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企业咋强大

来源 :软件工程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chen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做IT企业的人,都有个做强做大的梦想。但几年拚搏下来,总摆脱不了在生存线上挣扎的道路。而有些人同样是白手起家,经过了几年奋斗,做成了大企业。人们通常倾向于把企业成功归因于偶然因数。实际上,企业做强做大有其值得关注的共性。
  
  根基深,成大树
  
  一些人做了很多事情,都难以做大。当初选项目的时候,个个都是好项目,为什么别人能做好,自己却做不好呢?有个老板从九十年代初倒卖PC做起,建网站,编软件,推系统集成,搞短信增值,现在又在弄长途电话卡分销。每次热门业务他都紧跟,每次都热情洋溢地描述光明前景,但每次热潮过后还在为生存忙碌。
  市场环境不断变化,许多人总是赶着变化的潮流忙忙碌碌。开始能分点残羹剩汤,后来大小业务都被大公司通吃,只有改换门庭,另谋生路。天下没有不种树就得果的道理,我们都明白缘木求鱼,守株待兔不可能,就应该知道做成大企业都有其客观的道理。以种树做比喻,只有根基深,才能成大树。所以,要做成大企业,首先要坚持自身的专长,将根基做深,总能遇到适合你发展的环境。
  
  积经验,聚核心
  
  有个程序员慕名考进当地一家明星IT公司后感到很迷茫,同事们各自为政,互不交流,生怕别人学了经验,自己会丢饭碗。他判断说:这样的工作方式,根本做不成什么大事。果不其然,因为没有具体产品,涉嫌炒作,这家公司成为媒体攻击的对象,被称为“大恶”公司。后来,控制人跑到了国外;昔日的高管们有的开茶楼,有的拉工程,各自谋生。
  如果一个公司实体不能有效地积累经验,凝聚成核心力量,那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依赖性生存。例如:靠找工程生存的公司,依靠特殊关系做工程赚了些钱后,进入投标竞争环境,会发现没有突出的核心力量很难做。因为在利益的驱使下,你会拉关系,别人也会拉关系;你舍得投入,别人更敢下注。每个公司在生存时都有其经验与道理,但要长大,一定要有能够成长的核心。
  
  织结构,合生态
  
  技术先进,又有市场,可为什么做了三年公司经营,规模还没有增大?这是一个从研究所下海的技术人员的感叹。他每天从早忙到晚,节假日很少休息,且时常很忧虑,怕其他人掌握了渠道另起炉灶,业务亲自跑。由于不可预知的因素太多,在规定时间内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很难固定客户。为了生存,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于找客户方面,没有力量保证按时完成订单。进入了越来越忙,生存条件每况日下的恶性循环。
  公司是一种组织,一定要有结构。公司也是经济环境中的物种,一定要适合生存的生态。许多以技术人员为主创办的公司,只有个人奋斗,没有组织观念,更没有生态观念,纵有三头六臂,也只能小规模经营。做事的道理是有“舍”才会有“得”,要大“得”,就要会大“舍”。如果仅限于眼前的利益得失,就不会舍得资源去组织企业结构,关注环境生态,企业就不可能有大发展。
  
  用工具,提效率
  
  业务员每天都忙忙碌碌,但业务不见有长进。怀疑拿公司的资源跑私人的业务,又没有直接的证据。这是一般公司普遍遇到的问题,但苦于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只有听之任之。曾经请了一个外资企业的营销总监到我担任总经理的公司讲课,从其所介绍的管理方法中受到了很大启发。国内的一些公司经营规模难以做大,重要的原因在于不善于使用工具。
  从作坊到公司,从小公司到大公司,从国内公司到跨国公司,其中重要的区别在于经营工具的不同。小公司靠人力,大公司善用先进的工具。对于经营所遇到的问题,只要你想,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工具,有时还能产生创造发明。以我为例,为了解决分散的营销员管理问题,想到用无线通信工具,遇到了信道资源短缺问题。后来用公共无线通信平台,不但改善了营销员管理,还获得了发明专利,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使用工具的作用是将你从重复的琐碎事务中解放出来,提高创造性劳动的效率。不断积累创造性成果,就能成就大事业。
  
