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去年我从教学知识的角度发表一篇文章题目叫《教之道在“度”》,今借《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一文,从教育角度再谈教之道也需要适度的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教育也就成了误人子弟。让教育回归本真,还教育以适度的惩罚,教育者掌握一定的惩戒艺术,才能担当起教育的神圣责任。
【关键词】教育责任鼓励与惩罚惩戒艺术。
最近,网络QQ上流传的一篇据说是钱文忠在“第三界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演讲主题:《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我作为一名的中学一线教师读到此文便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于是提笔摘要分享其中的一些观点并写下粗拙的感悟。
钱文忠对于中国当下教育的看法只有四个字——“我不相信”。在他看来,今天我们对中国教育所有的看法也许都起源于一种错误,今天我们没有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是教育。
无独有偶,资中筠在《思想不能用钱买》的序言中写道:“在中国的所有问题中,教育问题最为严峻”,在她看来,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中国的人种都会退化。
还有何俊阶先生2005年出了一本书叫《颠覆!中国教育》,他觉得中国教育,已經走到了必须进行彻底颠覆的危险境地,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2]
我们中国当下的教育到底怎么了?我想将钱文忠教授的文章主要观点复制给大家品味,也许可见一可见一斑。
现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励。那么,惩戒呢?教育可以没有惩戒手段吗?单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我也不相信。现在的孩子骂不得、说不得、批评不得,一点挫折就接受不了。小时候,我的老师惩戒过我,但我们的感情到今天都很好。现在对孩子一味表扬,那惩戒呢?我是在欧洲留学的,我们常讲欧洲的教育怎么怎么好。好啊,大家看看英国的好学校规矩严到什么地步。英国议院通过了一条法规,大意是“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说白了,就是可以适当地揍。大家都说新加坡的教育好,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墙上不是经常悬着一把戒尺?据说,孩子表现不好,按规定打三下,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必须两个老师在场的时候才允许执行。
但是我们教育的主体思路是对孩子不停地让步,给孩子更多的快乐,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如果说过去的教育都不对,那俞敏洪校长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徐小平、王强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我们不是过去的教育教育出来的吗?我们是随地吐痰了还是耍流氓了,我们什么都没干,挺好。我觉得教育不能再一味让步,我们对孩子要真的负责任。不要迎合社会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什么素质教育、什么应试教育。应试是最基本的素质。
……所以我想,我赞成对孩子真的要严格。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学习绝不仅仅是快乐。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去学。我们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如果在全社会形成家长对孩子让步的氛围,以后的孩子是很可怕的,我们的未来是很可怕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是接不住中国未来发展的重担的。中国30年的发展创造了物质财富、社会发展的奇迹,是谁干出来的?……。
现在,孩子进一步,社会让一步;孩子进一步,老师让一步;孩子进一步,家长让一步。这样的教育怎么行?更何况,现在的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冲突,根本就不能按照一般的教育学理论思考…… 我们现在都说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赞扬他,鼓励他有自信,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个社会是残酷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
这让我也联想起了两个伟人的故事。
其一,一个美国孩子出于好奇伤害了父亲心爱的宠物,他很害怕。父亲回家后果然勃然大怒,这个孩子等着爸爸的暴怒和皮鞭。可他的父亲说:“你知道做错了事,这很好,但我同样要惩罚你,把打死的这只狗做一个标本吧!”这个孩子认认真真地完成了父亲布置的作业。这个孩子就是里根,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回忆起童年的这件小事,对他父亲心怀感激,是他的父亲培养了他的责任感。
其二,一百多年前的英国,有一个顽皮的孩子叫麦克劳德,出于好奇竟把校长最心爱的狗杀死了,校长知道后非常伤心,为了惩罚这个孩子,校长让麦克劳德画两幅画: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一幅是狗的骨骼图。麦克劳德怀着内疚十分卖力地完成了校长布置的作业。麦克劳德在完成校长布置的作业时,学习和查阅了大量生物解剖的资料,并逐渐爱上了生物学,长大后成为了著名的生物解剖学家,并荣获过诺贝尔医学生理奖。可见惩罚是一种艺术,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病态的,负面效应会在孩子成人之后就很明显看出来的。
美国教育家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易碎品,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现实的真相面前,会在挫折和失败中崩溃,不能经风雨,不能傲风雪,不能抗挫折,这些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可持续发展。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惩罚,不是人为可以回避的。既然生活中有这样真实的一课,教育者为什么要人为地回避?害怕伤害孩子,只会让孩子伤得更深。孩子现在接触到了面对的这种伤害性的事故很多很多,为什么我们老师就不能教会学生在惩戒中学会认识自己的过错,在过失中学会进步和发展?
