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教学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x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瑰丽夺目的奇葩。它语言简约,含蕴深厚,是古代文化沿革,古人思想传承的载体。由于文言文产生的时间久远,作为学生很难接受,更难以读懂,也读不出韵味。不过只要我们语文老师能正确引导,合理施教,便会化难为易,使学生乐学且学好文言文。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课文录音或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和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听读中,感受抑扬顿挫、铿锵优美的韵律美,感受文章激越澎湃或沉郁悲怆的情感美,感受教师朗读中喜形于.色或低回凄楚的表演美,感受教师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神态美。让学生在听其声、观其色、看其神中也和老师一道产生情感共鸣,进发出心神愉悦的火花,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期待。通过教师生动有趣、形象传神、具体入微地讲解让学生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陶醉于文章所营造的氛围,领会文章精彩的细节和场面描写,进入文章生动有趣的情节发展中去。
  二、教师要在教学中调控好教学环节,合理取舍教学资源,把握好量与度的关系
  1.调控教学环节。对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文章教学时,要根据学情设计好教学过程。针对文字较浅易的文章,教师要分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一些,在课文朗读,文字疏通,课文内容感知诸多方面让学生尽量自己完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主要负责安排好各环节的进程和次序,控制好各环节的轻重缓急,在必要时及时点拨。这种文章的教学设计是:学生试读呻教师指导朗读→学生自己熟悉课文内容→教师点拨→学生自己体会文章意蕴→教师引导总结。相反,对一些文字深奥、内容深刻,作者感情倾向较难把握的文章,教师应该介入多一些,要突出教师的角色,学生围绕教师的指导去活动,否则,学生会无从下手,望而却步。教师对一些特殊句式要具体讲解,尤其是在领会文章主旨上教师要及时引导。这种课文的教学程序大致如下: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领读或自由练习朗读→教师讲析难于理解的文言字词→学生疏通文意→教师讲析难句→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并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2.合理运用教学资料。根据不同的文章,教学时对课文背景资料的取舍要合理。如《三峡》一文重在写景,学生容易领会作者的感情倾向,所以对背景资料的介绍只要说清郦道元其人和《水经注》一书的概况就可以了,不必赘述。而《桃花源记》一文是陶渊明虚构的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祥和稳定的理想生活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厌世情绪,又要逃离现实生活,寻找一个乌虚有的理想社会呢?为什么文中写到要躲避秦时战乱,并且至今“不复出焉”?诸如此类问题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时,教师务必介绍陶渊明其人及其生活经历,还要介绍东晋时期动荡的社会状况,这样做便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方面资料,对于有些文章介绍过多,学生会觉得眼前似云似雾,教学也会偏离中心;但是对于有些文章如若不作介绍,学生就会很难理解文意。
  3.角色定位要合理。就是要处理好师生互动中角色定位的问题。既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只让学生当听众和看客,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能让学生一意孤行地去囫囵吞枣,食而不化。
  三、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学会读。读时要处理好句读,断句要清楚准确。(1)句首关联词和语气助词要停顿;(2)句首状语后要停顿;(3)主语、谓语间要停顿;(4)谓语与宾语、补语间要停顿;(5)并列短语中几个词之间要停顿;(6)句末附着的语气词不必停顿;(7)四字句一般两个字一停顿。还要读准字音,要读准古今异读字、多音字、通假字(读所通的那个字音,不能读成该字的本音)和生僻字。另外还要读出语调、语速缓急和感情。
  2.学会查。会查阅文后注释,会使用工具书,会查阅有关的课外资料,还要学会运用网络学习资源。
  3.学会积累。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现象很多,但这些知识点是有规律的。比如“之”的用法仅有几种,学生只要注意摘抄整理,把它的几种用法熟记于心,在不同文章中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就可以理解“之”字在该句中的用法和意义了。
  4.学会翻译。翻译文言文只要落实了“留、替、移、补、删”这五个字就基本上达到了文从字顺,文意畅通了。(1)留是保留人名、地名、时间等原文中的词语;(2)替是用双音词替换单音词,用今义代替古义;(3)移是把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移成一般句式的顺序;(4)补是补出句中残缺的成分;(5)删是去掉不表意的某些虚词,不必强加翻译。
  5.学会背诵。背诵的方法很多,这里只介绍三种。一是抓关键词语背诵法,即记住各段开头的词句,利用这些词句把全文串通起来。二是按文章线索和写作顺序背诵法。三是想象感知记忆法。
其他文献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多年来一直困扰着许多农村数学教师,他们高耗能的付出,但得到的是低效益的回报。又加上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层次低和学生家长的短视性,学生能够真正获取知识的渠道只有课堂学习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能高效率的获取知识,那么农村初中的教育质量就与城区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如何在农村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更好的为农村孩子们服务,就成为我们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
期刊
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创新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宽松而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地参与不同形式的学习、实验等创新性的活动。在学习中逐步形成学生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新课程方案中的教
期刊
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积极的人生准则来维系,随着社会的讯猛发展,传统的道德标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一些行为准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师生关系主要决定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素质、修养。如果教师要受到学生的尊敬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树立好自己的形象:  1.教师一定要热爱学生,做到无私奉献。人们把教师比作是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应该像园丁一样精心栽培心爱的花木,对
期刊
一、精心设计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因此,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能激发起浓厚探索兴趣的问题。能使学生睁大眼睛、闪耀着智慧的火花的问题。如在学习“分子”这个概念时,为了使学生发现“物质是由一个个小微粒构成的”,可让学生做好这样一个实验,给学生一支长约一米的一端密封玻璃管、一个橡皮塞、一个注射器、
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中学历史教师不断探索的新课题。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通过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引起学生一定的心灵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发兴趣,深入思考,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其方式
期刊
要搞好美术教育,必须要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事物的内在动力,唯有此,才会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热情。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一、美术教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  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起着直接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首先美术教师要营造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用欣赏的目光对待每一个学生,兴趣的点燃从夸赞开始,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对
期刊
一、教态感官美  教态,一般指教师在教学时的衣着打扮、仪表风度、行为举止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它可以说是一种直观而“神奇”的教育力量。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态“对学生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的”。为此,教师要有一幅生活轻松自如的精神形象,如一帧智者的画像。教态,实际上也是情感和姿态的有机结合,尤其面部的颜色和眼睛的变化是教师内部感情的“晴雨表”。因此,一些颇有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它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对这四个技能的综合运用。这四者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口头表达,自由会话或在进行Groupwork等活动时,一到口头表述就吞吞吐吐、结巴、表达不清楚,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口语不感兴趣,内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实施,给传统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也使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传统语文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读、说、听、写能力,而新课程则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只不过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把“人文”提到了重要位置。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在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弱化基础知识的识记积累  新课程标准
期刊
作为师者,众所周知:“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天职。其中“传道”就是讲授为人处事的道理;“授业”就是传授学业知识;“解惑”就是解析为人的困惑、学习知识中的疑惑。“传道、授业、解惑”三者在为师的身上,往往由于体现的侧重点的不同,而导致的课堂形式不一样,教师也就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传统教育、应试教育的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导致我们教师一般是把落脚点放在了“授业”上。于是,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因此课堂也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