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涑水河上游南畔、中条山东段北面,离绛县县城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春秋时的名城——车厢城,即今绛县南城村。在这里曾发生过至今犹令人怵目的晋时“尽杀群公子”事件,晋国曾在此建都80余年,晋文公就是在这里建立了辉煌霸业,一度成为诸侯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晋献公围杀群公子于“聚”
据晋国史记载,在晋献公初期曾发生过一次:“尽杀群公子”的事件。事件发生的背景是,晋国长期:内乱,公元前678年武后灭翼以“小泉”代“大宗”使分裂的晋国复归统一,武公死后,献公继位,首先使他触痛的是过去公族争立,殊死残杀的场景。特别是他的先祖桓叔(成师)、庄伯(鲜)、武公(称)三代在战争中,连杀四君,(昭、孝、哀、小于)而逐一君(鄂)的惨景犹历历在目。沉痛的教训使他感到,必须清除对自己君位有威胁的潜在势力。异姓之族虽有制造内乱,甚至弑君的可能,却不能自立为君。而最能威胁君权,重演弑君夺位悲剧的便是自己的内族,特别是在伐翼之后已成为显族的叔侄兄弟们。当时足智多谋的大夫士蒍也为其出谋献策,曰“故晋之群公子多,不诛,乱且起”(《史记·晋世家》)。“去富子,则群公子可谋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于是开始实施围杀群公子的密谋。先是采取挑唆、离间的手段,在驱逐“富于”(似指桓、庄族中有智谋者)杀“游氏二子”(似指桓、庄族中血缘远者)之后,又将群公子“城聚而处之”,即把他们安置在聚邑之城,突然发兵,一举围歼。从而使晋献公消除了隐患,巩固了统治地位。
围杀群公子的“聚”城,据史载和实地考证,就是过去的车厢城,现在的绛县南城村。“聚”,史家多诠释为“晋邑之专名”,因其形似车厢,又名车厢城。《方舆纪要》明确记载:“聚,即今绛县东南十里之车厢城”。《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车厢城,在山西绛县东南十里”。很多史家对此都有同样论述。从实地来看,该城沿中条山北坡而建,南北长约2华里,东西长约1华里,东西两沟夹裹;沟深约30余米。东西又有两峰对峙,呈易守难攻之势,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现旧址尚留有古墙残壁;东部有几处“岗哨台”的遗迹。当年的屋殿虽不复存在,但古代的瓦砾、陶器随处可见,有些还系新石器、唐尧、春秋早期的遗物,这说明“聚”城在围杀群公子之前就早有邑或部落。遗址有一处深约10多米,面积为120多平方米的“天井院”,即是当年的牢狱。当地百姓自古以来就叫这块地方为“牢窟垛”。据说“聚”城原系士蒍故里,后人为其建筑的纪念物虽毁,但村民尚保留着“士故里”的石匾。当年在此尽杀群公子,正是献公听取和采纳了其宠臣士蒍的建议。对在车厢城发生的这一历史事件,从文献到史家都一致认同。
晋献公“城聚都之”
晋献公曾在车厢城建都的说法由来已久,并有充分根据。据县志记载:“绛县古晋都也”,晋献公八年“献公派士蒍建都城聚——将聚命为绛,从而晋国定都于绛。”《平阳府志》也明确记载:“献公弑群公子后而徙都于绛(车厢城)”。不少学者、史学家如林汉达等都曾明确指出,晋曾在绛县建都。《史记·晋世家》载:“乃使尽杀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绛始都绛。”《诗谱》等多种文献都有同样论述。“城聚都之”一词即表明在“聚”建都。《左传》载:次年(公元前668年)晋献公命士葛“城绛,以深其宫说明是在围杀群公子的第二年,由士葛负责扩建“聚”城。这次聚城的扩建规模,《诗谱》有明确记述:“北广其方城二里”,也就是现在坡下的东南城、西南城、裴家堡三村。为何由“聚?而更为“绛”?有两种说法,一是其境内:因有绛山而命名。绛山又名紫金山,山石皆为赤色,“赤即绛也”,在绛县西北境内。二是据地形取名。邹衡先生在《论早期的晋都》中说:“晋之绛地,字本作降”,“降地名的含义,是从山坡降到平地的意思”,而车厢城的形势正是从山坡降至平地。无论哪种说法都符合晋都在绛的实际。
