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阅读教学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对提高学生课堂理解、欣赏等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关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方式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和学习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开阔学生思维,提高认知判断能力,为将来各学科课程学习打好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兴趣及好奇心很强,但是其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能力比较弱,因此对教师有很强烈的依赖性。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然而部分学校教师仍然存在划分文章段落、查找中心句、概括提炼文章中心思想等千篇一律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这种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但长此以往,难以形成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交流和协作,会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阅读学习兴趣的激发产生消极的影响。如何适应新课改形势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纲新要求,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果,成为语文教研组织和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教师忽视了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作用的发挥,将更多时间还给学生,在这种教育理念的主导下,部分教师对自身在课堂中主导地位的认识开始变得模糊,过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发挥,只是简单的指导学生粗略的阅读课文,然后按照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入分组学习、自主发言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得不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学生讨论中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片面性,课堂教学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导致学生阅读效果低下,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
2.师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待改进与提高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下,目前无论是语文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在方式方法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总结中心思想、总结文章结构等传统的形式化教学模式上,学生在教师传统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在完成阅读文章时一味分段落,找结构、概括中心思想等基本的阅读知识上,对搞好深度阅读,培养发散思维,提高阅读效率意义不大。
3.师在阅读教学内容的取舍把握上有待提高
语文阅读是一项综合性的训练,一篇阅读文章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然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希望能够全面的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抓住阅读教学重点,缺乏教学的深度,导致学生对阅读训练理解的形式化、浅显化,没有收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二、前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及建议
1.措并举提高学生阅读训练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训练中,只有把书本上的静态知识以鲜活的形态呈现出来,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文章的内涵,并鼓励学生结合阅读内容开展生活体验,在阅读训练中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对教学方法的活用,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和想象力的训练,使学生在阅度中体验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意境以及展现出的生活情趣,让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2.师要树立拓展性的教育新理念
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学好语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在校学习和以后的成长成才具有基础性作用。同时,语文作为一门母语实践课程,现实生活中语文阅读资源应用尽有,十分丰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积极接触各类阅读资源,掌握语文阅读训练队规律,积累阅读素材,培养自己的语文阅读语感,进行针对性训练强化。对语文教师来讲,要按照新课改教学目标要求,树立拓展性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探究式、情景式教学,阅读课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让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问题的探究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课堂还原给学生。
3.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把握重点,抓住关键
语文阅读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训练,阅读内容包罗万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结合小学生的身心、思维发育状况,帮助他们抓住阅读的重点和关键内容,有目的、针对性地开展阅读训练。要注意一般阅读与重点阅读相结合,因小学生在年龄、理解能力方面的限制,教师要对阅读教材中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向学生明确指出,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要认真准备,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研究,结合教学大纲要求确定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作为一般性了解内容,哪些是精读范围,哪些是泛读范围,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在教学中做到重点突出,抓住关键,指导学生做好对重点内容、重点知识点和关键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基础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出发,按照新课改教学目标要求,转变阅读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抓住阅读重点,把握关键环节,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自我体悟中感受到阅读课带来的学习快乐,在平时的生活体验中体验阅读真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与语文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顾海涛.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J].学周刊,2015(4):88-89
[2]曾朝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语数外学习,2014(3)::1-13
[3]许福平.谈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9):55-56
[4]张兴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7(4):40-41.
作者简介:
张卓(1986~),女,汉族,江苏宿迁人,文艺学硕士,目前在泗阳育才双语学校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方式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和学习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开阔学生思维,提高认知判断能力,为将来各学科课程学习打好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兴趣及好奇心很强,但是其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能力比较弱,因此对教师有很强烈的依赖性。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然而部分学校教师仍然存在划分文章段落、查找中心句、概括提炼文章中心思想等千篇一律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这种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但长此以往,难以形成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交流和协作,会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阅读学习兴趣的激发产生消极的影响。如何适应新课改形势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纲新要求,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果,成为语文教研组织和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教师忽视了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作用的发挥,将更多时间还给学生,在这种教育理念的主导下,部分教师对自身在课堂中主导地位的认识开始变得模糊,过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发挥,只是简单的指导学生粗略的阅读课文,然后按照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入分组学习、自主发言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得不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学生讨论中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片面性,课堂教学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导致学生阅读效果低下,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
2.师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待改进与提高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下,目前无论是语文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在方式方法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总结中心思想、总结文章结构等传统的形式化教学模式上,学生在教师传统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在完成阅读文章时一味分段落,找结构、概括中心思想等基本的阅读知识上,对搞好深度阅读,培养发散思维,提高阅读效率意义不大。
3.师在阅读教学内容的取舍把握上有待提高
语文阅读是一项综合性的训练,一篇阅读文章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然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希望能够全面的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抓住阅读教学重点,缺乏教学的深度,导致学生对阅读训练理解的形式化、浅显化,没有收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二、前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及建议
1.措并举提高学生阅读训练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训练中,只有把书本上的静态知识以鲜活的形态呈现出来,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文章的内涵,并鼓励学生结合阅读内容开展生活体验,在阅读训练中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对教学方法的活用,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和想象力的训练,使学生在阅度中体验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意境以及展现出的生活情趣,让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2.师要树立拓展性的教育新理念
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学好语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在校学习和以后的成长成才具有基础性作用。同时,语文作为一门母语实践课程,现实生活中语文阅读资源应用尽有,十分丰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积极接触各类阅读资源,掌握语文阅读训练队规律,积累阅读素材,培养自己的语文阅读语感,进行针对性训练强化。对语文教师来讲,要按照新课改教学目标要求,树立拓展性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探究式、情景式教学,阅读课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让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问题的探究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课堂还原给学生。
3.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把握重点,抓住关键
语文阅读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训练,阅读内容包罗万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结合小学生的身心、思维发育状况,帮助他们抓住阅读的重点和关键内容,有目的、针对性地开展阅读训练。要注意一般阅读与重点阅读相结合,因小学生在年龄、理解能力方面的限制,教师要对阅读教材中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向学生明确指出,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要认真准备,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研究,结合教学大纲要求确定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作为一般性了解内容,哪些是精读范围,哪些是泛读范围,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在教学中做到重点突出,抓住关键,指导学生做好对重点内容、重点知识点和关键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基础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出发,按照新课改教学目标要求,转变阅读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抓住阅读重点,把握关键环节,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自我体悟中感受到阅读课带来的学习快乐,在平时的生活体验中体验阅读真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与语文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顾海涛.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J].学周刊,2015(4):88-89
[2]曾朝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语数外学习,2014(3)::1-13
[3]许福平.谈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9):55-56
[4]张兴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7(4):40-41.
作者简介:
张卓(1986~),女,汉族,江苏宿迁人,文艺学硕士,目前在泗阳育才双语学校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