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数学学习中的个性特征分析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概念反映了事物之间的抽象关系,这些关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数学学习应该遵循回归生活的原则。小班数学教育活动应向幼儿的生活回归,以真正帮助幼儿理解所学的东西。目前,已有不少一线教师深刻认识到在小班数学教育活动中应当选择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探索对象,让幼儿建构对数的理解。但由于对小班幼儿的实际数认知水平了解不多,尤其是对小班幼儿在数学活动中个性特征分析方面的研究较少,教师很难根据小班幼儿的已有经验、兴趣需要来开展行之有效的数学教育活动。
  为探索出一条基于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个性特征来开展数学教育活动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们对小班幼儿在数物对应和排序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了有目的的观察,发现他们不仅表现出数学技能上的差异,还表现出个性方面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这些观察结果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一、小班幼儿在数物对应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
  
  在小班下学期幼儿已基本掌握5以内数物对应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以下活动,以观察小班幼儿在数物对应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活动目标是:(1)识别8以内的数字,学习8以内的点数,并知道总数。(2)积累8以内数物对应(按数取物、按物取物)的经验。投放的材料是:各种蔬菜玩具若干,自制小火车1辆;3~8的数字卡片,不同排列的数量为3-8的圆点卡片。操作提示是:(1)选用各种数字或圆点卡片,并将它们贴到火车上。(2)拿出相应数量的蔬菜图片放到火车车厢内。
  
  1 对儿童A的观察记录与分析
  从表1中可以发现,儿童A还不够自信,尽管他的数学能力发展得不错,但他在活动中喜欢选择较容易完成的任务。对这类小班幼儿,教师有必要提供一些符合甚至低于他们实际数学能力的数学游戏或数学任务,让他们在充分获得成功感之后再参与略高于他们实际水平的数学教育活动。这样既能增强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又能提高其抗挫能力。
  
  2 对儿童B的观察记录与分析
  从表2中可以发现,儿童B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比较自信的特点,具有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的心理倾向。因为担心出错,儿童B运用了重新数一遍的策略。对这类小班幼儿,教师有时可以根据情况提供较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并鼓励他们运用自我反省和自我检查的策略。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将他们与那些比较粗心的幼儿安排在一起,让他们起到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那些比较粗心的幼儿。
  
  
  二、小班幼儿在排序活动中表现出桌的个性特征
  
  为了让小班幼儿初步认识大小,提高感知实物大小的敏感性,我们特提供以下游戏材料让小班幼儿感知和区分套盒的大小。并按序摆放:1号材料(4只无盖套盒),2号材料(5只无盖套盒)。3号材料(4只有盖套盒),4号材料(6只有盖套盒),5号材料(7~12只套盒)。幼儿可将所有套盒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套在一起,还可按自己的意愿增加套盒数量。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同样发现了不同幼儿的不同行为特征。
  
  1 对儿童c的观察记录与分析
  儿童c在操作1号材料时首先将四个套盒按拿出的顺序摆放在桌上,然后顺利地将套盒收回。在儿童c第二次取出套盒后,教师故意打乱了他的摆放顺序,儿童C在第二和第三个套盒的摆放中出现了错误,但在经过短暂的思考后(大约2~3秒)又放正确了。虽在摆放最大一个套盒时没有将其他3个套盒放入其中。但他对套盒进行比较后第三次将4个套盒拿出,并将其靠拢,通过仔细观察后将第三个套盒放入第四个套盒中,然后将套盒再次靠拢,将第二个套盒迅速放入第三个套盒,随后将第一个套盒放入第二个套盒,最后胜利完成任务。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儿童e比较冷静,遇到问题不轻易打退堂鼓。他学习的坚持性非常好。在活动中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个性倾向。对这类小班幼儿,教师在给他们提供较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材料的同时,更应辅以积极的反馈策略,使他们在鼓励和赞美中发展坚持性。
  
