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在于选择

来源 :销售与市场·成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shu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我们的一生不是因为偶然而改变,不是因为环境而改变,而是由于我们的选择。选择让自己的生命有了意义。
  
  对于即将毕业的学子来说,是选择工作还是继续读研?是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留学?是去外企还是私企抑或是国企?是考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还是自己创业?
  两年前,我也面临同样的抉择。用“抉择”这个词,是因为这两年的经历让我知道当初的那个决定的深远影响。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
  两年前,我跟许多大学行将毕业的同学一样,面临着A、保研;B、工作;C、留学的单选题。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是面临比高考选志愿学校还要难好几倍的选择题。
  A选项,保研的对象是国内一所地处海边的名牌大学,尤其是我所学的广告学领域实力颇强。学校和专业都是我所喜欢的,剩下的只是我是否愿意花3年的时间作为机会成本了。
  B选项,由于性格的缘故,大学时代自己一直在捣鼓着各种兼职。如果毕业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当时,B选项下面还有3个子选项:羊城晚报社、S公司、比亚迪汽车公司。
  C选项,留学。毕业前接到美国纽约州的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的offer。没想到毕业前跟风凑热闹申请海外学校的我竟然也收到了offer,这让我自己倒是吃惊不小。但因为家庭缘故我首先放弃了C选项。
  现在只剩下二选一了。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自己在大二时制定的职业规划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职业规划中,我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分为4个阶段,大致为:(1)毕业后3年内为初入职场时期,让自己有一个找到最适合自己职业位置的周期;(2)30岁前:专业的职业经理人;(3)31~35岁:创业家;(4)36~45岁:企业家。我的职业规划每年都在“修订”中,以赶上瞬息万变的时代,但是修订的只是“如何达成目标的方式”,目标却未被动过。
  社会和职场是最好的学校,于是即使有些让人惋惜,我还是放弃了A选项。市场如战场,跟大多数想驰骋商场的年轻人一样,我坚信只有残酷的市场磨练才能让自己真正学会如何做一个营销人,如何去思考一个企业一个品牌的营销。
  剩下的只有B选项了。新闻记者也是自己一直所喜欢的,我也有自己的新闻理想,希望通过自己的正义之笔能为更多的人带来公平、正义和真相。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淫(根据新闻传播类专业大四必须在媒体实习一年的要求,2007年8月开始我先后在一家电视台和一家晚报担任了一年的实习记者),当时的自己觉得整个新闻行业弥漫着一种浮躁情绪,出于胆怯,我还是没能选择媒体。
  到这里,只剩下S公司和比亚迪汽车公司了。S公司是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也是国内母婴营养食品行业的领导品牌之一。自己大三时曾在S公司兼职过,担任其两广区域的实习生主管,对公司的情况也较为了解,而且也有一定的感情基础。S公司这次等待我的是销售主管的岗位(在S公司销售主管是最低一级的销售管理岗位,直接管理销售代表、导购员,管理的市场区域一般为1~4个县/1个地级市)。比亚迪汽车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也是国内汽车行业领军品牌之一,它向我招手的则是和我专业对口的广告部。
  一边是自己熟悉的公司,一边是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岗位,也是未来朝阳行业的汽车行业;一边是要在广阔的市场上玩命奔走,一边是可以在舒适宽敞的办公室把玩创意;一边是做大家熟悉的业务员,一边是大家更熟悉的白领——两个岗位都可以把我带向自己的职业目标。
