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学数学新课程的逐步深入,有关数学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学方式、教学评价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数学教学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往往忽视了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总给人以呆板、枯燥、抽象、冷漠的印象。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这就向我们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挑战。
一、课堂教学的“自主化”
课例中处处体现出教师在教学中能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先。立足于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好知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有两处做的比较好:一是在概念提出时,引入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先让学生在认知结构上产生冲突,然后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思考的发现过程,从而体会两个概念的提出过程,再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众数、中位数就显得非常自然,在揭示概念实质时,通过老师设计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学形式,对两个概念进行归纳、整理,通过比较它们的区别,揭示实质,形成新知识结构,而且学生之间(学生回答)在讨论中相互补充,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小组协作精神。二是在小结评价时,让学生把亲身感受作一小结,学生的回答正好从知识、技能方面给予了评价。
二、在教学中全面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想像力比小学生想象有所发展,有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并且想象趋于现实化与创造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這一优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力,给予学生进行自我的研究与集体的讨论,发展他们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解,使其具有他们自己的独创性,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这个阶段高中生的情绪和情感具有外露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研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假设、展开合理的想象、即兴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多表扬少批评。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三、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课例从头到尾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即数学。常见的商店30双女鞋销量问题中,设计成一个符合用数据说话的“生活化”色彩问题:“从实际出发……对指导生产是否有实际意义?”从学生的精彩回答,可看出教师的无比欣慰,因为他们已经会用数据说话了,而且已不自觉地“用数学了”。课例中“生活化”的数学情境还有不少,可以说,课例较能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使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置身于亲切自然的“主角”位置,学得轻松愉快。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资源,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的应用,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有形形色色的教育产品,如课件、软件、多媒体技术等等。由于高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对这些直观形象的图片更感兴趣,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学生对多媒体上课很感兴趣,因此利用这些工具辅助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计算机、幻灯、投影等多媒体的运用使数学知识得以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互联网则更为数学教育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学习资源和简捷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对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往往还会有些学生会主动问老师这些多媒体如何制作,如果能适时培养他们制作多媒体,这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具有更大的透彻性。
五、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已成为当代推动人类文明的强大动力。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代公民不可或缺的文化素养。新课程大大提升了“数学应用”的地位,《课程标准》把“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作为总体目标之一。而数学教学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也是当前数学教育的发展潮流。
六、教学中要客服呆板,消化教材,用活教材
1.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在理解和运用好现有教材基础上,教师可在教材中编入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可以创设课外课题,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由只注重期末成绩的终结性评价转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是现代基础教育评价观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一系列改革理念与措施中,评价问题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改革的理念和方法能否真正落实的重要体现。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教学中,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是否能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等, 都应成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评价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有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等,从而使评价结果更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课堂教学的“自主化”
课例中处处体现出教师在教学中能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先。立足于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好知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有两处做的比较好:一是在概念提出时,引入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先让学生在认知结构上产生冲突,然后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思考的发现过程,从而体会两个概念的提出过程,再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众数、中位数就显得非常自然,在揭示概念实质时,通过老师设计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学形式,对两个概念进行归纳、整理,通过比较它们的区别,揭示实质,形成新知识结构,而且学生之间(学生回答)在讨论中相互补充,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小组协作精神。二是在小结评价时,让学生把亲身感受作一小结,学生的回答正好从知识、技能方面给予了评价。
二、在教学中全面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想像力比小学生想象有所发展,有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并且想象趋于现实化与创造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這一优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力,给予学生进行自我的研究与集体的讨论,发展他们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解,使其具有他们自己的独创性,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这个阶段高中生的情绪和情感具有外露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研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假设、展开合理的想象、即兴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多表扬少批评。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三、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课例从头到尾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即数学。常见的商店30双女鞋销量问题中,设计成一个符合用数据说话的“生活化”色彩问题:“从实际出发……对指导生产是否有实际意义?”从学生的精彩回答,可看出教师的无比欣慰,因为他们已经会用数据说话了,而且已不自觉地“用数学了”。课例中“生活化”的数学情境还有不少,可以说,课例较能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使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置身于亲切自然的“主角”位置,学得轻松愉快。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资源,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的应用,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有形形色色的教育产品,如课件、软件、多媒体技术等等。由于高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对这些直观形象的图片更感兴趣,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学生对多媒体上课很感兴趣,因此利用这些工具辅助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计算机、幻灯、投影等多媒体的运用使数学知识得以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互联网则更为数学教育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学习资源和简捷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对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往往还会有些学生会主动问老师这些多媒体如何制作,如果能适时培养他们制作多媒体,这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具有更大的透彻性。
五、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已成为当代推动人类文明的强大动力。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代公民不可或缺的文化素养。新课程大大提升了“数学应用”的地位,《课程标准》把“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作为总体目标之一。而数学教学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也是当前数学教育的发展潮流。
六、教学中要客服呆板,消化教材,用活教材
1.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在理解和运用好现有教材基础上,教师可在教材中编入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可以创设课外课题,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由只注重期末成绩的终结性评价转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是现代基础教育评价观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一系列改革理念与措施中,评价问题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改革的理念和方法能否真正落实的重要体现。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教学中,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是否能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等, 都应成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评价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有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等,从而使评价结果更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