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080-02
初中生作文,多以记叙文为主,平常在写作过程中,老师都会强调文章要有个相对集中而明确的中心。中心即主题,是写文章时最核心的内容,它是一根红线,贯穿全篇。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等都要以中心为依据。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里的“意”,指的便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一篇文章若缺失了中心或中心不明确,文章就如一盘散沙,杂乱无章,叫人不知所云。那么,该如何保证一篇文章中心明确而集中,不走题,不偏题,并且内容深刻呢?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真审题,确立中心
面对作文题目,我们应认真审题,确定个中心,然后我们才能围绕中心准确选材,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中心オ更加突出。如面对题目“最小的星星也能闪光”,我们应读出题目蕴含的比喻义:“最小的星星”喻指那些不起眼的人,“闪光”喻指这些人身上也有优点、长处。据此,可以确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善于发现那些不起眼的人物身上的优点”的中心,然后通过具体的故事演绎这个中心。
审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文章中心直接拟定为题目,旗帜鲜明地亮出文章的感情基调,使文章的主要内容都能浓缩于此,成为文章的纲领所在。如满分作文《经历初三,也是一种幸福》,初三生活被定义为“一种幸福”,这便是文章的中心。全文描写了作者在初三经受磨砺,追梦摘星,浴火重生的过程,表达了“经历初三,也是一种幸福”的主旨。诸如此类的作文启示我们,在审题拟作文题目时、要力求让其“知大意”“明中心”“点要旨”。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一篇文章也是如此,如果中心思想有两个或多个,相互之间便会干扰,从而导致分不清主次。因此,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只能有一个,全篇都要围绕这个中心说深说透。
二、精心选材,紧扣中心
一篇作文里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从生活中的海量素材里面加工过的,不能将原汁原味的生活一成不变地搬进作文。否则像“流水账”一般,索然无味,且中心主旨难以突出。要想突出文章中心,就需要紧扣中心来选材。应该将那些能突出中心思想的材料写进作文,做到材料选择扣准主题。
如学生作文《奶奶的粽子》,文章通过回忆奶奶包粽子的场景表达对奶奶的怀念之情。因此,作者围绕“包粽子”这个线索,依次选取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棕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等能突出中心的材料。
再比如,写《记一次爬山》,我们没有必要从一离开家就开始写,一路写来,一直写到回家为止,这样的“流水账”少有价值。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可以先写远观山峦的总印象,然后写爬山的过程,如往上爬时的奋力,爬到顶峰时的兴奋、欣喜,下山时的惬意、轻松,通过记这次爬山,表现征服山峦的勇气与尝试的美好,而关于往返乘车、途中进餐等情节可以略掉。
三、详略得当,凸显中心
凡是凸显中心的材料需要泼墨如水;与中心有关的次要材料应略写,要惜墨如金;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则应坚决舍弃。详写的材料就像“红花”,略写的就像“绿叶”,“绿叶”只是在衬托红花,不可喧宾夺主。那么,我们怎样来安排详略呢?
