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元面值股票是对投资者的一种忽悠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uxia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A股市场上发行上市的股票都是1元面值。不过,这种局面很快就要被改变了。在2007年12月26日举行的2007年第189次发审委工作会议上,紫金矿业按0.1元面值发行股票的申请获得发审委的批准,这也意味着首只面值为0.1元的股票将正式在A股市场诞生。一旦紫金矿业正式发行上市,那么,A股市场就不再是1元面值股票一统天下了。
  对于0.1元面值股票的推出,市场上不乏肯定的声音。一些红色分析师与财经记者认为,0.1元面值股票的推出,是我国A股市场与国际接轨、逐步成熟的重大标志,体现了A股、H股同股同权,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等等。不过,对于这些说法,本人却不敢苟同。
  将1元面值的股票,拆成0.1元面值的股票,这只不过是玩了一个数字游戏而已。就象15元1斤的猪肉,用1.5元一两来表述一样,其本质完全一样。但就玩了这样一个分拆的游戏,A股市场就与国际接轨了,A股市场就成熟了,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么?那些动不动就拿与国际接轨来说事的某些人,是不是太幼稚可笑了?中国股市确实有许多事情需要与国际接轨,比如,加强市场监管,严惩股市违法违规行为,而不是纵容违法违规行为;比如,降低交易成本,而不是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比如,新股发行时人人有份,而不是搞机构投资者垄断发行,等等。为什么在这些实质性的问题上,A股市场不与国际接轨,却玩1股拆10股这种表面上的东西呢?真要体现A股、H股同股同权,那也应该要让A股的发行价与H股的发行价接轨,而不是让A股的发行价格N倍于H股的发行价格呀?
  0.1元面值股票的推出显然是对投资者的一种忽悠。虽然有人认为,此举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让中小投资者有投资高速发展的蓝筹企业的机会。比如,紫金矿业1月4日在港股的交易价格达到了13港元以上,如果按照每股1元面值在A股发行的话,就会出现发行价定在100元以上的状况,而到了二级市场,上市交易价格肯定更高,能够参与的投资者就相对有限了。再如,中国移动在香港市场的每股面值为0.1港元,其1月4日的股价达到了每股130港元以上。如果中移动近期回归A股,按照1元的面额,其新股发行价将达到1300元以上。这意味认购1000股需要130万元,而上市交易后参与一手也需要20万元以上,这将不利于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分享蓝筹企业高速增长带来的收益。
  这条理由说起来冠冕堂皇,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真要方便投资者对蓝筹企业的投资,管理层完全可以采取拆细交易单位的做法,将目前买进股票的最小交易单位1手(100股),拆细为10股或1股。比如,规定市场价格百元以上的股票,投资者买入股票的最小交易单位为10股;市场价格在千元以上的股票,投资者买入股票的最小交易单位为1股。此举不仅可以满足投资者投资高价股的需要,而且还可以避免面值拆细带给A股市场的负面影响,这种做法是不是远优于推出0.1元面值股票呢?
  推出0.1元面值股票的弊端是非常明显的。在目前A股市场股票面值统一为1元的情况下,股票价格的高低都是相对于这1元面值而论的。正是由于股票面值的统一,所以股票价格的高低,投资者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但推出0.1元面值的股票(有可能继续推出0.01元面值股票)之后,股票的价格体系就完全被扭曲了。其股价50元的股票,价格不一定比10元股价的股票高,如果这10元股价的股票是0.1元面值股票的话,其实际价格就相当于1元面值的每股100元,所以,这0.1元面值股票是在用“虚低实高”的股票价格忽悠投资者,误导投资者作出错误的投资决定,给投资者带来不必要的投资损失。
  更加重要的是,推出0.1元面值股票的真实目的就是通过“虚低实高”的价格表象,来忽悠广大投资者,以达到超高价发行股票的目的。可以肯定,那些发行价几元钱、十几元钱的上市公司是不会搞面值拆细这种把戏的。要推出0.1元面值股票的公司,其新股肯定是超高价发行,少则上百元,多则上千元。如果按1元面值的股票来发行,这些公司不仅留下“圈钱”的恶名,而且股票还不一定能顺利地发行出去。因此,为了顺利地进行超高价的新股发行,同时又不被市场认为是高价“圈钱”,遂想出分拆股票面值的招数来,如此一来,发行价格100元的股票也就“降低”到了10元,这样投资者似乎就容易接受了。因此,推出0.1元面值股票的目的就是为新股的超高价发行服务的,所谓保护投资者利益之说,完全是对投资者的忽悠。
其他文献
“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穷人绝大部分在农村,解决了农村的问题,不就解决了中国的贫困?”  “我们可以确信,奥运之后中国不会出现经济萧条。”      1月,世界银行(World Bank)将任命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为首席经济学家的消息,在第一时间迅速传播,令这位56岁的学者再度为举国所瞩目。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正式称谓是“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有可能成为历