为什么晋献公由翼(或曲沃)而迁于绛?原因有多方面,但很重要的一条是因其居于平地,无险可守,易受攻击。当时晋国势力尚不强大,仍属“偏侯”,其土又小,大国在侧(晋大夫郭偃语),齐桓公霸业正兴,秦、郑等几个诸侯大国已经或正在崛起,晋之安全无从保证,才生迁都之念。之所以迁到车厢城,是经过认真考虑和选择的。从地理条件看,车厢城一面依山,三面皆低,山河奇险,易守难攻。登高可俯察全城,远瞰百里外动静。其北有汹涌澎湃的涑水,形成天然的护城河防,确实是极好的军事要地。迄今山坡还留有“了望台”的遗迹。再者,山上树木茂密,沟内有涌泉瀑布,地形又呈巨龙横卧之姿,在古人看来,地望颇佳。迄今其地的“龙涧早春”仍为绛县的八景之一。从生活、生产条件看,涑水沿岸,土壤肥沃。涑水远接汾、黄,既可灌溉土地,又可方便交通。中条山各类树木参天,动植物繁盛,为建筑用材、造车、造舟、制革以及人们的生活可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该山富含铁、铜矿产,尤其是铜矿储量很大,这对当时晋国制造身价很高的铜器十分有利。由上可见,献公选在车厢城建都是英明的决策。自献公建都,历经惠、怀、文、襄、灵、成,传至景公十五年(又说三年)因梁山地震而崩,引起景公极大恐惧,生怕中条山发生类似的危险才迁都于新田。
春秋时一大都邑
自晋献公建都绛之后,晋国开始由弱变强,特别是到晋文公(重耳)时创建了辉煌霸业。公元前636年,重耳在外奔亡19年,辗转八国之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返绛为君,他执政后,针对惠公给国家造成的种种弊端,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晋国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公元前639年,周王朝发生了第二次王子带之乱。王子带系当时周襄王的异母弟,他拉拢狄人,把周襄王赶出成周,自立为王。周王求救秦、晋,文公听取狐郾意见,婉阻秦师,发兵救上,俘杀了太叔带,平定了周乱,从而大大提高了文公的在诸侯国间的声望。公元前632年,又和楚展开了城濮之战。这是决定中原诸国,鹿死谁手的一次大角逐。战斗中晋先“退避三舍”,而后采取机动灵活,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击退楚兵,大获全胜,以盟主地位会诸侯于践土,一战而称霸,他称霸后,其都城随之成为诸侯国研究大事,统一行动以及朝会的中心。在城邑建设上,他崇尚节俭,戒大兴土木,但其宾馆却修得格外华丽,“馆如公寝”,这自然受到各国的欢迎。县志记载:“文公之霸业,天下畏服,诸侯接踵稽颡,屡世朝会于此,”应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为发展经济,搞活流通,文公还实行了垄断性的“工商食官”的政策,轻关易道,降低关税,极大吸引了各地商人人晋经商。同时鼓励本国商人把剩余产品抛向其他诸侯国,以增加国民收入。有资料表明,当时的绛城商贾往来频繁,市场货品丰盈,是十分繁荣昌盛的。在交通道路方面,北无障碍,西有涑水,南出山西的屏障横岭关,可通豫、秦,东 有济源、晋城两古道,可达河南、山东,可以说是很便利的。县志记载:“绛县春秋晋时,固一大都会也,其地固不狭”,真实描述了当时晋都景象。
