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胡是我国的传统拉弦乐器,声音醇厚优美,表现力强。改革开放以来,二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二胡作品的创作呈现多元化,并出现较多移植作品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将小提琴作品移植到现代演奏中,以进一步丰富二胡的演奏技巧。本文追溯了二胡的发展史,并探讨了移植小提琴作品对二胡演奏技巧的多方面影响,使人正确认识西方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积极作用。
一、二胡的发展史
二胡起源于唐代的奚琴(裕琴),在一千多年的岁月里,经历了奚琴、嵇琴、马尾胡琴、南胡、二胡的演变,最终成为现在人们熟悉的一种拉弦乐器。
20世纪初,二胡开始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刘天华利用西方音乐对二胡的构造、音质等进行全面改造,并借鉴西方乐器的演奏方法,使二胡的弓法、音质、音色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当时,还有很多音乐家受其影响,如蒋风之、陆修堂、刘北茂等人。刘天华创作了多首经典二胡作品,如《病中吟》《良宵》《空山鸟语》《光明行》《月夜》。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和国家对传统音乐的重视,众多优秀的二胡作曲家不断涌现出来,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二胡作品,如孙文明创作的《流波曲》、许讲德创作的《三宝佛》、王国潼创作的《奔驰在千里草原》等。另外,还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二胡演奏家,此时二胡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和欣赏,并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代表乐器登上舞台。
改革开放以后,二胡的发展更是大步迈进,出现了如宋飞、闵惠芬、于红梅、王建民、邓建栋等众多优秀的二胡演奏家和作曲家,同时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如王建民作曲的《第一二胡狂想曲》、郑冰作曲的《第一二胡协奏曲》、闵惠芬作曲的《洪湖人民的心愿》、吴厚元作曲的《红梅随想曲》等。
另外,受西方音乐传播的影响,二胡作品逐渐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既有中西结合的新鲜演奏形式,又有传统音乐的演奏形式,此时就出现了移植创作。二胡移植创作就是在保留其他乐器作品原有曲调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再加工,使之成为适合二胡演奏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小提琴移植创作,它打破了之前移植创作仅在传统乐器作品之间进行再加工的情况,为二胡演奏与创作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一些经典的小提琴移植作品,如《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无穷动》《流浪者之歌》等,使二胡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是,小提琴作为西方拉弦乐器的代表之一,与二胡既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也有一些不小的差异。例如,提琴有四根弦,其音区和音域的跨度较大,而二胡仅有两根弦,这对演奏技巧的要求就会大大增加,所以需要一些相应的创新与发展。
二、移植小提琴作品对二胡的发展推动
小提琴有四根弦,音区和音域的跨度较大,相比之下二胡仅有两根弦,所以就对演奏者的演奏技巧要求十分高。演奏者将是否能演奏这类作品作为二胡演奏技能的评判标准,这经常出现在一些比赛或音乐会中。其演奏技巧的发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传统二胡揉弦方式的发展
传统二胡演奏技术中,揉弦方式的存在对二胡哀婉动人的曲调表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揉弦是通过左手手指对弦张弛压力、颤抖幅度和速度的控制实现的,常用的揉弦方式有压揉、滑揉等。例如,《迷糊调》多使用滑揉,表现了秦派音乐作品的独特风格;《江河水》通过对压揉的大量使用表现江水呜咽之声,借此抒发了主人公对旧社会的痛斥批判。揉弦的缺陷是不能长时间使用,易导致手指紧张,所以不能表达一些连贯的抒情曲调,这与小提琴的揉弦方法有很大区别。小提琴演奏中揉弦多采用滚揉方式,通过手腕的上下运动带动手指的滚动,能够表达出音乐曲调的优雅效果。刘天华就将这种演奏方式借鉴应用,使二胡的揉弦方式增添了放松的感觉,音色也更加柔和优美。
(二)对传统二胡演奏弓法的创新
小提琴作品移植到二胡中有很多弓法的创新,如对小提琴双音技法的引用。双音在小提琴音乐的演奏中比较常见,但是因为二胡与小提琴结构上存在差异,它在二胡的演奏技巧中属于难度较高的一项。例如,陈耀星创作的《战马奔腾》创新性地使用了快速双弦。其演奏方法是由右手的无名指演奏内弦,同时中指在弓杆之外,这样可以使食指把弓杆勾到外弦并摩擦产生声音,即弓杆演奏外弦、弓毛演奏内弦,二者同时发声奏出双音。这在谭盾创作的《双网》、胡志平创作的《月的悲吟》中均
有出现。
另外,在很多小提琴移植作品中,原作品的速度要求较快,这就需要二胡演奏中快弓技法的高难度变化。例如,陈钢的《陽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结尾部分要求“急速火热”,需要演奏者左手跳把和快速换弦的超高技巧性。另外,传统二胡演奏中快攻的演奏多需要通过区分轻重缓急,表现乐曲的情绪特点,但小提琴演奏中的快弓使用不应该出现长短、轻重不一的音符,在借鉴演奏时,人们需要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选择合适的演奏方法。
三、结语
