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内心孤岛垄断的存在与虚无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x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在与虚无》,其实说起来并非完全是萨特的专利,海德格尔在1927年就已发表未完的手稿《存在与时间》。而时间作为一种似有似无的载体,说起来也是一种虚无的存在,还有亚里士多德,早在古代便已对存在的多重意义有过权威且严谨的阐释。有人说,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是借鉴了他的终身朋友兼伴侣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女宾》里的某些思想。其实我个人认为,谁借鉴了谁并不重要,而是这个世界与人本就时刻具备着毋庸置疑的存在与虚无,只是被混沌而庸常的我们粗暴地给忽略了。但哲学家的眼睛与凝思却独具一格。他们总会先人一步于“有而若无,实而若虚”的人间瓢舀出终始之外的某些存在。譬如所得与困扰、残酷与温情、误解与冲突、碰撞与挣扎,以及怀旧与畅想等。诗人,亦如此。
  白落梅说:“时光就像一面明镜,过往是镜中的影子,真实存在,却又无法触摸,将怀旧的人永远锁进回忆。”而我认为,时光更像一面三棱镜。过往从棱镜的一个侧面射入,再从当下的另一个侧面射出,而后又从第三个侧面偏折出隐而不见的未来。人,常常在这种状态下“顾左右而言他”,兜兜转转,内在外在都不曾放过自己,放过时光中那些健朗的存在与虚无。
  “……我驻足的地方,是一个中转站/往前迈一步,将抵达雪花/往后退一步,将回到菊花/夹杂在中间的一滴水/显得犹疑、踟蹰、进退维谷。”
  诗人于成大在这首诗中的情感表达,似乎正将棱镜上的时光停留在某段过往的一个侧面。尘世中晦暗的干扰将他那滴精神成熟的水,不知该滴向何方?
  人,是最富有思想的个体,而思想又是极不确定的复杂体。存在与虚无一直变动且混乱地附在人体,也附在这个世界。为了不被现实情境所淘汰,人这一生一直心有不甘地在追,却一直在患得患失中拾捡自己的体味与领悟。回头张望,结合现在,然后不确定地看向未来。存在中有虚无,虚无中又不可避免地镭射出存在。
  安顿了一场离开后,世界开始空旷而荒凉。似乎一切皆来得有些突然,诗人的脚步好像来不及调整就被迫停止于季节更替的分水岭上。一种不愿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的状态迅速融进思想,使他开始“犹疑、踟蹰、进退维谷。”他在这首诗中,用杨柳的顾影自怜表达孤独失意的心境,又用瘦弱的桨象征蒲苇枯竭后的无力。“江上草茎枯,茎枯叶复焦。”盛极后的衰败,似乎更令人焦虑。一场痛与殇的白头之叹不可避免地从诗人笔下倾泻而出。然而,优于常人的敏锐又让他瞬间通透,“一片树林的行走,不过是从一阵风进入更大的一阵风;一片云的跋涉,也不过是从一场寒抵达更大的一场寒……”。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汀州”寓指了一种煊赫时期的状态。拥有与离开;融进与释放;茂盛与衰败;树林与风;云与一场寒。诗人于成大成功地运用薄凉乍现时的这些元素,在他《初冬谣》里由始至终顺着存在与虚无这两条主线隐形地向外蔓延。驾驭的伤情艺术而妥帖,却也最大限度地维持了必要的复杂,获得的张力自是充盈着旺盛的情感架构出了尘世显明的矛盾与冲突。
