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是要凸显以生为本,通过有别于教师主导的课堂文本的学习来张扬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增值。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每个专题结束部分都附有文本研习、积累与应用、写作实践或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综合性学习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技能性、可操作性于一体。教材这样编排,表明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较全面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在教学中主要围绕课程目标和教材编排,从以下三个途径去实施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一、进行专题综合教学,就是以语文教材的主题专题为依托,在整合某一专题下各篇选文、活动、练习等的基础上,全盘考虑的整体备课与教学。苏教版教材由专题构成,每个专题的主题非常鲜明。比如,必修教材第二册就有“真爱生命”、“和平的祈祷”、“历史的回声”“慢慢走,欣赏啊”四个主题的专题板块,每主题板块的课文都呈现这个主题,共同形成一个语文素养框架。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一方面应了解专题背后蕴含的价值取向,即编者赋予专题的教育目的,有的放矢,有理、有序、有效地开展活动;另一方面,注意教学中的知识点整合,防止重复或疏漏,避免少、慢、差、费现象的出现。
如果教师处理教材时,忽略专题的整体性,把选文肢解成一个个孤立的部分,就课文讲课文,将一个专题的内容、知识弄得支离破碎,怎能让学生构建起整体的概念,形成知识的体系?因此,我在通览全专题乃至全册书的基础上,整体考虑专题的核心内容和选文特点,确定专题的三维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跨篇章的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整体上的感知和把握能力,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比如,在教学“慢慢走,欣赏啊”这专题时,《荷塘月色》、《祝福》都有反衬,以乐衬哀,而衬托是高中诗歌鉴赏的重点,于是两文一起讲授,便于学生接受。同样,必修教材第三册“祖国土”专题,就专门挑选各篇课文引用的例句,集中讲授,方便学生理解引用的作用,有效地应对了现代文阅读中的鉴赏题型的考查。
二、组织研究性学习。苏教版专题后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融听、说、读、写、思、做于一体,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不单纯地追求智育,而特别关注思维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比如小组合作、独立探讨、调查研究等进行学习的能力。
必修教材第二册“和平的祈祷”后设计了综合性学习活动:一是搜集战争与和平题材的图片或照片,班级举办渴望和平图片展,选一幅你认为最有震撼力的图片,向没有见过这幅图片的人作口头介绍;二是小组分工合作,选择某些国家,查找资料,了解这些国家近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教育经费、社会福利和军费开支等方面的数据,写一则简明的报告。这些研究性学习,能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会阅读,从口语交际中熟练口语交际,从查找资料中较好地熟悉了搜集、积累、整理学习资料的方法,掌握了调查、访问、比较、分析、综合等常用的研究探讨的方法。同时,教师也积极参与交流,师生互动,注意开掘,做深做好。
三、突出评点式阅读方法。听说读写中,读是重点,而读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评点式阅读法。评点,一般用来记录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是把理解、感悟随时随地记在书的空白处(页眉、页脚、旁边、行间、结尾等)的读书方法。因为评点主要是综合性地理解字、词、句,语、修、逻,所以也是一种很好的综合性学习方法。苏教版必修教材第一册特别用“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来引导。
由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育价值是多元的,而评点阅读达成的目标恰好具有生成性、多层性,不局限于既定的教学目标,在阅读中可不断生成。理解、感悟没有预设的轨道,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较好地摆脱教师一味地灌输,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关注学生的基础性、整体性,从阅读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在阅读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学习必修教材第二册《祝福》、《边城》、《林黛玉进贾府》这些小说时,我先引导学生复习小说的知识;然后以人物、情节、环境为核心,自由阅读点评,理解遣词造句的妙处;接着交流,谈谈议议,互相启发;最后播放名家的讲座视频,比如孔庆东教授讲“谁害死了祥林嫂”、刘心武与马瑞芳老师谈《红楼梦》等,让学生感受差距,感受妙处,加深印象,巩固理解。
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学习资源时时、处处都有,很难划块分割,而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很难单独进行。因此,整合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很有必要,它能让枯燥的反复的学习变成一泓清泉、一汪活水。
