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都邑车厢城考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ngan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涑水河上游南畔、中条山东段北面,离绛县县城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春秋时的名城——车厢城,即今绛县南城村。在这里曾发生过至今犹令人怵目的晋时“尽杀群公子”事件,晋国曾在此建都80余年,晋文公就是在这里建立了辉煌霸业,一度成为诸侯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晋献公围杀群公子于“聚”
  
  据晋国史记载,在晋献公初期曾发生过一次:“尽杀群公子”的事件。事件发生的背景是,晋国长期:内乱,公元前678年武后灭翼以“小泉”代“大宗”使分裂的晋国复归统一,武公死后,献公继位,首先使他触痛的是过去公族争立,殊死残杀的场景。特别是他的先祖桓叔(成师)、庄伯(鲜)、武公(称)三代在战争中,连杀四君,(昭、孝、哀、小于)而逐一君(鄂)的惨景犹历历在目。沉痛的教训使他感到,必须清除对自己君位有威胁的潜在势力。异姓之族虽有制造内乱,甚至弑君的可能,却不能自立为君。而最能威胁君权,重演弑君夺位悲剧的便是自己的内族,特别是在伐翼之后已成为显族的叔侄兄弟们。当时足智多谋的大夫士蒍也为其出谋献策,曰“故晋之群公子多,不诛,乱且起”(《史记·晋世家》)。“去富子,则群公子可谋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于是开始实施围杀群公子的密谋。先是采取挑唆、离间的手段,在驱逐“富于”(似指桓、庄族中有智谋者)杀“游氏二子”(似指桓、庄族中血缘远者)之后,又将群公子“城聚而处之”,即把他们安置在聚邑之城,突然发兵,一举围歼。从而使晋献公消除了隐患,巩固了统治地位。
  围杀群公子的“聚”城,据史载和实地考证,就是过去的车厢城,现在的绛县南城村。“聚”,史家多诠释为“晋邑之专名”,因其形似车厢,又名车厢城。《方舆纪要》明确记载:“聚,即今绛县东南十里之车厢城”。《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车厢城,在山西绛县东南十里”。很多史家对此都有同样论述。从实地来看,该城沿中条山北坡而建,南北长约2华里,东西长约1华里,东西两沟夹裹;沟深约30余米。东西又有两峰对峙,呈易守难攻之势,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现旧址尚留有古墙残壁;东部有几处“岗哨台”的遗迹。当年的屋殿虽不复存在,但古代的瓦砾、陶器随处可见,有些还系新石器、唐尧、春秋早期的遗物,这说明“聚”城在围杀群公子之前就早有邑或部落。遗址有一处深约10多米,面积为120多平方米的“天井院”,即是当年的牢狱。当地百姓自古以来就叫这块地方为“牢窟垛”。据说“聚”城原系士蒍故里,后人为其建筑的纪念物虽毁,但村民尚保留着“士故里”的石匾。当年在此尽杀群公子,正是献公听取和采纳了其宠臣士蒍的建议。对在车厢城发生的这一历史事件,从文献到史家都一致认同。
  
  晋献公“城聚都之”
  
