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禅论画
佛教对中国艺术产生了直接影响。自从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吸收了中国儒学、道学、玄学思想而本土化后,形成了以禅宗、律宗、净土宗、华严宗、慈恩宗、密宗、藏密等为主的中国佛学。东晋时代,慧远和尚的“形神论”为中国艺术所鉴。同时代的画家顾恺之及稍后的宗炳、王微,还有南北朝的刘勰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佛学影响。像顾恺之“传神”论、谢赫“气韵”论、王微“神情”论、刘勰“二十四诗品”等,都直接或间接产生于“佛学”作用。由于佛的充分本土化,禅宗融入了更多的道家思想,从此佛(禅)、道一起共同影响着包括文人画、书法、诗文等艺术的发展。唐“诗佛”王维,与“南宗”过往甚密,六祖慧能(南宗“顿悟”之祖)圆寂之后,亲笔撰写《能禅师碑》。隋唐书法家智永、怀仁、怀素等本身就是佛徒。宋代贾岛、贯休、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无不以禅入文、谈禅识画,甚而禅理即是诗理,谈禅即是谈诗。包括儒学在内也同样受其沾染,宋代新儒学即是融合儒、道、释的产物。三者相互渗透共同影响着文人以及绘画思想。
明代董其昌以禅论画的思想,与六朝顾、宗、王,唐、五代、宋之王、欧阳、苏、黄等人一脉相承,只不过董其昌“谈禅”,而六朝讲“玄学”,其内理一通,内涵一致。
“南北宗论”之所以产生于董其昌这个时代,除了历史的原因之外,还由于王阳明的“心学”的巨大影响。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追溯到孟子,北宋程灏首开其端,南宋陆九渊拨启门径,与朱熹理学分左抗衡。明代王守仁(号阳明)提出“心学”,心学从此开始形成独立的体系。元以及明初流行的程朱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王阳明则继承宋代陆九渊“心即是理”之说,认为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的心里即可得到,所谓“致良知”。后因王艮和王畿而风行天下,形成了王学左派(“泰州学派”),传播于民间。它解放思想,激发独创精神,文学上则有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思潮的激烈批评,以及临川派和吴江派关于“曲律”“曲意”当以谁为主的强烈争论。王学左派认为理存在于心中,因此“人人可以成尧舜”,即使不是读书人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成为圣人,将其说法推向一个极端。王学这种“心即理”看法的发展,影响了晚明对于情欲的正面主张和看法,认为人欲与天理一体,而不是如朱熹所认为的那样对立。董其昌为后人诟病的一些行为做法,就是时下这种“心学”影响下的一种作风,未可单纯归罪于董其昌本人的人品有什么问题。其实,禅宗在明代的文人士大夫中间也十分盛行,甚至形成了晚明的狂禅之风。心学吸收了禅学的许多理论,与禅学有许多相通之处。董其昌的宏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史上艺术风格和审美的“南北宗”分法其实也并不新鲜,诸如散文以韩愈为北宗、以欧阳修为南宗,词家以辛弃疾为北宗、以姜白石为南宗,拳家以少林拳为北宗、以太极拳为南宗等等,但并无褒贬之意。人们对董氏理论的争议,主要是来自他对南宗的褒扬和对北宗的贬抑,以及南北宗的归类上。
二、“南北宗”论
明董其昌“以禅喻画”提出了“南北宗论”,并首次提出了“文人画”的概念:
“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僧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而来。直至元四大家,黄子久、王叔明,倪元镇、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又远接衣钵。若马夏及李唐、刘松年,又是大李将军之派,非吾曹当学也。”(《画旨》)