  最后我还是把票投给了S公司。首先是因为我曾经在S公司兼职过,对它比较熟悉,更重要的是这个岗位可以让我接触到市场最末端的“神经点”,而这段经历肯定会让自己对市场运作有一个形象而深刻的认知,当然也会有比较丰厚的销售奖励,这样可以让我在短期内将大学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还清。
  就这样,我把自己人生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交给了S公司。
  当时的自己在选择人生第一份工作时有踌躇与犹豫,有理性与感性之间的抗争,也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碰撞。在两年后的今天看来,虽然当时选择的机会成本是保研、留学、去比亚迪汽车公司和知名媒体,但我得到是一份意料之外的精彩,这让自己有了一个亲密接触市场、亲密接触优秀企业的机会。
  是的,因为当时的决定,我没有继续攻读硕士,也没能去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把玩创意,但我却可以在一年内走遍华东、华南、华北的城市和乡村市场(作为刚毕业即入职的销售主管,进入S公司后6个月内需要去全国不同的市场进行实习,以熟悉市场操作,我曾先后到过阜阳、青岛、赣州、北京、广州、东莞等市场,后在东莞市场定岗);可以在华南的繁华都市用心经营自己的区域市场;可以了解不同业态的终端门店是如何运营的;也有了与KA系统的采购经理和乡村商店的老板自由沟通交流生意经的机会;有机会与自己的销售团队一起打拼……更为重要的是,自己明白了如何更好地与经销商合作,如何让顾客更加青睐于自己所服务的品牌,也开始对快速消费品的营销模式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在这里,我想提醒准备跨出校门的和刚刚跨出校门的朋友,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这份重要不亚于你的初恋,因为它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一生的时间里影响你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甚至做人的风格。我所庆幸的是自己当时的决定让我能够接触到一家优秀企业的内部管理和企业文化、企业家的独特魄力与魅力。这个企业算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位良师。
  在S公司快乐地工作了14个月,已经超过了自己当初设定的坚持一年的预期。我想,如果我们在对所处的企业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就匆忙跳槽是非常不明智的,至少,我们需要用一定的时间来了解我们所在的企业,不管它是如何失败过、如何不合理或者如何的辉煌。因为我们需要知道,它为什么会有现在的问题?它为什么会有现在的成绩?身为员工,我们是否真的尽了全力?我们是否换位思考了?在做出每一个决定前,我们是否考虑过其所隐藏的机会成本呢……
  不要因为薪水的高低而选择一份工作,也不要因为这份工作会有很大前景而选择它,重要的是这份工作对你来说是否重要?是否能帮你得到你想要的?是否能让你快乐?但我即使入对行,也很快乐地工作,却未能坚持更久。这是教训。
  有时候,看起来最近的路,却是最远的;看起来最远的路,其实是最近的。
  我们要做什么
  在我高中时期的日记本扉页,贴着一个很古老的故事: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每天早晨羚羊睁开眼睛,所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更快,否则我会被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他脑海中的念头是,我必须能赶得上跑得最快的羚羊,要不然,我会饿死。于是,几乎同时,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
  这个习惯一直保持至今。