1.事情的起因与结果略写,过程详写。
一般的记叙文均离不开写事,起因坏节多是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背景等,为后面的事件作铺垫与准备,应略写。结果往往只是一个谜底的揭开,一般几句话即可。事情的经过却较复杂,迁回多变,应该用详尽的语言说清楚、写明白。
2.对中心作用大的详写,作用小的略写。
哪些素材对表现中心的作用极明显,哪些素材最典型,就详写;哪些对表现中心有用,但作用又不太大的素材,应略写。这一点应是判断对所用素材详略处理的最重要的依据。如朱自清在《背影》一文中,四次写到背影,只对父亲过铁路爬站台为“我”买橘子这一令作者终生感动的背影作细致刻画,其他几次都较简略甚至一笔带过,这样安排,有力地凸显了“父爱”这个中心。
3.开头、结尾须略写,人物细节须详写。
初中生的作文一般是六七百字,开头与结尾均不宜写得太多。我们要把能够突出中心的材料安排在中间部分,将其写具体、写丰满。细节描写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值得工笔细描,一篇记叙文中若没有细节描写,便不是一篇好作文。
四、反复点题,强化中心
写作文的时候,我们的文字必须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要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出你文章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你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点题意识,不失时机地反复点题。
从点题的形式来看,它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
1.开门见山点题
這是一种最直接、最简洁的点题方法,或者在标题的基础上进行成分扩充,或者叙说背景引出标题。这种方法有人称之为“入手拎题”,可以起到开宗明义的作用,使行文不至于离题偏轨。如朱自清的《背影》中,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句,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点出了父亲背影的难忘,既突出了中心,又自然地引起下文。
开篇点题,往住能使文章的思想集中突出,起到高屋建的作用。如满分作文《仍怜故乡氷》的开头:“微风清香,涌起阵阵麦浪;青山绿水,环抱着我的小小村庄。门前的小河一路欢唱,流入梦乡,伴我成长。仍怜故乡水,怜的是割不断的乡愁,眷的是美好童年和妈妈爱的目光。”深深的乡愁,对美好童年的着念和对妈妈的爱的怀念,便是文章的主旨。开头用描写和抒情两种表达方式细腻地道出了“怜”与“眷”的情感,为全文奠定了温馨的感情基调。
2.卒章显志点题
就是在文章的主题已经得到充分表现的基础上,再加上点题之笔,不但可以使读者更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还可以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如习作《爱在家中传》,以“醒来发现梦中很美好,真的希望那样一份爱能在每一个小家中传递,更在一个祖国的大家中传递”作结,鲜明地揭示了文章的题意。 3.文章中间点题
就是在文章叙述或论说的过程中,以精练的语句,恰如其分地点出文题所蕴涵的深意,加强文章内容与标题之间的联系。如一考生在《传递中发展》一文中这样书写奥运精神:“奥运精神在时代发展的要求下,渐渐发展为一个包含和平、环保、竟技、理想等方面的现代科学体系。在一站一站的传递中,从一个岛国的国民运动会发展成了一个普天同庆,全世界同乐,甚至连战争也要为之停止的盛大节日……”点出了材料(奥运)与文题(传递、发展)之间的联系。
另外,文章的点睛之笔必须言简意赅,思想精辟,具有表现力、说服力。我们作文时切不可为点题而点题,这样一来,往往是点题不成反而成为文章的败笔。
五、议论抒情,深化中心
写记叙文就像煲一锅汤,如果说记叙、描写是“食材”,那么议论、抒情就像是煲汤时加入的盐油酱醋等作料了。没有了作料的帮助,无论“食材”多么充分,熬煮的火候多么到位,我们依然觉得这锅汤淡而无味。而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却往住能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升华文章的主题,颇有“提味儿”之功效。
如佳作《劳动的智慧》当中的一段文字:“忽然,一股力量托住了我的担子。我一回头,脸一阵泛红,母亲对我说:‘挑担子也有技巧,看你这个傻样儿!是该让你吃点苦了,你看我!’只见母亲把扁担两端的绳子向上卷了卷,然后对我说:‘挑的时侯要把身子挺直,这样重力才不会都压在你肩上,会均匀到两边去。走路的时侯要随着扁担的节奏。再来试试!’我照母亲说的走了几步,咦,担子竟然没那么重了,步子也不那么晃了。我明白了:仼何事情都不能靠蛮力简单解决,劳动也需要智慧!”作者围绕“劳动也需要智慧”这个中心,叙述描写自己担土豆的劳作经历,在段末巧妙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任何事情都不能靠蛮力简单解决,劳动也需要智慧!”,深化了文章主旨,耐人寻味。
当然,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句不宜过多,能起到点明题旨或深化中心的作用即可。议论及抒情句可以穿插在文中,也可以在文末画龙点睛。
如《我的宿舍我的家》一文中,作者這样结尾:“是啊!我离开家住在外边,却仍能感到家的温暖和欢乐。同样的信念让我们走到了一起,同样的理想让我们心心相连。这血浓于水的友情为我的人生路植满鲜花;这如诗的回忆,让我的人生路阳光普洒……哦,我的宿舍,我的家!”作者在文末借助议论,赞美了宿舍带来的是家的温暖和欢乐,赞美了同学之间的友情、水到渠成地点出了文章的主题。
总之,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是与文章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文章因情真而动人,也因意切而深刻。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干万别忘了,抒情、议论是作料,能使记叙文这锅汤更有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