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识别真假“手足口病”?

来源 :家家乐·中优宝贝(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yu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足口病是小孩间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症状与很多疾病相似。临床上常有家长带着“疑似手足口病”的孩子来就诊,结果检查后却发现是疱疹性咽峡炎、水痘或其他症状相似的疾病。如何识别真假手足口病已成为多数家长的困惑。
  1如何区分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又称为轻型手足口病,其实和手足口病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肠道柯萨奇病毒感染所致的,但是手足口病又不能和疱疹性咽峡炎等同。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在于二者的症状不同,这里的症状主要是说的疱疹,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主要出现在口腔黏膜上或咽喉部位,但是手足口病的疱疹出现的位置比疱疹性咽峡炎更为广泛,比如口唇周围、足部、手背部等四肢部位均有可能出现红色的疱疹,当然手足口病患儿最先出现疱疹的位置仍然是口腔,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疱疹逐步蔓延到四肢躯干部位,包括手、足和口唇周围,这是二者最为典型的区别之一。
  另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疱疹性咽峡炎虽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但是不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也就是说不会出现重症,不会发生生命危险;而手足口病的病情更为严重一些,可能出现较多的并发症,比如脑炎、肺炎、心肌炎等。
  2如何辨别水痘和手足口病?
  虽然手足口病、水痘都会出现发热现象,都是会“长痘痘”、可传染的疾病,且侵袭对象也多为3岁以下婴幼儿,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大区别。
  小儿手足口病好发于4~7月份,到8月份后开始下降,有明显的季节性;而水痘在此季节较少见,多发生在冬春季,春季为高发季节。水痘起病时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经过数小时至1天,皮肤上出现皮疹。与手足口病疱疹出现的位置不同,水痘的皮疹先出现在头部和躯干,逐渐蔓延到四肢,不过较少,手掌足底更少,呈向心性分布。开始出的为红色斑丘疹,1~2天后变成椭圆形、绿豆大小的水泡,水泡周围呈淡红色。3~4天疱疹干缩结痂,1~3周痂皮脱落。短期内留椭圆形浅瘢痕,会再次在同一位置上出现,重复同一过程。因皮疹是陆续出现的,故在病儿皮肤上可见丘疹、疱疹、痂皮同时存在。皮疹有瘙痒感,康复后不会留有瘢痕。与手足口病的感染病毒不同,水痘是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还有接触传染,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而被感染。
  小儿手足口病患病痊愈后,不会获得免疫力;而婴幼儿患过一次水痘,病愈后即可获得永久性免疫。另外可接种水痘疫苗,接触水痘后3日内接种仍然有效。
  3如何区别口腔溃疡与手足口病?
  一般的口腔溃疡是由疱疹病毒引起,以溃疡为主,发病部位往往仅限于口腔部位,且有明显的疼痛感,婴儿会有流口水现象,不愿意喝水、配方奶,大一点的孩子也会诉说嗓子疼,而手足口病如果没有继发感染一般不痛。在发病年龄上,手足口病一般易发于儿童,口腔溃疡则是任何人都有可能患病。两者的发病症状也有所不同,口腔溃疡的症状就是口腔和喉咙等处有小红疹,大多不发热。
  4如何区别丘疹性荨麻疹和手足口病?
  临床上,常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手足附近出现红色丘疹或水疱,就以为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而出现恐慌,但医生检查下来却是丘疹性荨麻疹。确实,丘疹性荨麻疹与小儿手足口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表现出相似之处,大多数孩子家长易出现混淆,但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丘疹性荨麻疹又称荨麻疹样苔藓,多在春夏秋季节发病,是婴幼儿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目前多倾向与跳蚤、臭虫、蚊、螨虫等蛰咬过敏有关,也可能与环境变化、胃肠道障碍或食物过敏等有关。丘疹性荨麻疹的皮疹可群集或散布,大小不等,一般不对称,可分布于脚底、手掌、腕部、脚踝等部位,摸起来较硬,其风团状似纺锤形,中央有小丘疹或水疱。位于手脚部的皮疹常被家长误认为是手足口病,但与手足口病不同的是,丘疹性荨麻疹多有剧痒,尤以夜间为甚,患儿常因搔抓而继发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病程1~2周,损害消退后,会遗留暂时性的色素沉着斑,且易复发。
其他文献