绛县境内文物古迹及传说
晋国曾在绛建都,不仅文献;遗迹可证,而且在绛县境内至今还留有很多文物古迹。在县博物馆里仍保存着“晋旧都”、“绛县师”’(晋时绛县老人)等各种碑、匾。县境内晋献公、晋文公、晋灵公“三公”墓俱在。特别是献公、文公墓早在1962年就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献公墓位于今槐泉村,墓高约40米,宛如山丘,墓形似无柄木铎,因其偏听误国,故而“孤寝无祠”。其墓由五花土堆积,据传是怕毁坏墓地风水,即命国人排队传筐,从几十里外的曲沃太子滩传土堆墓。据专家考证,墓土和当地土质明显不同,系从远地运来无疑。文公墓位于今下村,墓高也40余米,圆形,因其功德昭著,墓前建祠,为历代祭祀。祠内立有碑记,祠虽毁,但遗迹和其碑记尚在。《元和郡县志》、《平阳府志》都载,晋文公“葬绛山东首”,“墓在绛县东二十里”,因此,其墓真实无疑。晋灵公墓在今绛县南刘家村的荒坡之上。因其暴虐靡侈,昏庸无道,被将军赵穿攻杀于桃园,死后葬于荒丘,无人祭祀。现墓堆尚在,一片荒凉景象。
在绛县民间,迄今仍在大量有关晋人晋事的传说。距车厢城很近的卓子沟,据说献公姬妾、骊姬之妹所生卓子,在此被害,故以卓子为名。小祁村,传说晋国将军祁午曾在此驻守和练兵。西灌底村,因其地势平坦,传说晋也在此驻军演练。南官庄村,传说晋文公路经此地,感其官清民朴,顺手写下一个“官”字而得名。范村,据说晋文公舅父子犯曾在此避兵,原名“犯村”,后为避讳“犯”字,更为今名,现尚存后人所建“将军庙”、石碑等遗迹。晋峪村,相传晋文公带兵到此;因士兵饥渴难忍,文公一急之下,插剑于地,拔剑时泉水涌流,由此而得名的“拔剑泉”尚在,村名也因文公曾驻兵而得名。郇王村曾建有“介子推庙”,传说介子推与母曾在此避居。孙王村,据说晋文公曾在此召开“尊王攘夷”会议而取名尊王村。后因本村孙家有人在朝为官清正,遂更为今名。董封村,据说是晋史官董狐的封地。诸多传说,不胜枚举,史野内外,足以证实,晋在绛建都后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责编 王书福)
晋献公围杀群公子于“聚”
据晋国史记载,在晋献公初期曾发生过一次:“尽杀群公子”的事件。事件发生的背景是,晋国长期:内乱,公元前678年武后灭翼以“小泉”代“大宗”使分裂的晋国复归统一,武公死后,献公继位,首先使他触痛的是过去公族争立,殊死残杀的场景。特别是他的先祖桓叔(成师)、庄伯(鲜)、武公(称)三代在战争中,连杀四君,(昭、孝、哀、小于)而逐一君(鄂)的惨景犹历历在目。沉痛的教训使他感到,必须清除对自己君位有威胁的潜在势力。异姓之族虽有制造内乱,甚至弑君的可能,却不能自立为君。而最能威胁君权,重演弑君夺位悲剧的便是自己的内族,特别是在伐翼之后已成为显族的叔侄兄弟们。当时足智多谋的大夫士蒍也为其出谋献策,曰“故晋之群公子多,不诛,乱且起”(《史记·晋世家》)。“去富子,则群公子可谋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于是开始实施围杀群公子的密谋。先是采取挑唆、离间的手段,在驱逐“富于”(似指桓、庄族中有智谋者)杀“游氏二子”(似指桓、庄族中血缘远者)之后,又将群公子“城聚而处之”,即把他们安置在聚邑之城,突然发兵,一举围歼。从而使晋献公消除了隐患,巩固了统治地位。
