返。评价《暗示》可能遭遇的悖论是:虽然我们一再提醒自己,不能以哲学著作的精深来要求《暗示》,但其精彩之处往往在于哲学随笔般的思考深度。比如“颜色”一节,从红色的“好看”引出“超阶级的美学规律”,对“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展开思考,随后通过对不同情境中红色的“义涵”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义涵就是沉睡的过去,总是在色彩(红色N)里多重性地隐匿,等着具体情境的召唤。”正是此类典雅纯熟的书面语,以及始终在场的对语言本身的思考,将此书打造为当代中国小说罕见的“思想随笔体”。评价者无论如何褒贬这种文体,恐怕都无法否认:它必然源自充分的语言自觉。 在晚近的创作中,明确将语言作为认识对象的,是刘亮程的《捎话》。从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开始,刘亮程展示了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到小说《虚土》,他更以“文学在无话可说处找到语言,在俗常中找到意义”展示了语言自觉地推进。在他看来,作家只有既自觉地“拒绝成语、拒绝现成的语言模式,拒绝时尚的词汇”,同时对方言写作和普通话写作的危险心存警惕,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更能体现刘亮程语言自觉之特殊性的,是他对“万物有灵”的认识:“文学写作的意义在于唤醒所写事物的灵。万物有灵,这应该是一个作家的基本信仰……我们在内心敬畏和尊重所描写对象时,语言就会变得谨慎而得体。当我们真正进入所写对象时,语言自然会灵动起来。”%9撇开神秘的光环不论,认为作家应以万物有灵为基本信仰,也就是相信作家能以语言发现和塑造万物之灵。这与李锐的“口语倾诉体”和韩少功的“词典体”可谓异曲同工,同属以生命内蕴激活语言主体性的路数。
《捎话》的出现,意味着刘亮程的语言自觉更进一层。万物有灵的观念已然根深蒂固,对语言双重性的思考则与《暗示》殊途同归。“我是作家,知道语言到达时,所述事物会一片片亮起来。语言给了事物光和形,语言唤醒黑暗事物的灵。但是,语言也是另一重夜……语言是最黑暗的,我们却只能借助它去照亮。这是书写的悖论。”^0用黑暗的语言去照亮语言的暗夜,与韩少功所说的用语言揭破语言的遮蔽一样,均以悖论的方式触及语言认识论的关键。区别在于,《暗示》毅然决然地深入具象与情境的丛林,几乎忘却了长篇小说通常该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而《捎话》依然保留了这些基本要素。但《捎话》的叙事动力,不是来自通常所谓的情节逻辑,而是基于万物有灵的自由联想。小说以迥异于惯常的认知观念,将人与动物和鬼魂共存的世界,打造为各种声音、语言与文字交错的图景,故而整体上获得“寓言体”的鲜明特色。正是这种文体,使刘亮程的叙述摆脱情节逻辑的控制,聚焦于对语言的思考,从而自由穿梭于由情爱、战争、政治、历史和宗教信仰所汇成的生存图景之中。
刘亮程多次谈到自己受益于方言和文言,但他的语言表达很难看出方言和文言的印迹,而总是表现为简练明快的口语。以简明的口语风格写出寓言体的当代小说,或许是《捎话》的最大功劳。这是人与驴相依相生的图景:“年轻人牵着缰绳急死慌忙走在驴前头,以为有啥好前程要奔呢。中年人并排儿走在驴身边,手搭在驴背上,像夫妻兄弟一起过日子。老年人慢腾腾跟在驴屁股后面,驴领着人,回家呢。人一辈子围着驴转,最后转到驴屁股后面时,人就快死了。”语言近乎口语,但意味近乎寓言。另一则寓言是,库的灵魂在天庭门口与守门人相遇:“‘我已遗忘了地上的家乡,我想到天庭做翻译。’库心里的念头一起,守门人就知道了。‘在天庭,人的灵魂是透明的,无须翻译。’库突然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往下说,仿佛走到所有语言的尽头,大张的嘴里只有风。”这是对肉身与灵魂关系的思考,更是对语言之用与无用的极致表述。语言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人间有分歧有战争,甚至语言本身就是这些分歧和战争的根源。一旦人的灵魂变成“透明”状态,再多的语言都已无用。寓言体的要义在于,“如果一个小说家还有什么要讲的,那一定是从故事终结处讲起”^1。我们不妨补充一句:故事终结处,也正是语言自觉的出发地。无论以何种语言开始或终结一个故事,语言自身固有的双重性,始终有待作家去细心领会:它一方面照亮世界中的某些事物,另一面又将某些事物遗留于黑暗之中。《捎话》所写的,与其说是“书写的悖论”,不如说是一则语言认识论的寓言。
五、结语
本文以作家的语言实践为节点,完成了对当代文学七十年面貌的简要回顾。选择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是基于笔者对语言自觉的理解与期待:既然语言自觉总是发端于作家对语言境遇的深切体认,表现为作家对语言构造和文体创新的持续追求,那么,对语言自觉的梳理和评价理当从文学发展史中的“亮点”入手。这也再次证明:“一个作家最值得称道的贡献,是语言上的贡献。”^2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为使论述相对清晰,引入了时间线索。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语言自觉,可以从整体上被描述为清晰的、阶段性的逻辑演进过程。事实上,语言自觉固然要借历史语境来显现其个性,但它首先必须属于作家个人,然后才有可能被充分历史化。在某些特定时期(如从语言工具观到语言本体论),语言自觉或许有其逻辑演进的过程;而对其他时期(如从语言本体论到重建语言主体性),却无法以逻辑演进来描述。语言自觉以不尽合乎逻辑演进的形态存在,其复杂之处,正是七十年当代文学复杂性的显影。
当代文学的复杂性还在于,从更为宏观的视野来看,它终究只是“命定地属于过渡时期的文学”^3。我们很难断言未来的文学面貌如何,但可以预料的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随着中国自身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文学的语言境遇将更趋复杂。对于有所图谋的作家而言,如何在理论思考和文学创作中秉持并深化语言自觉,如何以独特的语言表达助力文体创造和文学更新,从而为现代汉语写作做出自己的贡献,既是无法回避的难题,也是创作动力的来源。倘若我们仍然认同语言表达旨在沟通,仍然认可作家是特殊的“语言人”,那么未来的文学语言仍将承载作家的“自我表达”“认知过程”“潜意识冲动”等多重内涵,仍将如镜子般“折射出心理的和社会的想象世界”,仍將“生成可供解译的语篇”^4,并等待着理想读者的解译。
【注释】
a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b%8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14页。
c参见陈离:《“语言自觉”与中国新文学传统》,《文艺争鸣》2010年第11期。
d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e参见张卫中:《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40页。 f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88页。
g[法]皮埃尔·布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褚思真、刘晖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2页。
h周作人:《〈燕知草〉跋》,钟叔河编:《周作人文类编·本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644页。
i从中国近现代语言的交往实际来看,与“方言”相对的名称,先后有“官话”和“国语”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普通话”取代了“国语”。本文此处使用“通行语”这个说法,意在包含“国语”“普通话”等历史形态。
