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兴趣就有记忆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ilul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学生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感兴趣时。就会心驰神往,积极关注,主动探索。培养初中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兴趣,教师可从采用以下方法:精导妙引,激发兴趣;设疑问难,保持兴趣;创新板书,巩固兴趣;精彩结尾,延续兴趣。
  关键词:初中生 语文学习兴趣 培养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学生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感兴趣时,就会心驰神往,积极关注,主动探索。培养初中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可从导入、提问、板书、结尾等方面人手。
  
  一、精导妙引,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设计得好,可以先声夺人,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活跃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心灵,达到师生和谐交流、情感共鸣的理想境界,从而为优化整个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选用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与内容进行导人,往往收到良好的效果。一首歌曲、一个故事、一段视频、一条新闻、一幅漫画、一则谜语等等都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如教授《木兰诗》时可播放豫剧《花木兰》中“谁说女子不如男”,引出本文主人公。音乐为课堂营造了一种激发、感染学生情绪的良好氛围,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又如,有位教师在讲朱自清的《背影》时,这样导入:“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学国文教员的永恒记忆: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三日,走出家门,就看见一群小学生在争着抢着看一张当天的报纸,其中一个惊慌地喊道:‘老师,写《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昨天死了!’看到孩子们那种怆惶悲戚的神情,不禁无言地流下泪来。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背影,能牵动这么多人的心?下面请同学翻开课本,让我们一同走进朱自清的这篇散文《背影》,看看这篇散文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这样的导人会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索的欲望。有位教师这样导人《再塑生命》:播放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千手观音》精彩画面,然后说:“请同学们谈谈节目幕后的故事。如果让你把这个故事告诉给一个生活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的人,你打算怎样告诉他?(学生讨论)同学们会感到很为难,可是在19世纪美国的莎莉文老师就创造了一个奇迹。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见证这个奇迹。”视频播放与提问结合,激发了学生急于探求的兴趣。
  
  二、设疑问难,保持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课堂导人时教师要善于设置和提出问题。实践证明,问题设计得巧妙,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和增进自我概念。语文教学中一些比较书面化、哲理化的问题,教师如果直接提问,学生会觉得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如果把问题生活化,运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材料、事例,让学生能设身处地地根据自己的经验、生活感触加以理解,就能“心有灵犀,一点就通”。有些课文蕴含的思想意义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才好理解,如果直接灌输,就很可能会煮成夹生饭。如在上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时,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作者专门写了此文来纪念阿长,而阿长只是一个社会地位卑微的保姆。如果直接介绍、讲析,学生不会完全理解。针对这个情况我提了一个问题:“‘阿长’的‘长’在这里读什么音?和阿长本人特征相符吗?为什么?”这样不仅解决了字的读音问题,而且学生也很有兴趣进而去追究阿长社会地位的卑微及其原因。
  除了内容上的新颖别致外,提问还应在形式上不断变化,如整堂课采用形式单一的提问,就会使学生感到乏味,造成学习上的“疲倦”,从而降低教学效度,甚至趋向无效。设计课堂提问不可机械死板,类型应灵活多样,有时可连续问,即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层层深入、步步逼近,开拓学生思路,突破教学难点;有时反问,有时设置矛盾式提问。如有位教师教学《你一定会听见的》时,首先播放两个DV镜头(都是幼儿与妈妈关于人能不能听懂动物的话的对话):一个镜头显示人能听懂,另一个镜头显示人不能听懂,提问:“同学们,两段片子,一个说人不能听懂动物的话,另一个却说能听懂。那么,人类到底能不能听懂各种声音呢?让我们从桂文亚的文章《你一定会听见的》中去寻找答案吧。”
  
  三、创新板书。巩固兴趣
  ,
  
  刘国正先生说过:“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对教学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设计出一个好的板书不等于就有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却不能没有出色的板书。心理学实验证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90%以上来自眼睛。以现代信息科学的观点分析,学习知识过程中的记忆公式是这样的:记忆=视觉85%+听觉10%+触觉5%。公式说明了视觉在记忆中的作用,而课堂教学就是知识存储记忆的过程,板书在增强学生记忆力中的地位与作用可想而知。如果让学生老是看一成不变的板书,活泼好动的学生就会很快厌烦,失去兴趣。在设计板书时,语文名师都非常重视板书的设计,做到新颖性、形象性和艺术性。北京特级教师宁鸿彬先生《变色龙》的板书设计成箭靶形:透过主人公“善变”——见风使舵(穷人不如富家犬)的表象,抓住他的“不变”——媚上欺下(人得势鸡犬升天)。有位名师上《过秦论》时分别用黄、红、蓝等多种颜色和大中小三种字体设计出新奇鲜明的板书:“秦孝公的战果”:黄色,小字;“惠文公、武王、昭襄王的战果”:粉红色,字略大:“始皇的战果”:大红色,字粗大,以突出始皇时秦朝强盛的无以复加,始皇威势的登峰造极;然后用冷色调蓝粉笔轻轻地写下不可一世的秦王朝片刻间“流水落花春去也”的结果。新颖的板书设计给学生以视觉冲击力和感官刺激,不仅有助于记忆,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精彩结尾。延续兴趣
  
