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认为,在现阶段,高考不能取消,但是可以改革高中课程教育体系,使课改继续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校本研究;学校;课改
2013年10月,继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将英语考试作为高考改革的重点之后,“积怨已久”的民众又纷纷将枪口指向数学。新浪微博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75%的民众支持“数学滚出高考”,理由是:“工作这么多年了,除了数钱用到过数学,别的基本用不到。”仅仅因为“日常生活中用不着”,就给数学“定罪”,那么是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等学科也都可以相继“滚”出高考呢?
根据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发展理论,考试是高度理性化和科层化的现代社会选拔人才的基本方式,尽管有着种种弊端,其效率却是毋容置疑,其功能也是无法替代的。央视“名嘴”白岩松在郑州大学演讲时称:“中国高考有万千毛病,但却是目前最公平的一种方式。”无论家庭贫富贵贱,在高考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而且只要自己努力,高考时就能得到回报。所以,至少在现阶段,我们还不能取消高考,但是我们可以改革高考,尤其是改革与考试相配套的课程体系。
2004年秋,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在我国正式启动,目的是想解决现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时代精神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然而,这场号称“建国以来变革最巨大,影响最深远”的课程改革一路走来,却从未缺少过质疑和批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把课改推到了风口浪尖。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数学滚出高考”或是“高考滚出数学”,而在于新课改缺乏先进的理论支撑,使得我们迄今仍然固守着“知识本位”的传统教育理念,没有从本质上真正领会课改精神、认识到课改的必要性,未能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到课改的洪流中去。
20世纪后半叶,伴随着人类知识以几何级数的激增,人类知识的形态从“客观性”“普遍性”“價值中立性”的科学知识型转变为“文化性”“境域性”“价值偏好性”的后现代知识型。知识的转型要求变革与科学知识型相一致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建立起与后现代文化知识型相一致的基础教育新体系。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它会不断地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得到更新、升华乃至被改写或扬弃。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但并不是准确、唯一的解释,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对于学习,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等吸收了当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在人类认知学习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小学数学、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生成学习理论,揭示了人类学习的实质。生成学习理论认为,人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录环境信息,而是学习者将已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信息相结合,主动地选择注意信息并主动地构建信息意义的过程。
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强调人人都有学习的动力,都能确定自己的学习需要,学生在教学中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助产士”或“催化剂”。他主张有意义的学习,即学习不仅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完善内心精神世界的过程。学生在一定情境中主动地去学习,使人格、情感、经验、创造力等得到全面发展。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两种基本智慧能外,至少还存在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多种智能。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智力结构和学习方法。因此,应当从每个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出发因材施教,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张:“必须超出和突破(但不是完全否定)‘教学特殊认识论’的传统框架,从高一个层次——生命的层次,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关怀学生的生命,尊重学生的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成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点和必然趋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掌握多少知识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掌握知识并加以创新以解决未知的问题。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改革的出发点,摒弃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创造。
目前我国的课改已经进入深水区,在这个至关重要的关头,我们更要坚定信念,以更大的智慧与勇气,迎接新一轮挑战。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蔡晓.郑州市高中动态生成地理课堂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9.
关键词:校本研究;学校;课改
2013年10月,继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将英语考试作为高考改革的重点之后,“积怨已久”的民众又纷纷将枪口指向数学。新浪微博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75%的民众支持“数学滚出高考”,理由是:“工作这么多年了,除了数钱用到过数学,别的基本用不到。”仅仅因为“日常生活中用不着”,就给数学“定罪”,那么是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等学科也都可以相继“滚”出高考呢?
根据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发展理论,考试是高度理性化和科层化的现代社会选拔人才的基本方式,尽管有着种种弊端,其效率却是毋容置疑,其功能也是无法替代的。央视“名嘴”白岩松在郑州大学演讲时称:“中国高考有万千毛病,但却是目前最公平的一种方式。”无论家庭贫富贵贱,在高考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而且只要自己努力,高考时就能得到回报。所以,至少在现阶段,我们还不能取消高考,但是我们可以改革高考,尤其是改革与考试相配套的课程体系。
2004年秋,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在我国正式启动,目的是想解决现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时代精神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然而,这场号称“建国以来变革最巨大,影响最深远”的课程改革一路走来,却从未缺少过质疑和批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把课改推到了风口浪尖。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数学滚出高考”或是“高考滚出数学”,而在于新课改缺乏先进的理论支撑,使得我们迄今仍然固守着“知识本位”的传统教育理念,没有从本质上真正领会课改精神、认识到课改的必要性,未能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到课改的洪流中去。
20世纪后半叶,伴随着人类知识以几何级数的激增,人类知识的形态从“客观性”“普遍性”“價值中立性”的科学知识型转变为“文化性”“境域性”“价值偏好性”的后现代知识型。知识的转型要求变革与科学知识型相一致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建立起与后现代文化知识型相一致的基础教育新体系。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它会不断地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得到更新、升华乃至被改写或扬弃。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但并不是准确、唯一的解释,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对于学习,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等吸收了当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在人类认知学习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小学数学、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生成学习理论,揭示了人类学习的实质。生成学习理论认为,人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录环境信息,而是学习者将已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信息相结合,主动地选择注意信息并主动地构建信息意义的过程。
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强调人人都有学习的动力,都能确定自己的学习需要,学生在教学中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助产士”或“催化剂”。他主张有意义的学习,即学习不仅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完善内心精神世界的过程。学生在一定情境中主动地去学习,使人格、情感、经验、创造力等得到全面发展。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两种基本智慧能外,至少还存在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多种智能。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智力结构和学习方法。因此,应当从每个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出发因材施教,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张:“必须超出和突破(但不是完全否定)‘教学特殊认识论’的传统框架,从高一个层次——生命的层次,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关怀学生的生命,尊重学生的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成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点和必然趋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掌握多少知识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掌握知识并加以创新以解决未知的问题。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改革的出发点,摒弃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创造。
目前我国的课改已经进入深水区,在这个至关重要的关头,我们更要坚定信念,以更大的智慧与勇气,迎接新一轮挑战。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蔡晓.郑州市高中动态生成地理课堂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