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我思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雅典城郊的农民“帕帕迪”走入我们的视野,又相继诞生了“二毛”、“阿牛”等一批虚拟的历史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也逐渐为广大一线教师所熟知、所追捧。自此,大家好象吃了历史教学改革的灵丹妙药,一时间趋之若鹜,纷纷采用虚拟情境教学。
  不可否认,虚拟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神入历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在历史氛围中探究历史,从而更好地增进自己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认识,比较准确地感悟历史;它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积极心理状态。但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虚拟情境教学却存在很多问题,必须引起每位老师的注意。
  一、虚拟情境教学必须尊重历史事实
  有人说“虚拟历史”其实是一种借尸还魂,在这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只是一个躯壳,你的想象与猜想、你对现实的理解,赋予了这个躯壳血肉与灵魂。难道历史真可以这样虚拟吗?难道历史真的是可以让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教育家聂幼犁先生说:“所谓虚拟的情境……是以史实基本特征为架构的再现,并非可以脱离基本史实进行虚构。”由此可见,虚拟情境创设虽不一定完全符合具体的史实,但必须以真实的历史事实作为依托,而不是脱离历史真实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否则就会出现细节错误,甚至是胡编乱造。
  例如《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一课教学案例的片段:“我的回忆要从一个似乎很平常的日子说起。父亲一早就赶着家中的水牛去田里耕作,母亲在家织布,说是要给我做一件新衣服。我坐在家中老槐树的树丫上荡秋千,阳光普照,微风和煦,一切在我眼中都是那么静谧、美好。突然,隔壁村的小丫慌慌忙忙跑过来告诉我大事不好,珠江口那边打仗了,来了很多奇怪的人,黄头发、高鼻子、蓝眼睛,叫着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再过不久,省城读书的哥哥回来了,他悲愤地说,中国沦落了,清政府和洋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丧失了很多权益。我还小,不明白什么是不平等条约、什么叫做权益,但我感觉到,中国真的有些不同了。”其中重要的错误就是鸦片战争后,当时清政府和国人仍然没有从战败中惊醒,全国上上下下并没有“丧失了很多权益”的概念,仍然是歌舞升平依旧,而所谓“不平等条约”更是后人命定的。
  二、虚拟情境教学必须有目的性
  创设虚拟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神入”历史,更好地理解、分析、思考历史,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所以我们的虚拟情境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的。一旦失去目的性,课堂教学就会失控,效果可想而知。
  例如在讲《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时,有的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虚拟情境:再现秦始皇成长和掌权的过程。结果仅这一过程就用去了大半节课的时间,而这个虚拟情境的目的何在?秦始皇的成长与掌权的过程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又有何关系?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影响”又该怎样让学生掌握、突破?最后都是不得而知。
  三、虚拟情境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
  在设置虚拟情境教学时,必须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否则老师的苦心设计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讲《宗教改革》时,他安排了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讨论“路德与教皇派的论战”。此问题一出,立即引起了不少同学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扮演角色。可问题马上就出现了:扮演角色的学生由于事先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根本不知道到底该说些什么。冷场片刻后,他们开始捧起课本寻找路德和教皇派的观点,可说不上几句,又没词了。这时有的同学开始趁机捣乱,有的甚至模仿电视剧中某位名演员的滑稽动作,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教师不得不出面干涉,角色扮演也就草草收场。所以,虽然通过分角色虚拟扮演历史人物,模仿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所行,可以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放置在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去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四、虚拟情境教学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新课程的实践中,许多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仍然没有摆脱这样的窠臼。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在一些历史比赛课中,在进行虚拟情境教学时,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效果,一些老师会大包大揽,自己事先把要虚拟的材料写好,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照本宣科地念下来。我们进行虚拟情境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该放手时一定要放手,不要大包大揽,要让学生自己在对知识的理解分析中提高学习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只要我们用心去研究,适时、适当地采用虚拟情境教学,就一定会达到“花好月圆”的效果。
其他文献
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难学,看课本一学就会,做作业一做就错,时间一长就忘。这些现象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到位,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对规律的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下面就如何消除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谈几点看法,以抛砖引玉,与同行们探讨。  一、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  
期刊
作文讲究布局谋篇。有的同学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让人读了眼前一亮;有的同学采用衬托的手法,让人物形象鲜明,主题突出;有的同学采用对比手法,凸显人物,彰显主题;有的同学采用借景抒怀,让人读了耳目一新。今天我向同学们推荐一种新的作文构思方式:“片段式”作文。采用片段式组材方式构思作文,能让你的作文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文章读起来丰满润泽、有血有肉。  所谓“片段式”作文就是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角度选取典型材
期刊
一、过渡教学存在的问题   1、初、高中教材跨度太大。虽然近几年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是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不敢大幅度降低要求,造成了高中知识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多少。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跟很多高中的学生聊天,也验证了这一点。问及他们对物理的看法,普遍的感觉是初中物理比较有趣,高中物理
期刊
摘 要:化学学习中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高效有趣的记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大量例子阐述了化学学习中趣味记忆方法的应用对化学学科学习的重要性,记忆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习效率的高低,一种好的记忆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化学 趣味记忆法 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的东西能引起兴趣,激起学习动机,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易于记忆,并能牢固保持。因此,在教与学的过
期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苏霍姆林斯基曾一往情深地说:“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只有无私清纯的大爱,才会铸造高尚正直之魂,才会不辜负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
期刊
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强,前面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组成了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即“结构”。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础结构。”他认为,学生掌握了知识的基本结构,才便于迁移。他说:“简单地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因此教师要从数学知识的整体出发,指导学生会用“联系”的观点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把知识结构有效地转化为认知结构。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总复习是物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系统总结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总复习 知识网络 实验 思维训练    初中物理总复习是在学生学完初中物理后,指导他们进行知识整理,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一个较完整的初中物理知识体系,是加强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里笔者就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总复习的问题
期刊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学生对某种事物有了兴趣,就能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觉控制分配自己的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自觉获得知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语文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语文教学中要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变成有趣的知识探索,达到乐教乐学的目的,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开讲激趣  引
期刊
摘 要:高中生物学新教材中有关科学史方面的内容变化较大。生物科学史是—门反映生物科学进程的人文科学,是高中生物教学中一项宝贵的教学资源。新教材中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就是以科学史的形式进行的介绍。教学中注重科学史的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识别能力、探索精神以及坚韧不拔、顽强不息的优秀品质。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 新课程 光合作用    科学史的创始人乔治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每堂课都有它自己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识点,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它犹如学生学习途中的绊脚石,阻碍着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化解难点、解除疑惑,是教学过程顺畅有效的重要保证。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学难点本身也属于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概念、性质、法则、计算等等。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重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