期刊
四年多来,《钱经》见证了基金市场的风云变幻。我们看到了04年的悲壮,看到了05年的转折,看到了06年的一飞冲天,看到了07年的盛极而衰,直到08年上半年的飞流直下三千点。时值本刊五十期,让我们带读者一起回顾一下这些年来曾经闪耀的五十支基金。他们曾经是媒体的焦点,基民的首选。几乎所有的明星基金经理都出自这些基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基”不同。部分基金表现平平逐渐被人淡忘,部分基金业绩一落千丈而
期刊
上海作家张远山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商人在印地安部落收购草席,开始的时候收购价是每张30美元。100张卖完之后,商人又订1000张,出价每张25美元。而酋长不同意,每张要价50美元。  商人说这违反商业规律,酋长说,大家现在要花费更多时间去编草席,必须非常痛苦地每天干一样的活,因此收费要提高。    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故事,商人认为买得越多,单价应该越低,酋长则相反。商人与酋长的分歧,在于
期刊
“十一”7天长假期间,木木转战京津唐三地,参加了三对新人婚礼。劳累奔波中不乏欣喜与感动,发现周围同窗好友纷纷结束爱情长跑,都幸福地“婚”了。在婚礼席间,更有多年好友相聚,“被称为‘80后’的我们”竞有人都为人父、为人母了!彼此间的谈论话题,少不了各自的婚后生活!谈论间,木木不乏惊叹,自己身边这帮人俨然就是一部《奋斗》的写实版:  有如陆涛一样的富家子弟,凭借家族企业的雄厚资本继续着理想追求,不过现
期刊
我们小时候大多都有玩耍时打破别家窗户的经历,那时,大家肯定是一哄而散,回家见到父母,也难免惴惴不安,生怕被发现然后“拎”到人家谢罪去。  不过,如果我们那时候能认识某些经济学者,结果可能就会完全不同。也许我们会飞奔过去报告喜讯,因为这些学者会表扬我们说:“猴孩子们,你们刚才做了件刺激经济增长的事情!你们是有功之臣。”窗户被打破的那家主人听到这番话,一定会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这儿明明有个人的利益受
期刊
六年来,全球股市首次全线暴跌。  在1月21日和22日,投资者的全面恐慌性抛售几近疯狂,导致了全球主要股指罕见的连续重挫。美国经济的敏感形势成为此次大跌的导火索,次贷危机的长期影响正逐渐显现,楼市低迷、能源价格高企,美国短期内难从诸多不利因素的阴影下走出。而未与美国脱钩的世界经济,料也难免承受这一段忐忑时光。    美国衰退脚步逼近    美国街头开始弥散久违的萧条气息,也许比次贷危机余波更为可怕
期刊
大作家冯骥才先生写过这样的文字:西方人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中国的旧历年(春节)则是从早早吃一口那又黏又稠又香又热的腊八粥时,就开始听到了年的脚步。这年的行程真是太长太长,直到转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在狂热中才画上句号……长长40天,天天有节目,处处有讲究,事事有说法,这色彩与数字都有深刻的年的内容,这便构成了庞大、深厚、高密度的年文化。  如今,不用多说大家也想得到,这“庞大、深厚、
期刊
根据最新民意调查结果,经济目前是美国选民最关心的问题。由于次贷危机,上百万户美国业主可能失去家产,另外还有数百万人可能难以举贷。能源费用上升,消费者信心下降,美国即将步入经济衰退。  华盛顿到处都是各种防止经济陷入衰退的计划。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几位主要总统候选人都在出谋划策。美国总统乔治布什(George W. Bush)想冻结抵押贷款利率,并通过一项大规模破产程序,帮助大型银行盘活信贷。民主党
期刊
刚刚过去的三十天,由次债引发的坏消息接踵而来,华尔街遭到血洗,全球股市剧烈震荡。受此影响,国内股市也在过去一周蒸发了1.7万亿的市值,平均每只股票下跌了1元,但是这与西方的市场相比确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在过去半年时间里,仅仅花旗银行一家公司就消失了超过1万亿市值。  1月15日,美国超一流的商业银行花旗银行公布第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也是其成立196年以来最严重的季度亏损。两天之后,美国超一流
期刊
即使联储局再度减息一个基点,美国股市仍然难挽颓势。而之前市场预期美国楼市将进一步寻底,令美国的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对此,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会减息0.5厘,但事后的减幅低于预期,投资者失望溢于言表——事实上,各大投行已经表示2008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在所难免。  美经济或陷入衰退  美林认为孳息曲线及公司债券和国库债券之间的息差反映衰退势头明显;摩根士丹利相信2008年可能出现轻微衰退,而法国巴黎银行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