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时间:2020.10
观察地点:大班活动室、武汉大学灌溉实验基地
观察对象:5-6岁大班幼儿
观察背景:
《晨谈活动:枯萎了的植物》
短暂的假期后,孩子们陆陆续续地来到了班上,王蓦然刚走到班门口,还没来得及和他打个招呼,就听见他大声说道:“天啊!我刚刚看到我们的植物怎么都死掉了!”琳琳激动的站起来:“是啊!我的绿萝叶子都黄了!”王蓦然有些可惜:“一定是时间太长了,没有人给植物浇水!”彤彤也说:“我们都放假了,哪里有人会给植物浇水啊!”“难道每次放假植物都要‘死一次’吗?”
我笑了笑,摸了摸王蓦然的头,问道:“那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能够解决这个‘浇水’的问题吗?”
“刘老师!我觉得就不放假好了!”“不行不行!我还要出去旅游呢!”“那怎么办呢?”孩子们七嘴八舌,都很苦恼。
大班的孩子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有着极强的兴趣与探究欲望,《指南》中也提到要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对其发现表示赞赏。孩子们已经有了对自发观察到的现象有了探索的需求后,为了帮助孩子们科学、专业地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我想:是时候请我们班的种植方面的“专家”——罗宣成的爸爸了。于是,我告诉孩子们,有个人能够帮助你们,孩子们都很兴奋问我到底是谁,他有什么好辦法,我们约好在两天后来为孩子们解答。
观察目的:
1.愿意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刨根问底。
2.通过认识科学发明,了解简单的原理。
3.能够通过多种活动,观察、比较、分析发现“灌溉系统”给植物的生长带来的便利。
实录分析:
(活动)《(家长助教)社会实践:聪明的灌溉系统》
罗宣成的爸爸,他是武汉大学水利水电的老师,最近一直在研究植物灌溉这一块的内容,他说有个小实验发明,正好能够解决我们班孩子们的问题。和罗宣成的爸爸商量后,我们打算带着孩子一块儿了解“聪明的灌溉系统”,给孩子们来场别开生面的“解答会”!
到了约好的这天,罗宣成的爸爸带来了一盆植物、管道、泵、一桶水。孩子们看到这些材料后,开始问他:“叔叔!这个是不是用管道从桶里吸到水,然后放在土里?”成成爸爸神秘的一笑:“你觉得它会自己吸水吗?”孩子们摇了摇头。成成爸爸继续说道:“你们猜猜看,这个神奇的东西插进植物的土里,会不会有水灌进去呢?”孩子们一脸不可思议:“当然不会啦!它又不是人!”可是当成成爸爸将一个神奇的物品插进土里后,水竟然神奇的通过管道进入了植物的盆里!薄思行惊喜的大叫:“怎么回事啊!哈哈哈”
成成的爸爸开始给孩子们讲解这个神奇的发明,原来,这个插进植物土里的东西,能够感应植物是否缺水,然后通过手机App,能够智能操作发动浇水系统,并且控制水量。成成爸爸还请了几个孩子上来体验了一把这种“高科技”,孩子们拿到手机,很快掌握了使用方法,并对手机上显示的标识都认识的十分清楚。
为了帮助孩子们能够更好的感受这个“聪明的灌溉系统”,成成爸爸还特意带我们去了他们的实验基地,去体验操作,参观了很多“感应仪器”,比如“温度、风向、天气”等。
回幼儿园的路上,孩子们还兴奋不已,一直在讨论这次的奇妙之旅。在这次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这种现代科技与生活自然结合的科学乐趣,更是从中感受到了科学发明的奥妙与伟大。
回到班上后,我问孩子们:“今天成成爸爸帮助你们解决了问题吗?”王蓦然十分兴奋:“刘老师!我觉得我们可以用今天成成爸爸送给我们的这个‘聪明的灌溉系统’来照顾植物!这样就不用天天守在植物旁边了!”而妞妞却有些质疑:“刘老师!我觉得还是应该我们给植物浇水!万一这个机器是错的呢!”正当孩子们争执时,我提议,孩子们可以分成两组,一个月里,分别用两种办法来给植物浇水,做好植物观察记录,用“事实说话”。孩子们都觉得这个提议不错。
(行为分析):
《指南》中提出:亲近自然,喜欢探究。5-6岁的幼儿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问题意识越来越强,他们甚至会假设一个答案甚至验证其正确性。例如一开始,孩子问道:“叔叔!这个是不是用管道从桶里吸到水,然后放在土里?”由于这个时期的幼儿的逻辑思维已经开始萌发,他们开始能理解成人给予的科学解释,并且和成人开展一些科学讨论和对话。例如:罗爸爸请了几个孩子上来体验了一把这种“高科技”,孩子们拿到手机,很快掌握了使用方法,并对手机上显示的标识都认识的十分清楚。这使得幼儿对这种用科技小发明解决生活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迫不及待的回到班级后,想要通过这样的小发明来给出问题的答案:到底能否帮助班级的植物顺利的浇水。