  诗人于成大,87年开始写作,现已于国内外几十家刊物发表作品500余首(章)。他的诗充溢着浅浅的清愁、低调、内敛、具有超强的现实感。他的诗常常在幽微的事物中关注内心与魂灵的追问,不依附、不流俗、不趋势。他是一位现象学诗人。他的诗,贯以一种简单怀旧的考量沉雄深邃地打开切口,然后再将矛盾的指向直逼人性,既含蓄印证了存在与虚无间的关联,又毫不掩饰地挖掘出一种高蹈透骨的思想深度。
  精彩与晦暗,似乎于尘世已形成强烈的对比,我们可以从他的诗行中感受到最大的交集。像《旧纸箱》、《停顿的工地》、《天暗下来,美好的事物正在远去》以及《我原谅了一场雪的融化》等诗作均有这样的体验。但惟属《旧纸箱》最具代表性。
  “旧纸箱,蜷缩在街头的一角/与垃圾箱咫尺之遥/与果皮菜叶砖头瓦砾残羹剩饭隔着一尺夕照/肮脏、破旧、残损/像一个蓬头垢面的流浪汉/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无从辨认/成为这个冬天无法破解的谜/像一个人丢失了他的籍贯/像一颗星星丢失了它的履历/像一封信丢失了它的地址/从香蕉到苹果从葡萄到梨/从荔枝到樱桃从香瓜到桃/从宾客如云到门庭冷落到只有北风进进出出……旧纸箱被时光掏空了心脏……”
  在这首诗中,诗人于成大先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事实,繁华落尽终免不了悲怆与寒凉。他借助微不起眼的纸箱的始态与终态具象化地隐喻出尘世的荒诞与残酷。现实既无情又多情。美好和淡漠或远或近,不曾离去,也不曾真正拥有。其实,存在与虚无一直在自我审问中成为每个人内心悬而未解的谜。我们不得不承认,世界的浩瀚与复杂可以让我们丢失掉很多东西,并见证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存在与虚无下的多重意义及道理。而旧纸箱被掏空的心脏就好比执扇之捐般普遍的存在。
  接下来,诗人于成大又大胆地将核心之物旧纸箱在众多意象后明喻成一个一文不闻的穷书生,然却余心不死地怀抱着他的阳春白雪。可感可知的嫁接划出一个悲凉的弧表露出他内心真正的意图。而读到这儿,所有读者也均豁然醒悟。原来,前期的铺垫只是为了明确整首诗主导的象征意义。其实他真正的锚点是另有所指。他用他的诗、以及一个人的苍茫,描摹出了一种现下大部分码字人的共有之痛。反观历史情何以堪?曾经司马相如为陈皇后作的《长门赋》竟获得黄金百斤。古昔今昔竟如此悬殊,实属文人之悲哀,怎能不令人发出长长的慨叹?
  “愤怒出诗人”!一切已回不到从前,回不到最初的芦苇丛、稻草垛。诗人用芦苇丛、稻草垛朴实地形容自己原初时那份抽取不尽的力量。在普遍存在的社会情势中,他将自己的精神内核如竹筒倒豆子般做出了艺术性的记录,无限接近又无限共通地定义了自身。既有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余韵,又颇具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喟叹。而诗的结尾又很容易让人想起奥维德《变形记》里那位长寿却渴望盛年的女先知。女先知说:“……欢乐的青春已经飞逝,衰弱的老年已经蹒跚而来,总有一天我的身体会因为活得太久而从今天的样子缩成一点点,我的衰老的四肢會缩的和羽毛一样轻……”而于成大却说:“我是一只被用旧了的纸箱/我的身体里曾住过万千美丽的事物/现在,那些好时光渐次从我的身体里流失/这一腔老旧的躯壳里盛装的/是恍如隔世的往事和一阵紧似一阵的北风。”由此不难看出,他们都是把“回忆和欲望参合在一起”的人,以用来唤醒那些久违而“迟钝的根芽。”   诗人于成大,以一种全新的勾绘带我们领略了一幅邈无涯际且混沌的世界画风。他用诗人的眼睛犀利而无奈地凝视着那片悬浮的存在与虚无,厚重的空虚与单薄的挣扎尽显在文本中做着个性的安排,直率地暗示了客观对应物前后间产生的巨大反差。独有的表述浸着浓郁的哀伤透过布实的意象,将诗人内心呐喊的声音有力地撞向现实的阴暗面。粗略的悲观,但不消极。T·S艾略特说:“对诗人而言,就是不需要有一个美丽的世界去面对,而是能够去发现美丽和丑陋后面所隐藏的东西,去发现无奈、恐怖和荣耀。”