“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干、赵伯驹、伯驌,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关、董、巨、郭中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亦如六祖之后有马驹、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微矣。要之摩诘所谓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者,东坡赞吴道子、王维画壁,亦云:吾于维也无间然”。(《画禅室随笔》)
董其昌以禅之南北宗论画,把以水墨渲淡为主的画法归于南宗,推诗、书、画、音(律)皆通、信佛谈禅精道的王维为“南派”之首,而把青绿山水为代表的唐大小李将军(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画法归于北宗。以南北宗的显著皴法而论,南宗披麻皴为主,北宗斧劈皴为主。但是,在两宗的源头如荆浩、李成、郭熙、范宽,其皴法的南北宗特征并不十分明显,而是带有一种不成熟的过渡和转折时期的特征,但董其昌也把他们归于南宗,而他们都是北方画家。如果我们把表现北方山水的称为“北派”,相应表现南方山水被称为“南派”。那么,应该是这样的:
北派:荆、关、李、范,李唐、萧照、郭熙、王诜、许道宁、燕文贵、李宗成、翟院深,二赵。源头:二李、王维。
南派:董源、巨然,二米、江参。源头:王维、二李。
而按董其昌的分法:
北宗:李唐、二赵,刘、马、夏,孙君泽、刘贯道、卢师道、丁野夫、陈君佐、张远、王履。过渡:荆、关、李、范。源头:二李、王维。
南宗:董、巨、郭,二米,赵孟頫、元四家、高克恭、方从义。过度:荆、关、董、巨。源头:王维、二李。
由此看来,北派画家不一定是北宗,南派画家也不一定是南宗①。如刘、马、夏,生活于南方,表现南方山水,但风格属于北宗。郭熙师李成为北派山水而归在南宗门下。董其昌又以南宗和南北宗的过度性人物荆、关、李、范,以及非南北宗的李公麟、王诜为谱系,建立了一个文人画系统,上渊王维下经宋“二米”而到“元四家”,直至当朝文(徵明)、沈(周)。以董源为祖孕育的南宗谱系,与以李唐为代表的北宗,在以后的演变中的确有所不同。南宗“二米”一路到元代有高克恭、方从义,经赵孟頫一路有“元四家”,他们师董、巨亦取法李、范,并经“明四家”流传有序发展下去,明代有以沈周、文徵明等为首的“吴门画派”和以董其昌为主的“松江派”(一作“华亭派”)直到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僧”(八大、石涛、髡残、弘仁)等,无不学“元四家”乃至董、巨,他们各取其法,各造其极。北宗不同,他们把从北派这里继承的一些因素,沿着南宋院体画风,逐渐推向一个极致(大斧劈皴、半边山水),没有像南宗那样以本宗为主兼融他法,逐渐衰败,尽管元代有孙君泽、卢师道、丁野夫、陈君佐、张远、王履等人,但已经走向末路,直到步入明季“浙派”野狐禅之末流。
南宗皴法(披麻皴)一直在不断地演化和出新,而北宗的斧劈皴变化单一,出新的余地非常有限,只能衣钵相袭,直到走向末路。两种画法也确实不同,一个圭角锐利、躁硬奇峭,一个浑圆温润、流畅通达。一个随意,一个刻意。其审美也相去甚远,一个温柔敦厚,一个风骨刚硬。以禅家而论,一个顿悟,一个渐修。董其昌认为南派顿悟,乃文人画之宗;北派渐修,乃皇家院体画工不足称道。“南北宗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南北宗”与“南北画法”
南宗“直指人心、顿悟成佛”,参禅的时候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作画放笔直取,皴擦点染一体,技道并行。北宗重视“息妄修心”,强调“渐修渐悟”,作画一板一眼,慢笔勾勒,层层皴染。画的过程也不一样,一个落笔轻松用意闲雅、皴法毛而不滞光而不滑,一个侧皴卧笔皴法刚硬僵直。一超直入如来地,随心随意,进入一个自由自在的过程,回其本来面目,是南宗“顿悟”之道。不能进入这样一个自在的过程,而是亦步亦趋刻意设计,则为北宗“渐修”之法。如果我们以此来考察画史,除了像唐代吴道子更符合典型的南宗之外,宋以上的画法几乎都应列入北宗之属。有元以后,书法用笔的书写性凸现和强化了,才于画法上具备了南宗的条件。
