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当下中国动画电影人物心理塑造的缺失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7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当下中国动画电影,鉴于在人物塑造尤其是心理刻画方面存在把人物内心活动设定单一化、性格类型化、剧情拼凑化等问题,造成人物形象简单虚假。探究其原因,有动画片编剧人才缺乏、观众定位不清晰、前期制作投入不足等,改变这种现象刻不容缓。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为主,以《熊出没奇幻空间》,《小门神》两部最新动画电影中的人物心理塑造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二部作品中人物心理塑造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丰富角色表现,提升作品文化内涵。
  【关键词】:动画电影;人物心理塑造;《熊出没奇幻空间》;《小门神》
  一、概述
  (一)研究的意义、目的
  一部好的动画电影,观众不仅可从中看到光影世界的精彩,还可感受作品人物内心情感的真诚,进而在观影的过程中感受到心灵的交流,灵魂的滋养。动画电影在人物角色塑造过程中心理塑造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动画的成败,也关乎中国国动画的发展前途。
  (二)研究背景
  近年来,伴随着对国外优秀动漫的引进与学习,中国动漫产业在政府支持下,发展迅速。中国国产动画片也通过高投入、大制作,强调画面美感,逐渐崭露头角,在世界动漫市场获得了一席之地,如《魁拔》、《大鱼海棠》、《大圣归来》、《熊出没》等。回顾中国动画电影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动画在华美的形式與先进的技术方面与时俱进,然而其故事内容却往往为人诟病。
  (三)研究的方法
  本论文参考国内外动画电影发展现状,以国产动画电影《熊出没奇幻空间》、《小门神》中的人物心理塑造为具体案例,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等对以上问题展开研究,并拟在此基础上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二、动画电影中人物心理塑造与角色塑造关系
  (一)人物心理塑造
  人物塑造在动画电影创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物心理的塑造在人物塑造中更起着关键作用。心理塑造包括人物倾向性、气质、兴趣、情感、意志、能力、想象力等方面,它应该真实、生动、新鲜、巧妙,简言之就是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等思想活动的刻画。
  (二)表现手法
  角色心理可以通过用角色的动作,角色的幻觉,动画中的客观景象,和动画中特定的角色心理独白或画外音这线语言这些方法来表现的,但是这几种方法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将他们有机结合会更加充分的表现角色的心理活动。
  三、国内外动画电影人物心理塑造比较
  日本动画电影在人物塑造方面运用的手法细腻,用真实细节描述与意识流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影片《小门神》中,观众感受到了门神兄弟找回自我的过程,但是并没有试图更深一步挖掘和刻画如何寻找自我的问题,相反,美国动画在对人物心理进行刻画时借鉴了心理学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功夫熊猫 2》为例,这部电影借用熊猫阿宝的故事,试图回答如何寻找真实自我的问题: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的父母是谁?而《小门神》中的反派隔壁老胡,从影片开始至终都是一副邪恶卑鄙之相,没有改进或者后退的余地,没有心理的变化,人物心理刻画过于扁平。中国当下的动画电影无论是《大鱼海棠》里“好莱坞内核”的人物设定还是《小门神》里的人物心理塑造,我们在借鉴模仿的同时也应该带入“东方的含蓄美”,“和为贵”等自己民族特色的心里塑造素材表现与手法,可惜没有。
  表1 国内外动画电影人物心理塑造比较
  四、中国动画电影人物心理塑造现状与原因
  分析对比《小门神》和《熊出没奇幻空间》的问题并提出方案
  《小门神》中概念化的人物,略老旧的内容,人物成为抽象理念的代表。其中人物形象设定,无论是神荼郁垒,还是小英雨儿,都没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只是简单地被分别赋予某方面的单一品质,如郁垒不甘于现状直至影片结束、神荼善良勇敢、隔壁老胡好色贪财邪恶。
  中国动画电影中类型化人物比较常见。影片《熊出没奇幻空间》人物性格塑造比较鲜明人物群中个性对比鲜明突出,其中的熊大有勇有谋,但是熊二的塑造就显得过于简单化,虽然给小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在儿票房上一直表现不俗。但是作为影院动画片,想要吸引更多的成人群体,就需要考虑成年人心理和思维成熟度对动画人物塑造的深层要求,所以,应该学习圆形人物的塑造和灵活运用日本细腻的人物塑造手法,重视对心理学的精神分析理论的运用。
