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问题经常困惑我:怎样引导学生自觉地通过课外阅读来提高语文素养呢?“课内”与“课外”之间为何那么遥远呢?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一厢情愿地“引导”不会有效果,可取的做法是先不要与课内离得太远,认真研究学生课内阅读的“最近发展区”,在课内外阅读内在的衔接点上下功夫,悉心为学生走向广阔的课外阅读架设出一个个并不陡峭的坡度,让学生能从课内向课外自信、自主地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再拾级而上,一边“散步”,一边饱览语文世界的美丽风光,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形成语感,最后登上语文素养的顶峰。
一、迁移兴趣体验点,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语文材料的新奇感
有时我们读某些课外材料,往往会感到很新奇,继之眼睛一亮兴味盎然看下去。新奇感很可贵,许多事情的成功就是从新奇感开始的。有了新奇感之后,就会紧紧跟着它,看它新奇在哪里,为什么会新奇,这样深究下去,就能得到意外的收获。所以,我们在迁移兴趣体验点上推介、引导阅读相应的课外材料,引领学生自主体验语文的新奇感。
例如:教完《姥姥的剪纸》后,我向学生推介了国外的《播种希望的日子……》、国内的《六点十分的爱》,还,有经典的古诗《游子吟》。三份材料围绕“爱”的主题,用各自不同的精巧形式表现出来。给学生提供了自主体验的新奇感,让学生从中感性地体会到了语文世界的丰富性。抓住学生的兴趣体验点,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更深层地激发阅读探究的兴趣。《播种希望的日子……》和《六点十分的爱》都是通过一个事件和场景来表现父母的爱。但爱的内涵却迥然不同:前者播下的是孩子的自信心,鼓起的是孩子对生活,对未来的希望!后者直白的是父母对子女身体健康的深切关心。展现了鲜明的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差异。而古诗《游子吟》表现得却是那样的凝练、含蓄,语句经典,意味深远,让人遐想无限。
实践证明这种巧妙的安排,充分运用了语文材料形式的新奇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有利于把学生的兴趣点引向深入。
二、催生互动对话点,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语文材料的意味感
意味感是比新奇感更深一层的感觉,它是对材料所带有的情趣和意味的感觉。著名学者王瑶说,鲁迅的小说“像古典诗词一样,这种‘抒情’常常是通过自然景物,通过心理感受而形成的一种统一的情调和气氛”。这种“统一的情调和气氛”,就是读者所感受到的意味。感受意味感。除了在形象、情节上进行感受外,主要是从情感层面反复品味,引导和培养学生与阅读材料进行深层对话的内在自觉,最终实现情与理的统一情与理的无痕融合。
例如:省第十一届苏教版教材培训会上周树群老师教学《示儿》,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秋夜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关山月》等古诗。教者在布置学生自学《秋夜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关山月》其中一首后,①首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表现的形象:这哪里是两首诗啊,分明就是两幅图画。呈现在你面前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在胡人扬起的尘土里,你分明看到了什么?②引领学生与诗歌进行深层的对话:这样的景象,这样凄惨的声音,王朝的那些王孙贵族们听到了吗?谁听到了?这正是陆游对老百姓的同情!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与诗中的人物进行对话:面对这一群酒囊饭袋,你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置身于诗歌的境界之中,体会到的是诗人借助于诗歌所表现的悲愤心情,内化于心中的是诗人对祖国的爱,此时“情”与“理”达到了绝妙的融合!④引读《关山月》:老师听出来了,你们都很伤心,也很愤怒,让我们把这种感情注入诗中,齐读《关山月》。学生人情入境的朗读展示了一切:在老师的引导下,凭借自主的阅读和对话。学生轻松愉快地亲历了一遍阅读课外材料的心路历程。
教者这样处理,给学生潜在的影响:引导学生把视线投向了丰富的课外,引领学生把浅层的兴趣点深化到了对阅读材料的深层追问,指引学生把阅读的价值导向于对材料内在意味感的把握。
三、演绎意义建构点,引导学生快乐生成语文材料的哲理感
