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留守儿童群体主要出现在农村地区,是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阶段性、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国家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不仅包括了基础设施、物质资源的保障投入,也包括了心理健康、素养培育方面的软资源投入,这对解决留守儿童群体面临的困难挑战来说具有积极的建设意义。作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关键角色,班主任要切实从该群体的核心需求和利益出发,把关爱关心该群体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策略
引言:
在较为薄弱的农村教育领域,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倾注了大量的资源投入,切实破解包括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困境在内的一系列现实困难和问题,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留守儿童是历史产物,在一定时期内还将持续存在。因为该类儿童在生活经历、家庭教育方面与其他人存在短板,因此在学校中的日常表现上会有一些孤僻、偏激的行为出现。这需要班主任的科学引导和疏导,在班级管理中着重关注这一群体,及时让他们从生活学习的不利的心态中走出来。
一、建立定期谈心谈话制度,常态化了解留守儿童动态
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多是祖父母一代,由于代差的存在,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见解与当下的儿童都有着较大差异。这就导致了儿童和家人的沟通方面具有较大的障碍,很多孩子的心理想法不被理解,而老人的关心关爱也没有有效的传达到孩子的脑海中。这就容易让留守儿童在一些社会认知上出现偏差,学习中的困惑也难以得到充分的解决,心理问题极容易出现。鉴于此种情况,班主任就要及时地介入,防止这一问题继续扩大,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班级内应当建立定期的谈心谈话制度。班主任要通过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做好一定的交流与沟通,不拘泥于课堂提问、课后问话等这种严肃形式,而是融入生活、融入细节。通过具体的事项去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目前面临的困难所在,积极联络父母、看护人来做好辅导和疏导,做好问题的解决。比如很多留守学生课后作业缺少专人解答,课堂上没有消化的问题就会被积累下来,作业难以独立完成。这时为了达成老师的任务目标,就可能会去走旁门左道,例如抄同学作业、网上找答案等等。当老师发现这一问题后,不要急于去批评,先把问题记录在案,把这一学生群体的表现状况做梳理,而后在一周的周五下午,集中召集这类同学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可以让他们说出真实的写作业状态,了解他们的诉求和难处,这时老师要对他们适当的宽容。当大家都存在相类似的问题,同理心的作用下就会把情况一五一十讲出来,更有利于老师深入了解原因,继而采取针对性解决对策。
二、落实家访制度,分类开展留守儿童关心关爱
班主任要把家访制度落实到位,在开展家访工作后,要及时建立专项工作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内容要详实,类别要齐全,包括但不限于家庭父母职业、工作地点、返乡频次、祖父母文化水平、生活经历、身体状况、儿童的近亲属关系、家中的行为表现、关系良好的同学朋友圈等。而后根据相应的分类标准,对留守儿童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来制定对应的家访方案、沟通方案、管理方案和引导方案,做到因材施教、人本管理。在做好班级留守儿童管理的同时,也要做好与父母、实际看护人间的交流,定期通报孩子在班级中的表现,多进行正向积极的信息传递,帮助家長树立学生教育的信心。对于一些苗头性的、倾向性的问题,要及早指出,告诫家长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与儿女沟通,切不可操之过急、搞一刀切,采用训斥、批评等负面的手段来告诫警告孩子。这样的方法会进一步加重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的隔阂,使得二者的沟通效率大打折扣。班主任可以根据分类档案的研究来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再通过学校的心理教学资源,设计出合理的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模板,让家长做借鉴,从而提升沟通的效率。同时在档案建立起来后,要做好数据的应用与更新。结合定期的谈心谈话制度,动态调整对学生生活状态、学习状态的信息记录,这也作为班主任开展关心关爱活动的重要依据。要充分的利用当前对于留守学生的良好政策,做到精准帮助,切实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三、改进班风学风,为留守儿童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
班级的氛围建设是留守学生积极向上心理状态形成的重要因素。班主任要在班级树立起互帮互助、相互理解、团结奋进的良好风尚,鼓励其他学生主动地去和留守学生组建结对小组,开展多对一、一对一的合作团队,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学习成果的评价。这样就会督促小组内学生下意识的进行互相交流、沟通、互助,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合作氛围,加强留守学生的组织归属感受。也能通过其他学生的正面影响,建立更加顺畅的同龄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保障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结束语:
目前,很多城乡结合和广大农村留守儿童仍然占有相当的比例。作为班主任必须重视留守儿童的日常行为,掌握存在的心理和学习生活问题,多呵护留守儿童,做好心理与生活上的指导,在教学中进行关心关爱,让留守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金丽萍.用爱浇灌,用心呵护——浅议农村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J].学周刊.2017(5):20-21