董其昌本人也并没有“自度自悟”“法自我立”,而是极力主张施用古法,某家法、某家皴,非此不可成画,言“岂有舍古法而独创者乎”,这与南宗教义完全相乖。其作画过程也不过是层层皴擦积染。与明徐渭和后来清四僧、扬州八家相比,董其昌及其与其衣钵相承者清四王,其画法倒更像是北宗。
进入现代,巨大的历史变革加之南北交汇,人们已不拘泥于南北宗,也不固守于南北画法。南宗标志性皴法的披麻皴,尽管缘起于南方温润的丘陵(五代董源),但逐渐成为程化了的笔墨语汇,同样也用于北方山水。斧劈皴表现北方山水的雄强,是北宗以及后来浙派山水的主体皴法,但浙派偏偏在温和的南方。像当代活跃于浙江的(中国美院)新一代画家,以温和的南宗笔墨与雄强的北宗皴法相结合,创造了有着显著北宗皴法语言而笔墨气息与气象却温润的“新浙派”,或者也可以说是“新南宗”画法。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小心翼翼运用北宗皴法于南宗山水的画法,确乎是一种“化干戈为玉帛”的创造性运用。历史上也并不乏这样的作品,但“新浙派”却赋予它以时代气息。
如果我们以南北宗画法来简单考察现当代画家,也很有意思。比如像傅抱石、陆俨少,当属于南宗,而李可染属于北宗。黄宾虹作画介于二者之间,但其画为南宗,而早年作画过程则如北宗,在得白内障之后则化蝶为纯粹的南宗。花卉画的书法用笔与写意性比山水画更为明显,除了工笔画之外,似乎不好划分南北宗。现代人物画因为造型的制约似不在这一体系之内。
如果把当代画家以南北宗对号入座也十分有趣,读者不妨试一下。
其实,就南宗的本意而言,中国画的大写意何尝不是一种南宗画法呢?尤其是书写性,与书法用笔一样。若以此来考察书法,那么“碑学”应属于北宗,而“帖学”属于南宗,史则有“南帖北碑”之论。
在创作态度上,一个认真谨严、一个随意自然,一个制作、一个大写。就当代中国画的评价标准来说,尤其是中国美协入选和获奖作品,几乎都离不开制作,而并没有写意画的一席之地。如此说来,这是一个“北宗”拥有话语权的时代。一些时代性的主题创作,也确实离不开认真严肃的设计与制作。而类似“南宗”的写意文人画总是给人一种远离“美术”本体(注意不是“中国画本体”)的感觉。其实就中国画本体而言,它与书法一样,书写性才是其本质。不然,中国艺术何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艺术不同而特立独行呢?
当然,就画家的修炼与习画过程来说,往往是先渐修而后顿悟,时间上有长有短,未有第一次拿笔就一超直入如来地的。所谓顿悟,我们应理解为即时即地进入一种自在的作画状态,随时能进入而成为一种常态者为已然顿悟,偶或进入者则仍在渐悟的进程中。
四、董其昌其人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17岁时(1571年),董其昌参加松江府学会试,知府衷贞吉嫌董其昌试卷上的字写得太差,原本第一名降为第二名。年轻气盛的董其昌深受刺激,从此立志学书法。《画禅室随笔》云:“吾学书在十七岁时。”这促成了他一生的艺术事业。
万历七年(1579年)、十三年(1585),董其昌先后两次赴南京参加乡试落第,备受精神打击,思想发生转变,开始信奉禅宗之说。《画禅室随笔》云:“余始参《竹篾子话》,久未有契。一日于舟中卧念香岩击竹因缘,以手敲舟中张布帆竹,瞥然有省,自此不疑,从上老和尚舌头千金万论,触眼穿透,是乙酉年五月舟过武塘时也。”从此信服王阳明心学。董其昌的好友陈继儒亦名落孙山,对仕途心灰意冷,乃结茅佘山,绝出世之念。