文章的哲理,是文章最深层的、最核心的东西。引起作者写作冲动的,支持作者写作意志的就是文章的哲理。优秀的作品总是不满足于对生活现象和现实意义的表现上,而往往含有内在的象征意蕴。象征意蕴所产生的哲理使得作品意义超越了意象自身,上升为一种新的精神境界,它是作品的内在生命。
学生对这种哲理感的自觉追求是要靠他自身内在的意义建构的,教师的指导应立足于为学生“支起”一个个意义的建构点,立足于引领学生自身意义建构机制的形成。
例如:教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我向学生推介阅读网上其他优秀学生多种多样的续写、改写片段;进而推介系列经典童话小故事《骆驼和小马》、《小马过河》等等,引导学生探究语文材料中所包含的深层哲理感。
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意义建构的内在自觉呢?我决定先从学生群体中的例子人手,向学生推介了网上发表的学生续写的故事。故事通俗易懂,但又不失内在的哲理。这样的例子唤醒了学生自我建构的内在自觉。他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开动大脑,接着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来叙说他们脑中的后续故事,终于发现看似深奥的哲理也能在他们的笔下展示得轻松活泼。此时,再介绍他们上中国儿童文学网去浏览、阅读童话故事,学生已经是快乐得一发而不可收拢!更有才气进发的学生也独立动笔写起了自己的哲理小故事……。
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良好感觉,可以说新奇感是“大门”,接着是意味感,最后是哲理感。这三者是加深递进的关系。在什么样的材料环境里更有利于这种良好感觉的养成呢?著名学者李维鼎将语文材料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经典性”的,这是经过时间检验的规范而优美的言语材料。接触、认识并内化这类材料对培养语感能力十分有利,是言语实践活动的重要方面。另一个是“现实性”的,这类材料是实际的鲜活的,是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学生接触这类材料。理解、辨别并应对它们,形成各种方式的“对话”,从中发展语感能力。相比较而言,从可操作性方面来说,“现实性”的材料更接近于学生课内阅读的“最近发展区”。可以由此而扩展到“经典性”材料的内化,全面体验语文的感觉,最终求得两者的交汇与融合。
可以畅想: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不能在学生心中留下生硬的指导“伤痕”,而是要“无痕”的播下语文世界的丰富形象、准确传神和深刻睿智的种子。我们只要能认真地在课内外阅读的衔接点上下功夫,一定会引领变被动为主动阅读,化有限为无限,从而养成学生对语文材料语感把握的内在自觉。通过我们日积月累的浇灌,最终在学生那肥沃的心田上生长出语文素养的参天大树。
一、迁移兴趣体验点,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语文材料的新奇感
有时我们读某些课外材料,往往会感到很新奇,继之眼睛一亮兴味盎然看下去。新奇感很可贵,许多事情的成功就是从新奇感开始的。有了新奇感之后,就会紧紧跟着它,看它新奇在哪里,为什么会新奇,这样深究下去,就能得到意外的收获。所以,我们在迁移兴趣体验点上推介、引导阅读相应的课外材料,引领学生自主体验语文的新奇感。
例如:教完《姥姥的剪纸》后,我向学生推介了国外的《播种希望的日子……》、国内的《六点十分的爱》,还,有经典的古诗《游子吟》。三份材料围绕“爱”的主题,用各自不同的精巧形式表现出来。给学生提供了自主体验的新奇感,让学生从中感性地体会到了语文世界的丰富性。抓住学生的兴趣体验点,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更深层地激发阅读探究的兴趣。《播种希望的日子……》和《六点十分的爱》都是通过一个事件和场景来表现父母的爱。但爱的内涵却迥然不同:前者播下的是孩子的自信心,鼓起的是孩子对生活,对未来的希望!后者直白的是父母对子女身体健康的深切关心。展现了鲜明的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差异。而古诗《游子吟》表现得却是那样的凝练、含蓄,语句经典,意味深远,让人遐想无限。
实践证明这种巧妙的安排,充分运用了语文材料形式的新奇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有利于把学生的兴趣点引向深入。
二、催生互动对话点,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语文材料的意味感
意味感是比新奇感更深一层的感觉,它是对材料所带有的情趣和意味的感觉。著名学者王瑶说,鲁迅的小说“像古典诗词一样,这种‘抒情’常常是通过自然景物,通过心理感受而形成的一种统一的情调和气氛”。这种“统一的情调和气氛”,就是读者所感受到的意味。感受意味感。除了在形象、情节上进行感受外,主要是从情感层面反复品味,引导和培养学生与阅读材料进行深层对话的内在自觉,最终实现情与理的统一情与理的无痕融合。
