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陶渊明的文学世界中,《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一诗素来以其独特的韵味和绝妙的意境驰誉千古: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眄莫谁知,荆扉昼常閇。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结。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对于此诗,历来的诗论家均给予高度的评价。全诗以自述为主,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完美地融合为一,在隽秀空灵中激扬着慷慨豪迈之情,不仅情味深长,而且发语警醒,力重千钧。如果说陶渊明是“隐逸诗人之宗”的话,那么,这首诗最足以彰显其隐逸心态和隐逸诗风。诗作于晋安帝元兴二年癸卯(403),是写给堂弟陶敬远的。此年陶渊明39岁(见吴仁杰:《陶靖节先生年谱》)。袁行霈指出:“敬远,渊明从弟也。文曰:‘父则同生,母则从母。’可知敬远之父与渊明之父为同胞兄弟,而敬远之母与渊明之母为姊妹,其关系非同一般。敬远比渊明年幼,八岁丧父后,或由渊明抚养,故文有‘念畴昔日,同房之欢’等语也。”b这种分析是颇为中肯的。
本诗凡20句,每4句一节。表面上看来,这首诗的语言表达是非常清晰的,但如果字字落实,语语求真,准确把握其内涵,也并不容易。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对这篇陶集中的经典进行深入而科学的解析。
一
“顾眄莫谁知,荆扉昼常閇”是诗人呈现给我们的第一个诗歌景观。
针对“顾眄”二句,王叔岷指出:“案眄,一作盻;又作盼,并误。《说文》:‘眄,一曰衺视也。’盻、盼之义迥别,往往与眄相乱。曹植《美女篇》:‘顾眄遗光彩。’下句閇字,曾集本作□,注云:‘一作荆门终日□。□,音必结反。’□乃閇之误。閇,俗闭字。王世祯《古诗选》閇作闭,音必结切。改俗从正也。”由此可以确定“顾眄莫谁知,荆扉昼常閇”是正确的文本。“荆扉”就是柴门、隐士之门,回应着首句“寝迹衡门下”。类似的描写多见于陶集,如“白日掩荆扉”(《归园田居》五首其一),“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长吟掩柴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等等。颜延之《赠王太常》“侧同幽人居,郊扉常昼闭”二句,即从陶诗脱化而来。隐者之门的开闭,代表着对现实社会和现实人物的态度。因此,陶渊明这首诗开篇便以荆扉发唱。寝,就是卧;寝迹,就是隐居。《诗经·小雅·斯干》:“乃寝乃兴。”《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这就是本诗首句的“前文本”,或者说“文下之文”。陶渊明《读史述》九章《张长公》:“寝迹穷年。”《答庞参军》:“衡门之下,有琴有书。”二者都是上举《诗经》诸句的转化。清方宗诚《陶诗真诠》称陶诗“寝迹”四句“有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不闷之意”,此说固然不误,但是并未洞察此诗的奥秘。《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开篇孔子说的第一句话,人人皆知,却是隐藏在这首陶诗中的前文本,由此构成了贯穿全诗的主线:“学而时习之”,就是“历览千载书”;“有朋自远方来”,就是“兹契谁能别”;“人不知而不愠”,就是“顾眄莫谁知”。孔子所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正是儒家的出世精神,所以,陶诗中内置的孔子名言,为本诗确定了儒家的基调。
二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结”是诗人呈现给我们的第二个诗歌景观。
清王念孫(1744—1832)《王石臞文集补编》“诗说四则·无声希声”条:
先子曰:今本陶靖节《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无希”是“希无”之讹。《老子·赞元章》:“听之不闻,名曰希。”河上公注:“无声曰希。”故诗言“希无声”,希即无声,晧即已洁,以希形容无声,以晧形容已洁也。今本作“无希声”,不特义复,且转似有声矣。《老子·同异章》:“大音希声。”彼言“希声”,可,此言“无希声”,不可。