  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不仅要有精彩的开头,也需要精彩的结尾。如此,学生才会有“课虽尽而兴未尽”“乘兴而来,尽兴而回”的良好状态。语文教师可通过各种技巧与方法设计来结尾,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以伸展与延长。教师可采用故事结尾式,即讲一个生动的或耐人寻味的故事结尾。如,有位教师教学《三个儿子》时,以讲唐伯虎写祝寿诗的故事结尾,这个故事既加深了学生对“先抑后扬”这种写作手法的理解,也增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还可采用乐曲熏染方式,播放动听的乐曲,让学生沉浸在乐曲所营造的浓烈氛围中,情感得以熏染,心灵得到净化。如上《我的母亲》结尾时可以这样:“同学们,母爱犹如一泓清泉,让我们的心灵永不受污;母爱犹如一缕阳光,让我们的心灵永远温暖。热爱我们的母亲吧!让我们用歌曲《懂你》来表达我们的这份心意。”运用课外拓展式,以简洁的语言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布置迁移写作题目,如教完《范进中举》后,教师布置:如果这次范进还没中举,请你设想一下,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再如《再塑生命》的结尾:“回顾生命再塑的过程,海伦以超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知欲,跨越了生命的一道道沟坎,莎莉文老师用博大而深沉的师爱改变了海伦的生命轨迹。生活中许多残疾人克服自身残疾,刻画出完美的人生,你都知道哪些?课后去找找看,咱们举行一个交流分享活动。”这些拓展式的结尾会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去完成任务。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激发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应是语文教师花工夫去努力探索与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布鲁纳,《论认知》
  [2]布鲁纳,《教学过程》
  [3]牛雅杰,《刘征诗书画集》
其他文献
摘要:陈独秀一生坚持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无情而又尖锐地批判形形色色的专制主义。在:十世纪头四十年里,他先发动和指挥了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共第一代领袖集体一起,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局面。然后又以斯大林的独裁现象为批判对象,明确地指出了其错误做法对中国民主革命造成的重大危害,从而补充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关键词:陈独秀 专制主义 民主与科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诵读经典能传承人类的经典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诵读经典的氛围,促使学生养成自主诵读经典的习惯。  朱永新教授说:“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
期刊
初知陶老是自己师范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因为陶老乃中国教育前进浪潮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一面真正的旗帜。身在教育行业不知陶老其人,便枉为人师了。但真正拜读陶老的高著,却是工作四年以后的事情了。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新华书店中见到一本《陶行知文集》,翻开就被里面那贴近中国实际提出的教育理念所吸引和震惊,教育原来是这样的!当时的心情就好比久旱逢甘雨,激动得无以言表。一篇篇浅显易懂的文章,一句句真切朴实
期刊
摘要:英语歌曲教学尊重学生兴趣发展,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方式。英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应结合实际,有选择地使用。教师要变“学”教材向“用”教材过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它做出相宜的裁剪,加深、拓宽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资源 英语教材 英语歌曲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摘要:政治教师要想实施有效的德育教育,加强德育的实效性,我认为除了必须符合初中学生生理与心理上的特点。还必须符合当前我国多元文化背景,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此外,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注重提高自身素质、科学设置德育目标、完善丰富德育形式、奖罚并举助其矫行。  关键词:初中学生 身心特点 德育实效性    初中学生的年龄正处于成长危险期,即青春发育期,是最容易出现
期刊
作为一名幼儿英语教师,每天都和一群活泼可爱、求知欲很强的孩子们在一起。天真的孩子们常常会问我一些的问题:“小乌龟用英语怎么说?”“刺猬用英语怎么说?”“小草用英语怎么说?”当我清楚地告诉他们这些单词的发音时,小朋友们往往很难牢固地记住这些读音。我开始了不断的尝试,运用各种体态语言,让孩子们跟着我动起来,让孩子们爱说英语,爱唱英语歌曲,爱表演英语童话剧……  良好的教态和体态体现教师的人格修养、气质
期刊
摘要:体育教学中把游戏作为课堂中的“佐料”,而“佐料”的使用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是关键,本文就毛振明对游戏这个“佐料”的见解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 游戏教学    毛振明在《解读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著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一书中这样认为,技能性强趣味性也强的项目,比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健美操等,学生玩起来很高兴,而里面可学的技术也很多,这类在体育教学中应最为重视,它在教
期刊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一堂语文课,新课导入至关重要。导入,是教师在开始讲授新课之前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虽然它只占几分钟,只有几句话,但作用却很大。成功的导入,就如同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能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对课堂导入的看法。    一、作
期刊
摘要:孟子认为积大德,顺民意,得天命,达到天人合一,能实现一统;认为行王道,反霸道,就能够建立起名实相符的一统天下;认为要一统天下,必须推行仁政。  关键词:孟子 天人之辨 王霸之辨 仁政 一统观    Mencius' View of Unifying in Thought  Abstract: Mencius thinks outstanding merits and virtues of a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推进的过程中,“低效”的课堂现象不断消除,“有效”教学愈来愈引起广大教者的关注。而如何让“有效教学”向“高效”课堂迈进,更成为当前课改中的热点。目前,在语文高效课堂的这块天地里,专家们在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许多崭新的理念,摸索出一些非常符合学生、语文教学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语文教学手段和方式。  可是,在基层教者的试验推广中,我发现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极左”或“极右”。根据新课程理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