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对一个人来说是受益无穷的,由此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当前,我国的德育教育工作出现教育活动过于注重形式,学术环境浮躁,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为此,我们应采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举办主题文化活动辅助德育教育,加强对家庭德育教育重视程度这三种举措来改变当今德育教育的现状。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思考
在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中,教育部明确要求学校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着重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以此来推进课程改革。众多教师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队伍中来,但是具体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是给老师们提出的新挑战,也是给社会提出的新难题。只有切实有效地落实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远大目标。
一、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的理念已经提出来很多年,国家对德育教育也十分重视,但是相当多的地区仍然存在着一味追求智力教育而忽视德育教育的问题。这直接导致德育教育成为口号,而未得到真正落实。因德育教育缺失而导致的问题已经越发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以完成教学内容为目的,学生以取得好成绩为目标。这种忽略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道德素质不能得到保证。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发展的脊梁,学生的素质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民道德素质水平。如果学生的道德素质堪忧,那么这个国家的命运与前途也不会得到保障。无数的历史事实都已证明这一观点,一个国民道德素质低下的国家,是不可能有一个光明的前途。由此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二、当今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如德育教育工作注重形式主义,学术环境浮躁,家庭德育教育严重缺失。这些问题严重阻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注重形式主义,而忽略内涵
近年来,大部分小学着手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过度注重形式主义,忽视内涵式发展。以3月12号的植树节为例。在3月12号的植树节这一天,很多学校也会围绕植树节来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教育工作,但是这些活动形式往往局限于绘制一期黑板报,拉上两条横幅标语,仅此而已,而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植树活动。这种只注重活动形式的教育活动很难达到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
(二)德育教育学术环境浮躁,研究人员难以潜心研究
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除受应试教育影响人们一味追求智力教育,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今教育人员一味追求学术成果的原因,教育研究被一种虚无缥缈的形式主义所笼罩。具体而言,部分德育教育从业者执着于各种论文的学习,执着于发表论文,以进行职称评选。这种行为营造出了一种学术繁荣的景象,但是这些论文并不能经得住推敲,往往内容空虚,不过是一些辞藻东拼西凑,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毫无借鉴的意义,因此论文内容更谈不上可行性。而真正可以静下心来搞科学研究的教育人员却是少之又少,从而严重阻碍了德育教育行业的发展。
(三)家庭在德育教育方面的缺失
现在一个社会现状就是德育教育过度依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缺席。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压力的问题,时常不能顾及到孩子,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很短。此外,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寄宿学校,只有周六日才能见到父母,即便如此,很多家长在周六日时甚至也不能和孩子相见,孩子只能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由于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是太过短暂,再加上父母和孩子本就存在的代沟,使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十分紧张,进而导致家庭在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缺失。
三、提高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思考
鉴于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应加强对德育教育的投入,充分利用课堂进行德育教育,利用主题文化活动辅助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此外,家长也应该重视家庭德育重要性,担负起学生德育教育的责任。
(一)利用课堂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应重视德育教育这一方面的教学,除此之外,教学方式上也要进行转变并进行创新,教师应更加重视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和学生思想上的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問题,而教师只需把握大体的方向。例如,教师可以单门拿出来一节课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上布置好讨论的话题,在这节课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去思考,去讨论,并让学生讲解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理解。这样学生在讨论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相融合有积极的意义。
(二)利用主题文化活动辅助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学校可以提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美德的主题来让各个班级举办围绕这个主题的相关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各个班级举办一个围绕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为中心的征文活动,利用班主任的号召力,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进来。想要写好一篇文章,学生需要自己动脑思考,并且进行剖析。让学生在进行写作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这既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又使学生学习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利用主题文化活动进行传播,符合当今小学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样的活动方式也更便于德育教育的开展。
(三)重视家庭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教育虽然在德育教育中占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家庭对学生的德育一样不能忽视。家长必须要注重家庭德育教育。家庭教育是学生形成良好人格品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尽管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要长于在家和家长相处的时间,但是不能因此忽视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德育教育工作也不仅仅是对正确人生观的传授,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导工作。因此家长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自身行为,做到言传身教。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交谈会,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家长可以互相交流教育经验。除此之外,在这个过程中也使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更加亲密,气氛更加融洽。