这是王念孙转引其子王引之的观点,认为“无希”是“希无”之讹。高邮王氏父子极有学问,但对六朝人的语言习惯则缺乏了解。颜延之《赠王太常》诗:“蓄宝每希声,虽秘犹彰彻。”惠远《游庐山》诗:“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此二例中的“希声”如何解释?《老子》四十一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希声”一词即渊源于此。但是,这种用典方式是非常特殊的,那就是“截词”。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割截古书中语”条:
卷三武帝纪永初元年诏曰:“晋氏封爵,咸随运改。至于德参微管,勋济苍生,爱人怀树,犹或勿翦。”案:微管用《论语·宪问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袵矣”之语,而割截不当文理。王懋《野客丛书》、梁章钜《文选旁证》、胡绍煐《文选笺证》、张云璈《四寸学》三皆常论之。所举类似之例,如晋潘岳“岂无陋微管”;宋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微管之叹,抚事弥深”;齐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微管寄明牧”;梁任昉《劝进今上忧笺》“经纶草昧,叹深微管”等。类此者甚多,盖晋南北朝习惯如此用也。割截古书中语者又如,《周易·系词》有“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之语,遂以庶几代贤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十七引《论衡》“庶几之才”、《三国志·张昭传》“凡在庶几之流”,顾邵传“自州郡庶几及四方人士,往来相见”,王羲之《誓墓文》“母兄鞠育,得渐庶几”。姚范《援鹑堂笔记》三六亦论此语。由于《诗经·大雅》荡篇有“曾是在位”之句,遂以曾是为在位之代词,如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曾是索旧想”,《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曾是反昔园,语往实款然”。由于大雅抑篇有“言提其耳”之句,任昉弹曹景宗文固有“唯此庸固,理绝言提”语,见张云璈《选学胶言》十。盖魏晋南北朝人为文作骈俪体,故每割截古书中语以相适应也。然如庶几一词,王充已用,微管之语,似后汉亦有。《后汉书·明帝纪》永平七年诏书云,“飞蓬随风,微子所叹”。章怀注,“管子曰,无仪法程式,飞摇而无所定,谓之飞蓬。飞蓬之间,明主不听。此言微子,未详”。沈涛《铜慰斗斋随笔》四谓注正引管子以解飞蓬,六朝人每称管仲为微管,则微子当作微管。沈氏之说甚是,于以见语言文字之演变由微而显,固难截然划定时间阶段矣。 类似的例证如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一:“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温颜”下,宋本有校语:“一作清。”皆可通。清陶澍注:“各本作颜,何校宣和本作清。曹子建《求通亲亲表》:‘今之否隔,友于同忧。’以‘友于’为兄弟,不始靖节也。”
古直笺注:“李审言曰:‘《后汉书·史弼传》:陛下隆于友于,不忍遏绝。’直案谓兄弟‘友于’,始此。”而王叔岷所注最为详明贴切:
案颜,一作清。清当做凊,《说文》:“凊,寒也。”《礼记·曲礼》:“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谓冬保其温暖,夏致其清凉也。就一日言,亦可谓温凊,《颜氏家训·序致篇》:“晓夕温凊”是也。作“温颜”,此固指母。然“温颜”尚有别义,《汉书·韩王信传》:“为人宽和,自守以温颜。”《刘子·适才篇》:“非不知温颜下气之美。”并其验也。《论语·为政》:“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据以上笺注,“温颜”(或“温清”)属于用典,正与“倾耳”相同,王叔岷注:
案陶公《述酒》:“倾耳听司晨。”《礼记·孔子闲居》:“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又见《家语·论礼篇》)傅玄《饮马长城窟行》:“倾耳怀音响。”《说文》:“倾,仄也。”
而“友于”则属于截词。东汉人已经有此种用法,至六朝而更为常见。由此可知,“希声”乃晋人特有的语词,其渊源为《老子》的“大音希声”,正是化古典为今典。若陶诗原文果为“希无声”,则有歧义产生。如三国吴华覈(公元275年前后在世)说:“大众聚会,希无疾病。”如此则正好与陶诗的意境相冲突,而韵味全失。可见王氏的说法是错误的。
这两句诗绘声绘色地写出了一个白雪纷飞、玉玉无尘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主人是隐者,皎洁白雪象征着其光明俊洁的人格。除了此诗,陶集中还有四处写到雪:
1.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拟古》九首其六)