  晋献公曾在车厢城建都的说法由来已久,并有充分根据。据县志记载:“绛县古晋都也”,晋献公八年“献公派士蒍建都城聚——将聚命为绛,从而晋国定都于绛。”《平阳府志》也明确记载:“献公弑群公子后而徙都于绛(车厢城)”。不少学者、史学家如林汉达等都曾明确指出,晋曾在绛县建都。《史记·晋世家》载:“乃使尽杀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绛始都绛。”《诗谱》等多种文献都有同样论述。“城聚都之”一词即表明在“聚”建都。《左传》载:次年(公元前668年)晋献公命士葛“城绛,以深其宫说明是在围杀群公子的第二年,由士葛负责扩建“聚”城。这次聚城的扩建规模,《诗谱》有明确记述:“北广其方城二里”,也就是现在坡下的东南城、西南城、裴家堡三村。为何由“聚?而更为“绛”?有两种说法,一是其境内:因有绛山而命名。绛山又名紫金山,山石皆为赤色,“赤即绛也”,在绛县西北境内。二是据地形取名。邹衡先生在《论早期的晋都》中说:“晋之绛地,字本作降”,“降地名的含义,是从山坡降到平地的意思”,而车厢城的形势正是从山坡降至平地。无论哪种说法都符合晋都在绛的实际。
  为什么晋献公由翼(或曲沃)而迁于绛?原因有多方面,但很重要的一条是因其居于平地,无险可守,易受攻击。当时晋国势力尚不强大,仍属“偏侯”,其土又小,大国在侧(晋大夫郭偃语),齐桓公霸业正兴,秦、郑等几个诸侯大国已经或正在崛起,晋之安全无从保证,才生迁都之念。之所以迁到车厢城,是经过认真考虑和选择的。从地理条件看,车厢城一面依山,三面皆低,山河奇险,易守难攻。登高可俯察全城,远瞰百里外动静。其北有汹涌澎湃的涑水,形成天然的护城河防,确实是极好的军事要地。迄今山坡还留有“了望台”的遗迹。再者,山上树木茂密,沟内有涌泉瀑布,地形又呈巨龙横卧之姿,在古人看来,地望颇佳。迄今其地的“龙涧早春”仍为绛县的八景之一。从生活、生产条件看,涑水沿岸,土壤肥沃。涑水远接汾、黄,既可灌溉土地,又可方便交通。中条山各类树木参天,动植物繁盛,为建筑用材、造车、造舟、制革以及人们的生活可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该山富含铁、铜矿产,尤其是铜矿储量很大,这对当时晋国制造身价很高的铜器十分有利。由上可见,献公选在车厢城建都是英明的决策。自献公建都,历经惠、怀、文、襄、灵、成,传至景公十五年(又说三年)因梁山地震而崩,引起景公极大恐惧,生怕中条山发生类似的危险才迁都于新田。
  
  春秋时一大都邑
  
  自晋献公建都绛之后,晋国开始由弱变强,特别是到晋文公(重耳)时创建了辉煌霸业。公元前636年,重耳在外奔亡19年,辗转八国之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返绛为君,他执政后,针对惠公给国家造成的种种弊端,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晋国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公元前639年,周王朝发生了第二次王子带之乱。王子带系当时周襄王的异母弟,他拉拢狄人,把周襄王赶出成周,自立为王。周王求救秦、晋,文公听取狐郾意见,婉阻秦师,发兵救上,俘杀了太叔带,平定了周乱,从而大大提高了文公的在诸侯国间的声望。公元前632年,又和楚展开了城濮之战。这是决定中原诸国,鹿死谁手的一次大角逐。战斗中晋先“退避三舍”,而后采取机动灵活,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击退楚兵,大获全胜,以盟主地位会诸侯于践土,一战而称霸,他称霸后,其都城随之成为诸侯国研究大事,统一行动以及朝会的中心。在城邑建设上,他崇尚节俭,戒大兴土木,但其宾馆却修得格外华丽,“馆如公寝”,这自然受到各国的欢迎。县志记载:“文公之霸业,天下畏服,诸侯接踵稽颡,屡世朝会于此,”应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为发展经济,搞活流通,文公还实行了垄断性的“工商食官”的政策,轻关易道,降低关税,极大吸引了各地商人人晋经商。同时鼓励本国商人把剩余产品抛向其他诸侯国,以增加国民收入。有资料表明,当时的绛城商贾往来频繁,市场货品丰盈,是十分繁荣昌盛的。在交通道路方面,北无障碍,西有涑水,南出山西的屏障横岭关,可通豫、秦,东 有济源、晋城两古道,可达河南、山东,可以说是很便利的。县志记载:“绛县春秋晋时,固一大都会也,其地固不狭”,真实描述了当时晋都景象。
  
