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作家冯骥才先生写过这样的文字:西方人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中国的旧历年(春节)则是从早早吃一口那又黏又稠又香又热的腊八粥时,就开始听到了年的脚步。这年的行程真是太长太长,直到转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在狂热中才画上句号……长长40天,天天有节目,处处有讲究,事事有说法,这色彩与数字都有深刻的年的内容,这便构成了庞大、深厚、高密度的年文化。
如今,不用多说大家也想得到,这“庞大、深厚、高密度的年文化”恐怕要到图书馆里去查了才知道的。近年来,旧历年对于我们更像是拥挤的交通工具、铺天盖地的祝贺短信和到处派发的红包的集合,原本在年里的喜庆、吉祥、平安、团圆、兴隆……这些吉祥话,现在仅是表面的客套。
对于经济过分投入的热情,城市化带来的情感疏离,让传统节日变得像“旅游观光”,年轻人把自己当游客一样,从农历三十到初五,安排传统文化游,像给外国人介绍中国戏剧、筷子或是功夫茶一样,摸摸碰碰,然后迅速回到推升国民经济的大业中来。
年对于我们是可有可无的观光项目?还是确实是民族精神和历史的延续?恐怕每个城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新年留下的“灰烬”
飘泊
留在冰岛过年纯属偶然。2007年2月1号,我从斯德哥尔摩飞到冰岛看望朋友,原本打算只小住几天就赶回国过春节,没想却被朋友留下和她接待的旅游团一起渡过了“圣灰星期三”——冰岛的传统节日。
这个漂浮在北大西洋接近北极圈的岛国属于极地气候,每年的6--9月是夏季,11月到来年4月,由北到南全岛进入漫长的冬眠期,只有首都雷克雅未克(Reykjavik)“苏醒”着、热闹着。这里总人口不足29万,雷克雅未克有6万多人,拿国内的城镇标准衡量,它只算一个小镇。为了刺激生育,冰岛未婚同居和非婚生子受到法律认可。在雷克雅未克街头时常能看到17、8岁的少女推着婴儿车晒太阳——当地法律规定,年满16岁的公民可以结婚生子并享受国家补贴。
事实上,和欧洲绝大部分国家一样,冰岛人的新年往往和圣诞节混合在一起渡过。但是,对这样一个偏处地球一隅的荒凉岛国来说,真正的喜庆新年却是2月9日到21日的“圣灰星期三”,全国放假15天,是冰岛一年之中唯一一个“年假”。“圣灰星期三”中的圣灰,指的是“上帝之怒”的余烬,传说基督死前全身曾经发出愤怒的火焰,预示自己将在烈火中重生,他身后余下的灰烬就此成为圣物。每到这一天,基督徒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父祝福,用沾灰的手指在额前划一个大大的十字,从这一刻起,以前的罪孽尘归尘、土归土,每个人得到新生。
2月份是冰岛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这里充斥着冰雪和极光,还有传统节日带来的欢快。这时正值“维京食品月”,期间全国的餐厅及家庭都会准备“维京”时期特有的食物,比如煮羊头肉、海豹鳍,羊血肠、腌制的公羊睾丸等。
而“圣灰星期三”的正式开始时间是2月9号晚上,孩子们是这一晚的主力军,他们盛装打扮,或色彩艳丽,或精灵古怪,最常见的是戴上佐罗的蒙眼罩、罗宾汉的好汉巾,要么是海盗的骷髅面具,用装满草灰的小袋子相互打闹,甚至偷偷撒在路人衣服上。晚饭后,他们轮番到周边邻居家里讨要礼物,然后把收集来的礼物装入一个大木桶,大家用棒球棒用力击打,女孩子则在旁边围观,木桶被击碎后,大家蜂拥而上哄抢散落出来的礼物。我也未能“幸免”,在最繁华的Fríkirkjuv 路一家超市门口,被一个十几岁的大女孩硬生生从手腕上索去戴了多年的水晶手链。这天晚上,冰岛电视台和电影频道没完没了的播放一部叫做《灰烬星期三》(Ash Wednesday)的电影,当然,我一句也听不懂。
从第二天起,雷克雅未克街上有了明显变化——生疏面孔多了,熟悉面孔少了。事实上,每到这个时间,移居海外的冰岛人纷纷回到自己的祖国与家人团聚,他们可能一年350天不与家人联系,但是这15天无论千难万难,务必要衣锦还乡,这是几个世纪遗留下的维京(Viking)民族传统,每到此时,大批的冰岛人就从世界各地拉家带口奔往机场,航空港总是忙碌异常。