惩戒的前提是师爱。爱学生,关心学生,就会自觉运用各种办法来教育学生,手段和办法都是为观念服务的。惩罚教育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要与人为善,要讲究效果。就某些孩子来说,就孩子成长的某个阶段而言,惩罚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手段,对抑制孩子的不良行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现在有一种错误观念,好像一说惩罚就是“体罚” 和“心罚”。惩罚不同于体罚,体罚是对学生身体的伤害,是对学生的生命权、健康权和人格权的侵犯。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就是惩罚的魅力!身体受之父母,是自然的造化,在身体上伤害学生是万万不可的。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生命意识。惩罚也不同于心罚,像“讽刺、挖苦、冷落、揭短、孤立、奚落、使其出丑”等等不能简单归于“心 罚”,这些方法并不是不能使用,关键是要掌握运用的方法和技巧。如果你只是一位外科医生,你就不要以为你也可以做心血管的手术。
任何事物都有利就有弊,惩罚是一门艺术,不是不能不用,但要慎用。如果你没有准备好配方,你就暂时不要拿起“惩罚”这个武器。
是故,鼓励教育很简单,惩戒教育很考手艺,缺失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不健全的教育,作为教育者,在学生犯错误是,不对学生施以适时适度的惩戒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许会成为误人子弟的罪人。
我们这个社会最后一道防线是教育。我们不要轻易向社会让步,我们也不要轻易向我们的孩子让步,也不要轻易向家长让步。我们这个社会要赋予校长、老师更大的权利、更高的荣誉、更好的待遇,但是也应该赋予他们更大的责任[1]。
参考文献
[1]钱文忠:《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网络版)
[2]何俊阶:《颠覆!中国教育》
【关键词】教育责任鼓励与惩罚惩戒艺术。
最近,网络QQ上流传的一篇据说是钱文忠在“第三界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演讲主题:《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我作为一名的中学一线教师读到此文便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于是提笔摘要分享其中的一些观点并写下粗拙的感悟。
钱文忠对于中国当下教育的看法只有四个字——“我不相信”。在他看来,今天我们对中国教育所有的看法也许都起源于一种错误,今天我们没有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是教育。
无独有偶,资中筠在《思想不能用钱买》的序言中写道:“在中国的所有问题中,教育问题最为严峻”,在她看来,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中国的人种都会退化。
还有何俊阶先生2005年出了一本书叫《颠覆!中国教育》,他觉得中国教育,已經走到了必须进行彻底颠覆的危险境地,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2]
我们中国当下的教育到底怎么了?我想将钱文忠教授的文章主要观点复制给大家品味,也许可见一可见一斑。
现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励。那么,惩戒呢?教育可以没有惩戒手段吗?单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我也不相信。现在的孩子骂不得、说不得、批评不得,一点挫折就接受不了。小时候,我的老师惩戒过我,但我们的感情到今天都很好。现在对孩子一味表扬,那惩戒呢?我是在欧洲留学的,我们常讲欧洲的教育怎么怎么好。好啊,大家看看英国的好学校规矩严到什么地步。英国议院通过了一条法规,大意是“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说白了,就是可以适当地揍。大家都说新加坡的教育好,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墙上不是经常悬着一把戒尺?据说,孩子表现不好,按规定打三下,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必须两个老师在场的时候才允许执行。
但是我们教育的主体思路是对孩子不停地让步,给孩子更多的快乐,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如果说过去的教育都不对,那俞敏洪校长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徐小平、王强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我们不是过去的教育教育出来的吗?我们是随地吐痰了还是耍流氓了,我们什么都没干,挺好。我觉得教育不能再一味让步,我们对孩子要真的负责任。不要迎合社会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什么素质教育、什么应试教育。应试是最基本的素质。
