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驱动力。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把数学知识合理有效地展示给学生,如何进行新旧知识过渡、如何进行情景引入、指导练习和学法指导等,都需要使用提问这一手段,可见课堂的有效提问在数学教学中显得多么重要。
一、有效提问的意义
在课堂上,设计有效的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沟通师生情感,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可以说,只有有效提问的课堂,才能实施有效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没能正确理解有效提问的标准和意义,所提的问题往往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那么有效提问有什么样的标准呢?
1.能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启发式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而答案又不是轻而易举答出的,学生必须通过自己认真思考才能获取。教师要根据小学高、中、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梯度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要从教材和所教学生心理年龄和心理特征出发,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主动、合作、探究、积极地思考,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能沟通师生情感,调节课堂气氛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教师提问学生时如能注意学生的反馈心理,在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进行启发引导,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将难化易,由大化小,引导学生逐一回答,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注重学生梯级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就需要通过有效提问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来振奋精神提高注意力,使得学生充分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最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终目的。
二、当前教学提问中应避免的误区
由于每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等存在差异,使得在具体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点误区:
1.问题设置重数量,轻质量,没有任何启发性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追求所谓的师生互动,教学时往往会设计很多简单容易的问题,导致华而不实,学生回答呆板。例如,二年级数学教师在讲余数之后有如下一段对话:
老师:0是余数吗?学生:是。
老师:不是。为什么?
2.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如果学生回答的思路跟自己课前预设的不一样,老师会马上打断或是轻描淡写地过去,或者对于一些问题,好学生回答完之后就立即接着话题一讲到底,学生无法全部参与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当中,这样的问题等于没问,没有起到启迪学生思考的作用。
3.问题设置门槛太高,学生没有同等的学习机会
课堂提问应当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即要求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但是有些老师没有做到这一点,教师所设计的内容呈现出少数学生可以“吃得饱”,而学困生却“吃不了”的局面。另外,课堂提问面向少数学生,造成很多中等或者中等偏下学生不能参与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使得他们对问题麻木,认为问题只是某几个好学生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从而失去主动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三、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每一个问题都关系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我个人认为课堂有效提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要在师生相对愉悦的环境中进行
课堂提问最好是在相对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敢于回答提问,形成学生之间热烈争辩、生动活泼、学习气氛浓厚的局面。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敢于说出个人的见解,充分发表己见,任其争辩,这样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习效益倍增,对培养开拓型人才大有好处。课堂提问假若在紧张的环境中进行,学生害怕教师提问,回答起来词不达意,情绪紧张,思路闭塞,学得被动,学习效益极低,这种提问是不可取的。
2.课堂提问要针对教学重难点,有梯级性
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分步骤去解决,不能急于求成。提问时要留有一定的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问题条理不够清晰,教师一定要再准确地复述一遍,务必使每一个学生都要理解得到位、清楚。有的问题要定向引导,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推理判断的方法;有的提问则要求学生放开思路,从不同角度答问题,用不同形式表述某一结论,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有机会充分发挥。
4.提问要有实效性
如,在六年级一堂教学课中,“甲数与乙数的比是2:3”,根据这一条件,可提出如下问题:(1)乙数与甲数的比为几比几?(2)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3)乙数是甲数的几倍?……这样对于同一条件,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既照顾到梯级学生给予回答问题的机会,又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预设的课堂教学目的。
5.提问要有梯级性,关注学困生,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提问时,所提问题要尽量照顾到所有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有时可采取连锁提问法,就是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按座位前后、左右顺序回答,接着就一个一个地轮下去,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来回答问题,对后进生听说能力的提高起很大作用,也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活动的密度和广度。当然对成绩好的同学,可将问题的难度增大,以促进其迅速发展,促使他们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四、课堂提问应注重反馈
1.上课前,教师必须充分备自己、备教材和备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更主要的还是备学生,这要求教师要有换位思考的精神,才能更加充分地备学生。
2.有效提问必须关注细节,做个有心人。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思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为学生回答问题提供及时的教与学的反馈。
3.有效提问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有效提问关注授课教师的提问结构,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要关注问题提问的技巧,并能扬长避短,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效率积累经验。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高、中、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课前除了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还要在课堂中不断优化课堂内容的提问方式和方法,通过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真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泗阳县庄圩中心小学 江苏]
一、有效提问的意义
在课堂上,设计有效的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沟通师生情感,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可以说,只有有效提问的课堂,才能实施有效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没能正确理解有效提问的标准和意义,所提的问题往往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那么有效提问有什么样的标准呢?