另一方面,对很多串通冰岛人来说,长假也是一年中他们唯一一次离开海岛来到陆地的机会——由于冰岛人异常富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近3万美元,高居美英之上,所以,在这个漫长而难得的年假,冰岛人喜欢携家带口前往热带地区度假,或者到阿尔卑斯山早就购置好的山房(Chalet)住上半个月,一边滑雪一边享尽天伦之乐。
其实,任何形式的过年或度假都是烧钱的过程,一边是游子归来,一边是全家出游——都依靠金钱支撑。
在越来越富裕的冰岛人眼中,新年就是一场不遗余力的挥霍,他们可以在短短15天里花掉一年的积蓄,把信用卡一次一次刷给给航空公司、旅游公司、高档餐厅、五星酒店以及热带美女。每次新年假期结束,冰岛人的账户总是大面积缩水,动辄花掉百万克朗(1000冰岛克朗相当1美元)、数千万克朗的大有人在。随后而来的3月份,来自世界各地、各式各样的对账单挤满每个人的邮箱,他们戏称这些对账单是新年留下的“灰烬”,烧得很有价值。
西宁,那一碗羊杂汤啊
飘泊
有一对父子可以见证近十多年来西宁春节的变化。1985年秋天,在北京首钢工作的老张以“援青”工程师身份来到正在建设中的青海钢铁基地,条件是浮动3级工资,担任钢铁研究所副所长。回忆起那10年间在西宁的春节,老张总是闭着眼睛说:“没有超市,没有专卖店,大年三十的街上也没什么人。唯一能感到略带年味的点缀就是零零星星的鞭炮和机关大院门口高挑着的红灯笼,如果去得早,能在市中心大十字买到羊杂碎,只在除夕这天有。初一之后整个西宁城彻底平静下来,静得让人心慌。”
那个年代,一些沿海城市和“特区”已经提前迈入财富时代,国人追求财富、夸耀财富也不再遮遮掩掩;而春风难度玉门关,远离沿海城市、隐藏在高山峻岭间的大西北纵深处的城市中,大年三十依旧是“街上没有什么人”。
老张返回北京后又过了十年,他的儿子张立被国内的一家家电业巨头派到西宁担任该地区总经理,就这样,仿佛命运的刻意安排,相隔十年,父子两代的身影在西宁交错。
张立是我最好的同学,我曾经赴西宁陪他过了第一个春节,从农历小年到初五,我独自转遍了这座西北名城的大街小巷,包括东关清真大寺和黄教祖庙塔尔寺。相比内地城市,西宁仍然缺少现代气息,但是有关春节的变化已经让人大吃一惊。
在西宁,并不是所有居民都习惯过春节,城里的回族和藏族都各有自己的节日,时间也不与汉族春节重合。即使是这样,从腊月开始,以大十字为中心,周边大小上百家名品店、专卖店和商厦、超市全都人满为患,银行和柜员机前也是人头攒动,大肆购物的人群中反倒是身披藏袍的藏民为主。
我在西门一家皮衣店看中一件羔羊皮大衣,标价5000多,与北京相比便宜很多,本来想买下,就在一晃神的刹那,已经被汹涌购物的人潮挤到了大街上。
事实上,能给中国传统春节带来颠覆性变化的因素只有两个:一是观念的转变,二是财富的增加。观念是意识形态范畴,必须有强大的财力做基础,再美的心愿、再远的理想,都要通过适当的财富来实现。贫穷年代没有人妄谈奢侈,只有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不再为温饱操心,才能把目光转注到新的目标。在GDP和GNP逐年快速递增的前提下,西宁的发展横向比较,确实相对缓慢,但纵深比较,这种变化已经翻天覆地。
就在内地人以游客身份在春节期间来西宁观光的同时,新一代西宁人则逆向而行,远赴三亚、丽江旅游,西宁三大旅行社的出国游也早早停止接受报名。张立的连锁家电卖场中数码器材部曾经创下一天销出310部数码相机的纪录,其中“三分之一是价格在8000元以上的单反机型。”虽然与北京的“春节空城”无法相提并论,但是西宁城的繁华,西宁人的春节新过法已经让老张这样的老人家感慨万端。
对一个城市来说,春节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内涵——利用春节这个难得的机会向亲朋好友炫耀财富也好,携家带口远涉异国他乡也罢,都说明一年下来财富增长速度超过了生活预期,也说明财富不仅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还能开阔人们的眼界,最起码能提高人们的追求。