宝宝生病,无疑是家长身心倍受煎熬的时刻,而带宝宝去医院看病更是家长痛苦又无奈的事情。选择医院、排队挂号、排队候诊、就诊检查、描述病情、排队拿药……怎样才能使混乱的就医状况变得从容有序,其实,带孩子去医院看病也是一门学问。  一、选择医院  1.判断宝宝病情——就近原则  不是说宝宝一生病就一定要去医院,家长可先观察宝宝的病情,当宝宝出现以下症状时,请立即就医,如高热惊厥、抽搐、咳喘不已、摔伤失血较
期刊
中秋将至,各式各样的月饼礼盒充斥在各大商场超市,宝宝对中秋的认识可能就只有圆圆甜甜的月饼了。其实中秋节不光是吃月饼看月亮,家长可以跟宝宝分享中秋的传统故事,比如神话传说,诗词童谣等。热闹的中秋节要过得有中国味儿,借机让宝宝了解传统文化,送给宝宝一个有知识有趣味的中秋节,家长需要提前“充电”了!  “中秋”哪里来?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帝王举
期刊
每年到了春夏季节交替,门诊上都能遇到一些小患者,他们的指甲发白、发灰,有些还会脱落。家长们也都会有各种猜测:手指被夹了?细菌感染?还是人们常说的得了灰指甲?医学上一般认为这是“甲营养不良”的一种。  这些小患者80%以上都得过手足口病,而且指甲变化多发在痊愈后的半个月到两个月之间,所以称之为手足口病“后遗症”。手足口病后造成脱甲病的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考虑与病毒在指甲内的复制以及在甲基质内引起的炎症
期刊
春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春意盎然。同时,春季也是多种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比如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随着气温不断升高,病毒也在不断滋生,给手足口病创造了条件。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常发生在3~11月份,4~7月份为高峰期。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常易在托幼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院内交叉感染等也可造成传播。其典型表现有口痛、
期刊
点点今年5岁,幼儿园中班。下午3点半左右,点点妈接到老师电话,说点点不舒服,校医怀疑点点得了手足口病。点点妈赶紧丢下手头工作,飞快赶到学校,老师将点点送到校门口。点点妈发现点点口腔里有一大块溃疡,手心有几个小红点点,体温正常不发热。因为对手足口病了解不多,点点妈没耽搁直接带点点去医院。到医院化验血象,医生检查口腔和手脚之后,确诊为手足口病。本以为点点体质不错,免疫力够强,没想到点点还是“中标”了。
期刊
亲子电视剧《虎妈猫爸》里,虎妈主张孩子的教育应该是自由的,快乐最重要,之后却又奔赴在女儿的求学之路上,屡屡碰壁才意识到自己当初的想法与现下教育的冲突。多少家长持有类似的观念,尤其是80、90的年轻父母,因为自己承受过灌输式教育的阴影,所以经常表示“以后绝对不让我的孩子怎么怎么样”。这种想法的初衷是要给孩子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但这种类似放任的自由是从一个极端步入另一个极端,家长通常会教育出一个野蛮小
期刊
春季到了,夏季还会远吗?每年的49月份都是手a足口病的高发时期。一些家长们开始不淡定了,每每谈起手足口病,都会有种谈虎色变的感觉。  江西的许女士,最近沉浸在无限的痛苦与自责之中,悔恨的泪水怎么也洗刷不去她对儿子的愧疚。  许女士有个4岁半的儿子冬冬,小家伙长得虎头虎脑,聪明活泼,十分地可爱。刚入春,一日冬冬在幼儿园发烧了,老师通知许女士后把冬冬接回了家,许女士帮冬冬量了下体温38.3 ℃,她感觉
期刊
春天到了,气温逐渐回升,梅花、桃花、樱花都随之开放,好多人已经按捺不住想要春游的心了。特别是一些爸爸妈妈们,带上自己美丽可爱的小公主和小帅哥,畅游在春天的花海里,想想都是美极了。  汪女士如往常一样,早上起来,忙好了一切,给4岁半的女儿豆豆穿好衣服,吃好早饭,出门送豆豆去上幼儿园。像每天的早晨一样,豆豆在幼儿园门口接受老师的例行检查,汪女士则在一旁观看着。然而,这一次,豆豆却被老师拦在了门口,叫住
期刊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随着天气回暖,手足口病也开始进入发病上升期。医院门诊,前来就诊手足口病的患儿明显增多。  手足口病与麻疹、风疹、水痘等的病机、治疗相似,同属中医学中“温病”的范畴。温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是温病的高发季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  中医认为手足口病为湿热疫毒侵袭所致,多因内蕴湿热,外受时邪而成,病位主要在肺、脾、胃。肺主皮毛,“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故初期多见
期刊
“医生,你看孩子身上、嘴里长了这么多疹子,连水都吞不下去了,还有点发烧,不会是手足口病吧?”天气刚暖,3月还未到,就有家长抱着孩子来医院问诊,但是经医生一番检查诊断,孩子患的只是普通皮疹。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儿童感染上“手足口病”,会在小朋友间传播,个别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难免会引起家长恐慌。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疾病,每年3月份患儿开始增多,4~7月份为发病高峰。手足口病的症状是发烧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