(责任编辑 韦 雄)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每个专题结束部分都附有文本研习、积累与应用、写作实践或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综合性学习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技能性、可操作性于一体。教材这样编排,表明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较全面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在教学中主要围绕课程目标和教材编排,从以下三个途径去实施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一、进行专题综合教学,就是以语文教材的主题专题为依托,在整合某一专题下各篇选文、活动、练习等的基础上,全盘考虑的整体备课与教学。苏教版教材由专题构成,每个专题的主题非常鲜明。比如,必修教材第二册就有“真爱生命”、“和平的祈祷”、“历史的回声”“慢慢走,欣赏啊”四个主题的专题板块,每主题板块的课文都呈现这个主题,共同形成一个语文素养框架。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一方面应了解专题背后蕴含的价值取向,即编者赋予专题的教育目的,有的放矢,有理、有序、有效地开展活动;另一方面,注意教学中的知识点整合,防止重复或疏漏,避免少、慢、差、费现象的出现。
如果教师处理教材时,忽略专题的整体性,把选文肢解成一个个孤立的部分,就课文讲课文,将一个专题的内容、知识弄得支离破碎,怎能让学生构建起整体的概念,形成知识的体系?因此,我在通览全专题乃至全册书的基础上,整体考虑专题的核心内容和选文特点,确定专题的三维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跨篇章的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整体上的感知和把握能力,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比如,在教学“慢慢走,欣赏啊”这专题时,《荷塘月色》、《祝福》都有反衬,以乐衬哀,而衬托是高中诗歌鉴赏的重点,于是两文一起讲授,便于学生接受。同样,必修教材第三册“祖国土”专题,就专门挑选各篇课文引用的例句,集中讲授,方便学生理解引用的作用,有效地应对了现代文阅读中的鉴赏题型的考查。
二、组织研究性学习。苏教版专题后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融听、说、读、写、思、做于一体,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不单纯地追求智育,而特别关注思维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比如小组合作、独立探讨、调查研究等进行学习的能力。
必修教材第二册“和平的祈祷”后设计了综合性学习活动:一是搜集战争与和平题材的图片或照片,班级举办渴望和平图片展,选一幅你认为最有震撼力的图片,向没有见过这幅图片的人作口头介绍;二是小组分工合作,选择某些国家,查找资料,了解这些国家近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教育经费、社会福利和军费开支等方面的数据,写一则简明的报告。这些研究性学习,能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会阅读,从口语交际中熟练口语交际,从查找资料中较好地熟悉了搜集、积累、整理学习资料的方法,掌握了调查、访问、比较、分析、综合等常用的研究探讨的方法。同时,教师也积极参与交流,师生互动,注意开掘,做深做好。
三、突出评点式阅读方法。听说读写中,读是重点,而读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评点式阅读法。评点,一般用来记录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是把理解、感悟随时随地记在书的空白处(页眉、页脚、旁边、行间、结尾等)的读书方法。因为评点主要是综合性地理解字、词、句,语、修、逻,所以也是一种很好的综合性学习方法。苏教版必修教材第一册特别用“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来引导。
由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育价值是多元的,而评点阅读达成的目标恰好具有生成性、多层性,不局限于既定的教学目标,在阅读中可不断生成。理解、感悟没有预设的轨道,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较好地摆脱教师一味地灌输,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关注学生的基础性、整体性,从阅读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在阅读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学习必修教材第二册《祝福》、《边城》、《林黛玉进贾府》这些小说时,我先引导学生复习小说的知识;然后以人物、情节、环境为核心,自由阅读点评,理解遣词造句的妙处;接着交流,谈谈议议,互相启发;最后播放名家的讲座视频,比如孔庆东教授讲“谁害死了祥林嫂”、刘心武与马瑞芳老师谈《红楼梦》等,让学生感受差距,感受妙处,加深印象,巩固理解。
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学习资源时时、处处都有,很难划块分割,而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很难单独进行。因此,整合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很有必要,它能让枯燥的反复的学习变成一泓清泉、一汪活水。
(责任编辑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