对这一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到了真正需要答案的年龄,只有当他们的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他们的好奇心才会得到充分的满足。对于孩子们的问题,可以像罗爸爸一样用通俗的语言加以解释,给予答案,也可以像我一样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寻找答案。正如我在上述案例中做的一样,当幼儿讨论猜想这个小发明的实用性时,如:王蓦然十分兴奋:“刘老师!我觉得我们可以用今天成成爸爸送给我们的这个‘聪明的灌溉系统’来照顾植物!这样就不用天天守在植物旁边了!”而妞妞却有些质疑:“刘老师!我觉得还是应该我们给植物浇水!万一这个机器是错的呢!”我及时鼓励和支持幼儿的想法:我提议,孩子们可以分成两组,一个月里,分别用两种办法来给植物浇水,做好植物观察记录,用“事实说话”。孩子们都觉得这个提议不错。这不但更加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性趣,还使幼儿的兴趣拓展到了“科技发明”。
指导与反思:
此次的活动中,通过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顺应幼儿的发现与发展,不仅通过谈话活动、社会实践、家长助教、等等活动,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带领孩子们观察、发现、操作、分析、记录。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以幼儿为主,体现幼儿的自主化、生活化。在生活动发现科学,用科学的实验和观点验证问题,以科学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正是活动提倡的根本!而顺应并鼓励孩子们这种自发的实验与记录的活动,能够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武汉大学幼儿园二分园 刘 璐
观察地点:大班活动室、武汉大学灌溉实验基地
观察对象:5-6岁大班幼儿
观察背景:
《晨谈活动:枯萎了的植物》
短暂的假期后,孩子们陆陆续续地来到了班上,王蓦然刚走到班门口,还没来得及和他打个招呼,就听见他大声说道:“天啊!我刚刚看到我们的植物怎么都死掉了!”琳琳激动的站起来:“是啊!我的绿萝叶子都黄了!”王蓦然有些可惜:“一定是时间太长了,没有人给植物浇水!”彤彤也说:“我们都放假了,哪里有人会给植物浇水啊!”“难道每次放假植物都要‘死一次’吗?”
我笑了笑,摸了摸王蓦然的头,问道:“那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能够解决这个‘浇水’的问题吗?”
“刘老师!我觉得就不放假好了!”“不行不行!我还要出去旅游呢!”“那怎么办呢?”孩子们七嘴八舌,都很苦恼。
大班的孩子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有着极强的兴趣与探究欲望,《指南》中也提到要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对其发现表示赞赏。孩子们已经有了对自发观察到的现象有了探索的需求后,为了帮助孩子们科学、专业地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我想:是时候请我们班的种植方面的“专家”——罗宣成的爸爸了。于是,我告诉孩子们,有个人能够帮助你们,孩子们都很兴奋问我到底是谁,他有什么好辦法,我们约好在两天后来为孩子们解答。
观察目的:
1.愿意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刨根问底。
2.通过认识科学发明,了解简单的原理。
3.能够通过多种活动,观察、比较、分析发现“灌溉系统”给植物的生长带来的便利。
实录分析:
(活动)《(家长助教)社会实践:聪明的灌溉系统》
罗宣成的爸爸,他是武汉大学水利水电的老师,最近一直在研究植物灌溉这一块的内容,他说有个小实验发明,正好能够解决我们班孩子们的问题。和罗宣成的爸爸商量后,我们打算带着孩子一块儿了解“聪明的灌溉系统”,给孩子们来场别开生面的“解答会”!
