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口译员中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作用的凸显,商务口译译员在商务活动中扮演的角色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从商务口译范围,特点及与其他类型口译的异同点出发,对译员在商务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商务口译 角色 传递者 兼容者 调停者
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为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及信息文化传播提供了载体、工具和渠道。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企业、产品和服务走上世界,西方企业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产品也备受欢迎地进入了中国市场。跨国商贸往来日益频繁,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口译人才属于全球稀缺人才,也是最难培养的人才。如今商务口译已成为口译实践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1.商务口译的概念
口译是指译员以口语的方式,将信息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交际活动。它可分成五大类:生活口译、科技口译、政务口译、导游口译和商务口译。其中商务口译是在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国际商务活动愈加频繁的国际背景下兴起的一种职业。商务口译多用于与商务活动相关的场合,包括技术引进、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对外劳务承包、商务谈判、经贸合同、银行托收、涉外保险、国际旅游、海外投资、国际运输等相关领域。由于当今社会对商务口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越来越多的专业口译员甚至非专业译员逐步涉及到商务口译。
2.商务口译中译员的角色
口译的特殊性在于整个交际过程中口译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体作用,口译员是各方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媒介。在大部分情况下商务口译都可以应用到一般口译的技巧与特点,且商务口译员肩负的责任也与其它口译形式译员相似,但并且商务口译大多涉及到商务交往双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商务英语口译又与一般的英汉翻译有所不同。在商务活动过程中,口译所造成的一个很小的错误就可能引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或法律纠纷。所以商务口译员要做好口译工作,必须清晰地明白自己的职责和在口译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2.1信息传递者
语言是沟通与理解的媒介,是对文化、社会、传统和历史的表达,不同的语言在语言体系、语言功能、表达方式等方面差异很大,使用不同语言的交际双方,在不同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下,对事物具有的理解和立场也有区别。口译的目的是要让听话人当场正确完整地理解所传达的信息。口译员的主要职责将一方的意思和意图用准确流畅的语言传达给另一方。在整个过程中,语言符号转换只是手段,真正的任务既是传递语言更是意義再生,因此,口译员对这两种语言必须掌握到较高的程度。具体说,口译员不仅要掌握这两种语言的语法和词汇,理解它们的修辞特征,还要具有相当高的听力水平和极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商务口译中,口译目的是沟通商务信息,以便达成统一意见进行谈判或买卖。商务活动中的双方有着不同的风格和个性,口译员的语言应该自然而迅速地实现转变,尊重译入语的特性,把从原语中提炼出来的信息内容用符合译入语语言习惯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使商务活动中的一方毫无困难地理解另一方的思想与意图。商务口译,顾名思义由两大知识板块组成:语言知识和商务贸易知识。口译员须从这两个方面提高自己的商务口译能力:
首先,口译是以语言能力为基础的,商务口译译员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好的原语和目标语表达能力。拿商务口译中比较常见的数字口译来说,汉英语系对数字的表达方法不同,汉语里有一系列的数字单位,比如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等等,而在英语里,没有与汉语中万和亿相对等的词,因此译员必须在短时间内基于英语表达单位“thousand”、“million”、和“billion”实行汉英数字间的转换。
其次,商务口译的任意性很大程度上依赖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商务活动涉及国际贸易、经济、金融、营销和法律等多个领域,而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专业术语,如外贸方面,deferred payment L/C(延付信用证);back to back L/C(对背信用证);DPA 是指document against acceptance( 承兑交单)。由于商务英语的专业术语经过了各国商人的长期使用并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口译员作为交流的媒介,一定要熟知他们的意义。针对每一次现场口译,译员在接到任务时,应该认真准备,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有关的书籍、报刊文章、会议文件等资料,了解要讨论的专题和词汇以及谈话双方的立场和态度,力求尽快抓住热点问题,这样能确保商务口译的顺利进行。
