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小学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基础,是儿童接受体育感受和体育信息的起点,是人生初始健康和健身的启蒙教育。因此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参加身体锻炼的积极性,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爱好和专长,为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创造条件。
关键词:学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终身体育
一、课题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主要的启蒙阶段,是长身体,学做人,增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各种能力的重要时期,也是一生中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体育以其实践性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顺应孩子活泼好动天性的特点,可使孩子在经常参与中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素质。诚如毛泽东所说:“小学宜乎体育。”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困扰基础教育的难点,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严重障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一些学校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止,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着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影响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我们应当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发现身边的先进典型,认真总结减负的先进经验,采取更为有效的减负措施,从源头上入手,更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孩子一个愉快而美好的童年。
二、课题的界定
1、小学课外体育活动
指国家规定的体育课以外小学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总和(特指不含假期),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活动。
2、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 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三、我国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理念与目标
1、我国小学的体育课程理念
(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2、我国小学的体育课程目标
(1) 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 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 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 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四、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体现
在我国教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中,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认识,即使在同一时期在认识上有不同。比较普遍的看法,体育课是基本组织形式,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继续、延伸和补充。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和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首先,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教育,不仅要上课,而且还要通过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发展的课外活动,各种课外活动配合各种教学活动,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都是实现教育目标所需要的。其次,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体育课教学由于时数有限,必须与课外体育活动互相配合,形成学校体育的完整体系,才能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课外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从健康角度来看,对小学生健康的改善有着比体育教学更优越的条件;从终身体育角度来看,有利于小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课外体育是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过渡的桥梁,是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化的纽带,进而成为小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标志。
五、改善小学生健全发展的迫切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片面强调认知教育,忽视了情感、伦理道德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缺乏身体素质和审美教育。就认知教育而言,主要是准备升学考试,死记硬背,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一客观背景呼唤着教育改革:从片面强调认知教育转向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和谐发展。
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一书中指出,“开一个好头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年青和稚嫩阶段的事物,因为这时正是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下的印象也是最深刻……”。他又说:“每个人最初所受教育的方向容易决定以后行为的性质”。亚里士多德也说过,幼年时形成的良好习惯可以改变一生。
因此,我们应当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发现身边的先进典型,认真总结减负的先进经验,采取更为有效的减负措施,从源头上入手,更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孩子一个愉快而美好的童年。
六、结论与建议
1、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对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大学生体质、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国民素质、提升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增强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人数是衡量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由于课外体育活动的灵活多样,可按个人、小组、年纪甚至于一起进行,而且不论水平高低都可以参加,体育以其实践性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顺应孩子活泼好动天性的特点,可使孩子在经常参与中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素质。
3、学校领导重视是搞好课外体育活动的关键加强课外活动的科学管理,争取班主任和其他有特长老师的支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使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课外体育活动应纳入终身体育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赵激扬,屈惠兰.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演变及其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院学报,2003,(5);128一129.
[2] 刘晋森.试论“全民健身”与学校“终身体育”[J].体育学刊,1997(2) .
[3]邱远.试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造与整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2.
[4]季浏等.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标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J].中国学校体育学,2002,3.
[5]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学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终身体育
一、课题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主要的启蒙阶段,是长身体,学做人,增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各种能力的重要时期,也是一生中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体育以其实践性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顺应孩子活泼好动天性的特点,可使孩子在经常参与中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素质。诚如毛泽东所说:“小学宜乎体育。”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困扰基础教育的难点,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严重障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一些学校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止,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着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影响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我们应当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发现身边的先进典型,认真总结减负的先进经验,采取更为有效的减负措施,从源头上入手,更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孩子一个愉快而美好的童年。
二、课题的界定
1、小学课外体育活动
指国家规定的体育课以外小学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总和(特指不含假期),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活动。
2、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 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三、我国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理念与目标
1、我国小学的体育课程理念
(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2、我国小学的体育课程目标
(1) 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 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 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 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四、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体现
在我国教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中,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认识,即使在同一时期在认识上有不同。比较普遍的看法,体育课是基本组织形式,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继续、延伸和补充。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和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首先,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教育,不仅要上课,而且还要通过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发展的课外活动,各种课外活动配合各种教学活动,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都是实现教育目标所需要的。其次,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体育课教学由于时数有限,必须与课外体育活动互相配合,形成学校体育的完整体系,才能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课外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从健康角度来看,对小学生健康的改善有着比体育教学更优越的条件;从终身体育角度来看,有利于小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课外体育是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过渡的桥梁,是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化的纽带,进而成为小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标志。
五、改善小学生健全发展的迫切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片面强调认知教育,忽视了情感、伦理道德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缺乏身体素质和审美教育。就认知教育而言,主要是准备升学考试,死记硬背,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一客观背景呼唤着教育改革:从片面强调认知教育转向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和谐发展。
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一书中指出,“开一个好头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年青和稚嫩阶段的事物,因为这时正是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下的印象也是最深刻……”。他又说:“每个人最初所受教育的方向容易决定以后行为的性质”。亚里士多德也说过,幼年时形成的良好习惯可以改变一生。
因此,我们应当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发现身边的先进典型,认真总结减负的先进经验,采取更为有效的减负措施,从源头上入手,更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孩子一个愉快而美好的童年。
六、结论与建议
1、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对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大学生体质、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国民素质、提升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增强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人数是衡量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由于课外体育活动的灵活多样,可按个人、小组、年纪甚至于一起进行,而且不论水平高低都可以参加,体育以其实践性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顺应孩子活泼好动天性的特点,可使孩子在经常参与中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素质。
3、学校领导重视是搞好课外体育活动的关键加强课外活动的科学管理,争取班主任和其他有特长老师的支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使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课外体育活动应纳入终身体育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赵激扬,屈惠兰.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演变及其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院学报,2003,(5);128一129.
[2] 刘晋森.试论“全民健身”与学校“终身体育”[J].体育学刊,1997(2) .
[3]邱远.试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造与整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2.
[4]季浏等.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标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J].中国学校体育学,2002,3.
[5]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