除夕下午,我再次赶到那家皮衣店,上午满满当当挂在店里的数百件皮衣,已经一扫而空。坐在食客如织的莫家街——西宁最大的小吃街和菜市场,类似于北京的大栅栏——我和西宁人、外地游人同坐在一条板凳、同喝一个大锅煮出来的羊杂面,感怀不已,以后西宁的春节不知道还会不会变得让老张更陌生。
法国诗人让•寇克托(Jean Cocteau)有一句诗,说:“每一个节日来临,都像一条涨潮的河流,将所有物质席卷一空。”
如今,不用多说大家也想得到,这“庞大、深厚、高密度的年文化”恐怕要到图书馆里去查了才知道的。近年来,旧历年对于我们更像是拥挤的交通工具、铺天盖地的祝贺短信和到处派发的红包的集合,原本在年里的喜庆、吉祥、平安、团圆、兴隆……这些吉祥话,现在仅是表面的客套。
对于经济过分投入的热情,城市化带来的情感疏离,让传统节日变得像“旅游观光”,年轻人把自己当游客一样,从农历三十到初五,安排传统文化游,像给外国人介绍中国戏剧、筷子或是功夫茶一样,摸摸碰碰,然后迅速回到推升国民经济的大业中来。
年对于我们是可有可无的观光项目?还是确实是民族精神和历史的延续?恐怕每个城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新年留下的“灰烬”
飘泊
留在冰岛过年纯属偶然。2007年2月1号,我从斯德哥尔摩飞到冰岛看望朋友,原本打算只小住几天就赶回国过春节,没想却被朋友留下和她接待的旅游团一起渡过了“圣灰星期三”——冰岛的传统节日。
这个漂浮在北大西洋接近北极圈的岛国属于极地气候,每年的6--9月是夏季,11月到来年4月,由北到南全岛进入漫长的冬眠期,只有首都雷克雅未克(Reykjavik)“苏醒”着、热闹着。这里总人口不足29万,雷克雅未克有6万多人,拿国内的城镇标准衡量,它只算一个小镇。为了刺激生育,冰岛未婚同居和非婚生子受到法律认可。在雷克雅未克街头时常能看到17、8岁的少女推着婴儿车晒太阳——当地法律规定,年满16岁的公民可以结婚生子并享受国家补贴。
事实上,和欧洲绝大部分国家一样,冰岛人的新年往往和圣诞节混合在一起渡过。但是,对这样一个偏处地球一隅的荒凉岛国来说,真正的喜庆新年却是2月9日到21日的“圣灰星期三”,全国放假15天,是冰岛一年之中唯一一个“年假”。“圣灰星期三”中的圣灰,指的是“上帝之怒”的余烬,传说基督死前全身曾经发出愤怒的火焰,预示自己将在烈火中重生,他身后余下的灰烬就此成为圣物。每到这一天,基督徒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父祝福,用沾灰的手指在额前划一个大大的十字,从这一刻起,以前的罪孽尘归尘、土归土,每个人得到新生。
2月份是冰岛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这里充斥着冰雪和极光,还有传统节日带来的欢快。这时正值“维京食品月”,期间全国的餐厅及家庭都会准备“维京”时期特有的食物,比如煮羊头肉、海豹鳍,羊血肠、腌制的公羊睾丸等。
而“圣灰星期三”的正式开始时间是2月9号晚上,孩子们是这一晚的主力军,他们盛装打扮,或色彩艳丽,或精灵古怪,最常见的是戴上佐罗的蒙眼罩、罗宾汉的好汉巾,要么是海盗的骷髅面具,用装满草灰的小袋子相互打闹,甚至偷偷撒在路人衣服上。晚饭后,他们轮番到周边邻居家里讨要礼物,然后把收集来的礼物装入一个大木桶,大家用棒球棒用力击打,女孩子则在旁边围观,木桶被击碎后,大家蜂拥而上哄抢散落出来的礼物。我也未能“幸免”,在最繁华的Fríkirkjuv 路一家超市门口,被一个十几岁的大女孩硬生生从手腕上索去戴了多年的水晶手链。这天晚上,冰岛电视台和电影频道没完没了的播放一部叫做《灰烬星期三》(Ash Wednesday)的电影,当然,我一句也听不懂。
从第二天起,雷克雅未克街上有了明显变化——生疏面孔多了,熟悉面孔少了。事实上,每到这个时间,移居海外的冰岛人纷纷回到自己的祖国与家人团聚,他们可能一年350天不与家人联系,但是这15天无论千难万难,务必要衣锦还乡,这是几个世纪遗留下的维京(Viking)民族传统,每到此时,大批的冰岛人就从世界各地拉家带口奔往机场,航空港总是忙碌异常。
另一方面,对很多串通冰岛人来说,长假也是一年中他们唯一一次离开海岛来到陆地的机会——由于冰岛人异常富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近3万美元,高居美英之上,所以,在这个漫长而难得的年假,冰岛人喜欢携家带口前往热带地区度假,或者到阿尔卑斯山早就购置好的山房(Chalet)住上半个月,一边滑雪一边享尽天伦之乐。
