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4-000-02
摘要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都追求资源消耗的最小化,都以达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循环经济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相比之下,循环经济模式比可持续发展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将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开展探索、实践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
一、循环经济的本质及核心
循环经济本质上基本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它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它运用生态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要求将人类社会的各项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考虑,以实现经济数量的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协调一致,实现GDP(GNP)的“绿化”。循环经济要求实行资源循环,产品在使用以后,有的可以修复再使用,有的零件可以再使用,有的材料加工后可以再使用,因此凡符合这些条件的都要回收利用。使在整个物质循环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尽可能少。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大力发展大环保产业,目前世界环保产业已成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发达国家,环保产业已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相比之下,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只占全球的一小部分。随着环保领域投资力度的加大,我国环保产业蕴含着令人向往的巨大商机。因此,在我国,循环经济在短期内,将会以广义的大环保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空间,并完全可以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恒久动力。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减轻我国资源短缺压力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最多, 资源紧缺, 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预测在 2040~2045 年我国人口将达到 15.4 亿左右。尽管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较大, 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 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 世界人均土地约 2.93公顷, 而我国人均土地仅 0.777 公顷, 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32%; 我国陆地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 2300 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25%; 我国人均林地 0.11 公顷, 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7.2%; 我国人均草地 0.33 公顷, 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50%。与此同时, 我国资源的消耗增长迅猛, 浪费大、污染重, 单位 GDP 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相当于美国的 1/10, 日本的 1/20, 德国的 1/6。我国能源使用效率约为 31.2%, 比发达国家落后约 20 年, 相差 10 个百分点; 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 倍多, 是日本的11.5 倍, 是德国和法国的 7.7 倍, 是美国的 4.3 倍。由于我國长期实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在现有资源供应条件下, 如果要保持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意味着资源消耗量还将继续大幅度增加, 而这种以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现代化的模式必然难以为继。因此, 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必然要求
从环境来看, 我国工业污染非常严重, 城镇生活污染物排放量比重不断上升, 由于大量污染和破坏行为, 环境资源日趋稀缺,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2003 年, 我国烟尘排放总量近1000 万吨; 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2159 万吨, 居世界第一位, 大大超出环境容量。同时, 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 1914万吨, 其中有 3000 吨的危险废物未经任何处置就直接排入环境。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 20%, 出现了普遍的“垃圾围城”现象。在农村, 农田化肥农药污染, 重金属污染, 土地荒漠化, 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等现象日益严重。因此, 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 是目前缓解我国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佳选择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其核心就是要改变单纯依靠增加投入, 以消耗资源、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用新的思路去调整产业结构, 用新的机制去激励企业和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用新的技术范式和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去指导工业生产。循环经济最能体现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目的, 因为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的循环过程, 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 循环经济还可以拉长产业链, 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发展。因此, 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佳选择便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三、以循环经济模式构建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措施
(一)加强政府部门的宏观规划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保证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生态学规律的要求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出发的, 它和某些企业、行业和部门所追求的微观经济目标并不完全一致, 有时甚至会产生矛盾。因此,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 必须加强政府部门的宏观规划和指导, 在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统一的规划, 并在实践中加强指导, 从全局出发, 处理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二)建立循环经济法制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
我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制定了 4 部环境法律, 8 部资源管理法律, 20 多项环境资源管理行政法规, 260 多项环境标准, 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框架。然而, 现行环保法律的立法观念还局限于“污染治理”的思维模式上,对于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认识含糊, 执行不力, 这和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理念是不相符的。应根据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理念,在总结我国以往经验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尽快对现行的环保法律进行系统修改, 完善新的循环经济立法。目前我国已经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则是循环经济立法的良好开端。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 让政府各项政令和措施有法可依, 生产者和消费者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同时, 要落实执法责任制,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加大执法力度, 提高执法水平,完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 维护法律的权威。此外, 还需加快制定符合国际惯例和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认证、认可体系,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环境标志和标准体系, 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三)借鉴别国成功经验,让循环经济在中国的成长博采众长,少走弯路
