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出台和相关新教材的投入使用,江苏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普遍面临一个问题:初高中内容高度重复,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既能不偏离高中新课标的要求,又能适当拓展,让学生学有所得,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给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初高中内容重复;走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0-0040-03
一、初高中教学内容重复困扰高中教学
2003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课标》),标志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建设走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标准对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从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和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
2007年3月,《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江苏义务纲要》)出台。此纲要对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等进行了规范,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指明了方向,是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和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
然而笔者仔细研读了《江苏义务纲要》后发现其必修模块的四项内容——信息的识别与获取、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同《高中课标》必修模块中信息获取、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技术与社会四个主题高度相似。
通过进一步的比较,不难发现,本来在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出现的内容,现在已基本被《江苏义务纲要》所涵盖。现以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的主题(一)“信息获取”为例,和《江苏义务纲要》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
不仅如此,笔者在翻阅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写的教材《初中信息技术》后,也发现无论从教材体系,还是从内容安排上,这本书都与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中教材《信息技术基础》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江苏义务纲要》出台并实施后,高中的信息技术课该如何上是一个摆在江苏省所有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问题。如果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上课,显然要把已经学过的内容再重新学习一遍,这不管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是要教师完全抛开课程标准和教材,又不太现实。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尝试解决。
二、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
1.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初高中内容虽然有许多重复的地方,但是也不完全相同,因此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要花时间多研究初高中教材的差别,找出高中教材中特有的部分,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拓展,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将部分选修内容调到必修模块,让学生学得充实、学有所得。如“信息的编程加工”这一小节,就有可拓展的空间。
“程序设计”在《江苏义务纲要》中为拓展II的内容,不属于必修模块。通过对部分初中教师的访谈,笔者了解到目前除了有部分初中组建程序设计的课外兴趣小组,绝大部分初中都没有在教学中涉及程序设计的内容。
“信息的编程加工”在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中有一课时的内容,仅仅要求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过程,知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了解计算机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对自己编写程序所实现的效果感到神奇,都有继续学习的愿望。虽然根据课标要求,对编程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后面的选修模块再继续学习,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全省几乎没有学校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选修模块,而且由于教学和考试的便利,绝大部分学校都是由教师帮助全体学生选择“网络技术应用”作为选修模块。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应该将1课时拓展为8~10课时,从选修模块中选取一些有趣的例子,如迷你计算器、鸡兔同笼问题、百鸡百钱问题等,让学生在完善程序的过程中体验编程的乐趣,同时学习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和信息的编程加工有关的知识。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又让学生有机会更多地了解选修模块内容。
同样,多媒体信息加工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也可以从选修模块中选择相应的内容作为拓展。如图片信息加工部分可以加入照片修复、篮球比赛海报制作、公益海报制作等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动画信息加工部分则可以加入动画贺卡的制作、网页中小动画的制作等学生较熟悉而难度又不高的内容;视频信息的加工部分可以加入流媒体视频的获取与加工这一类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
2.实施走班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
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实施走班教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初高中内容重复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解决由于学生水平和兴趣不同而带来的学习需求差异问题。
此处的走班,既不是在必修模块中按水平走班,也不仅仅是在选修模块走班,而是在没有进行必修模块教学的前提下直接走班,将必修和选修模块内容进行重组,设置适合不同能力水平和不同兴趣趋向学生的班级类型,并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走班。
班级类型设置如表2所示。
虽然从《江苏义务纲要》和教材方面看,初中内容和高中内容重复较多,但是由于部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不规范,课时不足,对内容进行任意删减,因此仍会造成部分初中(特别是农村初中)毕业的学生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上和另一些学生差距较大,因此,要为这部分学生设置基础班,以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为依据,灵活施教,重基础、重方法,同时关注综合能力的培养。
由于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都在课程标准和必修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之上,因此可以对这部分学生直接进行选修模块的教学,由于学生普遍对平面设计、动画制作和网页制作比较感兴趣,因此可以开设平面设计班、动画制作班和网页制作班供学生选择。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和师资情况从这三个班中任选两个开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D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
72975a2758fb770bf78a55d8.html,2011-10-2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
/content_61386.htm.
