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对个性形成的影响

来源 :中国发展与创新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yna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便捷等方面对一个社会个体的人来说,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在经历着不断的变化,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压力缩小了我们感受生活、理解生命意义的心理空间,为促进青少年心理能够健康发展,审美教育对青少年个性形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审美教育;个性的形成;完善;影响Impac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over individuality formation
  Zhang Hairong
  【Abstract】Times changes ,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information convenience and rapidity waits for aspect to say to a society come particular people regardless of from being still spiritual on matter all in being experiencing ceaseless change, the aspect pressure such as living , studying , working has reduced our feel life , space understanding life significance mentality , has been that health develops boost teen-agers mentality being able to, the impac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over teen-agers individuality formation is very important.
  【Key words】Aesthetic education; The individuality formation; Perfect; Affect
  
  作为处在学校教育期间的青少年,他们经历两次“心理断乳”期(心理学家将13、14岁和17、18岁视为“断乳
  期”)无论从认识上、情感上、思想上都处于极为动荡、敏感、热情、冲动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年轻人,个性不完善,独立倾向与依赖性共存,他们往往情绪不稳定,自尊心、好胜心过强,容易偏激,世界观不明晰,因此,加强审美教育对个性形成和发展及完善具有现实意义。
  
  1.为培养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奠定基础
  
  美国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阿尔波特(G.W.Allport)认为“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古今中外的艺术家正是由于他们鲜明独特的个性,才能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艺术个性。荷兰画家凡•高曾到法国作画,生活十分艰难,但画家那内心强烈的情感以及对生命饱含的深情创作出举世闻名的名作《向日葵》,屈原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个性,写出了千古传诵的诗篇《离骚》,一部由柴科夫斯基作曲的《悲怆交响曲》由卡拉扬和伯恩斯坦指挥演奏,表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这都是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身心驱动潜在的动力,诠释个性,生命的融注,然而,如此富于闪光的人性光辉,怎样才能与健康向上的个性联系在一起呢?审美教育在其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审美教育就是让学生领会事物或艺术作品的教育,美的教育总是能开启智慧的大门,开启心灵的窗户,指引着我们去发现美、创造美,把世界万物想象的无比美好,心灵得到净化,生命彰显活力,生活变得有意义,一切丑陋的事物和现象都显得孱弱而不值得一提。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给予我们对生活不懈的追求和坚韧不拔的刚强性格。高尔基的散文《海燕》教会了我们面对灾难和困难时的勇敢无畏,莫扎特一生在贫困和饥饿的挣扎中却创造出甜蜜而美妙的旋律,使我们鼓起微笑面对生活的勇气。诸此种种事例对于身心处于不成熟的青少年,都有很大的触动,榜样的示范指引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未来的憧憬,理想的追求,都套上了耀眼的光环,不悲观、不失落,既或是遇到挫折也不气馁、手足无措,用乐观的态度、楷模的引领走出生活的误区,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感受事物的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让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健康茁壮地成长。
  
  2.为个性形成提供丰富的美感体验创造条件
  
  西方现当代的心理学的许多流派,十分重视艺术对欣赏者深层心理的宣泄作用或净化作用,认为艺术可以使人们
  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压抑或无法实现的情绪、愿望、期待、理想通过艺术创造的想象世界或梦幻世界得到完成和满足。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1908-1970)更是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种“高峰体验”,在这种时刻里,人会感受到强烈的幸福、狂喜、顿悟、完美。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尤其存在于人的高级精神活动中,也就是人处在最佳状态时,并感受最高快乐的实现。马斯洛还认为,当聆听一首感人至深的音乐、乐曲也可以产生“高峰体验”,并进一步指出,审美活动中的“高峰体验”,实际上是通过自我证实,而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其实,人们在感受艺术作品时的美感体验就是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白居易著名的《琵琶行》中写道,听完琵琶女如怨如诉的演奏后,“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又如俄国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当他听了柴可夫斯基创作的《如歌的行板》(《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之后,禁不住流下了热泪,这位大作家对乐曲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在这个作品中“已经接触到饱受苦难的俄罗斯人民的灵魂深处”。艺术的表现虽是繁复多样,但深刻细腻的内心情感却给人以心灵上的强烈震撼。长时间萦绕在心间,挥之不去,久而久之成为个体所具有的本身特质影响个性形成。
  
