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设并不陡峭的坡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cm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问题经常困惑我:怎样引导学生自觉地通过课外阅读来提高语文素养呢?“课内”与“课外”之间为何那么遥远呢?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一厢情愿地“引导”不会有效果,可取的做法是先不要与课内离得太远,认真研究学生课内阅读的“最近发展区”,在课内外阅读内在的衔接点上下功夫,悉心为学生走向广阔的课外阅读架设出一个个并不陡峭的坡度,让学生能从课内向课外自信、自主地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再拾级而上,一边“散步”,一边饱览语文世界的美丽风光,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形成语感,最后登上语文素养的顶峰。
  
  一、迁移兴趣体验点,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语文材料的新奇感
  
  有时我们读某些课外材料,往往会感到很新奇,继之眼睛一亮兴味盎然看下去。新奇感很可贵,许多事情的成功就是从新奇感开始的。有了新奇感之后,就会紧紧跟着它,看它新奇在哪里,为什么会新奇,这样深究下去,就能得到意外的收获。所以,我们在迁移兴趣体验点上推介、引导阅读相应的课外材料,引领学生自主体验语文的新奇感。
  例如:教完《姥姥的剪纸》后,我向学生推介了国外的《播种希望的日子……》、国内的《六点十分的爱》,还,有经典的古诗《游子吟》。三份材料围绕“爱”的主题,用各自不同的精巧形式表现出来。给学生提供了自主体验的新奇感,让学生从中感性地体会到了语文世界的丰富性。抓住学生的兴趣体验点,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更深层地激发阅读探究的兴趣。《播种希望的日子……》和《六点十分的爱》都是通过一个事件和场景来表现父母的爱。但爱的内涵却迥然不同:前者播下的是孩子的自信心,鼓起的是孩子对生活,对未来的希望!后者直白的是父母对子女身体健康的深切关心。展现了鲜明的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差异。而古诗《游子吟》表现得却是那样的凝练、含蓄,语句经典,意味深远,让人遐想无限。
  实践证明这种巧妙的安排,充分运用了语文材料形式的新奇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有利于把学生的兴趣点引向深入。
  
  二、催生互动对话点,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语文材料的意味感
  
  意味感是比新奇感更深一层的感觉,它是对材料所带有的情趣和意味的感觉。著名学者王瑶说,鲁迅的小说“像古典诗词一样,这种‘抒情’常常是通过自然景物,通过心理感受而形成的一种统一的情调和气氛”。这种“统一的情调和气氛”,就是读者所感受到的意味。感受意味感。除了在形象、情节上进行感受外,主要是从情感层面反复品味,引导和培养学生与阅读材料进行深层对话的内在自觉,最终实现情与理的统一情与理的无痕融合。
  例如:省第十一届苏教版教材培训会上周树群老师教学《示儿》,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秋夜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关山月》等古诗。教者在布置学生自学《秋夜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关山月》其中一首后,①首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表现的形象:这哪里是两首诗啊,分明就是两幅图画。呈现在你面前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在胡人扬起的尘土里,你分明看到了什么?②引领学生与诗歌进行深层的对话:这样的景象,这样凄惨的声音,王朝的那些王孙贵族们听到了吗?谁听到了?这正是陆游对老百姓的同情!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与诗中的人物进行对话:面对这一群酒囊饭袋,你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置身于诗歌的境界之中,体会到的是诗人借助于诗歌所表现的悲愤心情,内化于心中的是诗人对祖国的爱,此时“情”与“理”达到了绝妙的融合!④引读《关山月》:老师听出来了,你们都很伤心,也很愤怒,让我们把这种感情注入诗中,齐读《关山月》。学生人情入境的朗读展示了一切:在老师的引导下,凭借自主的阅读和对话。学生轻松愉快地亲历了一遍阅读课外材料的心路历程。
  教者这样处理,给学生潜在的影响:引导学生把视线投向了丰富的课外,引领学生把浅层的兴趣点深化到了对阅读材料的深层追问,指引学生把阅读的价值导向于对材料内在意味感的把握。
  