围杀群公子的“聚”城,据史载和实地考证,就是过去的车厢城,现在的绛县南城村。“聚”,史家多诠释为“晋邑之专名”,因其形似车厢,又名车厢城。《方舆纪要》明确记载:“聚,即今绛县东南十里之车厢城”。《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车厢城,在山西绛县东南十里”。很多史家对此都有同样论述。从实地来看,该城沿中条山北坡而建,南北长约2华里,东西长约1华里,东西两沟夹裹;沟深约30余米。东西又有两峰对峙,呈易守难攻之势,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现旧址尚留有古墙残壁;东部有几处“岗哨台”的遗迹。当年的屋殿虽不复存在,但古代的瓦砾、陶器随处可见,有些还系新石器、唐尧、春秋早期的遗物,这说明“聚”城在围杀群公子之前就早有邑或部落。遗址有一处深约10多米,面积为120多平方米的“天井院”,即是当年的牢狱。当地百姓自古以来就叫这块地方为“牢窟垛”。据说“聚”城原系士蒍故里,后人为其建筑的纪念物虽毁,但村民尚保留着“士故里”的石匾。当年在此尽杀群公子,正是献公听取和采纳了其宠臣士蒍的建议。对在车厢城发生的这一历史事件,从文献到史家都一致认同。
晋献公“城聚都之”
晋献公曾在车厢城建都的说法由来已久,并有充分根据。据县志记载:“绛县古晋都也”,晋献公八年“献公派士蒍建都城聚——将聚命为绛,从而晋国定都于绛。”《平阳府志》也明确记载:“献公弑群公子后而徙都于绛(车厢城)”。不少学者、史学家如林汉达等都曾明确指出,晋曾在绛县建都。《史记·晋世家》载:“乃使尽杀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绛始都绛。”《诗谱》等多种文献都有同样论述。“城聚都之”一词即表明在“聚”建都。《左传》载:次年(公元前668年)晋献公命士葛“城绛,以深其宫说明是在围杀群公子的第二年,由士葛负责扩建“聚”城。这次聚城的扩建规模,《诗谱》有明确记述:“北广其方城二里”,也就是现在坡下的东南城、西南城、裴家堡三村。为何由“聚?而更为“绛”?有两种说法,一是其境内:因有绛山而命名。绛山又名紫金山,山石皆为赤色,“赤即绛也”,在绛县西北境内。二是据地形取名。邹衡先生在《论早期的晋都》中说:“晋之绛地,字本作降”,“降地名的含义,是从山坡降到平地的意思”,而车厢城的形势正是从山坡降至平地。无论哪种说法都符合晋都在绛的实际。
为什么晋献公由翼(或曲沃)而迁于绛?原因有多方面,但很重要的一条是因其居于平地,无险可守,易受攻击。当时晋国势力尚不强大,仍属“偏侯”,其土又小,大国在侧(晋大夫郭偃语),齐桓公霸业正兴,秦、郑等几个诸侯大国已经或正在崛起,晋之安全无从保证,才生迁都之念。之所以迁到车厢城,是经过认真考虑和选择的。从地理条件看,车厢城一面依山,三面皆低,山河奇险,易守难攻。登高可俯察全城,远瞰百里外动静。其北有汹涌澎湃的涑水,形成天然的护城河防,确实是极好的军事要地。迄今山坡还留有“了望台”的遗迹。再者,山上树木茂密,沟内有涌泉瀑布,地形又呈巨龙横卧之姿,在古人看来,地望颇佳。迄今其地的“龙涧早春”仍为绛县的八景之一。从生活、生产条件看,涑水沿岸,土壤肥沃。涑水远接汾、黄,既可灌溉土地,又可方便交通。中条山各类树木参天,动植物繁盛,为建筑用材、造车、造舟、制革以及人们的生活可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该山富含铁、铜矿产,尤其是铜矿储量很大,这对当时晋国制造身价很高的铜器十分有利。由上可见,献公选在车厢城建都是英明的决策。自献公建都,历经惠、怀、文、襄、灵、成,传至景公十五年(又说三年)因梁山地震而崩,引起景公极大恐惧,生怕中条山发生类似的危险才迁都于新田。
春秋时一大都邑