  “奔跑”也就无形中成了我的座右铭。一位古罗马的皇帝说过,“把生命的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明天永远不会到来。”这些有意或无意中接受的观点一直告诫自己:必须时刻奔跑着,与时间赛跑!有计划有轻重地去把每一天中的所有事情处理好。只有把重要的事情做好了,紧急的事情和不重要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2009年8月,再一次修订自己的职业规划时,觉得自己应该寻求一个崭新的平台来锻造自己,比如营销策划行业。当时觉得自己已经有一年多的市场经验了,足以在营销策划行业继续“学习深造”了,于是就辞掉在S公司的工作,到北京寻找“学习对象”——即找个可以跟随的人。直至后来结识Ray,第一眼便觉得他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导师”,我相信他能给我所缺乏的东西,比如如何更好更快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说在S公司更多的是一个当兵扛枪开枪的角色的话,那么我就必须把枪端稳,打准;而现在的工作则与过去明显不同,这是一个要求自己必须学习如何更好地指导别人向哪里开枪及如何开枪的角色。而一年多的市场一线经历也让我能够较为清晰地知晓所谓的渠道是什么样子的,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我现在的工作积攒了许多生动的、亲历的、真实形象的市场画面和案例,这是我思考营销的起点。
  然而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了,一年多的市场一线经验给我带来更多的是微观层面的认知和思考,而战略方面的思考还相当浅薄。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也许是因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的缘故,自己对市场的了解和理解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也就是说,我离开市场一线太早了!现在想来,如果我能在市场一线浸淫3~5年,然后再踏上营销策划这条“船”,那么我的认知深度和高度将会有一个质的提高。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提前上船了,那么只能通过不断的市场走访和更多的学习、思考来弥补实际操作经验不足所落下的“功课”。
  我不能说我现在就已经找到了可以干一辈子的事业,但这却是帮助我开启“我可以干一辈子的事业”的大门。在这个平台上,我有机会思考战略层面的细节,有机会从一个战略高度去审视市场,更有机会向高手近距离地学习。
  记得刚开始时,我思考问题时思维过于发散,写的策略方案无重点无层次,于是我的老板Ray跟我说“黄点要清”,“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点”,“要多学习多思考营销案例”。尤其是“黄点要清”(“黄点”属陕西方言用词,意思为目标、要点、核心、关键点)这4个字给我的触动最大,它时刻都会提醒我:你写的方案抓住问题的关键点了吗?思路清晰了吗?如果连自己都说不清楚,如何让别人听明白。
  人生和职业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我们连自己要干什么都不知道,那如何去选择职业?如果思路不清晰,我们又如何面对各种机会和道路而做出选择?如果不知道问题的关键点,我们的一切努力都只能是徒劳罢了!
  回首这两年来的经历,尤其是转行营销策划行业以来,我所收获的不仅仅是被客户接受并执行的策略方案,也不仅仅是策划了几个成功的市场活动,而是由“黄点要清”所引发的对自己思维方式的反思,是“奔跑”所给我带来的心理上的紧迫感。我每天睡觉前都会问问自己:今天,我学习了吗?今天,我收获了什么?市场销售见涨了吗?客户满意了吗?我尽力了吗?今天的事情全都做完了?都尽善尽美了吗?今天的我让自己满意了吗?我今天快乐了吗?
  
  我们处理的事情一般分为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如果不做重要的事情就会常常去做紧急的事情。找工作也是如此,“想好自己究竟要什么”是重要的事情,“找工作”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今天你还是因为急于找一份工作而不去思考,那么或许将来就要承受不断找工作的痛苦。所以,不论是刚刚毕业还是正准备毕业,也不论是在卖啤酒还是卖电脑,我们都该给自己一个职业规划,通过这个规划告诉自己哪些是“重要的事情”。一旦选择了,就不要轻易放弃,因为我们大多还是处于“黑铁”的阶段,要锻造成上等钢材,还需要经过无数次的“炼炉”,才能达到“百炼钢成绕指柔”的境界。
  未来是我们选择的结果,不是我们必然的命运。
其他文献
所有成功者都有同样一个特质:有很强的目标性,自我定位非常明确,而且为达目标“不择手段”。    找到目标,给自己一个清楚的“定位”,彻底地执行——这叫做“目标决定一切”,你信吗?我对此深信不移。职场10年的观察,所有成功者都有同样一个特质:有很强的目标性,自我定位非常明确,而且为达目标“不择手段”。  别做三类营销人  成长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避免陷入人们最容易出现的三种状态:(1)一蹶不振,混一
