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最根本的特性是职业性,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即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能直接上岗的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只有直接有效地介入经济社会,实现与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协调,才能被社会、各种企事业单位所认可,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尤其重要,应该从总体上定位在技术性与实用性上。学生不仅需要树立符合市场机制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而且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就业、创业等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这里重点谈谈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
多年从事一线教育,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我们深知,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而且人才是通过市场调节合理流动和配置的。一个知识面相对较狭窄、技能比较单一的人,即使有较强的专业方面的知识,但因缺乏专业间的横向渗透和伸张,在竞争中也难以立足和持续发展。其次,技术含量日益增加,工作岗位轮换频繁。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岗位变动和职业流动,需要从业者对岗位的变动和发展有基本的可能性和较强的适应性;知识经济逐渐成熟起来,高科技促使传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发生重大的变革。职业教育不仅要完成结构性的对接,更应该在功能上进行合理的整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应适应市场条件下的多变的社会需求,才有生存发展的空间。
高等职业教育应当为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进而愉快满意地工作,为下一步完成工作岗位的轮换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课程的设置应当做到:(1)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个工作提供充分的专业上和技能上的多重准备。(2)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3)使受教育者具备在今后工作的各个阶段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态度。(4)使受教育者在选择职业时更具有灵活性,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
因此,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应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向着“多元整合型”方向发展,形成一种“多元整合”的课程观。确立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技术型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一、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长期以来,传统学科性课程始终“统治”着我国的职业教育,即我们所熟悉的三段式课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就是此种基础观的具体反映。学科性课程设计体系是以基础观为理论基础,认为课程必须从学科出发,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都应与某一学科相联系,以此引导学生进入该学科或该行业领域,使学生系统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职业院校习惯了以学科性课程为单位组织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最大的现实是,所招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制也仅仅为两到三年。针对现状,要求高职学生系统掌握学术知识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课程模式应该是“以实践过程为中心的实践导向模式”,是关于“知道怎么做”的知识,以过程性知识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为辅,以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这样才有利于受教育者在今后的职业成功。所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必须以学生获得实践技能为导向。
高等职业教育要构建新的课程模式,以项目引领课程,可以增强课程内容与工作间的相关性,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动力和兴趣,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它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较为宽厚的文化知识基础。
普通文化课程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所开设的普通文化课程的教学状况普遍令人担忧,一方面,学生受功利主义观念的影响,认为这些课程无用。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文化课学习基本处于劣势,知识储备不足,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心理上又留有阴影,厌倦文化知识的学习。学生学习这类课程的积极性普遍偏低。
普通文化课程的改革思路与专业课程不同,只能采用与专业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选择讲授文化知识。重视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应通过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强化普通文化课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应用文化知识的机会。因此,重点是探索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灵活教学模式。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浓厚的校园文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普遍存在不足,文化积淀不够深厚,校园文化活动层次较低。从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来看,先进的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得以发展的维系力,不仅能够形成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而且其本身还具有育人的功能,能够对学生起到教化、导向、激励的作用。因此,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文化的熏陶。应加强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促进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要重视校长、教师、学生的文化互动发展。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社团活动的作用。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生力军,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促进的自治组织。社团活动应依据学校定位,立足专业知识,结合普通文化课程开展,达到以职业兴趣带动普通文化课学习的目的,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学校可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借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的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 常有学生实习回来抱怨在校所学基础理论知识用不到,甚至技术理论知识也是如此,并非所有实践过程需要技术理论知识,对此需要具体分析。
课程本身与实践脱节这是问题的根本,高职实践课程的开发,需要通过各种机制,充分调动职业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尤其是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置的积极性,尽早、尽快地编出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富有高职特色的精品课程。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然而在高职院校中,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及部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较差的问题极其突出。教师自身难以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高职院校普遍的做法是,把具有教师系列职称且经过短期培训或企业实习的教师认定为“双师型”教师。靠这样一支教师队伍承担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理论上、认识上的需要。就要真正完成对学生技术理论与具体实践的完美结合,要考虑建立理论教学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两支队伍,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主要来自企业的能工巧匠。两支队伍必须在统一教学计划的指导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开展协调一致的教学活动,否则理论与实践仍是相互隔离的。