  三、演绎意义建构点,引导学生快乐生成语文材料的哲理感
  
  文章的哲理,是文章最深层的、最核心的东西。引起作者写作冲动的,支持作者写作意志的就是文章的哲理。优秀的作品总是不满足于对生活现象和现实意义的表现上,而往往含有内在的象征意蕴。象征意蕴所产生的哲理使得作品意义超越了意象自身,上升为一种新的精神境界,它是作品的内在生命。
  学生对这种哲理感的自觉追求是要靠他自身内在的意义建构的,教师的指导应立足于为学生“支起”一个个意义的建构点,立足于引领学生自身意义建构机制的形成。
  例如:教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我向学生推介阅读网上其他优秀学生多种多样的续写、改写片段;进而推介系列经典童话小故事《骆驼和小马》、《小马过河》等等,引导学生探究语文材料中所包含的深层哲理感。
  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意义建构的内在自觉呢?我决定先从学生群体中的例子人手,向学生推介了网上发表的学生续写的故事。故事通俗易懂,但又不失内在的哲理。这样的例子唤醒了学生自我建构的内在自觉。他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开动大脑,接着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来叙说他们脑中的后续故事,终于发现看似深奥的哲理也能在他们的笔下展示得轻松活泼。此时,再介绍他们上中国儿童文学网去浏览、阅读童话故事,学生已经是快乐得一发而不可收拢!更有才气进发的学生也独立动笔写起了自己的哲理小故事……。
  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良好感觉,可以说新奇感是“大门”,接着是意味感,最后是哲理感。这三者是加深递进的关系。在什么样的材料环境里更有利于这种良好感觉的养成呢?著名学者李维鼎将语文材料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经典性”的,这是经过时间检验的规范而优美的言语材料。接触、认识并内化这类材料对培养语感能力十分有利,是言语实践活动的重要方面。另一个是“现实性”的,这类材料是实际的鲜活的,是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学生接触这类材料。理解、辨别并应对它们,形成各种方式的“对话”,从中发展语感能力。相比较而言,从可操作性方面来说,“现实性”的材料更接近于学生课内阅读的“最近发展区”。可以由此而扩展到“经典性”材料的内化,全面体验语文的感觉,最终求得两者的交汇与融合。
  可以畅想: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不能在学生心中留下生硬的指导“伤痕”,而是要“无痕”的播下语文世界的丰富形象、准确传神和深刻睿智的种子。我们只要能认真地在课内外阅读的衔接点上下功夫,一定会引领变被动为主动阅读,化有限为无限,从而养成学生对语文材料语感把握的内在自觉。通过我们日积月累的浇灌,最终在学生那肥沃的心田上生长出语文素养的参天大树。
其他文献
郭思乐教授在他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给生本教育下了定义:所谓生本教育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支撑生本教育体系的有三个基本理念是: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笔者在工作中结合郭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了一点浅显的探索。  一、生本教育,关注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课堂是教师的讲堂,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话语场,学生是“聆听”,教师将知识
我们学校地处千年历史文化名镇同里,著名爱国教育家金松岑于1902年首创的“同川自治学社”和传任薪先生创立的“丽则女校”是学校的前身,民国教育总长傅增湘先生题写的“诚勤朴爱”四字为学校校训。一百多年的校史,留下了学校得天独厚的教育之本以及无比珍贵的文化财富。学校坚持“同川校训文化育人”的办学思路,积极倡导平等教育理念,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以师生和学校发展为主题,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坚持高
对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帮教如何从心开始呢?笔者通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觉得以下的帮教策略切合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实际,比较行之有效,能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一、掌握每一个字词,读好每一篇课文    由于语文学科并没有像数学等其他学科那么严谨的知识链。所以我们可以要求语文学困生从掌握本册知识开始,逐步提高语文素养。对语文学困生的要求自然不能太高。但是“掌握每一个字,读好每一篇课文”的最基本要求
教学课文《钱学森》第7自然段时,围绕第一句话“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中的“一刻”,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师:这一句话中的“一刻”是什么意思?  生:“一刻”指很短暂的时间。  生:也可以指每时每刻。  生:任何时候  生:不管什么时候。  师:说得对,“一刻”的意思就这么简单。明白这之后,大家想想这句话中的“一刻”包括哪些时候?联系全文以及对钱学森的了解好好考虑。  生:从课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对话是在师生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等符号为中介进行的多向交流、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如何在课堂中实现有效的阅读对话,充分彰显学生的生命灵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谈几点策略:    一、让对话在好奇、疑惑、期盼时酝酿    语文教材和学生学习都呈动态式发展。同一篇课文,涉及的知识、言语及内涵随时代和社会发展不断丰富、更新
让生命在课堂自由生长,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鉴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应该用生命的眼光看待小学数学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    一、 张扬学生个性,创设富有情趣的课堂氛围    从生命的视角看,课堂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应当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现在时态),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活。例如,在教学“分一分”时,我准备了几种蔬菜和水果,目的是让学生按蔬菜和水果分成两盆,或者按不同颜色分成两类。但是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新史。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授知识,还要善于诱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规律,拓宽思维,使学生真正变“学会”为“会学”,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因此我认为加强学生创造力地培养,是素质教育的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无疑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论是课程结构设置,还是课程内容安排都具有独特之处。然而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却怎么也亮丽不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综合实践活动只有《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下简称)而无现成教材,只有教学范畴而无具体内容,出现活动只有形式而缺少内涵,导致教师没法上,学生不想上。那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有内涵呢?《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
回顾“激情燃烧”的几年,我们已看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这些新理念着实让我们心潮澎湃,受益匪浅。但众所周知,凡事都要有一个度,若过度了,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的。因此,在这轰轰烈烈、热闹非凡的大潮中,我们一线教师该何去何从,是一味“追求时髦”,还是“理性审视”,就需要我们冷静地去思考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现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新课改中如何处理课堂中的几种关系
一、师生谈话,导入揭题    师:在我们江南水乡,散落着许许多多的小村庄。其中,在一个美丽的村子,这儿的花鸟鱼虫。山水景色,都保持着一种最自然的状态,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月亮湾”。(学生读课题)    二、出示“美图”,初赏美丽    出示月亮湾挂图,学生观察说话:  走进月亮湾,我看到________。    三、先抑后扬,寻找不足    1 师:有这样一些小朋友,他们在春游时来到了月亮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