二胡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极具代表性的乐器,正逐渐被众多的音乐爱好者所使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今时代,文化全球化日趋深入,小提琴与二胡的演奏技巧相融合,能推动二胡演奏新技巧的出现,还能充分地提升二胡音乐的表现力,使中国传统音乐可以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
一、二胡的发展史
二胡起源于唐代的奚琴(裕琴),在一千多年的岁月里,经历了奚琴、嵇琴、马尾胡琴、南胡、二胡的演变,最终成为现在人们熟悉的一种拉弦乐器。
20世纪初,二胡开始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刘天华利用西方音乐对二胡的构造、音质等进行全面改造,并借鉴西方乐器的演奏方法,使二胡的弓法、音质、音色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当时,还有很多音乐家受其影响,如蒋风之、陆修堂、刘北茂等人。刘天华创作了多首经典二胡作品,如《病中吟》《良宵》《空山鸟语》《光明行》《月夜》。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和国家对传统音乐的重视,众多优秀的二胡作曲家不断涌现出来,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二胡作品,如孙文明创作的《流波曲》、许讲德创作的《三宝佛》、王国潼创作的《奔驰在千里草原》等。另外,还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二胡演奏家,此时二胡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和欣赏,并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代表乐器登上舞台。
改革开放以后,二胡的发展更是大步迈进,出现了如宋飞、闵惠芬、于红梅、王建民、邓建栋等众多优秀的二胡演奏家和作曲家,同时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如王建民作曲的《第一二胡狂想曲》、郑冰作曲的《第一二胡协奏曲》、闵惠芬作曲的《洪湖人民的心愿》、吴厚元作曲的《红梅随想曲》等。
另外,受西方音乐传播的影响,二胡作品逐渐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既有中西结合的新鲜演奏形式,又有传统音乐的演奏形式,此时就出现了移植创作。二胡移植创作就是在保留其他乐器作品原有曲调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再加工,使之成为适合二胡演奏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小提琴移植创作,它打破了之前移植创作仅在传统乐器作品之间进行再加工的情况,为二胡演奏与创作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一些经典的小提琴移植作品,如《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无穷动》《流浪者之歌》等,使二胡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是,小提琴作为西方拉弦乐器的代表之一,与二胡既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也有一些不小的差异。例如,提琴有四根弦,其音区和音域的跨度较大,而二胡仅有两根弦,这对演奏技巧的要求就会大大增加,所以需要一些相应的创新与发展。
二、移植小提琴作品对二胡的发展推动
小提琴有四根弦,音区和音域的跨度较大,相比之下二胡仅有两根弦,所以就对演奏者的演奏技巧要求十分高。演奏者将是否能演奏这类作品作为二胡演奏技能的评判标准,这经常出现在一些比赛或音乐会中。其演奏技巧的发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传统二胡揉弦方式的发展
传统二胡演奏技术中,揉弦方式的存在对二胡哀婉动人的曲调表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揉弦是通过左手手指对弦张弛压力、颤抖幅度和速度的控制实现的,常用的揉弦方式有压揉、滑揉等。例如,《迷糊调》多使用滑揉,表现了秦派音乐作品的独特风格;《江河水》通过对压揉的大量使用表现江水呜咽之声,借此抒发了主人公对旧社会的痛斥批判。揉弦的缺陷是不能长时间使用,易导致手指紧张,所以不能表达一些连贯的抒情曲调,这与小提琴的揉弦方法有很大区别。小提琴演奏中揉弦多采用滚揉方式,通过手腕的上下运动带动手指的滚动,能够表达出音乐曲调的优雅效果。刘天华就将这种演奏方式借鉴应用,使二胡的揉弦方式增添了放松的感觉,音色也更加柔和优美。
(二)对传统二胡演奏弓法的创新
小提琴作品移植到二胡中有很多弓法的创新,如对小提琴双音技法的引用。双音在小提琴音乐的演奏中比较常见,但是因为二胡与小提琴结构上存在差异,它在二胡的演奏技巧中属于难度较高的一项。例如,陈耀星创作的《战马奔腾》创新性地使用了快速双弦。其演奏方法是由右手的无名指演奏内弦,同时中指在弓杆之外,这样可以使食指把弓杆勾到外弦并摩擦产生声音,即弓杆演奏外弦、弓毛演奏内弦,二者同时发声奏出双音。这在谭盾创作的《双网》、胡志平创作的《月的悲吟》中均
有出现。
另外,在很多小提琴移植作品中,原作品的速度要求较快,这就需要二胡演奏中快弓技法的高难度变化。例如,陈钢的《陽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结尾部分要求“急速火热”,需要演奏者左手跳把和快速换弦的超高技巧性。另外,传统二胡演奏中快攻的演奏多需要通过区分轻重缓急,表现乐曲的情绪特点,但小提琴演奏中的快弓使用不应该出现长短、轻重不一的音符,在借鉴演奏时,人们需要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选择合适的演奏方法。
三、结语
二胡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极具代表性的乐器,正逐渐被众多的音乐爱好者所使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今时代,文化全球化日趋深入,小提琴与二胡的演奏技巧相融合,能推动二胡演奏新技巧的出现,还能充分地提升二胡音乐的表现力,使中国传统音乐可以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