2.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蜡日》)
3.昔我云别,仓庚载鸣。今也遇之,霰雪飘零。(《答庞参军》)
4.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咏贫士》六首其五)
其中,前三例是对雪的直接描写,而例4则是用典。无论如何,诗人笔下的雪都是一种纯洁无瑕的光明意象。
对“倾耳”二句诗,古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例如:
1.渊明《雪》诗云:“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结。”只十字,而雪之轻虚洁白,尽在是矣,后来者莫能加也。(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之五“渊明咏雪”条)
2.渊明咏雪,未尝不刻划,却不似后人粘滞。愚于汉人得两语曰“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于晋人得两语曰“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于宋人得一语曰“明月照积雪。”为千古咏雪之式。(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八)
3.读“倾耳”二语,真觉《雪赋》一篇徒为辞费。(清·查初白著、张载华辑《初白庵诗评》卷上)
4.“倾耳”二句写风雪得神,而高旷之怀,超脱如睹。(清·陈祚明评选《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三)
5.“倾耳”十字中,又不如上五字之浑化无迹。陶诗之高,所以卓越千古。(清·温汝能纂集《陶诗汇评》卷三)
6.咏雪诗最难出色,古人非不刻划,而超脱大雅,絕不黏滞,后人着力求之,转失妙谛。如渊明句云“倾耳希无声,在目皓已洁”,寥寥十字,写尽雪之声色,后人千言万语,莫能出其右矣。(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四)
可见人们欣赏的是这两句诗的自然情韵,即善于描写传神之景,而又能够以心注物,物我交融。其实,这两句诗的卓绝之处在于:诗人能够将听觉和视觉结合——雪落本是无声的,但诗人偏偏要倾听雪落之声,即试图在无声中发现声音,一篇天真的情趣跃然纸上,而在一番倾听、寻觅之后,诗人最后发现的是满目的白雪。我们试读《全宋文》卷三十四所载谢惠连的《雪赋》,可以发现其开头和结尾都是汉代大赋的文学样式,而此赋中关于雪的核心性描写如下:
其为状也,散漫交错,氛氲萧索。蔼蔼浮浮,瀌瀌弈弈。联翩飞洒,徘徊委积。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初便娟于墀庑,末萦盈于帷席。既因方而为珪,亦遇圆而成璧。眄隰则万顷同缟,瞻山则千岩俱白。于是台如重璧,逵似连璐。庭列瑶阶,林挺琼树。皓鹤夺鲜,白鹇失素。纨袖惭冶,玉颜掩姱。若乃积素未亏,白日朝鲜,烂兮若烛龙,衔耀照昆山。尔其流滴垂冰,缘溜承隅。粲兮若冯夷,剖蚌列明珠。至夫缤纷繁骛之貌,皓皔曒絜之仪。回散萦积之势,飞聚凝曜之奇。固展转而无穷,嗟难得而备知。
显而易见,就文学的创新性而言,谢赋之咏雪不如陶诗远矣!陶诗仅以寥寥十个字,就写得波澜开合,有情有味,真乃“千古咏雪之式”!倘若这种“式”是一种诗学样板的话,却又是不可模拟不可复制的样板。
三
“历览千载书”是诗人呈现给我们的第三个诗歌景观。
清陈澧《东塾杂俎》卷三云:
陶公之学,在好读书(《五柳先生传》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故曰:“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诗)“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得知千载上,政赖古人书。”(《赠羊长史》诗)“历览千载书。”(《与从弟敬远》诗)“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诗)“诗书敦夙好。”(《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诗)“诗书塞座外。”(《咏贫士》诗)其曰不求甚解者,非不求解也,故曰“疑义相与析”(《移居》诗)。
陶诗从生活中来,也从学问中来,不读书的人永远与诗无缘。而这首诗恰好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诗中暗含着丰富的古典。除了上文涉及的以外,还有以下例证:
1.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凄其以风(《诗经·邶风·绿衣》,据古直笺注)/曀曀其阴(《邶风·终风》),据李公焕注)/风雨凄凄(《诗经·郑风·风雨》,据王叔岷注)/翳翳结繁云(张协《杂诗》,据古直笺注) 2.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据丁福宝笺注)
3.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寥寥空宇中(左思《咏史诗》,据古直笺注)
4.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遗烈光篇籍(左思《咏史诗》,据古直笺注)/历览诸子之文(魏文帝《与吴质书》)/句践可不谓贤哉?盖有禹之遗烈焉(《史记·越世家》)/上古遗烈,扫地尽矣(《汉书·韩信传》,以上据王叔岷注)
5.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据古直笺注)
6.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据陶澍集注)/终优游以养拙(潘岳《闲居赋》,据古直笺注)
7.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天道篇》)/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篇》,以上据王叔岷注)
总的来看,本诗涉及的前人文本有《诗经》(5次)、《论语》(5次)、《老子》(1次)、《庄子》(2次)、《礼记》(1次)、《史记》(2次)、《汉书》(2次)、曹植《美女篇》(1次)、曹丕《与吴质书》(1次)、张协《杂诗》(1次)、潘岳《闲居赋》(1次)和左思《咏史诗》(2次)。陶公所谓“历览千载书”,信哉不虚!观以上七例,诸家注大体上稳妥,但唯有例7,诸家尚有未达一间之处,而此点又极为重要。丁福宝笺注:“意志相合曰契,即神合也。按一言,谓固穷也。公因易代抗节,则言在意外。言古人之节,我自契之,谁则能辨者!”王叔岷注:“‘一言’,似指‘栖迟讵为拙’句。《桃花源》诗:‘高举寻吾契。’《扇上画赞》:‘缅怀千载,托契孤游。’”这些解释都是不正确的。按《论花源》诗:‘高举寻吾契。’《扇上画赞》:‘缅怀千载,托契孤游。’”这些解释都是不正确的。按《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陶诗的“一言”乃是《论语》此文的截词,代指“恕”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者的宽恕之道和道德修养。又《论语·为政》: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因此,陶诗的“一言”也可视为《论语》此文的截词,代指“思无邪”。“思无邪”的思想境界与“恕”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格、道德境界也是完全相通的。在诗人看来,人生的选择自有多途,在世俗中,平津侯式的富贵固然令人羡慕,但在世俗之外,衡门下隐者的栖迟也弥足珍贵;对世间的一切都应奉行宽恕之道,既不能以己意强加于人,也不能让别人强迫自己的意志,而尚友古人,托契孤游,在“遗烈”中寻觅知音,乃是诗人的文化追求。对此,或许只有堂弟陶敬远可以理解,所谓“兹契谁能别”之反问意即在此。宋王质《栗里谱》:“君年四十七。有《祭从弟敬远文》云:‘绝粒委务,考槃山阴,晨采上药,夕闲素琴。’当时同志,见文甚详。”
事实上,陶渊明不仅追寻古代高士的行迹,而且探求他们的心灵。“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七首其二)“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有会而作》)“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和郭主簿》二首其二)对他而言,历史不是过去,未来也不会到来。他同古今一切高贵的灵魂对话;他用自己的意志和心灵去感受去扩张,去发现古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借助这种发现,他确认、丰富、拓展了自己的精神领域,建立起支撑自己生命的精神柱石;他也由此将自我置于历史的河流中,在历史性的永恒存在中找到自我存在的根据和理由,找到立足于此生此世的存在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总之,陶渊明这首诗的语言密度、文化含量都是很高的,其内在的情感与道德张力也是极其强大的。在诗人的巧妙经营之下,前人的丰富文本被悄然纳入了诗中,形成了多种文本声音的交响。杰出的文学作品来自艺术技巧,而非创作的意愿,但仅仅具有一般性的技巧还是不够的,必须是身怀绝技的作家才能创作文学杰作。就此诗的技巧而言,其超人之功在于截词的运用,《老子》《论语》正是其截词取材之核心。