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乐然既是我国杰出的共产主义先行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我国早期美术事业的先驱者,他始终围绕着革命和艺术这两个课题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并把一生都奉獻给革命事业和其所爱的艺术。韩乐然一生复杂的经历堪为传奇,他为东北建党、为抗日卫国身先士卒,他不仅在政治上对党和国家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还在艺术研究、美术创作、文化与教育、考古与文物保护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因为多方面的历史因素,韩乐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曾被埋没,现在非常有必要重新去认识和深入了解他,所以对韩乐然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韩乐然,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艺术家。他原名韩光宇,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一个贫苦的朝鲜族农民家庭,也是最早的朝鲜族党员,更是东北早期建党和革命领导人之一。在极其复杂动荡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他辗转欧洲各国和中国十几个省开展革命活动,始终奋战于革命一线。由于他喜欢画画,打小就开始学习美术,所以他常以美术教师、艺术工作者等身份来掩护自己开展隐秘的革命活动。出于各种角色的需要,韩乐然频繁与社会各阶层交流,其间,他接触到更多的艺术家与艺术作品,促使他在艺术创作上获得极大的提升,才有了他艺术上的成就。所以,韩乐然的艺术和其革命事业是密切相关的,相辅相成,革命中的感触造就了他的艺术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笔下尽是朴实的劳动人民和真实的生活世界。
一、简述韩乐然的革命岁月
韩乐然一直致力于民族独立事业,较早投身革命,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在延边参加各种反日抗日运动。近代的中国东北是列强争夺的主要地区,广大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压迫,战乱天灾的时局下民不聊生。奉天(沈阳)是当时东北的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是党工作的重点。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开始将大量的优秀党员派到东北组织和开展革命活动,而韩乐然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东北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和宣传革命,不断发展和壮大东北各地的党团组织,为开创东北革命的新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929年,韩乐然因革命的需要,肩负特殊使命赴法国开启他的欧洲之路,在法国、英国、瑞士、意大利等国,他积极参加国际政治活动。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韩乐然毅然回国,始终奋战于抗日救亡一线。1940年,韩乐然被国民党逮捕,最后经国共两党人士多方努力才于1943年出狱,不幸的是他在1947年一次飞机失事中遇难。韩乐然的革命轨迹贯穿于建党初期、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等各个时期,可以说他的革命经历跨度是非常大的,这是他区别于其他艺术家最显著的经历之一。韩乐然是参与革命的众多艺术家中最早确立共产主义信仰的,并且是深涉党组织、承担重大革命任务的艺术家,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作用。
二、韩乐然的艺术历程
韩乐然的艺术历程贯穿于其一生的革命事业中,他的艺术和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并体现在各个时期,主要包括上海美专、欧洲留学、回国抗战这三个时期。韩乐然自幼喜爱画画并学习画画,他在1921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开始了系统的美术学习生涯。毕业后,他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回到东北工作,在奉天创办了私立美术学校,以美术教师的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工作。但在1929年后,韩乐然开始赴法国留学,在游历法国、英国、瑞士、荷兰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期间,他进一步接触到欧洲的绘画,这极大地丰富和扩大自己的视野,让他对艺术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使他的艺术更加成熟。
韩乐然在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毅然回国参加抗日,这期间是他的艺术创作与革命结合最好、最密切的一个时间段。韩乐然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和策划了各种宣传活动,如设计抗战宣传册及其宣传画等内容。韩乐然在1943年被国民党释放后被派到西北国民党地区工作,这是他一生中作品创作最多的一个时期。韩乐然在西北地区生活的三年时间里,更投身于敦煌艺术的挖掘保护工作和新疆考察佛洞壁画研究,他把绘画与考古相结合,让传统文化与艺术融为一体,创作了大量艺术作品,但由于时代变迁等原因,保护不佳,这些作品大部分已遗失,现有部分珍藏于中国美术馆。
三、韩乐然艺术作品的略谈
韩乐然虽有着繁重的政治任务,但他创作的作品数量是相当惊人的,据统计,他一生画了2000余幅画。现存作品主要集中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以西北地区的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创作的作品最多,其中以在敦煌、新疆克孜尔洞窟的临摹作品最具代表。