  讲利益,增动力
  
  做公司最重要的是“利益讲清楚,许诺能兑现”。有个IT公司的老总,总是声称自己不懂技术,而许多有真才实学的技术人员都愿意在其麾下奋斗。他公司的一个技术骨干说出了他的感受:张总给我们布置的每件事,除了明确地表示你能得到什么,还会给你愉快的体验和希望。有现金,有分红,有时是鼓励的言语,有时是奖品,有时是让你去休假,有时是令你快乐的礼物。
  许多人只看到利益的物质属性一面,在公司经营中把人看成物,只有冷冰冰的物质关系,以为有钱能使鬼推磨。IT公司的员工普遍受教育程度高,不能只用简单的物质驱动方式管理。从管理的角度说,IT公司不适用视人为“经济人”的X管理理论,而应将人作为“社会人”,应用Y管理理论。企业做大不但要用智力,更重要的是要会用情感的力量。
  
  人为本,建事业
  
  创业时再大的困难都好克服,在公司发展时却矛盾激化,主要人员穷于应付内耗,最后只有分家,各自为政,又归于小公司状态。为什么一些小公司有长大的机会,而又不能长大呢?重要的因素是对企业的观念不同,我们大多认同企业为利而生,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企业实际是为人而生,利只是工具。
  大企业存在的原因超越了一般的物质需求层次,只不过许多人戴着物欲的有色眼镜只能看到物质利益。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我们在不断试错,有的企业家或因感悟,或受点拨,走上了以人为本的大道,使企业突破贫困循环,进入大企业境界。许多有成就的企业家都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哪怕企业的有形资产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只要骨干队伍在,用不了多久,一个新的大企业又会再跻身于世界企业之林。
  
  明定位,勤转型
  
  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关系协调是许多老板难以办好的事情。企业为生存而注重短期利益无可厚非,但要注意不能落入实利驱动的循环之中,从而迷失自我。如果对长远的未来没有投入,就不会有自觉的长期发展,企业也就永远处在为生存而奔波的小企业状态。企业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应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业定位,看清存在的价值。
  做企业的人都有其擅长的技能。在开始从事企业经营时,不一定对自身的优势认识得很清楚,往往由行业热门引导经营方向。在积累了一些经验后,逐渐会认识到适合从事的领域。别人成功的领域不一定适合你。所以,在普遍成功的时期有失败者,在多数企业低迷的阶段有成功者。天生我才必有用,认定适合发挥特长的行业,不断调整,定能成大业。
  