万历十七年(1589年),34岁的董其昌终于举进士,从此走上几十年的仕途生涯,尽管出身贫寒之家,但在仕途上一路春风得意,官运亨通。其间虽然屡遭波折,但董其昌天赋的聪明终能化险为夷,左右逢源,先后当过编修、讲官,后来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詹事府,太子太保等职,可以说是青云直上,做到了文职的最高位,政治生涯的顶峰。对于自己的身居高位,董其昌十分得意,自云:“《图画谱》载尚书能画者,宋时有燕肃、元有高克恭,在本朝余与鼎足。若宋迪、赵孟頫,则宰相中煊赫有官者。”(《董华亭书画录·仿十六家巨册》第八帧《仿高房山》跋)燕、高、宋、赵是中国画史上官居要职而其画又足以传世的人物,若论社会地位及其影响,他们都远不如董其昌,甚至包括赵孟頫在某些方面也未及董其昌。我们不能不说,董其昌的政治和艺术地位及其对中国画史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
明王朝内忧外患,病入膏肓,政治斗争极其复杂,董其昌深知其中滋味,对政治异常敏感,一有风波就坚决辞官归乡,几次反复起用。加之禅宗及其老庄思想,董其昌注定不会长久地卷入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去,而把大部分精力用在诗文书画上。正如陈继儒所说的“视一切功名文字直黄鹄之笑壤虫而已”(董其昌《容台集·陈继儒序》)。从1598年到1621年,董其昌足迹踏便江南的山水,从南湖、太湖、洞庭湖到湘江、长江,从石钟山到灵岩山、黄山,吟诗作画,交游同道,艺术上日渐成熟,书法上“至余亦复一变,世有明眼人必能知其解者”,绘画则达到了“我用我法”“自出机杼”的境界,其“南北宗论”也在这个时期逐渐完成,终于成就了他中国书画史上的至高地位。
像董其昌这样能在政治与艺术上取得如此平稳而辉煌成就的人,在中国历史上确实不多见。我们可以说是他的政治成就了他的艺术,也可以说是作为艺术家的禅宗智慧成就了他的政治。禅宗智慧确乎能赋予人以超然的悟性和极其敏锐的洞察力。
佛教对中国艺术产生了直接影响。自从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吸收了中国儒学、道学、玄学思想而本土化后,形成了以禅宗、律宗、净土宗、华严宗、慈恩宗、密宗、藏密等为主的中国佛学。东晋时代,慧远和尚的“形神论”为中国艺术所鉴。同时代的画家顾恺之及稍后的宗炳、王微,还有南北朝的刘勰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佛学影响。像顾恺之“传神”论、谢赫“气韵”论、王微“神情”论、刘勰“二十四诗品”等,都直接或间接产生于“佛学”作用。由于佛的充分本土化,禅宗融入了更多的道家思想,从此佛(禅)、道一起共同影响着包括文人画、书法、诗文等艺术的发展。唐“诗佛”王维,与“南宗”过往甚密,六祖慧能(南宗“顿悟”之祖)圆寂之后,亲笔撰写《能禅师碑》。隋唐书法家智永、怀仁、怀素等本身就是佛徒。宋代贾岛、贯休、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无不以禅入文、谈禅识画,甚而禅理即是诗理,谈禅即是谈诗。包括儒学在内也同样受其沾染,宋代新儒学即是融合儒、道、释的产物。三者相互渗透共同影响着文人以及绘画思想。
明代董其昌以禅论画的思想,与六朝顾、宗、王,唐、五代、宋之王、欧阳、苏、黄等人一脉相承,只不过董其昌“谈禅”,而六朝讲“玄学”,其内理一通,内涵一致。
“南北宗论”之所以产生于董其昌这个时代,除了历史的原因之外,还由于王阳明的“心学”的巨大影响。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追溯到孟子,北宋程灏首开其端,南宋陆九渊拨启门径,与朱熹理学分左抗衡。明代王守仁(号阳明)提出“心学”,心学从此开始形成独立的体系。元以及明初流行的程朱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王阳明则继承宋代陆九渊“心即是理”之说,认为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的心里即可得到,所谓“致良知”。后因王艮和王畿而风行天下,形成了王学左派(“泰州学派”),传播于民间。它解放思想,激发独创精神,文学上则有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思潮的激烈批评,以及临川派和吴江派关于“曲律”“曲意”当以谁为主的强烈争论。