西北的风光是韩乐然最喜欢的创作题材之一,他创作了大量反映西北人民生活状态的作品,他笔下尽是真实的西北景象和风土人情,以贴近人民的视角近距离地直接描绘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他的画中描绘了很多瘦弱而朴实的农民,也描绘了那些残旧而真实的山村瓦舍、田园草地、小桥溪水等普通的农村景象,还描绘了那些骨瘦如柴的牲畜,这些极其普通真实的生活景象尽在他的画面之中,他用笔用色酣畅淋漓,画面真实而空静悠远。
韩乐然对民族的地域风情与生活情有独钟,尤其关注民俗与文化,他经常与少数民族同胞同吃同住,他很关注细节,各民族的生活如舞蹈、赛马、庙会、做礼拜等方方面面都有关注。韩乐然的作品大量描绘纷呈异彩的少数民族生活景象,少数民族的宗教与文化习俗、特有的民族建筑和那些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人民都大量出现在他的作品里。总之,韩乐然钟爱大众美术,尤其关注民生,他以描绘普通人民特别是底层人民为主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流浪者》《关君像》等。
四、韩乐然的艺术审美追求
艺术作品是体现艺术家审美观念和追求的载体,所以从作品就可以看出艺术家在生活和艺术上的根本观点和态度。虽然特殊经历和时代背景决定着韩乐然的艺术作品都与他革命工作息息相关,但是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其个人独特的艺术思考和强烈的思想情感。
首先,他在艺术本源方面强调艺术来源于现实,艺术与客观世界是紧密相连的,但他在的艺术创作实践中不会也不提倡以写实为目的而是要画出自己的感受,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应该在于表达生命的内在,艺术创作就是思想情感的体现,这是他在艺术态度上的根本观点。
其次,韩乐然还非常重视艺术的社会功能,他认为艺术的作用可以有多种,但是艺术一定具有慰藉精神的功能,这是艺术的使命。他认为,对于社会而言,艺术有种潜在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是大家所乐见的。除此之外,他还很坚定地认为艺术应该是和社会革命息息相关的,改造和影响社会是艺术的第一使命,所以艺术家要肩负起自己的社会使命和责任。
最后,韩乐然的艺术世界里还存在一个很高层面的目标,那就是艺术应该超越时代,他反对拘泥于现实的艺术。韩乐然觉得超越现实的艺术才具有存在的意义,带有强烈的超现实主义情怀。由此可以看出,韩乐然关于艺术的本质、构成关系、功能等内容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五、结语
韩乐然一生功绩显著,为党的政治工作和艺术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他在政治活动中起到的作用是突出地承担了多个重要的政治任务,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完成党交予他的任务。作为东北早期建党领导人之一,他出色地完成了早期建党工作并组织领导了东北的各类革命运动,更积极参与和领导抗日救亡运动,这些政治贡献是其他艺术家无法企及的。韩乐然特殊的革命经历决定着他的艺术注定与众不同,他的艺术创作实践和思考多以社会的角度为基准,在近代美术前进方向迷蒙不明的背景下,他在艺术道路上身体力行地探索着中国艺术的出路。总之,韩乐然在艺术与美术研究、文化与教育、考古与文物保护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他是中国近代美术的先驱和奠基者之一。
(延边大学)
作者简介:罗念(1993-),男,壮族,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方向:油画。
韩乐然,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艺术家。他原名韩光宇,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一个贫苦的朝鲜族农民家庭,也是最早的朝鲜族党员,更是东北早期建党和革命领导人之一。在极其复杂动荡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他辗转欧洲各国和中国十几个省开展革命活动,始终奋战于革命一线。由于他喜欢画画,打小就开始学习美术,所以他常以美术教师、艺术工作者等身份来掩护自己开展隐秘的革命活动。出于各种角色的需要,韩乐然频繁与社会各阶层交流,其间,他接触到更多的艺术家与艺术作品,促使他在艺术创作上获得极大的提升,才有了他艺术上的成就。所以,韩乐然的艺术和其革命事业是密切相关的,相辅相成,革命中的感触造就了他的艺术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笔下尽是朴实的劳动人民和真实的生活世界。
一、简述韩乐然的革命岁月
韩乐然一直致力于民族独立事业,较早投身革命,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在延边参加各种反日抗日运动。近代的中国东北是列强争夺的主要地区,广大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压迫,战乱天灾的时局下民不聊生。奉天(沈阳)是当时东北的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是党工作的重点。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开始将大量的优秀党员派到东北组织和开展革命活动,而韩乐然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东北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和宣传革命,不断发展和壮大东北各地的党团组织,为开创东北革命的新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929年,韩乐然因革命的需要,肩负特殊使命赴法国开启他的欧洲之路,在法国、英国、瑞士、意大利等国,他积极参加国际政治活动。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韩乐然毅然回国,始终奋战于抗日救亡一线。1940年,韩乐然被国民党逮捕,最后经国共两党人士多方努力才于1943年出狱,不幸的是他在1947年一次飞机失事中遇难。韩乐然的革命轨迹贯穿于建党初期、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等各个时期,可以说他的革命经历跨度是非常大的,这是他区别于其他艺术家最显著的经历之一。韩乐然是参与革命的众多艺术家中最早确立共产主义信仰的,并且是深涉党组织、承担重大革命任务的艺术家,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作用。
