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的矛盾叙事结构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as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小说中较为特别的一部,有别于其他小说的大团圆结局看似温馨幸福,实则蕴藏着无奈和悲凉。通过结构主义解读,人们可以发现,该文本存在着矛盾对立叙事。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倾城之恋》苍凉的美学风格。
  一、白流苏与封建家庭的矛盾对立
  小说开始于白公馆慢了一个小时的时钟,营造了一个跟不上时代的守旧的封建大家庭环境,而故事的女主人公白流苏就出身于这样的环境。她在前夫家受尽折磨与欺凌,最终勇敢地走上了离婚之路。本想回娘家后找一处栖身之所,却被娘家兄嫂万般嘲讽排挤,讥讽她是“天生的扫帚星”,手无缚鸡之力的白流苏气得浑身乱颤。就连自己的母亲白老太太也一味避重就轻,白流苏在她母亲床前凄凄凉凉跪着,她的母亲却也只是呆着脸,笑嘻嘻地不做声。在白老太太思想深处,她以有白流苏这样的女儿为耻,母性的光辉早已被封建社会妇女的三从四德观念抹去了。白流苏本想过上一种安稳的俗世生活,却在这个大家庭里几近窒息,最终只能选择“逃亡”。
  借着徐太太来给妹妹宝络说媒的机遇,白流苏阴差阳错地结识了范柳原。受尽压抑的她急切地想逃离,她盘算着让这个范柳原“浪子”乖乖地收心,并妄想和他结婚,成为他的妻子。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白流苏可谓是绞尽脑汁,竭尽全力。但白流苏好歹是上等人家出来的知廉耻的女孩,在和范柳原的相处中,无时无刻不警醒着,不愿意顺他做情妇的意。于是,白流苏又灰头土脸地回到上海,受尽白眼与奚落。文本写道:“流苏勾搭上了范柳原,无非是图他的钱。真弄到了钱,也不会无声无臭的回家来了,显然是没得到他什么好处……”万般无奈之下,在接到范柳原再次邀请她来港后,没有丝毫犹豫,她只得坦然接受成为范柳原情妇的事实。
  这是一个懦弱胆怯的女子在封建旧社会中陈腐的婚姻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沉重枷锁逼迫下,不得不自救的选择。
  二、范柳原与传统文明的矛盾对立
  范柳原出身于一个华侨富商家庭,但因为是富商与交际花的私生子,他一直生活在英国。这样的家庭背景与生活经历不仅造就了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形象,还令他的性格变得孤僻敏感,生性多疑。回到国内后,他发现自己不被族人接纳,甚至周围的人将他视为异己,这些彻底将他的自尊心击碎,也让他在放荡不羁的路上愈走愈远。
  破碎的家庭、淡漠的亲情、飘零的身世,让他显得孤苦伶仃。但在物欲横流的海外环境下,他接受了英式教育,具有现代思想,这样的双重精神环境造就了他的婚姻观与中国传统文明的格格不入。就范柳原而言,他希冀流苏能够“懂得”他,能拥有“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的坦诚。但他不见得需要婚姻的形式,只因为他觉得“我犯不着娶一个对我毫无感情的人来管束我”。他置身于舞场的声色犬马,于浮华躁动的香港纵情声色,却也只是看似逍遥快活罢了。范柳原一味地给人以玩世不恭之感,正是因为对生活、爱情、欢乐的敏感,才会斜睨这个令人伤心的世界。这个在异国他乡流浪的游子,虽然物质富有,却希望回到中国找到的自己心安之所,从他喜欢白流苏式的中国女人这一点上,人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传统文明的情愫。但是对于当时的中国土地上蔓延的传统文明,他更多的还是失望。所以,即使是在他的故土,他的心始终不知何去何从。失掉了生命应有的文明底蕴后,他只能用虚假的欢乐来作为一种无可奈何的排遣。
  三、白流苏的俗世生活与范柳原精神恋爱的矛盾对立
  白流苏在前夫家受尽折磨,愤而离婚。虽然回到娘家,她却始终面临着无所依靠的窘境。寄人篱下的痛楚,孤苦无依的凄凉,这些都让流苏惶惶而不可终日。芳华易逝,红颜易老,也令她无所适从。恰好遇上徐太太的“好心”相劝,流苏不甘愿成为“古墓中的活埋与彻底的死灰”,果断选择逃出孤立无援的困境。失败的婚姻、冷漠的家庭、易逝的红颜,在这夹缝的生存困境中,她终于醒悟只有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才最真实,因此她迫切需要一个经济保障的归宿。女人的成功不过是依附在一个成功男人的身上,所以白流苏的心理是世俗的,是现实的。没念过几句书,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活下去的唯一途径也许只有婚姻。当范柳原这位多金浪子出场时,白流苏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将自己仅有的青春与名誉孤注一掷,压在了与范柳原的婚恋上。流苏并非被他的仪表外貌而吸引,更多的是看中了他的经济实力。她的经历使她不再轻信范柳原,但她懂得她需要这样一位多金浪子的青睐,这会让家里人不敢再轻视她半分。于是,等徐太太邀请她去香港的时候,她决定“赌一把”。