总之,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从学生层面来看,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力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而且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从社会层面来看,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力度优化了社会结构,改善了社会风气,国家实力也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增强。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思考
在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中,教育部明确要求学校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着重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以此来推进课程改革。众多教师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队伍中来,但是具体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是给老师们提出的新挑战,也是给社会提出的新难题。只有切实有效地落实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远大目标。
一、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的理念已经提出来很多年,国家对德育教育也十分重视,但是相当多的地区仍然存在着一味追求智力教育而忽视德育教育的问题。这直接导致德育教育成为口号,而未得到真正落实。因德育教育缺失而导致的问题已经越发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以完成教学内容为目的,学生以取得好成绩为目标。这种忽略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道德素质不能得到保证。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发展的脊梁,学生的素质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民道德素质水平。如果学生的道德素质堪忧,那么这个国家的命运与前途也不会得到保障。无数的历史事实都已证明这一观点,一个国民道德素质低下的国家,是不可能有一个光明的前途。由此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二、当今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如德育教育工作注重形式主义,学术环境浮躁,家庭德育教育严重缺失。这些问题严重阻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注重形式主义,而忽略内涵
近年来,大部分小学着手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过度注重形式主义,忽视内涵式发展。以3月12号的植树节为例。在3月12号的植树节这一天,很多学校也会围绕植树节来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教育工作,但是这些活动形式往往局限于绘制一期黑板报,拉上两条横幅标语,仅此而已,而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植树活动。这种只注重活动形式的教育活动很难达到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
(二)德育教育学术环境浮躁,研究人员难以潜心研究
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除受应试教育影响人们一味追求智力教育,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今教育人员一味追求学术成果的原因,教育研究被一种虚无缥缈的形式主义所笼罩。具体而言,部分德育教育从业者执着于各种论文的学习,执着于发表论文,以进行职称评选。这种行为营造出了一种学术繁荣的景象,但是这些论文并不能经得住推敲,往往内容空虚,不过是一些辞藻东拼西凑,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毫无借鉴的意义,因此论文内容更谈不上可行性。而真正可以静下心来搞科学研究的教育人员却是少之又少,从而严重阻碍了德育教育行业的发展。
(三)家庭在德育教育方面的缺失
现在一个社会现状就是德育教育过度依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缺席。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压力的问题,时常不能顾及到孩子,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很短。此外,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寄宿学校,只有周六日才能见到父母,即便如此,很多家长在周六日时甚至也不能和孩子相见,孩子只能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由于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是太过短暂,再加上父母和孩子本就存在的代沟,使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十分紧张,进而导致家庭在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缺失。
三、提高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思考
鉴于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应加强对德育教育的投入,充分利用课堂进行德育教育,利用主题文化活动辅助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此外,家长也应该重视家庭德育重要性,担负起学生德育教育的责任。
(一)利用课堂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应重视德育教育这一方面的教学,除此之外,教学方式上也要进行转变并进行创新,教师应更加重视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和学生思想上的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問题,而教师只需把握大体的方向。例如,教师可以单门拿出来一节课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上布置好讨论的话题,在这节课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去思考,去讨论,并让学生讲解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理解。这样学生在讨论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相融合有积极的意义。
(二)利用主题文化活动辅助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学校可以提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美德的主题来让各个班级举办围绕这个主题的相关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各个班级举办一个围绕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为中心的征文活动,利用班主任的号召力,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进来。想要写好一篇文章,学生需要自己动脑思考,并且进行剖析。让学生在进行写作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这既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又使学生学习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利用主题文化活动进行传播,符合当今小学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样的活动方式也更便于德育教育的开展。
(三)重视家庭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教育虽然在德育教育中占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家庭对学生的德育一样不能忽视。家长必须要注重家庭德育教育。家庭教育是学生形成良好人格品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尽管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要长于在家和家长相处的时间,但是不能因此忽视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德育教育工作也不仅仅是对正确人生观的传授,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导工作。因此家长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自身行为,做到言传身教。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交谈会,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家长可以互相交流教育经验。除此之外,在这个过程中也使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更加亲密,气氛更加融洽。
总之,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从学生层面来看,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力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而且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从社会层面来看,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力度优化了社会结构,改善了社会风气,国家实力也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