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印象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cloudn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是一根流动的线。
  很早的时候,看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俄罗斯卷,名为“白天的星星”,里头有蒲宁等人的美文,还有就是扉页上那美丽的版画,那种线条和黑白对比的图像,让人记忆深刻。看到《素描鼓浪屿》时,这种印象就又浮现出来,只不过这次是钢笔画。
  封面纯白,上有一幅小画,黑白两色,无言自有静穆之美,画的是鼓浪屿。鼓浪屿之美,世人皆知,常见于文学、摄影、绘画,单是绘画,鼓浪屿题材的油画和水墨就很多,但未见纯粹的钢笔画,这是吸引我的原因,我想这本画册会带来别样的审美情趣。
  古代欧洲人写字用芦苇笔或鹅毛笔,后用钢笔及自来水笔,用这些笔创作的画,现在都叫做钢笔画。最初的钢笔画似乎都是“辅助”性的,为别的画种做草图、写小稿、速写之类。西方传统绘画以油画为主流,讲究色彩到了极致。但钢笔画另有宁静、肃穆、淳朴、悠远的意境,到了19世纪末,钢笔画成为独立的画种。伦勃朗、马蒂斯、毕加索、丢勒等绘画大师都曾留下精美的钢笔画。
  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钢笔画才进入中国。中国人喜好钢笔画,缘由推断起来不难——工具简单并易于掌握,所绘黑白线条画制成锌版印刷后又能保持原作的本来面貌,所以钢笔画普遍用于速写、漫画、插图、连环画和装饰画。儿时看过的一本本连环画,就是钢笔画在中国流行过的痕迹,那时候的连环画名家华三川、董洪元、颜梅华、黄云松等都是优秀的钢笔绘者,创作出大批优秀的钢笔画作品,培育了一代人共同的记忆。但随着“文革”到来,钢笔画也声息渐悄,直到近年,钢笔画才苏醒并重新发展。
  传统的中国绘画,视线条为灵魂,钢笔画的基本语言也是线(和排线),靠线和线的排列,靠与纸的白色形成的黑白对比,来构成色彩感觉。线条在客观世界中是不存在的,钢笔画却运用线条和黑白规律营造出神奇的境界,笔尖粗细不同,压笔轻重不同,运笔缓急不同……呈现出细粗、肥瘦、浓淡、畅滞不同的色调。现实的世界五彩斑斓,但绘者将其抽象成只有黑白灰但却有无穷表现力的世界,给人带来纯粹的视觉享受。
  扉页后,绘者用宁静的黄家渡夜色开始影像叙事。绘者喜水,表达很自信,看似杂乱无章的线条里流露出对水的亲近感,比渔网还细密缠绵的线勾勒出月色下沉静的海。绘者的观察非常仔细,敏锐地捕捉到月色在海面上的反光,留白巧妙形成点点月光。近处的渔船、码头上劳作的渔民都处理得非常精細,他们在月色里形成暗色的剪影,和清明的海面形成对比。然后就是一幅幅胜景,鹿礁天主堂、博爱医院、八角楼、原日本领事馆……少部分是写实,大部分是比较轻松的写生,这类作品因饱含情感和个性,更能打动人心。
  画册中还有几幅画描绘鼓浪屿钢琴学校的学生在弹钢琴,感觉绘者对人物的把握不及风景画,风景画线条比较奔放和自由,充满激情,起笔回旋都很从容,既有宁静时的低语,也有热情时的张扬,所以风景画耐看,没有沉闷、松懈之感。而人物画,虽然造型比例挑不出缺点,但缺少灵动,似乎太“工整”,反而有紧张之感。或者因为那是在一间教室里,不在绘者最熟悉的自然界中。在心灵无羁的状态下,感觉才最真实。
  遗憾的是,这次结集出版时似乎更注重于表达绘者对其精神家园的依恋和呈现,而忽视了更细致的阅读需求——绘者对同一景物在不同光线下的描绘,这个集子里少见如同莫奈反复绘干草垛和睡莲,少见梵高反复绘画邮递员邻居露林那样呈现那种在不同时间上对同一景物的不同感受,那或者才是艺术家最深情最执着的留恋。
  绘者年少在鼓浪屿求学,又到鼓浪屿工作,当钢笔画遇见鼓浪屿,成就了一场美妙的邂逅,彼此都找到温情缠绵的依恋。绘者对他的朋友苏晓东说,其实鼓浪屿失去的不仅仅是表面的宁静,更是原本的高贵气质,画册里的小楼有的已经被拆除、被重建,被改造成旅馆;鼓浪屿的钢琴声被导游的喇叭声淹没了,巷子里的落叶被快餐盒和塑料袋覆盖了……留下这些素描,再不想去看那小岛了。我也大概理解了绘者的那种情感,如同爱恋过的女子,眼见韶华老去,清楚记得昔日的容颜,怅然感叹时光的流逝,又深深地眷恋……时光在这里就是一根流动的线,连接着过去和现在,绘者用扯不断的时光的线描绘着他的精神家园,使鼓浪屿恢复成记忆里的模样——从容优雅、气质非凡。万物静观皆自得,鼓浪屿自有它的命运,而绘者或者我们,都只能内省罢了。
其他文献
作者:王汎森  出版社:北京三联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這一百年来,对于新旧文化的争论,新派逐渐成为主流论述,旧派对历史文化的看法常常被连带地扫到历史的边缘,成为隐蔽的层面。作者认为,有些论调是主调,有些却成了执拗的低音。这些“低音”需要“重访”,他想做的工作之一,是从问题遮蔽的那一面看主流与边缘的分叉点。