例如:省第十一届苏教版教材培训会上周树群老师教学《示儿》,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秋夜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关山月》等古诗。教者在布置学生自学《秋夜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关山月》其中一首后,①首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表现的形象:这哪里是两首诗啊,分明就是两幅图画。呈现在你面前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在胡人扬起的尘土里,你分明看到了什么?②引领学生与诗歌进行深层的对话:这样的景象,这样凄惨的声音,王朝的那些王孙贵族们听到了吗?谁听到了?这正是陆游对老百姓的同情!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与诗中的人物进行对话:面对这一群酒囊饭袋,你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置身于诗歌的境界之中,体会到的是诗人借助于诗歌所表现的悲愤心情,内化于心中的是诗人对祖国的爱,此时“情”与“理”达到了绝妙的融合!④引读《关山月》:老师听出来了,你们都很伤心,也很愤怒,让我们把这种感情注入诗中,齐读《关山月》。学生人情入境的朗读展示了一切:在老师的引导下,凭借自主的阅读和对话。学生轻松愉快地亲历了一遍阅读课外材料的心路历程。
教者这样处理,给学生潜在的影响:引导学生把视线投向了丰富的课外,引领学生把浅层的兴趣点深化到了对阅读材料的深层追问,指引学生把阅读的价值导向于对材料内在意味感的把握。
三、演绎意义建构点,引导学生快乐生成语文材料的哲理感
文章的哲理,是文章最深层的、最核心的东西。引起作者写作冲动的,支持作者写作意志的就是文章的哲理。优秀的作品总是不满足于对生活现象和现实意义的表现上,而往往含有内在的象征意蕴。象征意蕴所产生的哲理使得作品意义超越了意象自身,上升为一种新的精神境界,它是作品的内在生命。
学生对这种哲理感的自觉追求是要靠他自身内在的意义建构的,教师的指导应立足于为学生“支起”一个个意义的建构点,立足于引领学生自身意义建构机制的形成。
例如:教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我向学生推介阅读网上其他优秀学生多种多样的续写、改写片段;进而推介系列经典童话小故事《骆驼和小马》、《小马过河》等等,引导学生探究语文材料中所包含的深层哲理感。
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意义建构的内在自觉呢?我决定先从学生群体中的例子人手,向学生推介了网上发表的学生续写的故事。故事通俗易懂,但又不失内在的哲理。这样的例子唤醒了学生自我建构的内在自觉。他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开动大脑,接着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来叙说他们脑中的后续故事,终于发现看似深奥的哲理也能在他们的笔下展示得轻松活泼。此时,再介绍他们上中国儿童文学网去浏览、阅读童话故事,学生已经是快乐得一发而不可收拢!更有才气进发的学生也独立动笔写起了自己的哲理小故事……。
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良好感觉,可以说新奇感是“大门”,接着是意味感,最后是哲理感。这三者是加深递进的关系。在什么样的材料环境里更有利于这种良好感觉的养成呢?著名学者李维鼎将语文材料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经典性”的,这是经过时间检验的规范而优美的言语材料。接触、认识并内化这类材料对培养语感能力十分有利,是言语实践活动的重要方面。另一个是“现实性”的,这类材料是实际的鲜活的,是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学生接触这类材料。理解、辨别并应对它们,形成各种方式的“对话”,从中发展语感能力。相比较而言,从可操作性方面来说,“现实性”的材料更接近于学生课内阅读的“最近发展区”。可以由此而扩展到“经典性”材料的内化,全面体验语文的感觉,最终求得两者的交汇与融合。
可以畅想: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不能在学生心中留下生硬的指导“伤痕”,而是要“无痕”的播下语文世界的丰富形象、准确传神和深刻睿智的种子。我们只要能认真地在课内外阅读的衔接点上下功夫,一定会引领变被动为主动阅读,化有限为无限,从而养成学生对语文材料语感把握的内在自觉。通过我们日积月累的浇灌,最终在学生那肥沃的心田上生长出语文素养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