  单从这一点,于成大的诗风便与艾略特早期创作的特点迅速拉近距离。记得陆建德在为艾略特作品《荒原》译书中作导言时曾说:“早期的艾略特,善于把自己藏匿在诗句背后,不断变换面具和语气。他在诗中的‘我’大都是戏剧人物,不是直抒胸臆的作者本人。但是总的看来他偏爱一种萎靡不振、无可奈何同时又不失幽默的声音。”而于成大恰恰秉着这种基调,以第一人称方式“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地将世间的沼泽和瘴气全然融进他的笔墨,并在叠加的取象取义中黯然神伤地引向一片虚无的存在。人性的缺陷在诗歌文本中被揭示得一目了然,也充分印证了艾略特那句“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脱离”,他向人们叙述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存语境,同时也确认了自己表达技巧上的功力。
  于成大的诗,结构完整,且撷辞精当。诗行中流淌出的浓厚的现实色调,常会给人造成一种反乌托邦式的错感。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他《看不见的城市》里说:“你跑了那么远的路,只是为了摆脱怀旧的重负!”而刘同却说:“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回忆就像女儿红一般被埋在土里,偶尔想起来挖两锹土都会醉到半死。一群人怀旧,就着往事下酒,睫毛上满是青翠的湿气,包含垂涎欲滴的温柔。”
  于成大在时代的流变中迎着世俗的对冲,既平衡了主观情感中内在的逻辑,又挖掘出客观思想上的艺术深度与广度。他的诗,首尾或圆合或观照,显明的双线结构驾驭着文本的版图,在严酷又温情的世界里,游牧的缺席与不停重现的过往做着本能的领会,从而将诗的精神内核所依附的语境加深了几分厚重的存在及宏阔的虚无。
  “无法把控的命运,脱离了最初的视线,一切都面目全非……”这个春天,他原谅了一场雪的融化。
  生命现场疮痍、蒙尘、不可丈量。于成大在没有尽头的历史现场创建了诗歌的藩篱。在共性與个性、虚无与存在的外化与内化间,他安然于内心的孤岛之上,深情地凝望与“感知那个既属于时代,又属于人的爱与哀”!
其他文献
那三孔石头窑依山势而建,门前是一条大道,大道的边沿上长满了一种结着豆荚的带刺植物,我们叫它“狐狸木”,树丛下是峪里河,以河为界,是两个县。这三孔石头窑孤零零地矗立在河边,没有主人,也不属于任何一个村落,人们干脆叫它“三孔窑”。  我爷爷虽然能把山顶上那两座古庙的来历讲得头头是道,却说不清楚这三孔石头窑的主人是谁。每次去姥姥家我们都经过这里。幼年时,我记得它没有门窗,一下雨,放羊人就急忙往三孔窑里赶
期刊
善良如风  儿时,因为父母的勤劳,家境还算殷实,而邻居家,总是早早地开始借粮,聊以打发岁月。  每年青黄不接之际,便是邻居拿着撮箕来我家端粮食的时候。每每,我看到母亲总是往他的撮箕里使劲装,满满地紧紧地,如在打夯,如在筑墙,那般坚实,生怕亏欠了他。而第二年,归还粮食的时候,母亲总说家里陈粮还多,让他再等等。有时一等,母亲就忘记了,邻居仿佛也忘记了。  有一次,邻居也许是良心发现,终于提起还粮的事。
期刊
老爸的扁担挑了一辈子,跟爸一样实诚。  那还是分家时,爷爷特意给的,说爸力大能干,是个能扛活的人。  那时候,在那个叫秀水的小山村,爸就用这根扁担挑柴,挑米,挑货郎,也挑起了我的童年。爸跟扁担形影不离,故事,也因扁担而起。  二婶是我的亲婶子,也是我家的邻居。二叔因为下矿,一次矿难中三十出头就没了,只留下二婶和刚出月的孩子。村里人都说二婶命硬,犯白虎,克夫。二婶不好再嫁,别人也不敢给介绍。她一面下