学习者在实践中遇到具体问题并且难以靠以往的经验加以解决时,学生才会主动探索理论知识,寻找解决办法。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会实践操作后主动钻研理论,探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是有困难的,因此,应该从深层次思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在高职教学中,应该设置有适当难度的实践性问题,有意逼迫学生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四、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真正实现上岗无须过渡,转岗不必培训的目标。
根据学生就业能够直接上岗的目标要求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而完成职业技能训练就要有相应的实训场地和必要的技术设备,这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最基本的条件,也是决定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训条件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开展校企合作是一种理想模式,学者的研究也多侧重于校企合作的必要性,而较少涉及如何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问题。而我国目前的政策、法律环境下具体实施校企合作存在一定难度,学校一头热,企业积极性普遍偏低。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急需建立有效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动力机制: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与义务应从法律制度上予以明确;建立引导、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政府是关键之关键;要有相应的、有效的保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经费和待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等,鼓励企业参与。
保障机制:校企合作在宏观上应该是严格规范的,需要国家强有力的法律制约;建立监控、保证校企合作的机制,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都有责任。校企双方责、权、利应该明确。校企双方还要通过签订协议等形式明确各自责任,例如学校如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保证企业用人的优先选择权、如何保证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培训和科技支持等、企业如何保证提供物质条件上与技术人员上的支持、如何保证学生实训任务的合理安排等。政府在有关文件、法规中应该明确校企合作中各自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与相互关系等。
利益分配机制:企业本身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是首要任务,要使其主动参与职业教育是有困难的,只有让企业真正从参与校企合作中获得利益,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之路,这是校企合作得以巩固与發展的关键。校企利益分配应遵循“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双方要按投资比例分成,在合作过程中为对方提供的服务也应是有偿的。
五、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避免盲目从业。
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说:“人生必须服务,求学非以自娱”,“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他认为职业教育应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意识比较淡薄,很多学生对将来的就业意向不清楚、不明确,就读职业院校仅仅是别无选择的无奈之举。这与传统“重学轻术”的思想是分不开的,也是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偏向所致。显然职业院校更应该增强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在这方面,德国、澳大利亚及“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值得借鉴。其主要经验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辅导,目的是促进学生进行自我了解、自我探索,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能力,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职业生涯辅导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自己在这个方向上已经获得了哪些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哪些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懂得学什么、怎么学、学了以后干什么,等等。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放在整个社会的大视野中加以系统的思考,从中寻求合适的对策,更需要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多年从事一线教育,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我们深知,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而且人才是通过市场调节合理流动和配置的。一个知识面相对较狭窄、技能比较单一的人,即使有较强的专业方面的知识,但因缺乏专业间的横向渗透和伸张,在竞争中也难以立足和持续发展。其次,技术含量日益增加,工作岗位轮换频繁。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岗位变动和职业流动,需要从业者对岗位的变动和发展有基本的可能性和较强的适应性;知识经济逐渐成熟起来,高科技促使传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发生重大的变革。职业教育不仅要完成结构性的对接,更应该在功能上进行合理的整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应适应市场条件下的多变的社会需求,才有生存发展的空间。
高等职业教育应当为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进而愉快满意地工作,为下一步完成工作岗位的轮换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课程的设置应当做到:(1)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个工作提供充分的专业上和技能上的多重准备。(2)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3)使受教育者具备在今后工作的各个阶段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态度。(4)使受教育者在选择职业时更具有灵活性,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
因此,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应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向着“多元整合型”方向发展,形成一种“多元整合”的课程观。确立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技术型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一、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长期以来,传统学科性课程始终“统治”着我国的职业教育,即我们所熟悉的三段式课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就是此种基础观的具体反映。学科性课程设计体系是以基础观为理论基础,认为课程必须从学科出发,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都应与某一学科相联系,以此引导学生进入该学科或该行业领域,使学生系统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职业院校习惯了以学科性课程为单位组织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最大的现实是,所招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制也仅仅为两到三年。针对现状,要求高职学生系统掌握学术知识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课程模式应该是“以实践过程为中心的实践导向模式”,是关于“知道怎么做”的知识,以过程性知识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为辅,以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这样才有利于受教育者在今后的职业成功。所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必须以学生获得实践技能为导向。
高等职业教育要构建新的课程模式,以项目引领课程,可以增强课程内容与工作间的相关性,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动力和兴趣,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它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较为宽厚的文化知识基础。
