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这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体育教师要提高创造才能。因此,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必须重新树立新的体育教学观,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出发,积极转变体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会体育知识和技能,更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使素质教育在学校体育中得到有效落实。笔者根据多年的体育教学课改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便与同仁们商榷。
1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师道尊严普遍存在,命令式的语气充斥课堂,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创新意识被淡化,师生关系比较冷漠。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学生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现在的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只有建立开放性的体育课堂教学结构,创设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情境,才能充分体现体育课标的要求。学生的体育水平、兴趣和个性是千差万别的,但对教师来说,他们都是教育的对象,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信任,不能厚此薄彼、带有偏见,要一视同仁,因材施教。教师要应用现代教育观审视体育课堂教学,调整“师生”“生生”关系,使体育课堂教学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2 建构有利于创新的新型育人观
《马克思选集》第一卷中指出:“每个人的个性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要牢固树立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与满足社会需要相结合的教育思想。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过分强调动作规格、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等指标,常使体育带有强制性,教学过程呆板,过分地趋于程式化、甚至军事化,忽视或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此,学校体育可通过调整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内容和手段,在体育教学中不再一味强调学生“学会”,而是要在如何使学生“会学”上下工夫。在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让学生选择一两项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项目进行锻炼,使他们在各自的锻炼中充分发展个性。同时,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品德上学会自重,在学习上学会自练,在管理上学会自治,在运动效果上学会自查,充分地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促进个体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3 树立有利于创新的新型教育观
曾有国家领导人指出:“提高人民的素质,当然包括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而人的身体素质离不开人的体质。”从这样的讲话精神中,我们不难领会到学校体育教师必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以之为宗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体育运动潜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如在学习跳山羊运动项目时,教师可多准备些不同的立体木块,让学生自己去组合,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形状,教师可在学生设计时提出安全指导。这样,在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挖掘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又如在组织学生自我创编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能自由选择一些活动器材,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运用智慧创编新颖别致的游戏,比原来的由老师指定游戏内容、方法、器材,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这样的教学和锻炼,使学生在掌握多种体育技能的同时,全面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全面的和谐发展。
4 使用有利于创新的评价标准
在体育学习中,为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我们应该使用个性化的评价标准,而不应该使用百分制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表现、学习的兴趣、解决问题的方式、结果等都应成为评价标准和内容,要突出学生个性的差异,让学生在自我纵向发展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中获得成功的信心和前进的动力,全面了解自己,认同自己,进而认识自己。
学生是教学目标的实践者,只有学生的亲身体验,才有正确的评价,特别是那些无法用定量表现的内容,包括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都是外在不易显露的心理倾向,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可以成立评价小组,对每名学生的成绩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及体育老师的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作最终的评价,使得这项工作更加民主、客观、公正、合理。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良好学风的树立。
5 贯彻有利于创新的体育思想
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校体育已经与终身体育接轨。而我国的学校体育,仍然看重近期情况,忽略了学生走上社会终身健身的功能与价值。现代教育论认为,学校教育应成为“终身教育”。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都应树立终身体育观的教育思想。让学生意识到体育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体育是伴随他们一生的运动。在日常的体育学习中,要扎实地打好体育基础,注重对学生锻炼方法的传授,从而激发每个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他们崇尚体育、热爱体育的良好习惯。
总之,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及体育新课标的实施,体育教育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体育教学符合时代要求,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体育创新人才。
1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师道尊严普遍存在,命令式的语气充斥课堂,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创新意识被淡化,师生关系比较冷漠。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学生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现在的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只有建立开放性的体育课堂教学结构,创设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情境,才能充分体现体育课标的要求。学生的体育水平、兴趣和个性是千差万别的,但对教师来说,他们都是教育的对象,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信任,不能厚此薄彼、带有偏见,要一视同仁,因材施教。教师要应用现代教育观审视体育课堂教学,调整“师生”“生生”关系,使体育课堂教学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2 建构有利于创新的新型育人观
《马克思选集》第一卷中指出:“每个人的个性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要牢固树立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与满足社会需要相结合的教育思想。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过分强调动作规格、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等指标,常使体育带有强制性,教学过程呆板,过分地趋于程式化、甚至军事化,忽视或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此,学校体育可通过调整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内容和手段,在体育教学中不再一味强调学生“学会”,而是要在如何使学生“会学”上下工夫。在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让学生选择一两项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项目进行锻炼,使他们在各自的锻炼中充分发展个性。同时,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品德上学会自重,在学习上学会自练,在管理上学会自治,在运动效果上学会自查,充分地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促进个体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3 树立有利于创新的新型教育观
曾有国家领导人指出:“提高人民的素质,当然包括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而人的身体素质离不开人的体质。”从这样的讲话精神中,我们不难领会到学校体育教师必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以之为宗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体育运动潜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如在学习跳山羊运动项目时,教师可多准备些不同的立体木块,让学生自己去组合,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形状,教师可在学生设计时提出安全指导。这样,在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挖掘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又如在组织学生自我创编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能自由选择一些活动器材,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运用智慧创编新颖别致的游戏,比原来的由老师指定游戏内容、方法、器材,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这样的教学和锻炼,使学生在掌握多种体育技能的同时,全面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全面的和谐发展。
4 使用有利于创新的评价标准
在体育学习中,为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我们应该使用个性化的评价标准,而不应该使用百分制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表现、学习的兴趣、解决问题的方式、结果等都应成为评价标准和内容,要突出学生个性的差异,让学生在自我纵向发展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中获得成功的信心和前进的动力,全面了解自己,认同自己,进而认识自己。
学生是教学目标的实践者,只有学生的亲身体验,才有正确的评价,特别是那些无法用定量表现的内容,包括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都是外在不易显露的心理倾向,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可以成立评价小组,对每名学生的成绩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及体育老师的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作最终的评价,使得这项工作更加民主、客观、公正、合理。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良好学风的树立。
5 贯彻有利于创新的体育思想
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校体育已经与终身体育接轨。而我国的学校体育,仍然看重近期情况,忽略了学生走上社会终身健身的功能与价值。现代教育论认为,学校教育应成为“终身教育”。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都应树立终身体育观的教育思想。让学生意识到体育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体育是伴随他们一生的运动。在日常的体育学习中,要扎实地打好体育基础,注重对学生锻炼方法的传授,从而激发每个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他们崇尚体育、热爱体育的良好习惯。
总之,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及体育新课标的实施,体育教育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体育教学符合时代要求,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体育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