事实上,从文本建构的角度着眼,这首诗也确实是无一字无来处。世之读陶嗜陶者,对此当深为留意。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眄莫谁知,荆扉昼常閇。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结。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对于此诗,历来的诗论家均给予高度的评价。全诗以自述为主,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完美地融合为一,在隽秀空灵中激扬着慷慨豪迈之情,不仅情味深长,而且发语警醒,力重千钧。如果说陶渊明是“隐逸诗人之宗”的话,那么,这首诗最足以彰显其隐逸心态和隐逸诗风。诗作于晋安帝元兴二年癸卯(403),是写给堂弟陶敬远的。此年陶渊明39岁(见吴仁杰:《陶靖节先生年谱》)。袁行霈指出:“敬远,渊明从弟也。文曰:‘父则同生,母则从母。’可知敬远之父与渊明之父为同胞兄弟,而敬远之母与渊明之母为姊妹,其关系非同一般。敬远比渊明年幼,八岁丧父后,或由渊明抚养,故文有‘念畴昔日,同房之欢’等语也。”b这种分析是颇为中肯的。
本诗凡20句,每4句一节。表面上看来,这首诗的语言表达是非常清晰的,但如果字字落实,语语求真,准确把握其内涵,也并不容易。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对这篇陶集中的经典进行深入而科学的解析。
一
“顾眄莫谁知,荆扉昼常閇”是诗人呈现给我们的第一个诗歌景观。
针对“顾眄”二句,王叔岷指出:“案眄,一作盻;又作盼,并误。《说文》:‘眄,一曰衺视也。’盻、盼之义迥别,往往与眄相乱。曹植《美女篇》:‘顾眄遗光彩。’下句閇字,曾集本作□,注云:‘一作荆门终日□。□,音必结反。’□乃閇之误。閇,俗闭字。王世祯《古诗选》閇作闭,音必结切。改俗从正也。”由此可以确定“顾眄莫谁知,荆扉昼常閇”是正确的文本。“荆扉”就是柴门、隐士之门,回应着首句“寝迹衡门下”。类似的描写多见于陶集,如“白日掩荆扉”(《归园田居》五首其一),“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长吟掩柴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等等。颜延之《赠王太常》“侧同幽人居,郊扉常昼闭”二句,即从陶诗脱化而来。隐者之门的开闭,代表着对现实社会和现实人物的态度。因此,陶渊明这首诗开篇便以荆扉发唱。寝,就是卧;寝迹,就是隐居。《诗经·小雅·斯干》:“乃寝乃兴。”《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这就是本诗首句的“前文本”,或者说“文下之文”。陶渊明《读史述》九章《张长公》:“寝迹穷年。”《答庞参军》:“衡门之下,有琴有书。”二者都是上举《诗经》诸句的转化。清方宗诚《陶诗真诠》称陶诗“寝迹”四句“有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不闷之意”,此说固然不误,但是并未洞察此诗的奥秘。《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开篇孔子说的第一句话,人人皆知,却是隐藏在这首陶诗中的前文本,由此构成了贯穿全诗的主线:“学而时习之”,就是“历览千载书”;“有朋自远方来”,就是“兹契谁能别”;“人不知而不愠”,就是“顾眄莫谁知”。孔子所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正是儒家的出世精神,所以,陶诗中内置的孔子名言,为本诗确定了儒家的基调。
二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结”是诗人呈现给我们的第二个诗歌景观。
清王念孫(1744—1832)《王石臞文集补编》“诗说四则·无声希声”条:
先子曰:今本陶靖节《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无希”是“希无”之讹。《老子·赞元章》:“听之不闻,名曰希。”河上公注:“无声曰希。”故诗言“希无声”,希即无声,晧即已洁,以希形容无声,以晧形容已洁也。今本作“无希声”,不特义复,且转似有声矣。《老子·同异章》:“大音希声。”彼言“希声”,可,此言“无希声”,不可。
这是王念孙转引其子王引之的观点,认为“无希”是“希无”之讹。高邮王氏父子极有学问,但对六朝人的语言习惯则缺乏了解。颜延之《赠王太常》诗:“蓄宝每希声,虽秘犹彰彻。”惠远《游庐山》诗:“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此二例中的“希声”如何解释?《老子》四十一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希声”一词即渊源于此。但是,这种用典方式是非常特殊的,那就是“截词”。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割截古书中语”条:
卷三武帝纪永初元年诏曰:“晋氏封爵,咸随运改。至于德参微管,勋济苍生,爱人怀树,犹或勿翦。”案:微管用《论语·宪问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袵矣”之语,而割截不当文理。王懋《野客丛书》、梁章钜《文选旁证》、胡绍煐《文选笺证》、张云璈《四寸学》三皆常论之。所举类似之例,如晋潘岳“岂无陋微管”;宋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微管之叹,抚事弥深”;齐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微管寄明牧”;梁任昉《劝进今上忧笺》“经纶草昧,叹深微管”等。类此者甚多,盖晋南北朝习惯如此用也。割截古书中语者又如,《周易·系词》有“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之语,遂以庶几代贤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十七引《论衡》“庶几之才”、《三国志·张昭传》“凡在庶几之流”,顾邵传“自州郡庶几及四方人士,往来相见”,王羲之《誓墓文》“母兄鞠育,得渐庶几”。姚范《援鹑堂笔记》三六亦论此语。由于《诗经·大雅》荡篇有“曾是在位”之句,遂以曾是为在位之代词,如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曾是索旧想”,《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曾是反昔园,语往实款然”。由于大雅抑篇有“言提其耳”之句,任昉弹曹景宗文固有“唯此庸固,理绝言提”语,见张云璈《选学胶言》十。盖魏晋南北朝人为文作骈俪体,故每割截古书中语以相适应也。然如庶几一词,王充已用,微管之语,似后汉亦有。《后汉书·明帝纪》永平七年诏书云,“飞蓬随风,微子所叹”。章怀注,“管子曰,无仪法程式,飞摇而无所定,谓之飞蓬。飞蓬之间,明主不听。此言微子,未详”。沈涛《铜慰斗斋随笔》四谓注正引管子以解飞蓬,六朝人每称管仲为微管,则微子当作微管。沈氏之说甚是,于以见语言文字之演变由微而显,固难截然划定时间阶段矣。 类似的例证如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一:“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温颜”下,宋本有校语:“一作清。”皆可通。清陶澍注:“各本作颜,何校宣和本作清。曹子建《求通亲亲表》:‘今之否隔,友于同忧。’以‘友于’为兄弟,不始靖节也。”
古直笺注:“李审言曰:‘《后汉书·史弼传》:陛下隆于友于,不忍遏绝。’直案谓兄弟‘友于’,始此。”而王叔岷所注最为详明贴切:
案颜,一作清。清当做凊,《说文》:“凊,寒也。”《礼记·曲礼》:“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谓冬保其温暖,夏致其清凉也。就一日言,亦可谓温凊,《颜氏家训·序致篇》:“晓夕温凊”是也。作“温颜”,此固指母。然“温颜”尚有别义,《汉书·韩王信传》:“为人宽和,自守以温颜。”《刘子·适才篇》:“非不知温颜下气之美。”并其验也。《论语·为政》:“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据以上笺注,“温颜”(或“温清”)属于用典,正与“倾耳”相同,王叔岷注:
案陶公《述酒》:“倾耳听司晨。”《礼记·孔子闲居》:“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又见《家语·论礼篇》)傅玄《饮马长城窟行》:“倾耳怀音响。”《说文》:“倾,仄也。”
而“友于”则属于截词。东汉人已经有此种用法,至六朝而更为常见。由此可知,“希声”乃晋人特有的语词,其渊源为《老子》的“大音希声”,正是化古典为今典。若陶诗原文果为“希无声”,则有歧义产生。如三国吴华覈(公元275年前后在世)说:“大众聚会,希无疾病。”如此则正好与陶诗的意境相冲突,而韵味全失。可见王氏的说法是错误的。
这两句诗绘声绘色地写出了一个白雪纷飞、玉玉无尘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主人是隐者,皎洁白雪象征着其光明俊洁的人格。除了此诗,陶集中还有四处写到雪:
1.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拟古》九首其六)
2.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蜡日》)
3.昔我云别,仓庚载鸣。今也遇之,霰雪飘零。(《答庞参军》)