普通文化课程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所开设的普通文化课程的教学状况普遍令人担忧,一方面,学生受功利主义观念的影响,认为这些课程无用。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文化课学习基本处于劣势,知识储备不足,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心理上又留有阴影,厌倦文化知识的学习。学生学习这类课程的积极性普遍偏低。
普通文化课程的改革思路与专业课程不同,只能采用与专业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选择讲授文化知识。重视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应通过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强化普通文化课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应用文化知识的机会。因此,重点是探索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灵活教学模式。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浓厚的校园文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普遍存在不足,文化积淀不够深厚,校园文化活动层次较低。从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来看,先进的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得以发展的维系力,不仅能够形成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而且其本身还具有育人的功能,能够对学生起到教化、导向、激励的作用。因此,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文化的熏陶。应加强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促进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要重视校长、教师、学生的文化互动发展。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社团活动的作用。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生力军,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促进的自治组织。社团活动应依据学校定位,立足专业知识,结合普通文化课程开展,达到以职业兴趣带动普通文化课学习的目的,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学校可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借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的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 常有学生实习回来抱怨在校所学基础理论知识用不到,甚至技术理论知识也是如此,并非所有实践过程需要技术理论知识,对此需要具体分析。
课程本身与实践脱节这是问题的根本,高职实践课程的开发,需要通过各种机制,充分调动职业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尤其是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置的积极性,尽早、尽快地编出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富有高职特色的精品课程。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然而在高职院校中,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及部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较差的问题极其突出。教师自身难以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高职院校普遍的做法是,把具有教师系列职称且经过短期培训或企业实习的教师认定为“双师型”教师。靠这样一支教师队伍承担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理论上、认识上的需要。就要真正完成对学生技术理论与具体实践的完美结合,要考虑建立理论教学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两支队伍,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主要来自企业的能工巧匠。两支队伍必须在统一教学计划的指导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开展协调一致的教学活动,否则理论与实践仍是相互隔离的。
学习者在实践中遇到具体问题并且难以靠以往的经验加以解决时,学生才会主动探索理论知识,寻找解决办法。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会实践操作后主动钻研理论,探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是有困难的,因此,应该从深层次思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在高职教学中,应该设置有适当难度的实践性问题,有意逼迫学生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四、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真正实现上岗无须过渡,转岗不必培训的目标。
根据学生就业能够直接上岗的目标要求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而完成职业技能训练就要有相应的实训场地和必要的技术设备,这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最基本的条件,也是决定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训条件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开展校企合作是一种理想模式,学者的研究也多侧重于校企合作的必要性,而较少涉及如何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问题。而我国目前的政策、法律环境下具体实施校企合作存在一定难度,学校一头热,企业积极性普遍偏低。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急需建立有效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动力机制: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与义务应从法律制度上予以明确;建立引导、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政府是关键之关键;要有相应的、有效的保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经费和待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等,鼓励企业参与。
保障机制:校企合作在宏观上应该是严格规范的,需要国家强有力的法律制约;建立监控、保证校企合作的机制,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都有责任。校企双方责、权、利应该明确。校企双方还要通过签订协议等形式明确各自责任,例如学校如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保证企业用人的优先选择权、如何保证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培训和科技支持等、企业如何保证提供物质条件上与技术人员上的支持、如何保证学生实训任务的合理安排等。政府在有关文件、法规中应该明确校企合作中各自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与相互关系等。
利益分配机制:企业本身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是首要任务,要使其主动参与职业教育是有困难的,只有让企业真正从参与校企合作中获得利益,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之路,这是校企合作得以巩固与發展的关键。校企利益分配应遵循“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双方要按投资比例分成,在合作过程中为对方提供的服务也应是有偿的。
五、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避免盲目从业。
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说:“人生必须服务,求学非以自娱”,“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他认为职业教育应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意识比较淡薄,很多学生对将来的就业意向不清楚、不明确,就读职业院校仅仅是别无选择的无奈之举。这与传统“重学轻术”的思想是分不开的,也是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偏向所致。显然职业院校更应该增强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在这方面,德国、澳大利亚及“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值得借鉴。其主要经验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辅导,目的是促进学生进行自我了解、自我探索,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能力,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职业生涯辅导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自己在这个方向上已经获得了哪些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哪些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懂得学什么、怎么学、学了以后干什么,等等。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放在整个社会的大视野中加以系统的思考,从中寻求合适的对策,更需要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