  而范柳原这个浪子,吃喝嫖赌,样样都来,独独无意于家庭幸福。回国后的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人生处于一种迷失的状态。父母的非正式婚姻,族人的仇视,造成了范柳原对于婚姻的极度不信任,转而逃避婚姻,养成了一种玩世不恭的行事方式。年纪轻轻,体味社会的世态炎凉,这也造就了他防备的心理。他不过是看腻了西方风格的浪漫女子,想找个旧派的女人来一场全新的调情,用寻欢作乐、玩弄女人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孤寂。他想在白流苏身上安放自己游荡的灵魂,寻求精神的寄托。
  一个是自私的男人,追求放浪的求欢;—个是自私的女人,追求经济的安稳。不过是被一场偶然事件成就,在一个非常的时期结合,两个搭伙过日子的人,交织在一起,只能是百般焦灼的矛盾对立体。
  四、香港都市文明与上海传统文化的矛盾对立
  香港和上海这两座城市在《倾城之恋》中是中西杂糅、传统与现代并存的。作者描写上海时主要将视角集中在封建大家庭“白公馆”,向人们展现了这座城市中的传统。白公馆作为曾经的豪门贵族,有过属于它的辉煌。然而家道中落,当所有的辉煌都已烟消云散,这个大家族中的成员已然游手好闲、饱食终日,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人与人的阴谋与算计中。白流苏便是桎梏在这样一个旧式家庭的颓败生活中,她与母亲、哥嫂间的亲情早已所剩无几,没有人同情她,家庭不再是遮风挡雨、给予庇护的港湾,而是一所令人窒息的牢笼。这旧式家庭颓废的气息让白流苏感到恐慌,她陷入一种前无仅有的凄苦与悲凉,她迫切地想要逃离。白公馆将这个城市的衰颓腐朽展现得淋漓尽致。
  香港却迥然不同。小说中,香港是一座西方色彩极其浓厚的现代大都市。当这座城市徐徐地流苏面前展开时,带给流苏的是视觉上的极大冲击与内心的不安。“码头上围列着的巨型广告牌,红的、橘红的、粉红的,倒映在绿油油的海水里,一条条,一抹抹刺激性的犯冲的色素,窜上落下,在水底下廝杀得异常热闹。”这样的景象对于常年在暗无天日的白公馆中的流苏而言却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这也恰恰体现出范柳原和白流苏生活环境的截然不同。
  《倾城之恋》中,上海与香港两座城市,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象征。小说的男女主人公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矛盾与冲突,不仅是两人之间的相互磨合,更是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观念,不同于西方的恋爱与自由意识。小说的故事不再是白流苏与范柳原,他们的爱情婚姻追逐包裹着的是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的内核,具有更深刻的文化意蕴。
  五、苍凉之风
  一场战争使白流苏和范柳原的恋爱拉锯战终于有了水到渠成的婚姻缔结。但是,对于这种在非常态下婚姻的缔结,白流苏看似有幸,实则苍凉。从她离沪赴港,离港返沪,由沪归港,反反复复的经历没有一次是出于她本意的,都是被逼无奈。在这被范柳原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过程中,就足以见到白流苏的卑微与凄凉,她嫁给范柳原窃喜之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失落与苍凉。
  一场世界末日给了这个平凡男女在文明的废墟上结合的机会,他们看似美好的结局让白流苏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范柳原的俏皮话也有了另有其人的对象。可见,表面看似美满,白流苏内心面对的却是空白与迷惘。爱情离得很远,结婚就是为了一个长期的饭票,在现实压迫下,麻木的灵魂渗透着彻骨的悲凉。
  生命就像是一场旅程,但命运总是恶作剧似的让人在那条不归之路上越走越远,这是一种人无法把握、改變自己的命运的苍凉——生命的苍凉。
其他文献
受法国结构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影响,20世纪60年代,叙事学研究于法国兴起,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文本的新方式。虽然它抛弃了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有明显的缺陷,但不可否认它补充了研究文本的角度,后来的文学史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对文本的关注不能脱离叙事角度的分析。初读余华的短篇《命中注定》,给人一头雾水的感觉,突兀的开头、莫名的结尾,情节不连贯,含义不清晰,让人匪夷所思,不禁令人想再回味一遍故事
期刊
在我国历史上,《诗经》是第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元典,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人们所传颂的经典文学。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的学者对《诗经》展开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金元时期,该时期的《诗经》学将前代的经学研究成果進行吸收和整合,促使诗经学的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本文将《诗经》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针对金元时期诗话中《诗经》的教化和文化传播展开研究。  在我国文学的发展长河中,《诗经》