  五、中国动画电影人物心理塑造缺失的主要现状与原因
  (一)中国动画电影人物心理塑造缺失的主要现状
  1. 人物形象塑造符号化,缺乏真实情感。
  概念化的人物,略老旧的内容,人物成为抽象理念的代表。《熊出没之奇幻空间》其中人物形象设定,无论是鹿族少女,还是反派大BOSS等人,都没有自己的独特性格,缺乏真实情感。
  2. 类型化的人物造成内心表现的简单化。
  中国动画电影中类型化人物比较常见。影片《熊出没奇幻空间》人物性格塑造比较鲜明人物群中个性对比鲜明突出,其中的光头强狡猾机智,从专家家里出来后就怀着盗取金鹿角的野心。但是熊大熊二的塑造就显的过于简单化,内心只有保护金鹿角。
  3. 人物形象拼凑痕迹明显,缺乏内在统一性。
  编剧在塑造人物时只考虑迎合当下大众的审美趣味,制造笑料。一些动画电影在人物设计上极具夸张和戏剧性,融入各种流行语等时尚元素,但是人物内在行为、情感、心理状态却显得七拼八凑,不具有内在统一性。
  (二)中国动画电影人物心理塑造缺失的主要原因
  1. 观影对象设定局限
  中国动画电影仍然以低龄化孩童为观影主题,成年人群体往往被忽略。[]影片搞笑之余仍是心理塑造不够丰满,面向的任是以儿童为主的观众,造成成人不愿观看动画电影。究其原因是未对不同年龄群体进行抽样调查细分,和未同一故事中展现出故事的不同理解层次。
  2. 前期制作精品意识缺乏,动画编剧专业人才缺乏。
  大多数动画公司把 80% 的投资放在后期制作上,对于前期脚本的创意策划重视不够。同时,因为脚本的原创性没有一个评价体系,国家对原创动漫的补贴是以分钟来计算的,在中国动画产业中,最缺的不是技术人员,而是有创意的编剧、导演、策划人才。
  (三)国外动画电影对我国动画电影角色塑造的借鉴
  1. 观念的转化
  借虚幻世界表达真实的人心、人性尽管动画电影创造的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但是其中被灌注的却是动画创作者真实的感情和思绪。台湾网络作家、导演、编剧九把刀谈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说: “只要我们认真审视活过的生命,诚实面对自己,借着不断努力反刍我们已有的一切与渴求的所有,都可以创造精彩的文本,赋予血肉,写下打动自从电影创作者的角度来看,真诚地捕己的故事。”捉内心的真实,真诚地面对生活,是艺术家必须有的创作状态。
  2. 技巧的借鉴
  学习圆形人物的塑造和灵活运用日本细腻的人物塑造手法,加上对心理学的精神分析理论。好的电影是希望的唤醒,让人发现人性中的真善美,让人鼓起勇气面对现实中的挫折或者失意,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六、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小门神》和《熊出没之奇幻空间》两部最新动画电影中动画角色心理塑造的具体表现,重点分析二部作品中人物心理塑造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方案,以便更好地丰富角色表现,提升作品文化内涵。最后得出其人物形象塑造符号化,内心表现的简单化和人物形象拼凑化明显,背后是“中国动画电影仍然以低龄化孩童为观影主题和中国动画电影不够重视制作前期,动画编剧专业人才缺乏”的原因,所以动画电影编剧及其他主创人员在创作中应当打破当下动画人物创作的简单模式,关注真实社会中的人心人性,塑造出具有独特精神层面和个性的人物形象。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法制系统的逐步完善以及人民对公正程序的呼声增强,我国现行存在的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由于过于严格以至于当事人所提出的证据往往达不到该标准而保障不了自己应有的权利,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都提出了亟待改革重构的观点。本文就将试着对我国民事诉讼中证明标准重构提出一些自己的管锥之见。  【关键词】:证明标准;民事诉讼;盖然性占优势  一、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弊端  (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网络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下瞬息万变的世界。在目前我国的主流新闻传播途径中,电视新闻传播仍然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面对网络技术的冲击,迫切需要电视新闻媒体加快转型的速度。为了具体探究在新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主要走向,本文结合目前电视新闻传播的具体现状,以媒体融合为关键切入点,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述,
期刊
【摘要】:虽然没有明确的"微时代”定义,但微时代的到来却得益于Twitter等社交媒介的诞生。2009年新浪微博正式运营,标志着中国的“微时代”的到来。除了时间、空间、文本的碎片化,"微”更多的体现在对生活细微和个体的关注。  【关键词】:微时代;微电影;媒介;微  微电影等新媒体传播手段得到了多层面、多层次的融合,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特别适合节奏快的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和青春节奏。90后的关键词