王学左派认为理存在于心中,因此“人人可以成尧舜”,即使不是读书人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成为圣人,将其说法推向一个极端。王学这种“心即理”看法的发展,影响了晚明对于情欲的正面主张和看法,认为人欲与天理一体,而不是如朱熹所认为的那样对立。董其昌为后人诟病的一些行为做法,就是时下这种“心学”影响下的一种作风,未可单纯归罪于董其昌本人的人品有什么问题。其实,禅宗在明代的文人士大夫中间也十分盛行,甚至形成了晚明的狂禅之风。心学吸收了禅学的许多理论,与禅学有许多相通之处。董其昌的宏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史上艺术风格和审美的“南北宗”分法其实也并不新鲜,诸如散文以韩愈为北宗、以欧阳修为南宗,词家以辛弃疾为北宗、以姜白石为南宗,拳家以少林拳为北宗、以太极拳为南宗等等,但并无褒贬之意。人们对董氏理论的争议,主要是来自他对南宗的褒扬和对北宗的贬抑,以及南北宗的归类上。
二、“南北宗”论
明董其昌“以禅喻画”提出了“南北宗论”,并首次提出了“文人画”的概念:
“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僧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而来。直至元四大家,黄子久、王叔明,倪元镇、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又远接衣钵。若马夏及李唐、刘松年,又是大李将军之派,非吾曹当学也。”(《画旨》)
“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干、赵伯驹、伯驌,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关、董、巨、郭中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亦如六祖之后有马驹、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微矣。要之摩诘所谓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者,东坡赞吴道子、王维画壁,亦云:吾于维也无间然”。(《画禅室随笔》)
董其昌以禅之南北宗论画,把以水墨渲淡为主的画法归于南宗,推诗、书、画、音(律)皆通、信佛谈禅精道的王维为“南派”之首,而把青绿山水为代表的唐大小李将军(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画法归于北宗。以南北宗的显著皴法而论,南宗披麻皴为主,北宗斧劈皴为主。但是,在两宗的源头如荆浩、李成、郭熙、范宽,其皴法的南北宗特征并不十分明显,而是带有一种不成熟的过渡和转折时期的特征,但董其昌也把他们归于南宗,而他们都是北方画家。如果我们把表现北方山水的称为“北派”,相应表现南方山水被称为“南派”。那么,应该是这样的:
北派:荆、关、李、范,李唐、萧照、郭熙、王诜、许道宁、燕文贵、李宗成、翟院深,二赵。源头:二李、王维。
南派:董源、巨然,二米、江参。源头:王维、二李。
而按董其昌的分法:
北宗:李唐、二赵,刘、马、夏,孙君泽、刘贯道、卢师道、丁野夫、陈君佐、张远、王履。过渡:荆、关、李、范。源头:二李、王维。
南宗:董、巨、郭,二米,赵孟頫、元四家、高克恭、方从义。过度:荆、关、董、巨。源头:王维、二李。
由此看来,北派画家不一定是北宗,南派画家也不一定是南宗①。如刘、马、夏,生活于南方,表现南方山水,但风格属于北宗。郭熙师李成为北派山水而归在南宗门下。董其昌又以南宗和南北宗的过度性人物荆、关、李、范,以及非南北宗的李公麟、王诜为谱系,建立了一个文人画系统,上渊王维下经宋“二米”而到“元四家”,直至当朝文(徵明)、沈(周)。以董源为祖孕育的南宗谱系,与以李唐为代表的北宗,在以后的演变中的确有所不同。南宗“二米”一路到元代有高克恭、方从义,经赵孟頫一路有“元四家”,他们师董、巨亦取法李、范,并经“明四家”流传有序发展下去,明代有以沈周、文徵明等为首的“吴门画派”和以董其昌为主的“松江派”(一作“华亭派”)直到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僧”(八大、石涛、髡残、弘仁)等,无不学“元四家”乃至董、巨,他们各取其法,各造其极。北宗不同,他们把从北派这里继承的一些因素,沿着南宋院体画风,逐渐推向一个极致(大斧劈皴、半边山水),没有像南宗那样以本宗为主兼融他法,逐渐衰败,尽管元代有孙君泽、卢师道、丁野夫、陈君佐、张远、王履等人,但已经走向末路,直到步入明季“浙派”野狐禅之末流。