期刊
一家公司安排来应聘的销售人员分三天参加三次考试。  第一天考试,小李以99分的成绩名列榜首,一个姓王的女孩以95分的成绩排在第二。  第二天考试,试题竟然和第一天的完全一样,但监考者强调没有发错试卷。小李不再多想,很快便答完交卷。  成绩下来,小李仍以99分的成绩排名第一,那位交卷最晚的女孩小王以98分的成绩排名第二。  第三天考试,试卷一发下来,考场便炸开了锅,因为试题还是前两次的。监考者一再强
期刊
毕业之初的半年里,我一共换过3份工作,当我想换第四份工作时,姐姐问我:“你毕业到现在有没有一份工作超过3个月的?”一句话问得我哑口无言。    大学刚毕业时,我跟同学一起到西安一家相当不错的公司应聘,当时面试官看了看我们的简历什么都没问,就直截了当地说:“不好意思,我们想招一些在社会上摔打了几年的有经验的老人,暂时不考虑用应届生,应届生工作不够稳定。如果3年之后你们还想进来,我们随时欢迎。”我们为
期刊
几年前,曾列席10亿级企业的集团工作会议,也曾被当作新一批的接班梯队来培养,然而,由于自己的幼稚致使机会付诸东流。    1  几年前,我曾在一家年销售额约15亿元的机械制造企业H公司工作。老板很信任年轻人,让我和另外几个职位较低的同事列席每月一次的集团工作会议,听取各分公司高层的月度汇报及某些重大事项的决策讨论。  在这些会议上,可以与闻一个10亿级企业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思考和处理方式,可以锻炼
期刊
当你刚刚进入一家各方面还说不上完善的公司,怎样才能让自己不会“太受伤”?    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很多在校园里没有想过也没有学过的东西,都可能会与职场新人不期而遇,只有到了具体的销售工作岗位上,你才会发现很多事情并非如你事先所想象的那样。  入职前,你可能斗志昂扬,暗下决心要好好干一番事业;入职后,你会发现仅仅依靠自己的努力还不够,你还要努力去适应公司内外环境,去迎合各种外界需求,以及平衡各种利
期刊
营销技能是由一些技术模块组成的,新人入行,对照这些模块按图索骥去学习,就能少走弯路,学得踏实。    有趣得很,在培训问题上,营销老总和营销“菜鸟”有相同的忧虑和困境:  “菜鸟”们刚入行,惴惴地揣测:我要学什么营销知识?怎样学才能变成高手?  老总们则希望:公司内部能建立营销培训系统,新人进门按照这个系统“加工”,就能变成“老鸟”。  于是,企业成立了培训部,但很多培训部的职责就是把公司的培训费
期刊
一场好好的特价机宣贯被小李搞砸了——给别人送钱还要赔小心!看着小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样子,赵强似乎看到自己以前的影子。那么,刚入行的新人,到了经销商那里究竟应该干什么、说什么?    “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美特济南分公司总经理赵强放下客户电话哭笑不得,偷鸡不成也就罢了,蚀把米还要赔一副笑脸,这个小李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进入6月份销售旺季,美特公司产品一直供不应求,部分区域出现经
期刊
“理念到动作”营销培训创始人,主张“培训要把理念宣导落实到动作分解,让学员上午听完下午就能拿到市场上运用”。  从基层业代做起,12年销售实战经验,历任可口可乐、顶新集团等知名企业产品经理、销售经理、销售总监等职。出版4套营销专著、10余套培训光碟,国内50余家电视台热播。  先后为可口可乐、统一企业、嘉里粮油、美的集团、TCL集团、九阳家电、康佳集团、恒安集团、联想集团、中国石油、双汇集团、大自
期刊
销售是一项智力活动,只有善于动脑筋的销售人员,才有可能体会到销售的乐趣、成功的甘美。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的一所中学教书,由于越来越不满足这种安逸生活的乏味,经过一年的思索和心理斗争,次年9月我辞去教职,10月应聘于一家教辅公司。  奔赴新市场  一个月后,公司这批新员工被分到全国各地市场,我来到中原,负责河南某地级市场的终端开发。  初到一个陌生市场,新人往往感觉时间紧迫,急于做出成绩
期刊
主持人赵周  赵周老师曾在阿里巴巴集团、华数集团等知名企业从事销售相关工作多年,历任一线销售、销售管理、销售策划、销售培训以及市场营销管理等工作,现为多家合作企业提供销售咨询和培训服务,其培训理性、实战、幽默,结合学员实际问题,强调实战技能提升,受训学员涵盖英格索兰、中达电通、GE医疗器械、西门子、阿里巴巴、腾讯科技、中兴通讯、欧莱雅、中智、安泰人寿、中国电信等企业。  著有销售随笔集《老熊周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