期刊
一  牵牛花杯里的露珠是甜的  成熟的谷子的头是低的  走出篱笆墙的视野是开阔的  树梢上的白云一直尾隨  我把头抵在车窗上  让他认清我对宽广痴迷的模样  阡陌中的广阔与繁茂  飞快的隐退  又飞快的迎面而来  把我被禁锢的思路打开  二  大厦门前的银杏树是笔直的  我们的身影也是笔直的  这件事云可以作证  所有的事物  都朝着自己的方向发展着  新时代的风吹到了望儿山脚下  吹红了疗养院里
期刊
女儿上高二的时候,我带他去北京参加一个舞蹈比赛。在化妆的时候,化妆师问,你们是哪的人?营口。辽宁营口。营口在哪?离大连近。我知道有鲅鱼圈。啊,那是我们营口的一个区。当时我心情有说不出的滋味,营口,有那么古老的历史传说,有故事,有情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人类的遗址可上溯到距今26万年,它是一座与时俱进的新城,营口的美丽与众不同,可是知道他的人并不多!在营口,不容错过的还有它的特色,有温泉,有
期刊
一溜儿脚印离开茅棚屋,往北坡去,雪地里一路插出窟隆儿。雪骨朵儿还是层层往下压,不多久就灭了那排足迹。  小讨饭围着一簇只露出半拉腰子的木禾柴,手作耙,跋鼠打洞似的扒拉雪堆儿,终于扒到根部,后腰刀鞘里抽出柴刀。他想,砍完这一孔,应够一捆了。  左边山腰突然传来一声嘶心裂肺的响,一棵楠竹承受不了负重,拦腰折断,附压在楠竹身上的雪被,失去依靠,随着楠竹倒去的方向跌下,一霎如瀑。这一声响,震憾到了附近树上
期刊
提起医院,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嫌恶、惊悸、恐惧纠缠在一起,一言难尽。恶劣的环境、陈旧过时的检查和诊疗设备、糟糕的技术和服务、凶巴巴的态度、拥挤不堪的挂号和交款处、肮脏的住院病房,让人望而生厌的一切,几乎是医院留给我的全部印象。  那年冬夜我住院,没有病床,只好加床,被安置在走廊里紧靠女厕所的旮旯处。外面风雪交加,走廊里好不到哪去,瑟縮发抖,妻子只好顶着风雪,推着自行车回家给我取被子,被子取回来,
期刊
新年上班第一天,关河镇镇长刘新征就锣鼓紧敲。关河镇号称全县农业老大,35岁就当上镇长的刘新征,在这已锤打了两年多。他深知身上的担子,做事总是风风火火,大张旗鼓。四邻都叫他刘冒进,县里安排中心工作,别人就给他打电话,问刘新征这次冒进吗?当心,步子大了,别扯到蛋啊。电话那头传来一串怪笑,刘新征便回敬玩笑:我在前面等你个乌龟。  他叫住老罗,今春植树造林咋整。老罗在关河镇快管了一辈子农业,哪块地界儿绿不
期刊
故乡在辽河下游的南岸,  我天天看着它拐弯入海。  年年春风度,香蒲脱颖而出,  阳光撕裂冰河,模拟大陆板块的漂移。  土地流油,黄金的水稻疯长,  巨大的水鸟萃取千年的月光。  悠悠的嘹亮明心见性。  早年,资本携着主义在此登陆,  一条古街留下历史纷纭的脚步。  南来北往的口音,织锦的倾听。  泰顺祥至今还弹着从前的调子,  大碗茶飘出古色古香的品饮。  窈窕的往昔,字正腔圆的余韵。  夏日,
期刊
山寨的天热得很,梧桐树上的蝉“知了知了”地叫,烦死人。  “咝咝——”她坐在门口纳鞋底,着一副老花眼镜,干瘪的身子佝偻着,左中指套了个铜项圈。  “老大姐,又在纳鞋底了?”他走了过来,对她说。  “坐吧!”她顺手递过一条凳子。  他和她是邻居,过几天便要来她这坐坐。  他没接,挥起手上的那把破扇子,往门槛上扇了扇,一屁股坐了下去。  “你不要总是纳鞋底呀。”他说。  “要水呀,我那壶里有,你自个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