到了约好的这天,罗宣成的爸爸带来了一盆植物、管道、泵、一桶水。孩子们看到这些材料后,开始问他:“叔叔!这个是不是用管道从桶里吸到水,然后放在土里?”成成爸爸神秘的一笑:“你觉得它会自己吸水吗?”孩子们摇了摇头。成成爸爸继续说道:“你们猜猜看,这个神奇的东西插进植物的土里,会不会有水灌进去呢?”孩子们一脸不可思议:“当然不会啦!它又不是人!”可是当成成爸爸将一个神奇的物品插进土里后,水竟然神奇的通过管道进入了植物的盆里!薄思行惊喜的大叫:“怎么回事啊!哈哈哈”
成成的爸爸开始给孩子们讲解这个神奇的发明,原来,这个插进植物土里的东西,能够感应植物是否缺水,然后通过手机App,能够智能操作发动浇水系统,并且控制水量。成成爸爸还请了几个孩子上来体验了一把这种“高科技”,孩子们拿到手机,很快掌握了使用方法,并对手机上显示的标识都认识的十分清楚。
为了帮助孩子们能够更好的感受这个“聪明的灌溉系统”,成成爸爸还特意带我们去了他们的实验基地,去体验操作,参观了很多“感应仪器”,比如“温度、风向、天气”等。
回幼儿园的路上,孩子们还兴奋不已,一直在讨论这次的奇妙之旅。在这次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这种现代科技与生活自然结合的科学乐趣,更是从中感受到了科学发明的奥妙与伟大。
回到班上后,我问孩子们:“今天成成爸爸帮助你们解决了问题吗?”王蓦然十分兴奋:“刘老师!我觉得我们可以用今天成成爸爸送给我们的这个‘聪明的灌溉系统’来照顾植物!这样就不用天天守在植物旁边了!”而妞妞却有些质疑:“刘老师!我觉得还是应该我们给植物浇水!万一这个机器是错的呢!”正当孩子们争执时,我提议,孩子们可以分成两组,一个月里,分别用两种办法来给植物浇水,做好植物观察记录,用“事实说话”。孩子们都觉得这个提议不错。
(行为分析):
《指南》中提出:亲近自然,喜欢探究。5-6岁的幼儿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问题意识越来越强,他们甚至会假设一个答案甚至验证其正确性。例如一开始,孩子问道:“叔叔!这个是不是用管道从桶里吸到水,然后放在土里?”由于这个时期的幼儿的逻辑思维已经开始萌发,他们开始能理解成人给予的科学解释,并且和成人开展一些科学讨论和对话。例如:罗爸爸请了几个孩子上来体验了一把这种“高科技”,孩子们拿到手机,很快掌握了使用方法,并对手机上显示的标识都认识的十分清楚。这使得幼儿对这种用科技小发明解决生活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迫不及待的回到班级后,想要通过这样的小发明来给出问题的答案:到底能否帮助班级的植物顺利的浇水。
对这一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到了真正需要答案的年龄,只有当他们的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他们的好奇心才会得到充分的满足。对于孩子们的问题,可以像罗爸爸一样用通俗的语言加以解释,给予答案,也可以像我一样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寻找答案。正如我在上述案例中做的一样,当幼儿讨论猜想这个小发明的实用性时,如:王蓦然十分兴奋:“刘老师!我觉得我们可以用今天成成爸爸送给我们的这个‘聪明的灌溉系统’来照顾植物!这样就不用天天守在植物旁边了!”而妞妞却有些质疑:“刘老师!我觉得还是应该我们给植物浇水!万一这个机器是错的呢!”我及时鼓励和支持幼儿的想法:我提议,孩子们可以分成两组,一个月里,分别用两种办法来给植物浇水,做好植物观察记录,用“事实说话”。孩子们都觉得这个提议不错。这不但更加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性趣,还使幼儿的兴趣拓展到了“科技发明”。
指导与反思:
此次的活动中,通过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顺应幼儿的发现与发展,不仅通过谈话活动、社会实践、家长助教、等等活动,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带领孩子们观察、发现、操作、分析、记录。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以幼儿为主,体现幼儿的自主化、生活化。在生活动发现科学,用科学的实验和观点验证问题,以科学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正是活动提倡的根本!而顺应并鼓励孩子们这种自发的实验与记录的活动,能够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武汉大学幼儿园二分园 刘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