1.外国立法经验:德国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驱国家。1972年年德国就制定了《废物处理法》,后又通过了诸多法律条例。1996年德国提出《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该法对废物处理的优先顺序是:避免产生— 循环使用— 最终处置。很显然,只有少量不能利用的废弃物,才允许作最终的无害化处置。而日本则是发达国家中循环经济立法最全面的国家。它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先通过综合性的再生利用法,再以此为基础建立健全各具体领域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
2.外国企业模式:企业模式众多且千差万别,比较突出的有杜邦化工模式和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模式。杜邦化工使用的方法是组织厂内各工艺间的物料循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创造性地把循环经济3R原则发展成为化学工业的“3R制造法”,以达到少排放直至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
(四)加大政府的导向作用,吸引各类投资壮大相关生态环保产业
1.制度导向:政府通过导向、规范、监督、服务,重点做好对环保产业的市场监督和技术引导,严格推行环保产品认证及环保咨询单位实施资质认可制度,逐步实施环保工程建设招投标和工程监理制度,推进环保产品、设备、工程质量的标准化并监督实施,形成一个集环保产业技术开发、产品生产、技术产品展示与交易、工程招投标、信息与服务、人才交流等一体化的多功能全方位制度网络。
2.投资导向:政府要把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纳入政府预算。在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利用国债资金安排城市环保基础建设、生态环保建设、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项目。按照“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并根据企业的承受能力,严格核定排污收费标准。强化对排污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同时引导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鼓励有技术优势、市场前景好、运作良好等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或其它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利用国外优惠贷款或赠款,用于环保投资建设。
3.消费导向:绿色市场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形式,它属于一种超前消费,因而当绿色消费刚刚处在导入期,作为社会福利保障者的政府在这种特殊的商品市场上必须主动参与进来,通过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觀念、制定法律法规、给予一定经济扶助等各种手段来影响消费者和企业,引导整个市场逐步认同并向绿色化方向发展,以蓬勃发挥的绿色市场保障整个社会的长远和整体利益。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是提高和资源利用率的竞争。面对当今环境变化和资源短缺的现状,必须将循环经济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展循环经济,会更加有助于增加企业的利润,进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闫红梅.循环经济:西部地区发展的路径选择.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9).
[2]杨作书.发展循环经济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青海社会科学.2005(02).
[3]雷海章,王芳.关于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制度的探讨.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
[4]李锦学.论绿色经济转型中的绿色政府建设.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0(02).
[5]宋德勇,欧阳强,申米玲.循环经济的本质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当代经济科学.2005(03).
摘要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都追求资源消耗的最小化,都以达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循环经济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相比之下,循环经济模式比可持续发展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将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开展探索、实践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
一、循环经济的本质及核心
循环经济本质上基本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它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它运用生态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要求将人类社会的各项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考虑,以实现经济数量的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协调一致,实现GDP(GNP)的“绿化”。循环经济要求实行资源循环,产品在使用以后,有的可以修复再使用,有的零件可以再使用,有的材料加工后可以再使用,因此凡符合这些条件的都要回收利用。使在整个物质循环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尽可能少。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大力发展大环保产业,目前世界环保产业已成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发达国家,环保产业已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相比之下,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只占全球的一小部分。随着环保领域投资力度的加大,我国环保产业蕴含着令人向往的巨大商机。因此,在我国,循环经济在短期内,将会以广义的大环保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空间,并完全可以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恒久动力。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减轻我国资源短缺压力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最多, 资源紧缺, 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预测在 2040~2045 年我国人口将达到 15.4 亿左右。尽管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较大, 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 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 世界人均土地约 2.93公顷, 而我国人均土地仅 0.777 公顷, 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32%; 我国陆地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 2300 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25%; 我国人均林地 0.11 公顷, 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7.2%; 我国人均草地 0.33 公顷, 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50%。与此同时, 我国资源的消耗增长迅猛, 浪费大、污染重, 单位 GDP 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相当于美国的 1/10, 日本的 1/20, 德国的 1/6。我国能源使用效率约为 31.2%, 比发达国家落后约 20 年, 相差 10 个百分点; 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 倍多, 是日本的11.5 倍, 是德国和法国的 7.7 倍, 是美国的 4.3 倍。由于我國长期实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在现有资源供应条件下, 如果要保持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意味着资源消耗量还将继续大幅度增加, 而这种以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现代化的模式必然难以为继。因此, 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必然要求