j李松睿:《地方色彩与解放区文学——以赵树理的文学语言为中心》,《文学评论》2016年第1期。
k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复旦大学中文系赵树理研究资料编辑组编:《赵树理研究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7页。
ln郭沫若:《读了〈李家庄的变迁〉》,复旦大学中文系赵树理研究资料编辑组编:《赵树理研究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76页、377页。
m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复旦大学中文系赵树理研究资料编辑组编:《赵树理研究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0页。
o赵树理:《也算经验》,《赵树理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p赵树理:《语言小谈》,《赵树理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q周立波:《〈暴风骤雨〉是怎样写的?》,李华盛、胡光凡编:《周立波研究资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3页。
r周立波:《谈“方言问题”》,《文艺报》1951年第10期。
s周立波:《关于〈山乡巨变〉答读者问》,《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
t茅盾:《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人民文学》1960年第8期。
u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人民文学》1958年第6期。
v欧阳文彬:《试论茹志鹃的艺术风格》,《上海文学》1959年第10期。
w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页。
xy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112页。
z#3汪曾祺:《语言是艺术》,《汪曾祺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235页、238页。
@7汪曾祺:《关于小说的语言(札记)》,《汪曾祺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355页。
@8#0汪曾祺:《林斤澜的矮凳桥》,《汪曾祺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408页、407页。
@9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汪曾祺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391页。
#1汪曾祺:《〈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汪曾祺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52页。
#2汪曾祺:《“揉面”——谈语言运用》,《汪曾祺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65页。
#4毕飞宇:《倾“庙”之恋——读汪曾祺的〈受戒〉》,《小说课》,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58页。
#5汪曾祺:《沈从文和他的〈边城〉》,《汪曾祺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16页。
#6汪曾祺:《说短——与友人书》,《汪曾祺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93页。
#7汪曾祺:《〈晚饭花集〉自序》,《汪曾祺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288-289页。
#8参见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谈“毛文体”》,《花城》1998年第5期。
#9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续)》(《文学评论》1986年第1期),强调批评家要从三大方面“理解作家”。但是,即便谈到要理解作家的“表现方式”,也不曾涉及作家的语言创造。
$0鲁枢元在《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文艺报》1986年10月 18日)中认为:“题材的心灵化、语言的情绪化、主题的繁复化、情节的淡化、描述的意象化、结构的音乐化似乎已成了我们的文学最富当代性的色彩。”但并未对“语言的情绪化”做进一步阐释。
$1黄子平:《得意莫忘言》,《上海文学》1985年第11期。
$2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2页。
$3李锐:《重新叙事的故事——〈无风之树〉代后记》,《无风之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4%2韩少功:《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68页、68页。
$5李锐:《从真实的语言处境出发》,《网络时代的“方言”》,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
$6李锐:《语言自觉的意义》,《网络时代的“方言”》,第136-137页。
$7李锐:《答〈黄河〉问》,《拒绝合唱》,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页。
$8%1韩少功:《马桥词典·编撰者序》,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9李锐:《纯净的眼睛,纯粹的语言》,《拒绝合唱》,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25页。
%0徐阿兵:《“汉语中国”的语言焦虑》,《困惑与超越——中国现当代文学散论》,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版,第91页。
%3陈鹭:《思想演变与文体的拓展——韩少功创作轨迹探寻》,《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2期。
%4李锐:《网络时代的“方言”》,《读书》2000年第4期。
%5《大题小作——韩少功、王尧对话录》,韩少功:《进步的回退》,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199页。
%6%7韓少功:《暗示·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9刘亮程、高方方:《西域沙梁上的行吟歌手——刘亮程访谈录》,《百家评论》2013年第5期。
^0刘亮程:《我的语言是黑暗的照亮——〈捎话〉访谈》,《捎话》,译林出版社2018年版,第322-323页。
^1刘亮程:《小说是捎话的艺术》,《文艺报》2019年1月21日。
^2王彬彬:《欣赏文学就是欣赏语言》,《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4期。
^3龚自强:《如何认识中国当代文学?》,《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5期。
^4参见海然热:《语言人:论语言学对人文科学的贡献》,张祖建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51-3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