1.能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启发式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而答案又不是轻而易举答出的,学生必须通过自己认真思考才能获取。教师要根据小学高、中、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梯度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要从教材和所教学生心理年龄和心理特征出发,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主动、合作、探究、积极地思考,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能沟通师生情感,调节课堂气氛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教师提问学生时如能注意学生的反馈心理,在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进行启发引导,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将难化易,由大化小,引导学生逐一回答,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注重学生梯级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就需要通过有效提问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来振奋精神提高注意力,使得学生充分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最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终目的。
二、当前教学提问中应避免的误区
由于每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等存在差异,使得在具体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点误区:
1.问题设置重数量,轻质量,没有任何启发性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追求所谓的师生互动,教学时往往会设计很多简单容易的问题,导致华而不实,学生回答呆板。例如,二年级数学教师在讲余数之后有如下一段对话:
老师:0是余数吗?学生:是。
老师:不是。为什么?
2.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如果学生回答的思路跟自己课前预设的不一样,老师会马上打断或是轻描淡写地过去,或者对于一些问题,好学生回答完之后就立即接着话题一讲到底,学生无法全部参与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当中,这样的问题等于没问,没有起到启迪学生思考的作用。
3.问题设置门槛太高,学生没有同等的学习机会
课堂提问应当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即要求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但是有些老师没有做到这一点,教师所设计的内容呈现出少数学生可以“吃得饱”,而学困生却“吃不了”的局面。另外,课堂提问面向少数学生,造成很多中等或者中等偏下学生不能参与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使得他们对问题麻木,认为问题只是某几个好学生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从而失去主动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三、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每一个问题都关系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我个人认为课堂有效提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要在师生相对愉悦的环境中进行
课堂提问最好是在相对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敢于回答提问,形成学生之间热烈争辩、生动活泼、学习气氛浓厚的局面。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敢于说出个人的见解,充分发表己见,任其争辩,这样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习效益倍增,对培养开拓型人才大有好处。课堂提问假若在紧张的环境中进行,学生害怕教师提问,回答起来词不达意,情绪紧张,思路闭塞,学得被动,学习效益极低,这种提问是不可取的。
2.课堂提问要针对教学重难点,有梯级性
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分步骤去解决,不能急于求成。提问时要留有一定的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问题条理不够清晰,教师一定要再准确地复述一遍,务必使每一个学生都要理解得到位、清楚。有的问题要定向引导,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推理判断的方法;有的提问则要求学生放开思路,从不同角度答问题,用不同形式表述某一结论,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有机会充分发挥。
4.提问要有实效性
如,在六年级一堂教学课中,“甲数与乙数的比是2:3”,根据这一条件,可提出如下问题:(1)乙数与甲数的比为几比几?(2)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3)乙数是甲数的几倍?……这样对于同一条件,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既照顾到梯级学生给予回答问题的机会,又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预设的课堂教学目的。
5.提问要有梯级性,关注学困生,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提问时,所提问题要尽量照顾到所有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有时可采取连锁提问法,就是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按座位前后、左右顺序回答,接着就一个一个地轮下去,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来回答问题,对后进生听说能力的提高起很大作用,也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活动的密度和广度。当然对成绩好的同学,可将问题的难度增大,以促进其迅速发展,促使他们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四、课堂提问应注重反馈
1.上课前,教师必须充分备自己、备教材和备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更主要的还是备学生,这要求教师要有换位思考的精神,才能更加充分地备学生。
2.有效提问必须关注细节,做个有心人。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思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为学生回答问题提供及时的教与学的反馈。
3.有效提问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有效提问关注授课教师的提问结构,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要关注问题提问的技巧,并能扬长避短,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效率积累经验。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高、中、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课前除了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还要在课堂中不断优化课堂内容的提问方式和方法,通过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真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泗阳县庄圩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