  3.为个性趋于完善创造良好的想象联想空间
  
  在艺术欣赏中,欣赏主体并不是被动地反映或消极地静观,从心理上看,欣赏主体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活动中,有着极其复杂的审美心理活动,它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联想、想象等诸多心理因素的自我协调活动,它不仅是欣赏主体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同时又是欣赏主体对作品客体能动的改造加工的想象过程,因此,欣赏主体总是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思想情感、审美理想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进行再创造,再评价,从而完成和实现、补充和丰富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可以看出,音乐作品总是引导着欣赏者向作品所规定的艺术境界运动,另一方面,欣赏主体又总是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能力来改造和加工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这期间丰富、大胆的创造性想象是尤为重要的,对于一个人个性趋于完善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人之所以区别动物的原因是有高级思维,即创造性思维——想象、联想,创造性想象产生了无数次感知,大量观察和丰富经验阅历,还有灵感的启示等,刘勰《文心雕龙》篇摘述道:“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这里所谓“思”,就是创造性想象。陆机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对想象的作用也作了极好的形容,作家运用创造性想象把僵死的材料组合集中,熔铸完美的艺术形象,如此说来,那么丰满的艺术形象为何不能拓展个体想象的空间呢?贝多芬的《命运》其引子是两句短小而威严的动机,延展至整部交响曲,对于交响曲的主题,贝多芬曾解释“命运在敲门”,然而法国浪漫主义音乐大师柏辽兹对主题的理解,更加生动形象,他认为:“这简直就象奥塞罗的愤怒,这不是恐惧不安,这是受了折磨之后暴君之下的奥赛罗形象”。虽然一个人可能达不到艺术家的高深境界,但榜样的示范力量是可以驱使人的行动的,敢于想象,善于想象,在逐渐发展的个性中,弥补缺失,在现实中无法得以实现的成为可能,在审美理想充满期待中得以满足,及时调节心理状态,完满而多样地丰富人性。
  
  4.实现个体的自我和谐,进而达到社会和谐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人格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格”。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与特征的总和,是个性的集中体现。理想的人格,是一个人具有高尚情操达到自我实现的人格,审美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手段,正是通过以细腻深刻的情感打动人,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陶冶人,以典型的人性光辉完善人的这样一个基本准则来培育和教化青少年,这既是一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保证,也是社会实现全面进步的基础。
  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正处在急剧变化时期,思想上跳跃性和不稳定性很大,时有过激行为和认识上的偏执。诚然,一方面是有客观原因造成,但客观根源是什么呢?学习上的紧张压力,常期处于疲惫状态的现况和频于应付来自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负累,自我的体现、人性的本真、心理的期待得不到满足和实现将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障碍和困惑。审美教育的功能可以大大的弥补这种缺失,使其沉醉其中,在艺术的天地中流连忘返,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快乐,这种满足和快乐超越一切物质需要,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要和审美需要,极大地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为个性的形成和趋于完善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坚实的基础,为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创造有力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2]《审美心理学》
  收稿日期:2008-05-18
其他文献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为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中学体育目的和任务”一章中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然而,长期以来,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
期刊
参加德江县美术学科新课改教育教学观摩研讨会之后,使我对美术课的结构特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反思自己的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美术课要突出人文性    让学生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学习。对刘世彬老师的报告和高中几位老师的课我感触较深,老师要有一定的知识容量,老师的知识要广博。对照他们,我显得那么浅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懂了,不懂的还有很多。    2.关于提问 
期刊
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在美术教学中
期刊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试从创设形象、领略内涵、彰显个性化解读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文阅读;想像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
期刊
在小学体育课常教学中,针对某一教材内容的学习与练习,适时地采用游戏法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练、习的力度,而且还对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性主义精神以及坚强勇敢等意志品质,都有显著的作用。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淡谈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运用游戏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游戏法是指在体育课教学中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
期刊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电大如何更好地发挥现代化开放办学的优势,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远程教育的战略任务,是摆在电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  Be Zealous for Developing long-distance and Open Education  To Serve for Building a Lif
期刊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素质教育''为前提,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使学生全面发展。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全的体魄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学校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所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因此,体育更是学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    1.当前部分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现状
期刊
【摘要】本文从文化批评的理论、方法以及它的言说的有效空间三个方面,对于文化批评的基本状况作了一些分析和说明。并且认为,文化批评作为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方式,不是追求一劳永逸、包治百病的对待文学现象,而是更注重于对于文学研究提供思想的解剖刀和反思。  【关键词】文化批评;理论;方法;话语权力“文化批评”已经成为当前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普遍共识,即文学研究除了应该深入到对于文学自身的剖析,尤其是语言分析之外
期刊
【摘要】信息时代,知识呈快速度,多元化发展,合作交流成为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在科学分组实验活动许多领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是科学课程的使命,更是科学教师的神圣职责;自主、自信是合作交流的基础;思维是合作交流的灵魂;参与度是合作与交流的关键;教师高度的责任感是合作与交流的保证。  【关键词】分组实验活动;合作与交流;领域;自主;自信;思维;参与度;责任感  Science cent set
期刊
【摘要】班主任在工作中,常常会发现学生有时会有一些不良的思想或行为习惯,为了引导这部分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就要分析研究,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的不良思想或行为加以矫正,促使这些孩子快乐成长,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社会建设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学生;问题;矫正  【Abstract】In the class work,students often find tha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