(编辑:王天鹏)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初高中内容重复;走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0-0040-03
一、初高中教学内容重复困扰高中教学
2003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课标》),标志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建设走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标准对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从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和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
2007年3月,《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江苏义务纲要》)出台。此纲要对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等进行了规范,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指明了方向,是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和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
然而笔者仔细研读了《江苏义务纲要》后发现其必修模块的四项内容——信息的识别与获取、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同《高中课标》必修模块中信息获取、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技术与社会四个主题高度相似。
通过进一步的比较,不难发现,本来在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出现的内容,现在已基本被《江苏义务纲要》所涵盖。现以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的主题(一)“信息获取”为例,和《江苏义务纲要》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
不仅如此,笔者在翻阅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写的教材《初中信息技术》后,也发现无论从教材体系,还是从内容安排上,这本书都与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中教材《信息技术基础》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江苏义务纲要》出台并实施后,高中的信息技术课该如何上是一个摆在江苏省所有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问题。如果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上课,显然要把已经学过的内容再重新学习一遍,这不管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是要教师完全抛开课程标准和教材,又不太现实。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尝试解决。
二、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
1.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初高中内容虽然有许多重复的地方,但是也不完全相同,因此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要花时间多研究初高中教材的差别,找出高中教材中特有的部分,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拓展,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将部分选修内容调到必修模块,让学生学得充实、学有所得。如“信息的编程加工”这一小节,就有可拓展的空间。
“程序设计”在《江苏义务纲要》中为拓展II的内容,不属于必修模块。通过对部分初中教师的访谈,笔者了解到目前除了有部分初中组建程序设计的课外兴趣小组,绝大部分初中都没有在教学中涉及程序设计的内容。
“信息的编程加工”在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中有一课时的内容,仅仅要求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过程,知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了解计算机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对自己编写程序所实现的效果感到神奇,都有继续学习的愿望。虽然根据课标要求,对编程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后面的选修模块再继续学习,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全省几乎没有学校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选修模块,而且由于教学和考试的便利,绝大部分学校都是由教师帮助全体学生选择“网络技术应用”作为选修模块。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应该将1课时拓展为8~10课时,从选修模块中选取一些有趣的例子,如迷你计算器、鸡兔同笼问题、百鸡百钱问题等,让学生在完善程序的过程中体验编程的乐趣,同时学习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和信息的编程加工有关的知识。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又让学生有机会更多地了解选修模块内容。
同样,多媒体信息加工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也可以从选修模块中选择相应的内容作为拓展。如图片信息加工部分可以加入照片修复、篮球比赛海报制作、公益海报制作等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动画信息加工部分则可以加入动画贺卡的制作、网页中小动画的制作等学生较熟悉而难度又不高的内容;视频信息的加工部分可以加入流媒体视频的获取与加工这一类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
2.实施走班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
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实施走班教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初高中内容重复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解决由于学生水平和兴趣不同而带来的学习需求差异问题。
此处的走班,既不是在必修模块中按水平走班,也不仅仅是在选修模块走班,而是在没有进行必修模块教学的前提下直接走班,将必修和选修模块内容进行重组,设置适合不同能力水平和不同兴趣趋向学生的班级类型,并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走班。
班级类型设置如表2所示。
虽然从《江苏义务纲要》和教材方面看,初中内容和高中内容重复较多,但是由于部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不规范,课时不足,对内容进行任意删减,因此仍会造成部分初中(特别是农村初中)毕业的学生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上和另一些学生差距较大,因此,要为这部分学生设置基础班,以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为依据,灵活施教,重基础、重方法,同时关注综合能力的培养。
由于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都在课程标准和必修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之上,因此可以对这部分学生直接进行选修模块的教学,由于学生普遍对平面设计、动画制作和网页制作比较感兴趣,因此可以开设平面设计班、动画制作班和网页制作班供学生选择。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和师资情况从这三个班中任选两个开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D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
72975a2758fb770bf78a55d8.html,2011-10-2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
/content_61386.htm.
(编辑:王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