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小一方楹联,深藏着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传统文化的传承,事关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每个中国人都该把传承作为一种职责。
关键词:对联;传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8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能够在银河般的文化之河中,捧一把星辉,就足以让人震撼。传统文化的内蕴无以言表,只有学习并弘扬,才会稍有体会。对联艺术正是这长河中的明珠,时刻散发着璀璨光辉。
我们最早认识对联,多是从春联开始的。对联又称为楹联,楹联也称楹帖、对子、对联,由上、下联组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或挂或贴在木头上、竹子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字的多少没有定规,对仗工整即可。春联只是楹联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结婚时贴的婚联,祝寿时贴的寿联,哀悼死者的挽联等等。
据《山海经》记载,上古的时候,在东海有兄弟俩都是神仙,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他们常守候在万鬼出没的地方,一旦有恶鬼出现,兄弟俩就奋力捉鬼,并用苇索捆绑起来“引虎食之”。后人为了消灾求安,就把神荼、郁垒画在桃木板上,每年一换,以此“避邪”。这就是传说中的“桃符”。
到了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成为楹联起源史上的关键一笔。他命手下一位叫辛寅逊的学士,在寝室门板桃符上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变化,骈体联语替代了神仙武将,辟邪消灾更添了祈福发愿。据清代楹联学家梁章钜在其著作《楹联丛话》中的考证,这也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之一。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相当普遍。王安石诗“千門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明代初年,“春联”一词开始出现。明太祖朱元璋曾颁布御旨,要求金陵城家家户户门框上都要贴上红纸写成的春联。自古以来,春联是楹联最为重要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百节之首”,春节相关的习俗众多,而春联文化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每年临近春节,家家户户便会张贴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喜庆而有韵味。或表达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愿望,如“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顺心永安康”等;或与干支纪年文化相关,往往嵌入生肖名,如“金鸡报晓千门晓,阳雀催春四海春”;或反映不同人家的独特品位,如“青山收笔底,绿水涌毫端”等,可谓千变万化,各显神通。
在清代,楹联几乎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国学家南怀瑾就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不少清代文学史学者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
由此可见,以春联为主体的楹联,不仅承载着民俗文化的悠久传统,更将古典的诗意与文学精粹汇集其中。小小一方楹联,深藏着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
改革开放以来,楹联也开始以新的面貌蓬勃生长。1984年,中国楹联学会成立。1985年,《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创办。1987年,《中国楹联报》创办。2006年,楹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在极力保护传统文化,但传承却未能顺畅。楹联渐渐地成为“小圈子”文化,新一代青年人对楹联文化缺少了解,继承都谈不上,又何谈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只需要自上而下的设计和推动,更需要来自每个人自发地接受和传播。继承楹联中深厚的文化传统,更事关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文化职责。
我是个楹联爱好者,也有机会做一个传播者,我的省级课题《农村中学对联学习与实践活动研究》已经结题。通过课上对楹联知识的学习,和课下实践活动的结合,学生的对联欣赏水平有明显的提升,能够根据设计情境书写简单的对联,更关键的一点是,我们把对联与书法、剪纸这些传统文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虽然做不到精通,但至少我们在努力,我们在感悟传统文化之美。今天撒出一把种子,明天也许就会繁花遍野。有梦想有期待,生活才真正有意义。关于楹联进课堂,我们已经实行的做法如下:
1.对楹联知识进行普及。学习《联律通则》,做到有法可依。对联要具备六项基本要素: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行对意联。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依照《联律通则》的要求写联,写出来的东西绝不是对联。所有的艺术创作都要依照一定的创作规则来进行,所以普及楹联知识,学习《联律通则》,做到有法可依,是写好对联的前提和基础。
2.倡导楹联写作,强化楹联创作实践。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楹联创作活动,普及楹联文化知识,提升欣赏和写作楹联的能力。如举办书画展,春节到敬老院进行公益赠联活动等,也提高了实践能力。
3.强化了对联与书法、绘画的联系,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楹联书法,与中堂、条幅、横幅、斗方、扇面、册页一样,是书法家惯用的一种书法形式。它是由书法和对联相结合的艺术,书法是把平面的对联语言形象生动、立体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形神兼备,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究竟楹联书法这种书法形式发端于何时?书法与对联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沈鹏先生说:“大概可以说,楹联从后蜀孟昶的‘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起便是与书法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有很强的装饰性、实用性。”还说:“楹联的诗学、文学性质,对传统文化是一大贡献。书法既是楹联的文字载体,又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楹联书法,是书法和对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
我们不仅把楹联与书法相结合,还把楹联与剪纸相结合,作为学校的校本教材来加以推广。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必能相得益彰。
一个民族总有她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色文化,如果没有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个民族也就没有了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之所以叫做“传统文化”,就是要靠一代一代的人们来继续下来、传承下去。而学习对联,就是在弘扬传统文化,我希望学习的群体不断壮大,能汇成一股洪流,真正起到继承和传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金凤.对联艺术的继承和发展[D].内蒙古大学,2009.