  立大志,树信念
  
  有人问比尔·盖茨成功的诀窍是什么?盖茨回答:坚持信念,不断努力。在国内的电视节目中看到主持人问一个企业家,做企业为了什么?回答是为赚钱。企业是追求利润的社会存在,这是不言自明的常识。如果一个企业家只认识到挣钱的层次,就不会自觉地创造与众不同的价值,也就没有成长的原因。
  从事同样的事,由于信念不同,结果会大不相同。有人问三个在凿同样石材的石匠在干什么,他们分别回答:凿石头,凿最好的石头,建大楼。这三个人能做到的事情显然不同。我们常把口号当信念,结果是说一套,做一套。信念是自觉到最想做的事情,不一定是社会当前的热门方向,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只要你坚持,总会接近最能发挥你能力的方向,从而成就大事业。
其他文献
2005年9月,新浪、搜狐相继推出“首届中国博客大赛”和“首届全球中文博客大奖赛”。随后,博客网“2005年中国网络传播学院奖·第二届全球中文博客大赛”闪亮登场……博客PK愈演愈烈。有网友称,博客是一场全民写作运动;新华社评,中国互联网迎来了博客热;有观点认为,2005年或许可以被看成是中国博客元年。博客经济在我国已经萌芽,博客之战,向左?向右?    互联网的又一次“圈地运动”  草根与精英的博
期刊
许多IT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常常苦于业务难寻。经过多年的经营探索,记录总结了一些创新IT业务的路子和案例,与大家分享。    转变型态——无线指挥服务器    曾为一个大型企业开发了营销管理系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为管理的大多数对象是营销员,他们日常处于移动状态,基于固定网络的管理系统无法顾及移动的人员。  想到了用无线方法解决移动人员的管理问题。于是,走访了省级与市级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得到的答
期刊
企业管理中的人性化问题对西方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已经是一个老问题,但是对中国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是一个新话题、新挑战。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必将由传统的目标管理走向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IT业作为高知人群聚集的企业,更为迫切地需要举起“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大旗,实现IT员工与企业的双赢与共同发展。人性化管理应该成为IT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与主导模式。    西方企业管理中对人性假设的变迁    管理者的世界
期刊
随着证券市场资本运作功能的逐步强化,通过兼并、收购、重组来扩大市场份额、增加收益、整合业务的上市公司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企业并购大潮一浪高过一浪,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之合并、大通曼哈顿兼并JP摩根。在香港,盈动以小吃大,收购香港电讯更是轰动一时。  这些收购的背后都有上亿、几十亿、甚至逾千亿的资金在支撑着,而由此产生的外购商誉也是数目惊人。按现在广泛使用的将外购商誉作为无形资产入账并在特定期限内
期刊
“方向盘再往左打一点,倒,倒,好!”对这样的倒车镜头,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现在,许多有车族给自己的爱车装上了“天眼”——倒车雷达,停车、倒车时再也不用别人在一旁心急火燎地指挥了。   倒车雷达 是汽车泊车或者倒车时的安全辅助装置,能以声音或者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驾驶员周围障碍物的情况,解除了驾驶员泊车、倒车和启动车辆时前后左右探视所引起的困扰,并帮助驾驶员扫除了视野死角和视线模糊的缺陷,提高驾
期刊
初见李博时,很难把面前这个大男孩与一个推掉用友公司offer,而选择自主创业的非常有魄力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因为他给我的感觉是那么的普通,甚至还有点腼腆。然而,当谈起他的创业经历时,我发现这个普通的男孩内心里却透露出一颗成熟和不甘于平凡的心……    李博简介:  1981年10月28日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  2001年考入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02年创建25小时网站,成
期刊
编者按:七月,又到了毕业的季节,现在人们都在密切关注着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在严峻的形势下似乎毕业与失业只有一步之遥。真的是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太多了么?看过下面这个真实的例子,你就会发现:其实是莘莘学子还缺少一样非常重要的能力……(作者毕业于湖南省某重点高校,根据作者要求,隐去其真实姓名。)    我是2004年毕业生,专业是计算机编程。但实际情况是我对所学的专业并不是很感兴趣,大学四年也只是完成任务一
期刊
在风云变幻的职场中,谁不希望自己能表现突出、扬眉吐气呢?尤其在大型IT公司,员工的表现很难在群体中脱颖而出,究竟该怎样搞个高位坐坐呢?对此我们特别研制了“平步青云登山鞋”,“穿”上它可以助你在职场中更上一层楼。     “软土深掘”登山鞋    对象:老板  你属于那种只顾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不愿意强出头的埋头苦干型人吗?可能是中国人性格的关系,我们通常都不愿意主动表现,甚至不会去与爱表现的人
期刊
观点(一)  林忠明(北京)/文    编者按:BT就是比特精灵,这种类似于FTP的网络资源共享软件,让网友们尽情地享受着免费带来的喜悦:最新上映的大片、最流行的电视剧、最红火的游戏……然而,由于涉及到版权、带宽等多方面的问题,BT的路似乎越来越难走了。     记得曾志伟曾经在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上义愤填膺地反对网络上的非法下载,并把目前最为常见的P2P软件BT痛斥为Bad Taste,那么BT是
期刊
2003年5月10日,中国C2C个人交易网站打破了易趣多年一统天下的局面。“淘宝网”猴子似地从石缝中蹦了出来,向易趣的权威发起了挑战。虽然这场比赛已经持续了两年,但仍未分出高下,我们就此对双方的表现以及各个回合的战况给予即时点评。  擂主:邵亦波代表队:易趣网  邵亦波是易趣网的创始人,一个地道的上海人。年少时的他被称为“大头神童”,借着聪明的头脑和顽强的斗志,成功地跨过高三直接升入大学,并最终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