其实,任何形式的过年或度假都是烧钱的过程,一边是游子归来,一边是全家出游——都依靠金钱支撑。
在越来越富裕的冰岛人眼中,新年就是一场不遗余力的挥霍,他们可以在短短15天里花掉一年的积蓄,把信用卡一次一次刷给给航空公司、旅游公司、高档餐厅、五星酒店以及热带美女。每次新年假期结束,冰岛人的账户总是大面积缩水,动辄花掉百万克朗(1000冰岛克朗相当1美元)、数千万克朗的大有人在。随后而来的3月份,来自世界各地、各式各样的对账单挤满每个人的邮箱,他们戏称这些对账单是新年留下的“灰烬”,烧得很有价值。
西宁,那一碗羊杂汤啊
飘泊
有一对父子可以见证近十多年来西宁春节的变化。1985年秋天,在北京首钢工作的老张以“援青”工程师身份来到正在建设中的青海钢铁基地,条件是浮动3级工资,担任钢铁研究所副所长。回忆起那10年间在西宁的春节,老张总是闭着眼睛说:“没有超市,没有专卖店,大年三十的街上也没什么人。唯一能感到略带年味的点缀就是零零星星的鞭炮和机关大院门口高挑着的红灯笼,如果去得早,能在市中心大十字买到羊杂碎,只在除夕这天有。初一之后整个西宁城彻底平静下来,静得让人心慌。”
那个年代,一些沿海城市和“特区”已经提前迈入财富时代,国人追求财富、夸耀财富也不再遮遮掩掩;而春风难度玉门关,远离沿海城市、隐藏在高山峻岭间的大西北纵深处的城市中,大年三十依旧是“街上没有什么人”。
老张返回北京后又过了十年,他的儿子张立被国内的一家家电业巨头派到西宁担任该地区总经理,就这样,仿佛命运的刻意安排,相隔十年,父子两代的身影在西宁交错。
张立是我最好的同学,我曾经赴西宁陪他过了第一个春节,从农历小年到初五,我独自转遍了这座西北名城的大街小巷,包括东关清真大寺和黄教祖庙塔尔寺。相比内地城市,西宁仍然缺少现代气息,但是有关春节的变化已经让人大吃一惊。
在西宁,并不是所有居民都习惯过春节,城里的回族和藏族都各有自己的节日,时间也不与汉族春节重合。即使是这样,从腊月开始,以大十字为中心,周边大小上百家名品店、专卖店和商厦、超市全都人满为患,银行和柜员机前也是人头攒动,大肆购物的人群中反倒是身披藏袍的藏民为主。
我在西门一家皮衣店看中一件羔羊皮大衣,标价5000多,与北京相比便宜很多,本来想买下,就在一晃神的刹那,已经被汹涌购物的人潮挤到了大街上。
事实上,能给中国传统春节带来颠覆性变化的因素只有两个:一是观念的转变,二是财富的增加。观念是意识形态范畴,必须有强大的财力做基础,再美的心愿、再远的理想,都要通过适当的财富来实现。贫穷年代没有人妄谈奢侈,只有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不再为温饱操心,才能把目光转注到新的目标。在GDP和GNP逐年快速递增的前提下,西宁的发展横向比较,确实相对缓慢,但纵深比较,这种变化已经翻天覆地。
就在内地人以游客身份在春节期间来西宁观光的同时,新一代西宁人则逆向而行,远赴三亚、丽江旅游,西宁三大旅行社的出国游也早早停止接受报名。张立的连锁家电卖场中数码器材部曾经创下一天销出310部数码相机的纪录,其中“三分之一是价格在8000元以上的单反机型。”虽然与北京的“春节空城”无法相提并论,但是西宁城的繁华,西宁人的春节新过法已经让老张这样的老人家感慨万端。
对一个城市来说,春节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内涵——利用春节这个难得的机会向亲朋好友炫耀财富也好,携家带口远涉异国他乡也罢,都说明一年下来财富增长速度超过了生活预期,也说明财富不仅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还能开阔人们的眼界,最起码能提高人们的追求。
除夕下午,我再次赶到那家皮衣店,上午满满当当挂在店里的数百件皮衣,已经一扫而空。坐在食客如织的莫家街——西宁最大的小吃街和菜市场,类似于北京的大栅栏——我和西宁人、外地游人同坐在一条板凳、同喝一个大锅煮出来的羊杂面,感怀不已,以后西宁的春节不知道还会不会变得让老张更陌生。
法国诗人让•寇克托(Jean Cocteau)有一句诗,说:“每一个节日来临,都像一条涨潮的河流,将所有物质席卷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