期刊
开始编辑工作前初读《格里芬教授的烦恼》,我犯了一个错误——把它归入“假日小说”一类。在英文原版封面上,沙滩上散放着三三两两的彩色躺椅;不少外国读者也说这是他们度假时看的书。确实,构架清晰的两段式故事,讲了主人公格里芬教授生活中的各种假期:女儿好友的婚礼,女儿的婚礼;童年时跟着父母去海滨,青年时与朋友们仅因临时起意就奔赴墨西哥,诸如此类。  作者开篇就好好折腾了他的男主角一把:年老的母亲仍不放过对他
期刊
从绘画的史料中按图索骥,搜索科学的密码  这一本《科学风情画》运用了科学的思索角度,分析绘画艺术背后的谜题与故事。作者张之杰先生在书中提及自己:“从小读正书的时间少,读杂书的时间多。”说得随意,却如杂文大家夏元瑜先生的笑谑语:“想不到生物学界出了我们这两个宝贝。”说明作者以一种自成格调、涉笔成趣的散文,书写“博物志”般的“观点”;抛开学院规章、考证,以证之于心的“观点”,突破艺术的缝隙,解决令今人
期刊
作者:彼得·史塔姆  出版社:远流出版  出版日期:2014年2月  这是一个已婚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引爆的时间点在结婚七年之后。但是作者完全出乎刻板认知,刻划了一段动机、样态皆不同于一般的婚外情。而“七年”也不只有一个,而是环环相扣了三个“七年”,小說展现这二十一年间角色境遇和德国社会的变化。
期刊
陪孩子寻找生命异象,启动生命正向循环  饱食时代,反而造就更多的空虚冷漠。  特里萨修女在造访纽约之后,曾经说过一句话:“冷漠,是心灵的大麻疯。”  看似富裕繁华的纽约,人心却显得更为冷漠、麻木。  不少进入富裕发达资本主义的国家,都面临同样的困境。物质生活的满足不再是问题时,忧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数量反而增加。  我们以为富裕后能够满足所有的物质欲望是一种幸福,没想到却是一种伤害。某些富二代、官二代
期刊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个人,会把自己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都当成是生命中的绝唱?  1988年,被诊断出身患癌症,开过三次刀,做过五个疗程的化疗,她不曾哭泣落泪,硬是挺了过来;从2003年至今,抑郁症缠身,必须每天服用赛乐特、奇比特、优甲乐和佳乐定。她竭尽全力,在不断病发的苦痛中完成《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和《我因思爱成病》。“活着比死要艰难”,这是铭刻在李兰妮骨子里的生命“真理”,
期刊
对很多事物,我们都只能无言以对。例如青春的无聊,血缘的拉扯,体制的窒碍,内心的小阴暗,它们嵌入生活的分分秒秒,是百分之九十八的人必须承受的庸常。  而当这些被描写出来,是会让人心有戚戚焉的。那是《背对背活下去》里闺蜜之间“或许每个人都曾希望自己的死党活得不幸”的friendshit(像屎一样的朋友关系);是《少女核》里不能爱也无法恨,最后只好逃跑的姐妹情谊;是《百分之九十八的平庸少女》里一下子不喜
期刊
需要怎样的经历才能彻底理解一代人的理想,以及他们在数十年里为坚持理想而付出的努力?也许,不需要什么样的经历,只要透过几天的资料梳理和一个半小时的电话交谈已足矣,可重要的是,当听了他们这么多的陈年往事,忍不住神往属于他们那一代的文化氛围和人生理想。“时代的遭遇,使得某些人拥有某些面孔。”神往完了,带着对正能量的万分感激,剩下的大概就是反思當下,反思自己,究竟要自我塑造或被塑造成什么样的面孔了。  小
期刊
5月20日这一天,“文心凋零”?小说家/学者黄锦树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的一篇文章于出版新闻贫瘠,论战熄火的文坛卷起了风暴。  文章论述核心在“散文是否可以虚构?”,同样的议题,散文家/学者钟怡雯一年前曾一度出手,结果差不多被万箭穿心,黄锦树却逆转了钟怡雯挨打的局面,并在脸书(Facebook)上引爆分享及系列讨论。  黄锦树所指“散文”,事实上是台湾散文传统的主流抒情散文,而被推上受刑台的为新世
期刊
接过《梁》的那一刻,是通体的感动。  书的封面是一张梁思成先生的相片。在清华12公寓的家中,梁思成坐在沙发左侧,双手将一份报纸轻压在膝盖上。清癯的脸,有些倦意,一束眸光凝向某处。沙发中间的位置空着,一块青色的花布铺盖,而沙发旁的录音机上是林徽因年轻时的相片。墙上的一幅字,是梁启超饮冰室的所藏吴荣光的笔墨。这张相片,是由知名摄影师张水澄先生于1964年拍摄的。五十年的辰光过往,你依然被相片中的人物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