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3月26日,我上好下午第一课后,内心有一种想哭的感觉,里面包含着遗憾与不甘。这节课我是借班上课,借的是我校高一(4)班,即我校高一唯一的TI实验班。上课的课题是《探索函数图像上任意点处的切线方程》,是为江苏来的教育考察团专门开设的。上海TI总部的相关领导决定在我校开设有关TI图形计算器在教学中的应用的研讨活动是3月22日,因忙于完成高三正常的但繁重的教学任务,我没有在这节课上花适量的时间,再加上与高一学生非常陌生,因此本节课自我感觉很不成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的教学设计内容比较充分也撰写了详细的教案,但上课时对教案流程的落实很不完整,只完成了设计的三分之二,高潮部分未来得及呈现就被迫草草下课。
2.学生的活动很不充分,远未形成课前预设的学生竞相提问、回答、质疑、总结的理想场境。
3.对技术的运用很不熟练,临场出现的问题未能作出快速有效的灵活应对。
由此想到前不久听的一节课,课题是《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由陈老师执教。看得出,陈老师是一位数学修养很高、教学功力非常深厚的教师,课前的预设也很充分,且就在自己任教的班级上课,对每一位同学的数学学习情况非常了解。但纵观本节课,除去显而易见的成功亮点,不得不说也同样存在着类似上述1、2的问题。
至此,一对矛盾就摆在了我们面前:备课的厚(备的很丰富——量的充分)与上课的薄(课的不完整——质的残缺)。实际上,从下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上述矛盾仅是我们看到的表面现象,其更深的矛盾似乎应该是:备课的整体薄(想的不充分)与上课的局部厚(局部环节的臃肿)。
面对一个数学课题,在备课时,一个数学修养高、教学功力厚的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冲动,即总想把自己知道的与本课题有关的东西(包括知识、方法、技巧等)通过本节课全部呈现出来,因此备课的量的充分就使教案看起来非常丰满,无论是知识层面还是方法技巧层面都十分完整。但殊不知,这样就步入了一个误区,备课时对本课题重点、学生认知水平的适切性的把握就惨遭淡化,未能做到直奔重点、直击要害,上课时就缺少了精到的分析、会心的响应、自然的衔接、流畅的过渡、默契的配合,最终师生合作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沦为空想。因此备课时一定要做到由厚到薄,要勇于根据课题舍弃自己内心熟练、一往钟情但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甚至阻碍学生认知深化的环节,在上课时才能不枝不蔓,做到由量的单薄到质的厚重,让每一个环节都落地生根、孕育发芽。
然而,这又谈何容易!“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些话的合理性与真理性毋庸置疑,但有时感到这明显是在为自己开脱,内心也就缺乏了面对一节节由自己执教的失败的课的从容与淡定。很羡慕电视上那些武术宗师早期的成长经历:一招一式由师傅亲自手把手传授、纠正。教师的成长能如法炮制吗?似乎不太现实,但又极为渴望!每次聆听李秋明老师(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讲话,无论是专题报告还是余暇闲聊,李老师总是面带笑容侃侃而谈,诙谐幽默满盈睿智,让人极为仰慕!是数学修养的“厚”(丰富、厚重、综合)造就了他言行的“薄”(精炼、地道、自然)吗?是教学功力的“厚”(娴熟、广博)造就了他上课的“薄”(本质、清晰)吗?其实,“厚”与“薄”看似一对矛盾,但其实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只有深厚的积累才能拥有对问题本质的解读,只有平时深厚的思考才能换来刹那间灵感的爆发。正如阿基米得顿悟浮力规律、牛顿偶得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作为教师,只有平时深厚的积累,才能在备课时删繁就简,设计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策略,使自己的每一节课都做到效果最大化,从而让心中的遗憾日益弱化。
谈到这儿,有一个问题不容漠视:学生现状的“厚”与“薄”是否直接决定了一节课的质量?我觉得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众所周知,“以生为本”早已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在备课时只有真正深入思考了学生的“厚”与“薄”才能寻找到真正高效的教学程序,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数学教学配得起“艺术”这种高尚的称谓。
1.课前的教学设计内容比较充分也撰写了详细的教案,但上课时对教案流程的落实很不完整,只完成了设计的三分之二,高潮部分未来得及呈现就被迫草草下课。
2.学生的活动很不充分,远未形成课前预设的学生竞相提问、回答、质疑、总结的理想场境。
3.对技术的运用很不熟练,临场出现的问题未能作出快速有效的灵活应对。
由此想到前不久听的一节课,课题是《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由陈老师执教。看得出,陈老师是一位数学修养很高、教学功力非常深厚的教师,课前的预设也很充分,且就在自己任教的班级上课,对每一位同学的数学学习情况非常了解。但纵观本节课,除去显而易见的成功亮点,不得不说也同样存在着类似上述1、2的问题。
至此,一对矛盾就摆在了我们面前:备课的厚(备的很丰富——量的充分)与上课的薄(课的不完整——质的残缺)。实际上,从下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上述矛盾仅是我们看到的表面现象,其更深的矛盾似乎应该是:备课的整体薄(想的不充分)与上课的局部厚(局部环节的臃肿)。
面对一个数学课题,在备课时,一个数学修养高、教学功力厚的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冲动,即总想把自己知道的与本课题有关的东西(包括知识、方法、技巧等)通过本节课全部呈现出来,因此备课的量的充分就使教案看起来非常丰满,无论是知识层面还是方法技巧层面都十分完整。但殊不知,这样就步入了一个误区,备课时对本课题重点、学生认知水平的适切性的把握就惨遭淡化,未能做到直奔重点、直击要害,上课时就缺少了精到的分析、会心的响应、自然的衔接、流畅的过渡、默契的配合,最终师生合作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沦为空想。因此备课时一定要做到由厚到薄,要勇于根据课题舍弃自己内心熟练、一往钟情但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甚至阻碍学生认知深化的环节,在上课时才能不枝不蔓,做到由量的单薄到质的厚重,让每一个环节都落地生根、孕育发芽。
然而,这又谈何容易!“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些话的合理性与真理性毋庸置疑,但有时感到这明显是在为自己开脱,内心也就缺乏了面对一节节由自己执教的失败的课的从容与淡定。很羡慕电视上那些武术宗师早期的成长经历:一招一式由师傅亲自手把手传授、纠正。教师的成长能如法炮制吗?似乎不太现实,但又极为渴望!每次聆听李秋明老师(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讲话,无论是专题报告还是余暇闲聊,李老师总是面带笑容侃侃而谈,诙谐幽默满盈睿智,让人极为仰慕!是数学修养的“厚”(丰富、厚重、综合)造就了他言行的“薄”(精炼、地道、自然)吗?是教学功力的“厚”(娴熟、广博)造就了他上课的“薄”(本质、清晰)吗?其实,“厚”与“薄”看似一对矛盾,但其实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只有深厚的积累才能拥有对问题本质的解读,只有平时深厚的思考才能换来刹那间灵感的爆发。正如阿基米得顿悟浮力规律、牛顿偶得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作为教师,只有平时深厚的积累,才能在备课时删繁就简,设计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策略,使自己的每一节课都做到效果最大化,从而让心中的遗憾日益弱化。
谈到这儿,有一个问题不容漠视:学生现状的“厚”与“薄”是否直接决定了一节课的质量?我觉得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众所周知,“以生为本”早已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在备课时只有真正深入思考了学生的“厚”与“薄”才能寻找到真正高效的教学程序,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数学教学配得起“艺术”这种高尚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