4.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咏贫士》六首其五)
其中,前三例是对雪的直接描写,而例4则是用典。无论如何,诗人笔下的雪都是一种纯洁无瑕的光明意象。
对“倾耳”二句诗,古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例如:
1.渊明《雪》诗云:“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结。”只十字,而雪之轻虚洁白,尽在是矣,后来者莫能加也。(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之五“渊明咏雪”条)
2.渊明咏雪,未尝不刻划,却不似后人粘滞。愚于汉人得两语曰“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于晋人得两语曰“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于宋人得一语曰“明月照积雪。”为千古咏雪之式。(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八)
3.读“倾耳”二语,真觉《雪赋》一篇徒为辞费。(清·查初白著、张载华辑《初白庵诗评》卷上)
4.“倾耳”二句写风雪得神,而高旷之怀,超脱如睹。(清·陈祚明评选《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三)
5.“倾耳”十字中,又不如上五字之浑化无迹。陶诗之高,所以卓越千古。(清·温汝能纂集《陶诗汇评》卷三)
6.咏雪诗最难出色,古人非不刻划,而超脱大雅,絕不黏滞,后人着力求之,转失妙谛。如渊明句云“倾耳希无声,在目皓已洁”,寥寥十字,写尽雪之声色,后人千言万语,莫能出其右矣。(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四)
可见人们欣赏的是这两句诗的自然情韵,即善于描写传神之景,而又能够以心注物,物我交融。其实,这两句诗的卓绝之处在于:诗人能够将听觉和视觉结合——雪落本是无声的,但诗人偏偏要倾听雪落之声,即试图在无声中发现声音,一篇天真的情趣跃然纸上,而在一番倾听、寻觅之后,诗人最后发现的是满目的白雪。我们试读《全宋文》卷三十四所载谢惠连的《雪赋》,可以发现其开头和结尾都是汉代大赋的文学样式,而此赋中关于雪的核心性描写如下:
其为状也,散漫交错,氛氲萧索。蔼蔼浮浮,瀌瀌弈弈。联翩飞洒,徘徊委积。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初便娟于墀庑,末萦盈于帷席。既因方而为珪,亦遇圆而成璧。眄隰则万顷同缟,瞻山则千岩俱白。于是台如重璧,逵似连璐。庭列瑶阶,林挺琼树。皓鹤夺鲜,白鹇失素。纨袖惭冶,玉颜掩姱。若乃积素未亏,白日朝鲜,烂兮若烛龙,衔耀照昆山。尔其流滴垂冰,缘溜承隅。粲兮若冯夷,剖蚌列明珠。至夫缤纷繁骛之貌,皓皔曒絜之仪。回散萦积之势,飞聚凝曜之奇。固展转而无穷,嗟难得而备知。
显而易见,就文学的创新性而言,谢赋之咏雪不如陶诗远矣!陶诗仅以寥寥十个字,就写得波澜开合,有情有味,真乃“千古咏雪之式”!倘若这种“式”是一种诗学样板的话,却又是不可模拟不可复制的样板。
三
“历览千载书”是诗人呈现给我们的第三个诗歌景观。
清陈澧《东塾杂俎》卷三云:
陶公之学,在好读书(《五柳先生传》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故曰:“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诗)“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得知千载上,政赖古人书。”(《赠羊长史》诗)“历览千载书。”(《与从弟敬远》诗)“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诗)“诗书敦夙好。”(《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诗)“诗书塞座外。”(《咏贫士》诗)其曰不求甚解者,非不求解也,故曰“疑义相与析”(《移居》诗)。
陶诗从生活中来,也从学问中来,不读书的人永远与诗无缘。而这首诗恰好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诗中暗含着丰富的古典。除了上文涉及的以外,还有以下例证:
1.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凄其以风(《诗经·邶风·绿衣》,据古直笺注)/曀曀其阴(《邶风·终风》),据李公焕注)/风雨凄凄(《诗经·郑风·风雨》,据王叔岷注)/翳翳结繁云(张协《杂诗》,据古直笺注) 2.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据丁福宝笺注)