对于商务口译员来说,只懂两国或多国语言是远远不够的,较好的原语和目标语表达能力对于商务口译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整个过程中,口译员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角色——信息传递者,让自己掌握的两种语言和知识在口译过程中得以灵活运用,从而能够顺利完成所要求的信息传递任务,保证自己在口译现场这一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做到从容不迫,应对自如。
2.2文化兼容者
文化与交际的关系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广义上的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众所周知,由于汉英词语在各自的词义渊源、深层民族文化内涵、承载的文化信息及其价值取向都有所不同,并且双方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历史背景不同,这就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不一样的文化特征,因而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与其说是进行语言交流,倒不如说是进行文化交流。口译员应充分考虑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寻求跨文化交际的共同点,在增进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的语言交际氛围。口译员是跨文化意识的载体,丰富的文化信息基础是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条件。因此,口译员只有尊重文化并遵守文化规则才能更好地运用语言,才能使译语真正做到准确、得体、流畅。在国际商贸环境下也同样如此,参与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直接决定着沟通成功与否。每一场口译都可以被看作一次多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如果文化冲突现象处理不当,就可能出现麻烦或让人困窘的情况。商务口译译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商业知识,还要对交际双方的民族文化和商务企业文化背景有精深的了解,这样,才能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减少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交际中断或交际失败,从而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比如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称呼朋友或商务伙伴时, 许多欧美国家经常使用如“Dr., Mrs., Miss., Mr., Judge, Mayor”之类表示职位和头衔的词,再加上姓氏来称呼对方,甚至习惯于直呼对方名字。而中国人为了表示对别人的尊重,习惯于用对方的姓氏加上职位或头衔,如李经理、张总等。再比如,西方国家属弱交际语境文化,其语言表达特征为听者理解与否是发话者的责任、直截了当、直言不讳、对事不对人等等,而东方国家属强交际语境文化,其语言表达特征为理解是听者的责任、表达含糊、间接、对事即对人等等。这些都是跨文化交际中,口译译员需要了解并懂得灵活运用的基本文化知识。
2.3冲突调停者
跨文化冲突是由于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的不同使交际双方产生心理对抗而引发的一种现象。当交际双方各自的行为、观点、或对目标的期望相违背时,冲突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口译员表达的应该是理解了的意思,包括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和言语之外的非语言信息。在商务情境中,不同文化与立场下的说话人表达方式各异,译员应根据自身的理解判断,选择恰当的词句准确地传递说话人的意图。口译员之所以不同于翻译机器也在于他对双方的语气情感有所把握,能领悟到说话人言语中的语用意义而不是仅仅停留于字面意思之中。通常情况下,口译员是唯一知晓双语的人,如果出现现场纠纷或谈判陷入僵局,译员需要扮演冲突调停的角色,可以视情况借助语言进行调解,也可以为了控制现场秩序,略去翻译双方带有攻击性、侮辱性的语言。谈判双方都是希望商务活动顺利进行而不是彼此伤害,在各方僵持不下时,如果译员直接译出愤怒或无理可能使谈判中止甚至无果而终,而如果译员软化译语语气则可以避免活动中断,谈判可以继续进行并可能取得成功。一个合格的口译者不仅能了解双方语言文化内涵,更能充分考虑到交际需要,主动弥补说话人表达的失误或缺陷。正是由于商务口译员的非语言技巧会对谈话的气氛、走向乃至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一定程度上可说,口译的重心不是进行文化输出,而是为现场交流的双方提供服务。
比如当谈判双方情绪激昂,发生激烈口舌之争时,译员应以换用礼貌柔和的语言缓和气氛,使得谈判进行下去。或者是当谈判一方不够理智,不文明的表达破口而出时,翻译人员还应起调停作用,暂时不翻译,或改变用词,再向一方做出说明。从而避免了交际双方可能发生的争执,促进了双方的交流和合作进展。这种做法看似违背了口译原则,但是效果却是正面的,是对整个口译过程和目的的忠实。
总结
商务口译活动是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者进行的近距离“交锋”与“讨论”。从某种意义来说,商务活动在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方面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口译员角色扮演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着商务活动的成败。商务口译员应该从各个方面来提高自己,让自己真正成为语言和信息的传递者,文化的传播者,冲突的调停者,从而使跨文化商务活动顺利进行。
參考文献:
[1] 梅德明.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 庄恩平.跨文化商务沟通案例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 廖国强.浅谈商务口译[J].商场现代化,2006(27).