[2]李璐笛.对联艺术:汉字文化的独特产物[J].文学教育(上),2017(03):182-183.
关键词:对联;传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8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能够在银河般的文化之河中,捧一把星辉,就足以让人震撼。传统文化的内蕴无以言表,只有学习并弘扬,才会稍有体会。对联艺术正是这长河中的明珠,时刻散发着璀璨光辉。
我们最早认识对联,多是从春联开始的。对联又称为楹联,楹联也称楹帖、对子、对联,由上、下联组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或挂或贴在木头上、竹子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字的多少没有定规,对仗工整即可。春联只是楹联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结婚时贴的婚联,祝寿时贴的寿联,哀悼死者的挽联等等。
据《山海经》记载,上古的时候,在东海有兄弟俩都是神仙,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他们常守候在万鬼出没的地方,一旦有恶鬼出现,兄弟俩就奋力捉鬼,并用苇索捆绑起来“引虎食之”。后人为了消灾求安,就把神荼、郁垒画在桃木板上,每年一换,以此“避邪”。这就是传说中的“桃符”。
到了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成为楹联起源史上的关键一笔。他命手下一位叫辛寅逊的学士,在寝室门板桃符上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变化,骈体联语替代了神仙武将,辟邪消灾更添了祈福发愿。据清代楹联学家梁章钜在其著作《楹联丛话》中的考证,这也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之一。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相当普遍。王安石诗“千門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明代初年,“春联”一词开始出现。明太祖朱元璋曾颁布御旨,要求金陵城家家户户门框上都要贴上红纸写成的春联。自古以来,春联是楹联最为重要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百节之首”,春节相关的习俗众多,而春联文化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每年临近春节,家家户户便会张贴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喜庆而有韵味。或表达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愿望,如“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顺心永安康”等;或与干支纪年文化相关,往往嵌入生肖名,如“金鸡报晓千门晓,阳雀催春四海春”;或反映不同人家的独特品位,如“青山收笔底,绿水涌毫端”等,可谓千变万化,各显神通。
在清代,楹联几乎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国学家南怀瑾就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不少清代文学史学者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
由此可见,以春联为主体的楹联,不仅承载着民俗文化的悠久传统,更将古典的诗意与文学精粹汇集其中。小小一方楹联,深藏着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
改革开放以来,楹联也开始以新的面貌蓬勃生长。1984年,中国楹联学会成立。1985年,《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创办。1987年,《中国楹联报》创办。2006年,楹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在极力保护传统文化,但传承却未能顺畅。楹联渐渐地成为“小圈子”文化,新一代青年人对楹联文化缺少了解,继承都谈不上,又何谈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只需要自上而下的设计和推动,更需要来自每个人自发地接受和传播。继承楹联中深厚的文化传统,更事关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文化职责。
我是个楹联爱好者,也有机会做一个传播者,我的省级课题《农村中学对联学习与实践活动研究》已经结题。通过课上对楹联知识的学习,和课下实践活动的结合,学生的对联欣赏水平有明显的提升,能够根据设计情境书写简单的对联,更关键的一点是,我们把对联与书法、剪纸这些传统文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虽然做不到精通,但至少我们在努力,我们在感悟传统文化之美。今天撒出一把种子,明天也许就会繁花遍野。有梦想有期待,生活才真正有意义。关于楹联进课堂,我们已经实行的做法如下:
1.对楹联知识进行普及。学习《联律通则》,做到有法可依。对联要具备六项基本要素: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行对意联。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依照《联律通则》的要求写联,写出来的东西绝不是对联。所有的艺术创作都要依照一定的创作规则来进行,所以普及楹联知识,学习《联律通则》,做到有法可依,是写好对联的前提和基础。
2.倡导楹联写作,强化楹联创作实践。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楹联创作活动,普及楹联文化知识,提升欣赏和写作楹联的能力。如举办书画展,春节到敬老院进行公益赠联活动等,也提高了实践能力。
3.强化了对联与书法、绘画的联系,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楹联书法,与中堂、条幅、横幅、斗方、扇面、册页一样,是书法家惯用的一种书法形式。它是由书法和对联相结合的艺术,书法是把平面的对联语言形象生动、立体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形神兼备,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究竟楹联书法这种书法形式发端于何时?书法与对联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沈鹏先生说:“大概可以说,楹联从后蜀孟昶的‘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起便是与书法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有很强的装饰性、实用性。”还说:“楹联的诗学、文学性质,对传统文化是一大贡献。书法既是楹联的文字载体,又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楹联书法,是书法和对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
我们不仅把楹联与书法相结合,还把楹联与剪纸相结合,作为学校的校本教材来加以推广。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必能相得益彰。
一个民族总有她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色文化,如果没有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个民族也就没有了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之所以叫做“传统文化”,就是要靠一代一代的人们来继续下来、传承下去。而学习对联,就是在弘扬传统文化,我希望学习的群体不断壮大,能汇成一股洪流,真正起到继承和传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金凤.对联艺术的继承和发展[D].内蒙古大学,2009.
[2]李璐笛.对联艺术:汉字文化的独特产物[J].文学教育(上),2017(03):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