  2 对儿童D的观察记录与分析
  儿童D在按序摆放上述材料时,到第五个步骤就出现了错误,并向教师示意“帮帮我”。在教师的鼓励下他进行了调整,但不久又出现了错误,他欲将大的装到小的里面。这时,他又向教师示意需要帮助,最终在教师的帮助下才完成任务。
  儿童D的排序能力较差。同时缺乏探究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一有困难就马上找老师。从社会性发展来看,他遇到困难能向成人求助是好的,但教师不能纵容他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浅尝辄止的个性倾向。对这类小班幼儿。教师为他们提供的数学活动材料要丰富,且应以操作难度较低的材料为主,教师要注意观察和鼓励他们从低挑战性任务中体验到坚持独立完成任务的快乐,从而学会坚持。
  一年来,我们观察到不同个性的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不同行为特征。这些观察有助于我们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基本情况,从而采取适宜的教育方法来提高小班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能力。我们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习观察和分析儿童,并根据他们的发展状况和个性特征来制定教育计划,以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其他文献
设计意图:  中班阶段是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可让幼儿感受不同结构的乐曲,丰富幼儿的体验。《拨弦》这首乐曲是由小提琴用拨弦的方式演奏的,曲中的乐句基本都是以重音结束,轻重音结合的乐句形成了活泼欢快的特殊旋律,别具特色。根据幼儿喜欢玩游戏的特点,我运用“捉迷藏”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感受乐曲与众不同的乐句结构,并用动作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目标:  1.
摘 要  “读图”时代催生的“快餐艺术”导致审美价值沦丧,挑战着学校美育。基于“00后”儿童的读图情况,依托美术课堂教学开展课前读图5分钟活动,借助对比临摹、思维导图、课堂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的审美选择,促进其审美认知和理解,激发其审美创造,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实现美育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 键 词  读图时代;美育;美术核心素养;审美能力  中圖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暑期结束后,为了配合接下来的国庆节活动,我们常常会把“我是中国人”作为新大班的第一个主题活动。这一主题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通过认识我国的典型标志、主要城市、名胜古迹和民俗民风等来了解自己的祖国。感受祖国文化的灿烂与丰富,产生做中国人的自豪感,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涉及的内容相当多,有“北京天安门”“了不起的中国人”“多彩的民间活动”等,每个班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经验从不
目标:    1、了解整理物品的重要性,学习整理物品的方法。  2、养成自觉整理和保管自己物品的习惯,知道将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准备:    分组操作材料;①绳子;②各类书籍;③涂色练习纸,彩笔,范图;④跳棋;⑤衣服,裤子,袜子;⑥娃娃家中的碗、碟、杯、篮子。等等。    过程:    一、分组竞赛。感受物品零乱带来的不便  1、布置任务  师:今天我们要进行一场比赛。比一比哪组小朋友能在
音乐教育应该重视创造过程对幼儿的影响以及审美经验带给幼儿的感受、体验,而不是结果。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可以体验集体创造的快乐,学习与他人进行非言语的交流和合作,学会理解、接纳、欣赏他人。  (山东济南 王 文)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忽略了一个环节,即让幼儿了解旋转木马总的运动方式与单个木马运动方式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如果先让幼儿围成大圆圈随音乐做圈上大旋转动作,再在大圆圈上自由表现单个木马的上下起伏
最近,昆明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关于教育改革的文件,这标志着“仇和式教改”在昆明开始启动。根据文件精神,学前教育改制被政府部署为首要目标,总体任务是,到2010年民办学前教育比重要占到90%以上。  此举一出,争议四起。反对者认为,这样的改革过于强调学前教育是非义务教育,过于依赖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没有真正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产品的范畴;赞成者认为,仇和的举措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化。尽管议论纷纷,但按照仇
设计意图:  《粉刷匠》这首乐曲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欢快,节奏鲜明,适合小班幼儿欣赏和学习。在设计本活动时,我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表现机会,鼓励幼儿勇于创新,大胆表现。我把活动重点放在引导幼儿用各种身体动作去感知和表现音乐的节奏上,让幼儿获得丰富、愉悦的情感体验。具体地说,首先,我以小刷子为道具,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导他们将“刷”的动作与“刷”的声音配
杨帅,刘晓玫在《当代教育科学》2020年第6期《明辨与审思:教师应对“后真相”时代挑战》一文指出,在“后真相”时代,真相问题变得尤为复杂,教育领域的“后真相”为教师们带来更多困惑。这些困惑来自各种虚实信息烦扰所导致的教育理念与信念上的摇摆不定,以及“后真相”对教师的价值观念所带来的冲击。面对新形势,教师务必要有所思想和行动准备,充分应对“后真相”时代的挑战。  一是尊重“多重真相”存在的合理性,加
北京市某幼儿园在国际阅读节期间成功举办了一次阅读节,现场效果十分明显。幼儿一踏进幼儿园,就能感觉到书香的气息,这种氛围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放轻脚步,爱上安静的阅读活动。总之,环境和个体之间发生了有效的交互作用。教师和家长也都融入到爱阅读的氛围中,大家都用自己的行动展示着对阅读的热爱。  姐妹园的园长和教师们强烈地感受到了阅读节给幼儿带来的收益,也希望在本园开展阅读节,通过家园共建让幼儿真正爱上阅读。其
娃娃家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每天很多幼儿出入其间,异常热闹。这时,我在思考:怎样利用游戏情境,让孩子主动积累初步的文明礼仪和社会生活常识呢?在游戏后的分享交流中,我拿出一份“请柬”故意为难地说:“今天有一件事情我没有做好。这是一张马戏团的入场券,马戏团邀请娃娃家的小朋友去看演出,可是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请柬交到娃娃家……”“像邮递员叔叔一样送到家里去。”“你在门口喊一声,他们就能听见!”“你推开门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