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方法:对30例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痊愈。
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可正确诊断,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可减少此病发生。
关键词:剖宫产术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665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408-0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女性常见病,分布范围广,但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少见,多发生于中期妊娠剖宫取胎或足月剖宫产术后。因此剖宫产术后引起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关注。现对我院自2005年1月—2013年1月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年龄22—38岁,发病时间,剖宫产术后1年6个月—5年,初产妇25例,经产妇5例,30例均为横切口。
1.2 临床症状。随着月经出现周期性发作,腹壁切口周期性疼痛。既往有剖宫产史。大部分呈进行性加重,疼痛程度轻重不一。体征:在腹壁切口周围或上下方可扪及肿块,呈椭圆形或圆形,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境界欠清,质韧。其中22例患者有直径约2-3cm的椭圆形或圆形结节,有不同程度触痛或压痛,少数形成不规则,活动欠佳,多位于皮下深层,边界欠清,结节状质韧肿块,在患者腹壁切口周围可触及,大小不等,患者就诊时1.0×1.0×0.6为最小,5.0×3.5×3.0为最大。
1.3 手术治疗。患者均采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下异位病灶切除术,手术切除范围为病灶周围1.0cm,30例患者中有24例侵犯脂肪层,5例达腹直肌前鞘,1例累及腹膜。
2 结果
所有病灶术后送病检,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治疗,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1年,疼痛症状消失,无复发。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近年来发病率增高,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包括种植学说(经血逆流及医源性种植),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免疫学说及血行淋巴播散学说等解释不同部位内异症的发生[1]。腹壁子宮内膜异位症常继发于剖宫产术后,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支持子宫内膜种植学说,属医源性种植,然而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被带至腹壁切口概述较高,但仅有少数病例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产后体内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种植的子宫内膜不易生长。异位的子宫内膜种植于腹壁切口后,异位子宫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伴有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形成。
诊断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难,月经与多数肿块相伴随的轻度周期性疼痛,且腹壁切口处肿块多出现在剖宫产术后。MIR、CT、超声检查对于巨大包块或可疑诊断者有助于诊断。超声检查虽可辅助确定病灶的部位和囊实性,但无特异性。多数学者认为,对腹壁内异症局部穿刺无必要,有报道甚至认为可能增加复发风险,但局部包块穿刺细胞学检查恶性病变,并可辅助术前诊断。
各种甾体激素对不同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作用不同,以腹壁切口病灶反应最差,药物治疗只是暂时减轻疼痛,当药物停止使用后疼痛再次出现。Konger等[2]曾报道31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连续使用4-6月口服避孕药,肿块无明显缩小,但在手术切除后无1例复发。因此切口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主张手术切除为主[3],切除病灶时应同时切除病灶周围的纤维结蹄组织,以保证无残留病灶。术中应注意:术前充分估计包块大小、范围及深浅,选择最佳切口,术中仔细辨别界限,用冷刀切除。
剖宫产时尽可能保护好腹壁切口,清理宫腔纱布应一次性使用,缝合子宫及腹壁切口缝线尽可能分开,缝合子宫切口时不要将子宫内膜带入,缝合腹壁切口前常规消毒清洗切口等,另外应提倡产后延长哺乳时间,使月经复潮推迟,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完全防止本病的发生,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个体化等诸多问题,尚待研究。
参考文献
[1] 冷金花,郎景和,杨佳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1):53
[2] Konger KE,shatncy CH,Hodge K et al.SargicaI Scar endometrioma[J].Surg GynecoI Obstet,1993,177:243
[3] 张建莲.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临床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08 12(7):652-653
方法:对30例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痊愈。
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可正确诊断,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可减少此病发生。
关键词:剖宫产术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665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408-0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女性常见病,分布范围广,但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少见,多发生于中期妊娠剖宫取胎或足月剖宫产术后。因此剖宫产术后引起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关注。现对我院自2005年1月—2013年1月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年龄22—38岁,发病时间,剖宫产术后1年6个月—5年,初产妇25例,经产妇5例,30例均为横切口。
1.2 临床症状。随着月经出现周期性发作,腹壁切口周期性疼痛。既往有剖宫产史。大部分呈进行性加重,疼痛程度轻重不一。体征:在腹壁切口周围或上下方可扪及肿块,呈椭圆形或圆形,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境界欠清,质韧。其中22例患者有直径约2-3cm的椭圆形或圆形结节,有不同程度触痛或压痛,少数形成不规则,活动欠佳,多位于皮下深层,边界欠清,结节状质韧肿块,在患者腹壁切口周围可触及,大小不等,患者就诊时1.0×1.0×0.6为最小,5.0×3.5×3.0为最大。
1.3 手术治疗。患者均采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下异位病灶切除术,手术切除范围为病灶周围1.0cm,30例患者中有24例侵犯脂肪层,5例达腹直肌前鞘,1例累及腹膜。
2 结果
所有病灶术后送病检,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治疗,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1年,疼痛症状消失,无复发。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近年来发病率增高,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包括种植学说(经血逆流及医源性种植),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免疫学说及血行淋巴播散学说等解释不同部位内异症的发生[1]。腹壁子宮内膜异位症常继发于剖宫产术后,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支持子宫内膜种植学说,属医源性种植,然而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被带至腹壁切口概述较高,但仅有少数病例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产后体内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种植的子宫内膜不易生长。异位的子宫内膜种植于腹壁切口后,异位子宫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伴有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形成。
诊断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难,月经与多数肿块相伴随的轻度周期性疼痛,且腹壁切口处肿块多出现在剖宫产术后。MIR、CT、超声检查对于巨大包块或可疑诊断者有助于诊断。超声检查虽可辅助确定病灶的部位和囊实性,但无特异性。多数学者认为,对腹壁内异症局部穿刺无必要,有报道甚至认为可能增加复发风险,但局部包块穿刺细胞学检查恶性病变,并可辅助术前诊断。
各种甾体激素对不同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作用不同,以腹壁切口病灶反应最差,药物治疗只是暂时减轻疼痛,当药物停止使用后疼痛再次出现。Konger等[2]曾报道31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连续使用4-6月口服避孕药,肿块无明显缩小,但在手术切除后无1例复发。因此切口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主张手术切除为主[3],切除病灶时应同时切除病灶周围的纤维结蹄组织,以保证无残留病灶。术中应注意:术前充分估计包块大小、范围及深浅,选择最佳切口,术中仔细辨别界限,用冷刀切除。
剖宫产时尽可能保护好腹壁切口,清理宫腔纱布应一次性使用,缝合子宫及腹壁切口缝线尽可能分开,缝合子宫切口时不要将子宫内膜带入,缝合腹壁切口前常规消毒清洗切口等,另外应提倡产后延长哺乳时间,使月经复潮推迟,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完全防止本病的发生,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个体化等诸多问题,尚待研究。
参考文献
[1] 冷金花,郎景和,杨佳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1):53
[2] Konger KE,shatncy CH,Hodge K et al.SargicaI Scar endometrioma[J].Surg GynecoI Obstet,1993,177:243
[3] 张建莲.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临床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08 12(7):65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