期刊
【摘要】:若森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画江湖之不良人》的成功,视觉表现的功不可没。该片在角色、场景、镜头和动作的设计等视觉表现方面,既注重“中国风”的渗透,又注重时代感的融入,动漫《画江湖之不良人》从青春、爱情、历史的角度出发,以中国的“武侠文化”“暴力美学”“侠义精神”等元素构建出一个中国武侠新世界,网罗大批年轻观众,拉近了视觉表现与观众审美之间的距离;而且采用了卡通渲染、法线贴图等三维动画技术,使
期刊
【摘要】:审判委员会制度作为我国独有的审判制度,曾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其弊端日益暴露,改革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审判委员会的创设以及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改革思路,为当前改革和改革的目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审判委员会制度;作用;缺陷;改革  审判委员会制度是我国独有的特色审判制度。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其审判组织内部均未设置审判委员会,其审判组织形式只
期刊
【摘要】:《镜子》作为中国首档家庭情感教育类纪录片,在社会上,特别是在教育单位引起了广泛的热议。本文主要对《镜子》所具备的社会功能进行浅析。  【关键词】:《镜子》;家庭情感教育;社会功能  纪录片《镜子》由《天网》栏目十年策划,两年拍摄而成,并于2017年4月19日至21日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和网络媒体连续播出。该片一经推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并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崭露头角
期刊
以“《边城》”和“爱情”作为关键词检索Google scholar和网络,发现绝大部分学者对于《边城》里面翠翠与傩送二老之间的爱情结局持悲观的看法,而且从研究从金钱、家长权威、心理学和民风民情等角度造成爱情悲剧的原因加以分析。看过《边城》之后,笔者不同意接受这样悲观的判断。笔者认为翠翠与二老之间的爱情历程虽然曲折、历经磨难,但是,其最终的结局应该是圆满的。也就是说,翠翠与二老之间的爱情应该是悲喜剧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图文意识不断的增强,促进了新闻摄影的改革,这无疑给报纸改革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报纸行业在当今时代的发展,强化图文意识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本文针对新闻摄影中的主体意识对其进行了论述,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闻摄影;主体意识;进取精神  前言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进步,让摄影工具也发生了极大的革新。可以说,对于摄影记者而言,技术已经不是限制其发展
期刊
【摘要】: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作为一部都市情感剧,自开播以来便备受观众的追捧与热议。该剧通过丰富、生动地人物形象塑造,把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变化、情感冲突淋漓尽致地呈现于荧屏之上。选取社會现实题材,以人物的事业线、感情线来展开故事叙述。运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向广大受众反映了当今女性在职场与家庭之间所处的尴尬境地。诠释了一种女性主义主题思想并受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给予受众深刻的思想性
期刊
【摘要】:本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引出研究背景。第二部分介绍研究方法。第三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的媒介融合现状并对其融合策略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从《人民日报》媒介融合策略的可取之处出发,为国内其他报业的融合转型提出建议。研究发现,《人民日报》的媒介融合战略有效整合了《人民日报》的新闻资源,使其在融合之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内报纸的媒介融合应该以内容融合为核心,同时融合中还需重视高新技术的运用、制度改革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