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于数学课的“厚”与“薄”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3月26日,我上好下午第一课后,内心有一种想哭的感觉,里面包含着遗憾与不甘。这节课我是借班上课,借的是我校高一(4)班,即我校高一唯一的TI实验班。上课的课题是《探索函数图像上任意点处的切线方程》,是为江苏来的教育考察团专门开设的。上海TI总部的相关领导决定在我校开设有关TI图形计算器在教学中的应用的研讨活动是3月22日,因忙于完成高三正常的但繁重的教学任务,我没有在这节课上花适量的时间,再加上与高一学生非常陌生,因此本节课自我感觉很不成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的教学设计内容比较充分也撰写了详细的教案,但上课时对教案流程的落实很不完整,只完成了设计的三分之二,高潮部分未来得及呈现就被迫草草下课。
  2.学生的活动很不充分,远未形成课前预设的学生竞相提问、回答、质疑、总结的理想场境。
  3.对技术的运用很不熟练,临场出现的问题未能作出快速有效的灵活应对。
  由此想到前不久听的一节课,课题是《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由陈老师执教。看得出,陈老师是一位数学修养很高、教学功力非常深厚的教师,课前的预设也很充分,且就在自己任教的班级上课,对每一位同学的数学学习情况非常了解。但纵观本节课,除去显而易见的成功亮点,不得不说也同样存在着类似上述1、2的问题。
  至此,一对矛盾就摆在了我们面前:备课的厚(备的很丰富——量的充分)与上课的薄(课的不完整——质的残缺)。实际上,从下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上述矛盾仅是我们看到的表面现象,其更深的矛盾似乎应该是:备课的整体薄(想的不充分)与上课的局部厚(局部环节的臃肿)。
  面对一个数学课题,在备课时,一个数学修养高、教学功力厚的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冲动,即总想把自己知道的与本课题有关的东西(包括知识、方法、技巧等)通过本节课全部呈现出来,因此备课的量的充分就使教案看起来非常丰满,无论是知识层面还是方法技巧层面都十分完整。但殊不知,这样就步入了一个误区,备课时对本课题重点、学生认知水平的适切性的把握就惨遭淡化,未能做到直奔重点、直击要害,上课时就缺少了精到的分析、会心的响应、自然的衔接、流畅的过渡、默契的配合,最终师生合作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沦为空想。因此备课时一定要做到由厚到薄,要勇于根据课题舍弃自己内心熟练、一往钟情但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甚至阻碍学生认知深化的环节,在上课时才能不枝不蔓,做到由量的单薄到质的厚重,让每一个环节都落地生根、孕育发芽。
  然而,这又谈何容易!“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些话的合理性与真理性毋庸置疑,但有时感到这明显是在为自己开脱,内心也就缺乏了面对一节节由自己执教的失败的课的从容与淡定。很羡慕电视上那些武术宗师早期的成长经历:一招一式由师傅亲自手把手传授、纠正。教师的成长能如法炮制吗?似乎不太现实,但又极为渴望!每次聆听李秋明老师(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讲话,无论是专题报告还是余暇闲聊,李老师总是面带笑容侃侃而谈,诙谐幽默满盈睿智,让人极为仰慕!是数学修养的“厚”(丰富、厚重、综合)造就了他言行的“薄”(精炼、地道、自然)吗?是教学功力的“厚”(娴熟、广博)造就了他上课的“薄”(本质、清晰)吗?其实,“厚”与“薄”看似一对矛盾,但其实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只有深厚的积累才能拥有对问题本质的解读,只有平时深厚的思考才能换来刹那间灵感的爆发。正如阿基米得顿悟浮力规律、牛顿偶得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作为教师,只有平时深厚的积累,才能在备课时删繁就简,设计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策略,使自己的每一节课都做到效果最大化,从而让心中的遗憾日益弱化。
  谈到这儿,有一个问题不容漠视:学生现状的“厚”与“薄”是否直接决定了一节课的质量?我觉得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众所周知,“以生为本”早已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在备课时只有真正深入思考了学生的“厚”与“薄”才能寻找到真正高效的教学程序,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数学教学配得起“艺术”这种高尚的称谓。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培养学生“能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那么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与运用就非常重要。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设英语语言实践情境,运用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实物、道具、图画、简笔画、手势、动作、声音、PPT、多媒体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和实践、运用和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用英语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 建立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加速器,充满趣味性的英语课堂才是高效课堂。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是高效课堂的延伸,重视认知规律、及时总结反思则是高效课堂的保障,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更是高效课堂的必要补充。故而,我在教学中尝试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注重直观教学和情境教学,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给他们的
期刊
摘 要:生本教学的课前小组展示作为一项微技能在教学中进行改革尝试,变预习展示为复习展示,学生从不喜欢到喜欢,乃至变成他们课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这项技能给他们带来了学英语的自信心。  关键词:生本教学 小组展示 微技能 预习展示 复习展示  生本教学倡导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互助意识,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与此同时,通过小组活动也能够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尝试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期刊
摘 要: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向45分钟要质量,提高45分钟的效率,把学生当作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上高潮起伏,是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高潮 创新学习  有关资料表明,中学生注意力最多可集中10到1
期刊
一、国内外中职学校办学现状  以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为主的中等职业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中职教育的主流。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更是达到了多元化教育体系、大众化教育对象的程度。为满足发达工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各国的中职教育均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由德国联邦劳动署每年编辑出版的有关职业现状的书,不仅详细介绍了著名的“双元制”教学模式,还详尽地介绍了职业学校计划制订、学校规模、办学理念、教
期刊
学校档案是学校直接记述和反映学校活动,保存备查和各种学校文件材料的总称。它一方面记述了学校树立自我形象和价值观建设的过程,为新时期的学校建设提供借鉴和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学校自我形象和价值观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档案汇集了学校现有的知识成果,记录了学校优秀的传统和历年来先进教职员工的事迹,形成特色的教育教学总结,是一个学校成长和奋斗的沉淀和记录,能树立学校自我形象和体现学校的价值观,促进学校
期刊
茶余饭后,当几个同行围坐在一起聊起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咸时,班主任老师总会发出共同的心声:当班主任实在是太苦、太累、太烦……工作的压力之大溢于言表。的确,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班主任要担当的角色也越来越多,他们是老师,要授业、解惑;他们是保姆,要知冷知热;他们是保健医生,学生身体不适,你得忙碌……班主任必须从繁重的工作中寻找一条自我
期刊
学校的中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起着上传下达、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负责部门工作的组织开展,又要负责一些具体的工作事务。因此,学校中层干部的素质能力决定一个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水平。根据学校目前情况和学校未来发展,我认为要想当好一名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四种意识”,提升“四个能力”。  一、树立学习意识,提升竞争力  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才能提升竞
期刊
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中提到,要高度尊重孩子。情感是沟通思想的桥梁,爱是开启教育对象内心世界的钥匙,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的能动体,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师生关系冷漠、紧张、对立,学生是不可能喜欢上你的体育课的;只有建立一种民主、和谐与亲密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有可能喜欢上你的体育课。中国有句成语,叫作“爱屋及乌”。师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学生喜欢你,他就有可能也喜欢上你的体育课
期刊
推行素质教育以来,提高课堂效率的呼声日趋高涨,打造高效课堂的理念渐入人心。在这里,我们不免发问: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高效课堂?哪些因素制约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如何利用各种资源和采取何种手段提高课堂效率?新课标和新教材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拓展教学,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拓展和课后专题性探究拓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发现“拓展延伸”确实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巩固知识、运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