[6] 赵军峰、蒋楠, “论口译者的跨文化意识”[J],中国科技翻译,1998(2):29- 31.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10级研究生)
【关键词】 商务口译 角色 传递者 兼容者 调停者
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为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及信息文化传播提供了载体、工具和渠道。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企业、产品和服务走上世界,西方企业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产品也备受欢迎地进入了中国市场。跨国商贸往来日益频繁,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口译人才属于全球稀缺人才,也是最难培养的人才。如今商务口译已成为口译实践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1.商务口译的概念
口译是指译员以口语的方式,将信息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交际活动。它可分成五大类:生活口译、科技口译、政务口译、导游口译和商务口译。其中商务口译是在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国际商务活动愈加频繁的国际背景下兴起的一种职业。商务口译多用于与商务活动相关的场合,包括技术引进、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对外劳务承包、商务谈判、经贸合同、银行托收、涉外保险、国际旅游、海外投资、国际运输等相关领域。由于当今社会对商务口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越来越多的专业口译员甚至非专业译员逐步涉及到商务口译。
2.商务口译中译员的角色
口译的特殊性在于整个交际过程中口译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体作用,口译员是各方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媒介。在大部分情况下商务口译都可以应用到一般口译的技巧与特点,且商务口译员肩负的责任也与其它口译形式译员相似,但并且商务口译大多涉及到商务交往双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商务英语口译又与一般的英汉翻译有所不同。在商务活动过程中,口译所造成的一个很小的错误就可能引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或法律纠纷。所以商务口译员要做好口译工作,必须清晰地明白自己的职责和在口译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2.1信息传递者
语言是沟通与理解的媒介,是对文化、社会、传统和历史的表达,不同的语言在语言体系、语言功能、表达方式等方面差异很大,使用不同语言的交际双方,在不同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下,对事物具有的理解和立场也有区别。口译的目的是要让听话人当场正确完整地理解所传达的信息。口译员的主要职责将一方的意思和意图用准确流畅的语言传达给另一方。在整个过程中,语言符号转换只是手段,真正的任务既是传递语言更是意義再生,因此,口译员对这两种语言必须掌握到较高的程度。具体说,口译员不仅要掌握这两种语言的语法和词汇,理解它们的修辞特征,还要具有相当高的听力水平和极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商务口译中,口译目的是沟通商务信息,以便达成统一意见进行谈判或买卖。商务活动中的双方有着不同的风格和个性,口译员的语言应该自然而迅速地实现转变,尊重译入语的特性,把从原语中提炼出来的信息内容用符合译入语语言习惯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使商务活动中的一方毫无困难地理解另一方的思想与意图。商务口译,顾名思义由两大知识板块组成:语言知识和商务贸易知识。口译员须从这两个方面提高自己的商务口译能力:
首先,口译是以语言能力为基础的,商务口译译员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好的原语和目标语表达能力。拿商务口译中比较常见的数字口译来说,汉英语系对数字的表达方法不同,汉语里有一系列的数字单位,比如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等等,而在英语里,没有与汉语中万和亿相对等的词,因此译员必须在短时间内基于英语表达单位“thousand”、“million”、和“billion”实行汉英数字间的转换。
其次,商务口译的任意性很大程度上依赖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商务活动涉及国际贸易、经济、金融、营销和法律等多个领域,而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专业术语,如外贸方面,deferred payment L/C(延付信用证);back to back L/C(对背信用证);DPA 是指document against acceptance( 承兑交单)。由于商务英语的专业术语经过了各国商人的长期使用并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口译员作为交流的媒介,一定要熟知他们的意义。针对每一次现场口译,译员在接到任务时,应该认真准备,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有关的书籍、报刊文章、会议文件等资料,了解要讨论的专题和词汇以及谈话双方的立场和态度,力求尽快抓住热点问题,这样能确保商务口译的顺利进行。
对于商务口译员来说,只懂两国或多国语言是远远不够的,较好的原语和目标语表达能力对于商务口译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整个过程中,口译员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角色——信息传递者,让自己掌握的两种语言和知识在口译过程中得以灵活运用,从而能够顺利完成所要求的信息传递任务,保证自己在口译现场这一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做到从容不迫,应对自如。