  绛县境内文物古迹及传说
  
  晋国曾在绛建都,不仅文献;遗迹可证,而且在绛县境内至今还留有很多文物古迹。在县博物馆里仍保存着“晋旧都”、“绛县师”’(晋时绛县老人)等各种碑、匾。县境内晋献公、晋文公、晋灵公“三公”墓俱在。特别是献公、文公墓早在1962年就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献公墓位于今槐泉村,墓高约40米,宛如山丘,墓形似无柄木铎,因其偏听误国,故而“孤寝无祠”。其墓由五花土堆积,据传是怕毁坏墓地风水,即命国人排队传筐,从几十里外的曲沃太子滩传土堆墓。据专家考证,墓土和当地土质明显不同,系从远地运来无疑。文公墓位于今下村,墓高也40余米,圆形,因其功德昭著,墓前建祠,为历代祭祀。祠内立有碑记,祠虽毁,但遗迹和其碑记尚在。《元和郡县志》、《平阳府志》都载,晋文公“葬绛山东首”,“墓在绛县东二十里”,因此,其墓真实无疑。晋灵公墓在今绛县南刘家村的荒坡之上。因其暴虐靡侈,昏庸无道,被将军赵穿攻杀于桃园,死后葬于荒丘,无人祭祀。现墓堆尚在,一片荒凉景象。
  在绛县民间,迄今仍在大量有关晋人晋事的传说。距车厢城很近的卓子沟,据说献公姬妾、骊姬之妹所生卓子,在此被害,故以卓子为名。小祁村,传说晋国将军祁午曾在此驻守和练兵。西灌底村,因其地势平坦,传说晋也在此驻军演练。南官庄村,传说晋文公路经此地,感其官清民朴,顺手写下一个“官”字而得名。范村,据说晋文公舅父子犯曾在此避兵,原名“犯村”,后为避讳“犯”字,更为今名,现尚存后人所建“将军庙”、石碑等遗迹。晋峪村,相传晋文公带兵到此;因士兵饥渴难忍,文公一急之下,插剑于地,拔剑时泉水涌流,由此而得名的“拔剑泉”尚在,村名也因文公曾驻兵而得名。郇王村曾建有“介子推庙”,传说介子推与母曾在此避居。孙王村,据说晋文公曾在此召开“尊王攘夷”会议而取名尊王村。后因本村孙家有人在朝为官清正,遂更为今名。董封村,据说是晋史官董狐的封地。诸多传说,不胜枚举,史野内外,足以证实,晋在绛建都后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责编 王书福)
其他文献
我叫王三娃,是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人。小时,父亲在灵石县城一家杂货铺里当先生(即今之会计)。1945年春,也就是我12岁那年,我到父亲那儿去玩,结识了一名日军小兵。  记得父亲所在的店铺斜对面有一个日军的皇部(即营地)。这天中午吃了饭,我一人在铺子前玩,无意间抬头,看见皇部门前岗楼里的一个日兵正向我招手。因为我到这里已好些天了,所以也就不怎么害怕,朝岗楼走去。  所谓岗楼也就一人多高,由木板搭建,里
期刊
现山西省政协机关大院,是1949年太原解放后,在原“傅公祠”的基础上,经过山西省委党校、山西省行政干部学校和山西省政协等单位几经改造修建而成的。目前,于1917年修建的“傅公祠”大院,仅留傅山祠堂小院(修建政协宾馆时被拆掉六分之一)和因临危经与省文物局商定,于1994年按原设计不变而加高加大重新修建的组碧楼(即现主席办公楼)两处遗址。2000年9月21日,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这里为太原市近现代代表性
期刊
这是一张建国前的毕业证书,55岁了;这是一张硝烟迷漫的毕业证书,诞生在战争年代;这是一张珍贵的毕业证书,校长是贺龙元帅;这是一张西北军政大学的毕业证书,记录着父亲的人生履痕;这是一张出自革命熔炉的毕业证书,激励着我们前进。  毕业证书用繁体字印刷,顺序按从右到左的格式竖排,封面写着“《西北人民军事政治大学》毕业证书”几个大字。内页上方中央有一颗五角红星,中间有12个较大的红空心字“与工农兵结合,为
期刊