[2]姚乐.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17)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六〇中学)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策略
引言:
在较为薄弱的农村教育领域,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倾注了大量的资源投入,切实破解包括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困境在内的一系列现实困难和问题,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留守儿童是历史产物,在一定时期内还将持续存在。因为该类儿童在生活经历、家庭教育方面与其他人存在短板,因此在学校中的日常表现上会有一些孤僻、偏激的行为出现。这需要班主任的科学引导和疏导,在班级管理中着重关注这一群体,及时让他们从生活学习的不利的心态中走出来。
一、建立定期谈心谈话制度,常态化了解留守儿童动态
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多是祖父母一代,由于代差的存在,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见解与当下的儿童都有着较大差异。这就导致了儿童和家人的沟通方面具有较大的障碍,很多孩子的心理想法不被理解,而老人的关心关爱也没有有效的传达到孩子的脑海中。这就容易让留守儿童在一些社会认知上出现偏差,学习中的困惑也难以得到充分的解决,心理问题极容易出现。鉴于此种情况,班主任就要及时地介入,防止这一问题继续扩大,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班级内应当建立定期的谈心谈话制度。班主任要通过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做好一定的交流与沟通,不拘泥于课堂提问、课后问话等这种严肃形式,而是融入生活、融入细节。通过具体的事项去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目前面临的困难所在,积极联络父母、看护人来做好辅导和疏导,做好问题的解决。比如很多留守学生课后作业缺少专人解答,课堂上没有消化的问题就会被积累下来,作业难以独立完成。这时为了达成老师的任务目标,就可能会去走旁门左道,例如抄同学作业、网上找答案等等。当老师发现这一问题后,不要急于去批评,先把问题记录在案,把这一学生群体的表现状况做梳理,而后在一周的周五下午,集中召集这类同学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可以让他们说出真实的写作业状态,了解他们的诉求和难处,这时老师要对他们适当的宽容。当大家都存在相类似的问题,同理心的作用下就会把情况一五一十讲出来,更有利于老师深入了解原因,继而采取针对性解决对策。
二、落实家访制度,分类开展留守儿童关心关爱
班主任要把家访制度落实到位,在开展家访工作后,要及时建立专项工作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内容要详实,类别要齐全,包括但不限于家庭父母职业、工作地点、返乡频次、祖父母文化水平、生活经历、身体状况、儿童的近亲属关系、家中的行为表现、关系良好的同学朋友圈等。而后根据相应的分类标准,对留守儿童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来制定对应的家访方案、沟通方案、管理方案和引导方案,做到因材施教、人本管理。在做好班级留守儿童管理的同时,也要做好与父母、实际看护人间的交流,定期通报孩子在班级中的表现,多进行正向积极的信息传递,帮助家長树立学生教育的信心。对于一些苗头性的、倾向性的问题,要及早指出,告诫家长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与儿女沟通,切不可操之过急、搞一刀切,采用训斥、批评等负面的手段来告诫警告孩子。这样的方法会进一步加重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的隔阂,使得二者的沟通效率大打折扣。班主任可以根据分类档案的研究来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再通过学校的心理教学资源,设计出合理的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模板,让家长做借鉴,从而提升沟通的效率。同时在档案建立起来后,要做好数据的应用与更新。结合定期的谈心谈话制度,动态调整对学生生活状态、学习状态的信息记录,这也作为班主任开展关心关爱活动的重要依据。要充分的利用当前对于留守学生的良好政策,做到精准帮助,切实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三、改进班风学风,为留守儿童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
班级的氛围建设是留守学生积极向上心理状态形成的重要因素。班主任要在班级树立起互帮互助、相互理解、团结奋进的良好风尚,鼓励其他学生主动地去和留守学生组建结对小组,开展多对一、一对一的合作团队,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学习成果的评价。这样就会督促小组内学生下意识的进行互相交流、沟通、互助,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合作氛围,加强留守学生的组织归属感受。也能通过其他学生的正面影响,建立更加顺畅的同龄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保障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结束语:
目前,很多城乡结合和广大农村留守儿童仍然占有相当的比例。作为班主任必须重视留守儿童的日常行为,掌握存在的心理和学习生活问题,多呵护留守儿童,做好心理与生活上的指导,在教学中进行关心关爱,让留守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金丽萍.用爱浇灌,用心呵护——浅议农村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J].学周刊.2017(5):20-21
[2]姚乐.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17)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六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