从环境来看, 我国工业污染非常严重, 城镇生活污染物排放量比重不断上升, 由于大量污染和破坏行为, 环境资源日趋稀缺,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2003 年, 我国烟尘排放总量近1000 万吨; 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2159 万吨, 居世界第一位, 大大超出环境容量。同时, 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 1914万吨, 其中有 3000 吨的危险废物未经任何处置就直接排入环境。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 20%, 出现了普遍的“垃圾围城”现象。在农村, 农田化肥农药污染, 重金属污染, 土地荒漠化, 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等现象日益严重。因此, 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 是目前缓解我国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佳选择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其核心就是要改变单纯依靠增加投入, 以消耗资源、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用新的思路去调整产业结构, 用新的机制去激励企业和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用新的技术范式和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去指导工业生产。循环经济最能体现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目的, 因为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的循环过程, 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 循环经济还可以拉长产业链, 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发展。因此, 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佳选择便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三、以循环经济模式构建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措施
(一)加强政府部门的宏观规划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保证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生态学规律的要求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出发的, 它和某些企业、行业和部门所追求的微观经济目标并不完全一致, 有时甚至会产生矛盾。因此,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 必须加强政府部门的宏观规划和指导, 在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统一的规划, 并在实践中加强指导, 从全局出发, 处理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二)建立循环经济法制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
我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制定了 4 部环境法律, 8 部资源管理法律, 20 多项环境资源管理行政法规, 260 多项环境标准, 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框架。然而, 现行环保法律的立法观念还局限于“污染治理”的思维模式上,对于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认识含糊, 执行不力, 这和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理念是不相符的。应根据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理念,在总结我国以往经验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尽快对现行的环保法律进行系统修改, 完善新的循环经济立法。目前我国已经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则是循环经济立法的良好开端。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 让政府各项政令和措施有法可依, 生产者和消费者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同时, 要落实执法责任制,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加大执法力度, 提高执法水平,完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 维护法律的权威。此外, 还需加快制定符合国际惯例和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认证、认可体系,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环境标志和标准体系, 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三)借鉴别国成功经验,让循环经济在中国的成长博采众长,少走弯路
1.外国立法经验:德国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驱国家。1972年年德国就制定了《废物处理法》,后又通过了诸多法律条例。1996年德国提出《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该法对废物处理的优先顺序是:避免产生— 循环使用— 最终处置。很显然,只有少量不能利用的废弃物,才允许作最终的无害化处置。而日本则是发达国家中循环经济立法最全面的国家。它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先通过综合性的再生利用法,再以此为基础建立健全各具体领域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
2.外国企业模式:企业模式众多且千差万别,比较突出的有杜邦化工模式和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模式。杜邦化工使用的方法是组织厂内各工艺间的物料循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创造性地把循环经济3R原则发展成为化学工业的“3R制造法”,以达到少排放直至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
(四)加大政府的导向作用,吸引各类投资壮大相关生态环保产业
1.制度导向:政府通过导向、规范、监督、服务,重点做好对环保产业的市场监督和技术引导,严格推行环保产品认证及环保咨询单位实施资质认可制度,逐步实施环保工程建设招投标和工程监理制度,推进环保产品、设备、工程质量的标准化并监督实施,形成一个集环保产业技术开发、产品生产、技术产品展示与交易、工程招投标、信息与服务、人才交流等一体化的多功能全方位制度网络。
2.投资导向:政府要把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纳入政府预算。在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利用国债资金安排城市环保基础建设、生态环保建设、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项目。按照“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并根据企业的承受能力,严格核定排污收费标准。强化对排污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同时引导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鼓励有技术优势、市场前景好、运作良好等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或其它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利用国外优惠贷款或赠款,用于环保投资建设。
3.消费导向:绿色市场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形式,它属于一种超前消费,因而当绿色消费刚刚处在导入期,作为社会福利保障者的政府在这种特殊的商品市场上必须主动参与进来,通过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觀念、制定法律法规、给予一定经济扶助等各种手段来影响消费者和企业,引导整个市场逐步认同并向绿色化方向发展,以蓬勃发挥的绿色市场保障整个社会的长远和整体利益。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是提高和资源利用率的竞争。面对当今环境变化和资源短缺的现状,必须将循环经济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展循环经济,会更加有助于增加企业的利润,进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闫红梅.循环经济:西部地区发展的路径选择.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9).
[2]杨作书.发展循环经济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青海社会科学.2005(02).
[3]雷海章,王芳.关于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制度的探讨.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
[4]李锦学.论绿色经济转型中的绿色政府建设.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0(02).
[5]宋德勇,欧阳强,申米玲.循环经济的本质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当代经济科学.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