3.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寥寥空宇中(左思《咏史诗》,据古直笺注)
4.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遗烈光篇籍(左思《咏史诗》,据古直笺注)/历览诸子之文(魏文帝《与吴质书》)/句践可不谓贤哉?盖有禹之遗烈焉(《史记·越世家》)/上古遗烈,扫地尽矣(《汉书·韩信传》,以上据王叔岷注)
5.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据古直笺注)
6.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据陶澍集注)/终优游以养拙(潘岳《闲居赋》,据古直笺注)
7.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天道篇》)/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篇》,以上据王叔岷注)
总的来看,本诗涉及的前人文本有《诗经》(5次)、《论语》(5次)、《老子》(1次)、《庄子》(2次)、《礼记》(1次)、《史记》(2次)、《汉书》(2次)、曹植《美女篇》(1次)、曹丕《与吴质书》(1次)、张协《杂诗》(1次)、潘岳《闲居赋》(1次)和左思《咏史诗》(2次)。陶公所谓“历览千载书”,信哉不虚!观以上七例,诸家注大体上稳妥,但唯有例7,诸家尚有未达一间之处,而此点又极为重要。丁福宝笺注:“意志相合曰契,即神合也。按一言,谓固穷也。公因易代抗节,则言在意外。言古人之节,我自契之,谁则能辨者!”王叔岷注:“‘一言’,似指‘栖迟讵为拙’句。《桃花源》诗:‘高举寻吾契。’《扇上画赞》:‘缅怀千载,托契孤游。’”这些解释都是不正确的。按《论花源》诗:‘高举寻吾契。’《扇上画赞》:‘缅怀千载,托契孤游。’”这些解释都是不正确的。按《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陶诗的“一言”乃是《论语》此文的截词,代指“恕”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者的宽恕之道和道德修养。又《论语·为政》: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因此,陶诗的“一言”也可视为《论语》此文的截词,代指“思无邪”。“思无邪”的思想境界与“恕”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格、道德境界也是完全相通的。在诗人看来,人生的选择自有多途,在世俗中,平津侯式的富贵固然令人羡慕,但在世俗之外,衡门下隐者的栖迟也弥足珍贵;对世间的一切都应奉行宽恕之道,既不能以己意强加于人,也不能让别人强迫自己的意志,而尚友古人,托契孤游,在“遗烈”中寻觅知音,乃是诗人的文化追求。对此,或许只有堂弟陶敬远可以理解,所谓“兹契谁能别”之反问意即在此。宋王质《栗里谱》:“君年四十七。有《祭从弟敬远文》云:‘绝粒委务,考槃山阴,晨采上药,夕闲素琴。’当时同志,见文甚详。”
事实上,陶渊明不仅追寻古代高士的行迹,而且探求他们的心灵。“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七首其二)“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有会而作》)“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和郭主簿》二首其二)对他而言,历史不是过去,未来也不会到来。他同古今一切高贵的灵魂对话;他用自己的意志和心灵去感受去扩张,去发现古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借助这种发现,他确认、丰富、拓展了自己的精神领域,建立起支撑自己生命的精神柱石;他也由此将自我置于历史的河流中,在历史性的永恒存在中找到自我存在的根据和理由,找到立足于此生此世的存在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总之,陶渊明这首诗的语言密度、文化含量都是很高的,其内在的情感与道德张力也是极其强大的。在诗人的巧妙经营之下,前人的丰富文本被悄然纳入了诗中,形成了多种文本声音的交响。杰出的文学作品来自艺术技巧,而非创作的意愿,但仅仅具有一般性的技巧还是不够的,必须是身怀绝技的作家才能创作文学杰作。就此诗的技巧而言,其超人之功在于截词的运用,《老子》《论语》正是其截词取材之核心。事实上,从文本建构的角度着眼,这首诗也确实是无一字无来处。世之读陶嗜陶者,对此当深为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