二、韩乐然的艺术历程
韩乐然的艺术历程贯穿于其一生的革命事业中,他的艺术和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并体现在各个时期,主要包括上海美专、欧洲留学、回国抗战这三个时期。韩乐然自幼喜爱画画并学习画画,他在1921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开始了系统的美术学习生涯。毕业后,他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回到东北工作,在奉天创办了私立美术学校,以美术教师的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工作。但在1929年后,韩乐然开始赴法国留学,在游历法国、英国、瑞士、荷兰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期间,他进一步接触到欧洲的绘画,这极大地丰富和扩大自己的视野,让他对艺术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使他的艺术更加成熟。
韩乐然在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毅然回国参加抗日,这期间是他的艺术创作与革命结合最好、最密切的一个时间段。韩乐然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和策划了各种宣传活动,如设计抗战宣传册及其宣传画等内容。韩乐然在1943年被国民党释放后被派到西北国民党地区工作,这是他一生中作品创作最多的一个时期。韩乐然在西北地区生活的三年时间里,更投身于敦煌艺术的挖掘保护工作和新疆考察佛洞壁画研究,他把绘画与考古相结合,让传统文化与艺术融为一体,创作了大量艺术作品,但由于时代变迁等原因,保护不佳,这些作品大部分已遗失,现有部分珍藏于中国美术馆。
三、韩乐然艺术作品的略谈
韩乐然虽有着繁重的政治任务,但他创作的作品数量是相当惊人的,据统计,他一生画了2000余幅画。现存作品主要集中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以西北地区的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创作的作品最多,其中以在敦煌、新疆克孜尔洞窟的临摹作品最具代表。
西北的风光是韩乐然最喜欢的创作题材之一,他创作了大量反映西北人民生活状态的作品,他笔下尽是真实的西北景象和风土人情,以贴近人民的视角近距离地直接描绘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他的画中描绘了很多瘦弱而朴实的农民,也描绘了那些残旧而真实的山村瓦舍、田园草地、小桥溪水等普通的农村景象,还描绘了那些骨瘦如柴的牲畜,这些极其普通真实的生活景象尽在他的画面之中,他用笔用色酣畅淋漓,画面真实而空静悠远。
韩乐然对民族的地域风情与生活情有独钟,尤其关注民俗与文化,他经常与少数民族同胞同吃同住,他很关注细节,各民族的生活如舞蹈、赛马、庙会、做礼拜等方方面面都有关注。韩乐然的作品大量描绘纷呈异彩的少数民族生活景象,少数民族的宗教与文化习俗、特有的民族建筑和那些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人民都大量出现在他的作品里。总之,韩乐然钟爱大众美术,尤其关注民生,他以描绘普通人民特别是底层人民为主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流浪者》《关君像》等。
四、韩乐然的艺术审美追求
艺术作品是体现艺术家审美观念和追求的载体,所以从作品就可以看出艺术家在生活和艺术上的根本观点和态度。虽然特殊经历和时代背景决定着韩乐然的艺术作品都与他革命工作息息相关,但是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其个人独特的艺术思考和强烈的思想情感。
首先,他在艺术本源方面强调艺术来源于现实,艺术与客观世界是紧密相连的,但他在的艺术创作实践中不会也不提倡以写实为目的而是要画出自己的感受,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应该在于表达生命的内在,艺术创作就是思想情感的体现,这是他在艺术态度上的根本观点。
其次,韩乐然还非常重视艺术的社会功能,他认为艺术的作用可以有多种,但是艺术一定具有慰藉精神的功能,这是艺术的使命。他认为,对于社会而言,艺术有种潜在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是大家所乐见的。除此之外,他还很坚定地认为艺术应该是和社会革命息息相关的,改造和影响社会是艺术的第一使命,所以艺术家要肩负起自己的社会使命和责任。
最后,韩乐然的艺术世界里还存在一个很高层面的目标,那就是艺术应该超越时代,他反对拘泥于现实的艺术。韩乐然觉得超越现实的艺术才具有存在的意义,带有强烈的超现实主义情怀。由此可以看出,韩乐然关于艺术的本质、构成关系、功能等内容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五、结语
韩乐然一生功绩显著,为党的政治工作和艺术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他在政治活动中起到的作用是突出地承担了多个重要的政治任务,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完成党交予他的任务。作为东北早期建党领导人之一,他出色地完成了早期建党工作并组织领导了东北的各类革命运动,更积极参与和领导抗日救亡运动,这些政治贡献是其他艺术家无法企及的。韩乐然特殊的革命经历决定着他的艺术注定与众不同,他的艺术创作实践和思考多以社会的角度为基准,在近代美术前进方向迷蒙不明的背景下,他在艺术道路上身体力行地探索着中国艺术的出路。总之,韩乐然在艺术与美术研究、文化与教育、考古与文物保护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他是中国近代美术的先驱和奠基者之一。
(延边大学)
作者简介:罗念(1993-),男,壮族,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