我和我的日籍齿科老师日野文雄约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友好交往,其中直接交往不到两年,间接书信来往约20余年。回想起那些初识的时光,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我是河南林州人,1930年出生,1946年参军后奉命学医,在太行军区医院担任看护员、护理。太原解放后,我随我军医务干部接管了太原的原阎锡山的三六医院,当时由晋绥、太行、太岳、三六医院等4家医院合并而成,最初全院仅有内科、外科和五官科三个科室,更名为
期刊
在山西省运城市革命老区,至今还广为流传着抗日县长赵宜轩的动人故事。  赵宜轩(1910年一1980年),又名赵炳照,闻喜县苏村人,1937年12月在闻喜三区高小任教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闻喜三区抗日政府区长兼区委书记、闻喜抗日县政府驻县北办事处主任、康俊仁游击支队政治指导员、夏县四区区长兼区干队队长、夏县抗日县政府县长。1943年5月,太岳行署条西办事处负责人金长庚在稷王山南麓牛庄宣布成立稷麓县抗
期刊
口述人档案:杨吉安,1938年参加革命,曾参加过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多次荣立战功,曾获“特等功臣”称号。解放后,他受到过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岁月如烟,往事悠悠。每当回忆起驻守南京城、守卫中山陵的那段日子,我就想起了并肩战斗的战友们,自己仿佛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倥偬岁月……  1949年1月下旬,华东野战军在淮海战役之后,开赴江苏六合县进行整编,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
期刊
1938年3月,在山西省牺盟会的领导下,稷山人民抗日游击队组建起来了。中共党员陈捷弟任县长兼游击支队长,聂乙任政治部主任,队伍很快发展到400余人,沿稷山北山一带展开了抗日游击活动。  同年4月初,日军抽调兵力进攻乡宁县,使稷山城内敌人兵力虚弱。陈捷弟等乘机率领稷山人民抗日游击支队,埋设伏兵,奇袭敌营,攻入稷山县城。打开敌人的仓库,向群众散发了粮、物;还放了被日军抢夺的七八十头耕牛;刷贴了抗日标语
期刊
贺龙是一位举世闻名的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一位传奇式的英雄人物。长期担任我军的高级领导职务,为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人们更多熟知的是驰骋沙场、战功卓著,作为一代名将的贺龙。但鲜为人知的是,贺龙非常重视教育、爱惜人才,重视部队的文化和体育建设。在革命战争的艰苦条件下,他办学校搞教育,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培养战争和建设所需人才,倡导建立战斗篮球队和战
期刊
一、草创阶段    蒋介石的家底是从黄埔军官学校兴起的,他深知枪杆子的重要,历来都注意改善部队的装备,不惜重金向欧美帝国主义国家购买各种武器设备来加强武装力量。同时,他又开办各种军事学校,训练、培养熟练使用这些武器的军事人员,并且为了不让大权旁落,各种军事学校的校长都由他亲自担任,具体工作才由教育长负责处理。他对机械化部队的建立更是非常关心,特派徐庭瑶到欧洲考察各国有关建设机械化部队的经验。徐于1
期刊
头寮谒灵 新年向父亲禀告家中喜事    跨进2004年,认祖归宗一年多的章孝严先生与蒋家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蒋氏家族也渐渐认同了蒋经国先生唯一还健在的儿子章孝严的身份。  2004年元月13日是蒋经国先生逝世16周年纪念日。临近中午,章孝严先生以蒋家人身份率家属赶往桃园县大溪镇头寮谒陵。他恭恭敬敬地向蒋经国的陵寝鞠躬、献花、默哀,并向父亲禀告了长女章蕙兰与李幼乔喜结良缘的好消息。  前此不久(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