自晋献公建都绛之后,晋国开始由弱变强,特别是到晋文公(重耳)时创建了辉煌霸业。公元前636年,重耳在外奔亡19年,辗转八国之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返绛为君,他执政后,针对惠公给国家造成的种种弊端,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晋国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公元前639年,周王朝发生了第二次王子带之乱。王子带系当时周襄王的异母弟,他拉拢狄人,把周襄王赶出成周,自立为王。周王求救秦、晋,文公听取狐郾意见,婉阻秦师,发兵救上,俘杀了太叔带,平定了周乱,从而大大提高了文公的在诸侯国间的声望。公元前632年,又和楚展开了城濮之战。这是决定中原诸国,鹿死谁手的一次大角逐。战斗中晋先“退避三舍”,而后采取机动灵活,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击退楚兵,大获全胜,以盟主地位会诸侯于践土,一战而称霸,他称霸后,其都城随之成为诸侯国研究大事,统一行动以及朝会的中心。在城邑建设上,他崇尚节俭,戒大兴土木,但其宾馆却修得格外华丽,“馆如公寝”,这自然受到各国的欢迎。县志记载:“文公之霸业,天下畏服,诸侯接踵稽颡,屡世朝会于此,”应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为发展经济,搞活流通,文公还实行了垄断性的“工商食官”的政策,轻关易道,降低关税,极大吸引了各地商人人晋经商。同时鼓励本国商人把剩余产品抛向其他诸侯国,以增加国民收入。有资料表明,当时的绛城商贾往来频繁,市场货品丰盈,是十分繁荣昌盛的。在交通道路方面,北无障碍,西有涑水,南出山西的屏障横岭关,可通豫、秦,东 有济源、晋城两古道,可达河南、山东,可以说是很便利的。县志记载:“绛县春秋晋时,固一大都会也,其地固不狭”,真实描述了当时晋都景象。
绛县境内文物古迹及传说
晋国曾在绛建都,不仅文献;遗迹可证,而且在绛县境内至今还留有很多文物古迹。在县博物馆里仍保存着“晋旧都”、“绛县师”’(晋时绛县老人)等各种碑、匾。县境内晋献公、晋文公、晋灵公“三公”墓俱在。特别是献公、文公墓早在1962年就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献公墓位于今槐泉村,墓高约40米,宛如山丘,墓形似无柄木铎,因其偏听误国,故而“孤寝无祠”。其墓由五花土堆积,据传是怕毁坏墓地风水,即命国人排队传筐,从几十里外的曲沃太子滩传土堆墓。据专家考证,墓土和当地土质明显不同,系从远地运来无疑。文公墓位于今下村,墓高也40余米,圆形,因其功德昭著,墓前建祠,为历代祭祀。祠内立有碑记,祠虽毁,但遗迹和其碑记尚在。《元和郡县志》、《平阳府志》都载,晋文公“葬绛山东首”,“墓在绛县东二十里”,因此,其墓真实无疑。晋灵公墓在今绛县南刘家村的荒坡之上。因其暴虐靡侈,昏庸无道,被将军赵穿攻杀于桃园,死后葬于荒丘,无人祭祀。现墓堆尚在,一片荒凉景象。
在绛县民间,迄今仍在大量有关晋人晋事的传说。距车厢城很近的卓子沟,据说献公姬妾、骊姬之妹所生卓子,在此被害,故以卓子为名。小祁村,传说晋国将军祁午曾在此驻守和练兵。西灌底村,因其地势平坦,传说晋也在此驻军演练。南官庄村,传说晋文公路经此地,感其官清民朴,顺手写下一个“官”字而得名。范村,据说晋文公舅父子犯曾在此避兵,原名“犯村”,后为避讳“犯”字,更为今名,现尚存后人所建“将军庙”、石碑等遗迹。晋峪村,相传晋文公带兵到此;因士兵饥渴难忍,文公一急之下,插剑于地,拔剑时泉水涌流,由此而得名的“拔剑泉”尚在,村名也因文公曾驻兵而得名。郇王村曾建有“介子推庙”,传说介子推与母曾在此避居。孙王村,据说晋文公曾在此召开“尊王攘夷”会议而取名尊王村。后因本村孙家有人在朝为官清正,遂更为今名。董封村,据说是晋史官董狐的封地。诸多传说,不胜枚举,史野内外,足以证实,晋在绛建都后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责编 王书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