期刊
司马迁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提出了著名的“发愤著书”理念,并完成一部伟大的著作《史记》。司马迁以其独特的人格感染着后世文士,“发愤著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后世文士追求立言的不朽,以及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形成了优秀的著述传统。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追求。在儒
期刊
《秋窗风雨夕》的主题一直有争议,主要有“封建压迫说”“命运预感说”“历史隐喻说”“伤悼身世说”四种。本文立足文本分析,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出发,证定该诗具有“伤悼身世”和“担忧爱情”的双重主题。  一、《秋窗风雨夕》的主题  作为《红楼梦》中的名篇,《秋窗风雨夕》常被各家诗词鉴赏注本收录,但其主题仍有争议。“封建压迫说”是20世纪70年代的产物,强调“封建势力”对林黛玉的“压迫”。那时候的《红楼梦
期刊
加拿大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指出,“自我呈现”是指个体“向他人呈现他自己和他的活动的方式,他引导和控制他人对他形成的印象的方式”。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呈现的特质和方式。这是生活空间所自然赋予和形成的。  平儿,是一个平民的女儿,她不仅拥有一个“平儿”这样如此平常的名字,而且她的身份也是平凡的——一个通房丫头。但是,她的生存艺术表现很不平凡。平儿最重要的自我呈现体现在
期刊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文学艺术史上是不可多得的全才,他精通诗、文、词、赋,善书画、好音律,是宋代文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星。作为“词中之龙”,他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以及深远的影响。他打破了“词为艳科”的题材局限和音乐束缚,使“词主情”的“情”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在他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他的词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他的一切喜怒哀乐、惆怅失意都深深地灌注在他的词中,为词创立了新的范式,促成了宋词的
期刊
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我最大的遗憾就是从未有过在英语国家留学的经历。幸运的是,我来到苏格兰的阿伯丁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算是圆了我的留学梦。略去一路风尘和之后的倒时差等生理上的不适应不谈,来英国之后,给我上的第一课就是超市购物——就在我们抵达阿伯丁的第二天,校方十分体恤地用车将我们新一届来阿大访学的中国学生带到市中心较大的超市,让我们置办生活必需品。我们许多人都闹了些笑话,其中也包括我。我本想买
期刊
新时期,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文化事业空前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文化志愿服务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其管理和创新工作备受重视。  新时代要广泛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当前,我国文化志愿服务已经
期刊
17世纪,《堂吉诃德》问世,一个具有高度道德原则、理想主义但行为荒唐可笑的骑士形象诞生。凡是看过此书的人无不为他的愚蠢、疯癫捧腹,更有甚者将其树立为时代的反面教材,以此警醒世人。但深入探究《堂吉诃德》一书的语境与背景,人们不难发现,其背后蕴藏着巨大的人文魅力以及每个时代都适用的困境、出路与觉醒。本文将主要从《堂吉诃德》中的冲击性巨大矛盾入手,结合当时与如今时代特点,对这一形象进行反思。  阅读《堂
期刊
近年来,随着科幻电影的热映,中国的科幻型小说也越发受到重视。科幻小说作为舶来品,在中国始终是小众,“出圈者”甚少。反之,国外却截然不同。与此同时,有关科幻体裁小说的相关研究甚少。鉴于此,本文以认知为视角,运用概念隐喻理论,从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以及本體性隐喻对《饥饿游戏》进行分析,研究了文本背后的概念隐喻现象,使读者在阅读科幻题材小说时正确理解原作的寓意。  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