南宗皴法(披麻皴)一直在不断地演化和出新,而北宗的斧劈皴变化单一,出新的余地非常有限,只能衣钵相袭,直到走向末路。两种画法也确实不同,一个圭角锐利、躁硬奇峭,一个浑圆温润、流畅通达。一个随意,一个刻意。其审美也相去甚远,一个温柔敦厚,一个风骨刚硬。以禅家而论,一个顿悟,一个渐修。董其昌认为南派顿悟,乃文人画之宗;北派渐修,乃皇家院体画工不足称道。“南北宗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南北宗”与“南北画法”
南宗“直指人心、顿悟成佛”,参禅的时候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作画放笔直取,皴擦点染一体,技道并行。北宗重视“息妄修心”,强调“渐修渐悟”,作画一板一眼,慢笔勾勒,层层皴染。画的过程也不一样,一个落笔轻松用意闲雅、皴法毛而不滞光而不滑,一个侧皴卧笔皴法刚硬僵直。一超直入如来地,随心随意,进入一个自由自在的过程,回其本来面目,是南宗“顿悟”之道。不能进入这样一个自在的过程,而是亦步亦趋刻意设计,则为北宗“渐修”之法。如果我们以此来考察画史,除了像唐代吴道子更符合典型的南宗之外,宋以上的画法几乎都应列入北宗之属。有元以后,书法用笔的书写性凸现和强化了,才于画法上具备了南宗的条件。
董其昌本人也并没有“自度自悟”“法自我立”,而是极力主张施用古法,某家法、某家皴,非此不可成画,言“岂有舍古法而独创者乎”,这与南宗教义完全相乖。其作画过程也不过是层层皴擦积染。与明徐渭和后来清四僧、扬州八家相比,董其昌及其与其衣钵相承者清四王,其画法倒更像是北宗。
进入现代,巨大的历史变革加之南北交汇,人们已不拘泥于南北宗,也不固守于南北画法。南宗标志性皴法的披麻皴,尽管缘起于南方温润的丘陵(五代董源),但逐渐成为程化了的笔墨语汇,同样也用于北方山水。斧劈皴表现北方山水的雄强,是北宗以及后来浙派山水的主体皴法,但浙派偏偏在温和的南方。像当代活跃于浙江的(中国美院)新一代画家,以温和的南宗笔墨与雄强的北宗皴法相结合,创造了有着显著北宗皴法语言而笔墨气息与气象却温润的“新浙派”,或者也可以说是“新南宗”画法。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小心翼翼运用北宗皴法于南宗山水的画法,确乎是一种“化干戈为玉帛”的创造性运用。历史上也并不乏这样的作品,但“新浙派”却赋予它以时代气息。
如果我们以南北宗画法来简单考察现当代画家,也很有意思。比如像傅抱石、陆俨少,当属于南宗,而李可染属于北宗。黄宾虹作画介于二者之间,但其画为南宗,而早年作画过程则如北宗,在得白内障之后则化蝶为纯粹的南宗。花卉画的书法用笔与写意性比山水画更为明显,除了工笔画之外,似乎不好划分南北宗。现代人物画因为造型的制约似不在这一体系之内。
如果把当代画家以南北宗对号入座也十分有趣,读者不妨试一下。
其实,就南宗的本意而言,中国画的大写意何尝不是一种南宗画法呢?尤其是书写性,与书法用笔一样。若以此来考察书法,那么“碑学”应属于北宗,而“帖学”属于南宗,史则有“南帖北碑”之论。
在创作态度上,一个认真谨严、一个随意自然,一个制作、一个大写。就当代中国画的评价标准来说,尤其是中国美协入选和获奖作品,几乎都离不开制作,而并没有写意画的一席之地。如此说来,这是一个“北宗”拥有话语权的时代。一些时代性的主题创作,也确实离不开认真严肃的设计与制作。而类似“南宗”的写意文人画总是给人一种远离“美术”本体(注意不是“中国画本体”)的感觉。其实就中国画本体而言,它与书法一样,书写性才是其本质。不然,中国艺术何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艺术不同而特立独行呢?