……所以我想,我赞成对孩子真的要严格。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学习绝不仅仅是快乐。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去学。我们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如果在全社会形成家长对孩子让步的氛围,以后的孩子是很可怕的,我们的未来是很可怕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是接不住中国未来发展的重担的。中国30年的发展创造了物质财富、社会发展的奇迹,是谁干出来的?……。
现在,孩子进一步,社会让一步;孩子进一步,老师让一步;孩子进一步,家长让一步。这样的教育怎么行?更何况,现在的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冲突,根本就不能按照一般的教育学理论思考…… 我们现在都说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赞扬他,鼓励他有自信,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个社会是残酷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
这让我也联想起了两个伟人的故事。
其一,一个美国孩子出于好奇伤害了父亲心爱的宠物,他很害怕。父亲回家后果然勃然大怒,这个孩子等着爸爸的暴怒和皮鞭。可他的父亲说:“你知道做错了事,这很好,但我同样要惩罚你,把打死的这只狗做一个标本吧!”这个孩子认认真真地完成了父亲布置的作业。这个孩子就是里根,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回忆起童年的这件小事,对他父亲心怀感激,是他的父亲培养了他的责任感。
其二,一百多年前的英国,有一个顽皮的孩子叫麦克劳德,出于好奇竟把校长最心爱的狗杀死了,校长知道后非常伤心,为了惩罚这个孩子,校长让麦克劳德画两幅画: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一幅是狗的骨骼图。麦克劳德怀着内疚十分卖力地完成了校长布置的作业。麦克劳德在完成校长布置的作业时,学习和查阅了大量生物解剖的资料,并逐渐爱上了生物学,长大后成为了著名的生物解剖学家,并荣获过诺贝尔医学生理奖。可见惩罚是一种艺术,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病态的,负面效应会在孩子成人之后就很明显看出来的。
美国教育家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易碎品,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现实的真相面前,会在挫折和失败中崩溃,不能经风雨,不能傲风雪,不能抗挫折,这些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可持续发展。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惩罚,不是人为可以回避的。既然生活中有这样真实的一课,教育者为什么要人为地回避?害怕伤害孩子,只会让孩子伤得更深。孩子现在接触到了面对的这种伤害性的事故很多很多,为什么我们老师就不能教会学生在惩戒中学会认识自己的过错,在过失中学会进步和发展?
惩戒的前提是师爱。爱学生,关心学生,就会自觉运用各种办法来教育学生,手段和办法都是为观念服务的。惩罚教育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要与人为善,要讲究效果。就某些孩子来说,就孩子成长的某个阶段而言,惩罚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手段,对抑制孩子的不良行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现在有一种错误观念,好像一说惩罚就是“体罚” 和“心罚”。惩罚不同于体罚,体罚是对学生身体的伤害,是对学生的生命权、健康权和人格权的侵犯。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就是惩罚的魅力!身体受之父母,是自然的造化,在身体上伤害学生是万万不可的。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生命意识。惩罚也不同于心罚,像“讽刺、挖苦、冷落、揭短、孤立、奚落、使其出丑”等等不能简单归于“心 罚”,这些方法并不是不能使用,关键是要掌握运用的方法和技巧。如果你只是一位外科医生,你就不要以为你也可以做心血管的手术。
任何事物都有利就有弊,惩罚是一门艺术,不是不能不用,但要慎用。如果你没有准备好配方,你就暂时不要拿起“惩罚”这个武器。
是故,鼓励教育很简单,惩戒教育很考手艺,缺失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不健全的教育,作为教育者,在学生犯错误是,不对学生施以适时适度的惩戒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许会成为误人子弟的罪人。
我们这个社会最后一道防线是教育。我们不要轻易向社会让步,我们也不要轻易向我们的孩子让步,也不要轻易向家长让步。我们这个社会要赋予校长、老师更大的权利、更高的荣誉、更好的待遇,但是也应该赋予他们更大的责任[1]。
参考文献
[1]钱文忠:《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网络版)
[2]何俊阶:《颠覆!中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