2.2文化兼容者
文化与交际的关系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广义上的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众所周知,由于汉英词语在各自的词义渊源、深层民族文化内涵、承载的文化信息及其价值取向都有所不同,并且双方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历史背景不同,这就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不一样的文化特征,因而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与其说是进行语言交流,倒不如说是进行文化交流。口译员应充分考虑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寻求跨文化交际的共同点,在增进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的语言交际氛围。口译员是跨文化意识的载体,丰富的文化信息基础是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条件。因此,口译员只有尊重文化并遵守文化规则才能更好地运用语言,才能使译语真正做到准确、得体、流畅。在国际商贸环境下也同样如此,参与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直接决定着沟通成功与否。每一场口译都可以被看作一次多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如果文化冲突现象处理不当,就可能出现麻烦或让人困窘的情况。商务口译译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商业知识,还要对交际双方的民族文化和商务企业文化背景有精深的了解,这样,才能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减少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交际中断或交际失败,从而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比如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称呼朋友或商务伙伴时, 许多欧美国家经常使用如“Dr., Mrs., Miss., Mr., Judge, Mayor”之类表示职位和头衔的词,再加上姓氏来称呼对方,甚至习惯于直呼对方名字。而中国人为了表示对别人的尊重,习惯于用对方的姓氏加上职位或头衔,如李经理、张总等。再比如,西方国家属弱交际语境文化,其语言表达特征为听者理解与否是发话者的责任、直截了当、直言不讳、对事不对人等等,而东方国家属强交际语境文化,其语言表达特征为理解是听者的责任、表达含糊、间接、对事即对人等等。这些都是跨文化交际中,口译译员需要了解并懂得灵活运用的基本文化知识。
2.3冲突调停者
跨文化冲突是由于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的不同使交际双方产生心理对抗而引发的一种现象。当交际双方各自的行为、观点、或对目标的期望相违背时,冲突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口译员表达的应该是理解了的意思,包括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和言语之外的非语言信息。在商务情境中,不同文化与立场下的说话人表达方式各异,译员应根据自身的理解判断,选择恰当的词句准确地传递说话人的意图。口译员之所以不同于翻译机器也在于他对双方的语气情感有所把握,能领悟到说话人言语中的语用意义而不是仅仅停留于字面意思之中。通常情况下,口译员是唯一知晓双语的人,如果出现现场纠纷或谈判陷入僵局,译员需要扮演冲突调停的角色,可以视情况借助语言进行调解,也可以为了控制现场秩序,略去翻译双方带有攻击性、侮辱性的语言。谈判双方都是希望商务活动顺利进行而不是彼此伤害,在各方僵持不下时,如果译员直接译出愤怒或无理可能使谈判中止甚至无果而终,而如果译员软化译语语气则可以避免活动中断,谈判可以继续进行并可能取得成功。一个合格的口译者不仅能了解双方语言文化内涵,更能充分考虑到交际需要,主动弥补说话人表达的失误或缺陷。正是由于商务口译员的非语言技巧会对谈话的气氛、走向乃至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一定程度上可说,口译的重心不是进行文化输出,而是为现场交流的双方提供服务。
比如当谈判双方情绪激昂,发生激烈口舌之争时,译员应以换用礼貌柔和的语言缓和气氛,使得谈判进行下去。或者是当谈判一方不够理智,不文明的表达破口而出时,翻译人员还应起调停作用,暂时不翻译,或改变用词,再向一方做出说明。从而避免了交际双方可能发生的争执,促进了双方的交流和合作进展。这种做法看似违背了口译原则,但是效果却是正面的,是对整个口译过程和目的的忠实。
总结
商务口译活动是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者进行的近距离“交锋”与“讨论”。从某种意义来说,商务活动在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方面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口译员角色扮演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着商务活动的成败。商务口译员应该从各个方面来提高自己,让自己真正成为语言和信息的传递者,文化的传播者,冲突的调停者,从而使跨文化商务活动顺利进行。
參考文献:
[1] 梅德明.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 庄恩平.跨文化商务沟通案例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 廖国强.浅谈商务口译[J].商场现代化,2006(27).
[6] 赵军峰、蒋楠, “论口译者的跨文化意识”[J],中国科技翻译,1998(2):29- 31.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10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