当然,就画家的修炼与习画过程来说,往往是先渐修而后顿悟,时间上有长有短,未有第一次拿笔就一超直入如来地的。所谓顿悟,我们应理解为即时即地进入一种自在的作画状态,随时能进入而成为一种常态者为已然顿悟,偶或进入者则仍在渐悟的进程中。
四、董其昌其人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17岁时(1571年),董其昌参加松江府学会试,知府衷贞吉嫌董其昌试卷上的字写得太差,原本第一名降为第二名。年轻气盛的董其昌深受刺激,从此立志学书法。《画禅室随笔》云:“吾学书在十七岁时。”这促成了他一生的艺术事业。
万历七年(1579年)、十三年(1585),董其昌先后两次赴南京参加乡试落第,备受精神打击,思想发生转变,开始信奉禅宗之说。《画禅室随笔》云:“余始参《竹篾子话》,久未有契。一日于舟中卧念香岩击竹因缘,以手敲舟中张布帆竹,瞥然有省,自此不疑,从上老和尚舌头千金万论,触眼穿透,是乙酉年五月舟过武塘时也。”从此信服王阳明心学。董其昌的好友陈继儒亦名落孙山,对仕途心灰意冷,乃结茅佘山,绝出世之念。
万历十七年(1589年),34岁的董其昌终于举进士,从此走上几十年的仕途生涯,尽管出身贫寒之家,但在仕途上一路春风得意,官运亨通。其间虽然屡遭波折,但董其昌天赋的聪明终能化险为夷,左右逢源,先后当过编修、讲官,后来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詹事府,太子太保等职,可以说是青云直上,做到了文职的最高位,政治生涯的顶峰。对于自己的身居高位,董其昌十分得意,自云:“《图画谱》载尚书能画者,宋时有燕肃、元有高克恭,在本朝余与鼎足。若宋迪、赵孟頫,则宰相中煊赫有官者。”(《董华亭书画录·仿十六家巨册》第八帧《仿高房山》跋)燕、高、宋、赵是中国画史上官居要职而其画又足以传世的人物,若论社会地位及其影响,他们都远不如董其昌,甚至包括赵孟頫在某些方面也未及董其昌。我们不能不说,董其昌的政治和艺术地位及其对中国画史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
明王朝内忧外患,病入膏肓,政治斗争极其复杂,董其昌深知其中滋味,对政治异常敏感,一有风波就坚决辞官归乡,几次反复起用。加之禅宗及其老庄思想,董其昌注定不会长久地卷入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去,而把大部分精力用在诗文书画上。正如陈继儒所说的“视一切功名文字直黄鹄之笑壤虫而已”(董其昌《容台集·陈继儒序》)。从1598年到1621年,董其昌足迹踏便江南的山水,从南湖、太湖、洞庭湖到湘江、长江,从石钟山到灵岩山、黄山,吟诗作画,交游同道,艺术上日渐成熟,书法上“至余亦复一变,世有明眼人必能知其解者”,绘画则达到了“我用我法”“自出机杼”的境界,其“南北宗论”也在这个时期逐渐完成,终于成就了他中国书画史上的至高地位。
像董其昌这样能在政治与艺术上取得如此平稳而辉煌成就的人,在中国历史上确实不多见。我们可以说是他的政治成就了他的艺术,也可以说是作为艺术家的禅宗智慧成就了他的政治。禅宗智慧确乎能赋予人以超然的悟性和极其敏锐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