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首诗里说,人生就像一趟列车,不断地有人下车,不断地有人上车。那一天,没有任何征兆,您在中途悄然而去。等我从梦中醒来,才知道,什么叫撕心裂肺,什么叫天塌地陷,什么叫孤独无助……
母亲,我是您的长子。有人说,天下老,都向小。我对这话没有一点儿感觉,街坊领居都知道,您疼爱您的每一个儿女。而在您儿女成长的过程中,您最操心的大概就是我这个长子了。您经常用浓重的山西口音告诫我:“憨憨,少管闲事儿!”
说起我的乳名,您曾经告诉我,我满月的时候,外婆看我的脸蛋胖嘟嘟的,一副憨憨的样子,就给我起了这样一个小名。所以,您一辈子都没有叫过我的学名,张嘴就是“憨憨”。有一次,我回家看您和在您身边的5岁的孙子,当您对我说“憨憨回来了”,您孙子大怒:“奶奶,我爸不憨!”这个笑话,一直是咱们家开心的记忆。
母亲,我最终没有听您的话。那一年,您和我13岁的弟弟同时住院的时候,我去参加了周总理的悼念活动。当我知道自己要远离您的时候,我赶到医院告诉您,我要出远门了。您心里清楚得很,但是,这一次,您没有埋怨我管了闲事。您在病床上轻轻地说:“憨憨,早点儿回来!”当我关上病房的门,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我知道,妈妈,您的心,碎了……
从此,在8路车的终点站,就少不了您的身影。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冬天,您总是拄着拐杖,伫立在风中、雨中、雪地里,直到最后一班车走了,您才孑孓着回家。我的发小们看见您动过手术的病体虚弱不堪,都很心疼您,总是劝您:“阿姨,回家吧,乔今天回不来了。”您总是客气地说:“谢谢,我再等等。”后来,我才知道,那次手术失败了,医生在切除子宫瘤的时候,划破了您的膀胱,每天漏尿不止。在那些冰天雪地的日子里,您的棉裤都结冰了。您在那个终点站,站成了一座雕像。
当我被英雄般地接回家,当我跪在您的面前时,您笑了:“憨憨,我的憨憨回来了!”
母亲,我唯一看到您哭,是在1960年的夏天。那时,因为饥饿,您在前一年的冬天,带着我和两个妹妹到了广东,吃上了少得可怜的商品粮,和父亲一起生活。有一天,父亲还没有下班,您叫提前放学的我念一封家书。那是外公单位从海拉尔邮寄来的,当我念到“您父亲不幸逝世……”时,您惊呆了,随即,您面向北方,跪在床上,嚎啕大哭。我知道,我们去不了海拉尔,无法送外公一程。那一年,我9岁。外公在世的日子,关山万里,您总是担惊受怕。没想到,多少年之后,您为我更加地担惊受怕了一回。
您出生在抗戰前夕的滹沱河边,稍长,经常随着大人们躲避鬼子的扫荡。外婆家所在的西河头村,是山西出了名的地道战的发源地。外婆因为经常组织村民支援抗战,给八路军送粮送布,被鬼子五花大绑押往刑场,幸亏游击队及时赶到,才把外婆救了下来。可以说,您的少儿时代,是在担惊受怕的日子里熬煎过来的。没想到,多少年之后,您又为您的长子大大地担惊受怕了一回。
母亲,您是一位坚强的母亲。苦难时期,您先是打扫街坊,贴补家用。每天天不亮,就拿一把很大很大的扫把出门。实在太累了,您就用扫把顶住肚子。扫把一起一落的日子,您的二儿子出生了,可他屁股上有个大而透明的血包,他仅仅活了不到40天。那时候,您没有哭,紧接着,耐火厂为了照顾家属,把您招进了厂,做了临时工,每天抡着沉重的榔头粉碎矿石,一直到您退休。下班后,您累得要命,还得给全家人洗衣做饭,可您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
后来,我带着您四处求医。在洛阳一家大医院做了第二次手术,手术做了5个半小时,不幸也宣告失败。您的厂领导毅然决定,送您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就医。这回,给您动手术的医生,号称“张一刀”。不到1个小时,手术成功。连续三次手术,每次进手术室前,您都会微笑着对我说:“憨憨,不用怕,这回就好了。”
最叫我感动的是,给您动坏手术的那个大夫,最后被医院进行了处分。您得到消息,让父亲找到医院领导,不让处理。这件事对我一生影响很大。善良和宽容,以德报怨,成为我做人的信条。
母亲,我曾经向您许愿,如果有一天您的身体许可,我带您回咱西河头村,您还牵着我的手,走在五台山下,走在滹沱河边。给外婆上上坟,和舅舅叙叙旧。可是,这一切都晚了。2015年元月23日零点,头天还在和院里的阿姨们谈笑风生的您,永远闭上了慈祥的眼睛。
母亲,您对我这个长子疼爱有加。每次我回家,你总是张罗着给我做最好吃的东西:蒸肉、蒸丸子、炸糕……两个妹妹和我弟弟总是说,哥回来,就是妈的节日。
妈,我多想回到老宅子啊,而您还在二楼的阳台上张望着,用浓浓的乡音叫我一声:“憨憨……”
母亲,我是您的长子。有人说,天下老,都向小。我对这话没有一点儿感觉,街坊领居都知道,您疼爱您的每一个儿女。而在您儿女成长的过程中,您最操心的大概就是我这个长子了。您经常用浓重的山西口音告诫我:“憨憨,少管闲事儿!”
说起我的乳名,您曾经告诉我,我满月的时候,外婆看我的脸蛋胖嘟嘟的,一副憨憨的样子,就给我起了这样一个小名。所以,您一辈子都没有叫过我的学名,张嘴就是“憨憨”。有一次,我回家看您和在您身边的5岁的孙子,当您对我说“憨憨回来了”,您孙子大怒:“奶奶,我爸不憨!”这个笑话,一直是咱们家开心的记忆。
母亲,我最终没有听您的话。那一年,您和我13岁的弟弟同时住院的时候,我去参加了周总理的悼念活动。当我知道自己要远离您的时候,我赶到医院告诉您,我要出远门了。您心里清楚得很,但是,这一次,您没有埋怨我管了闲事。您在病床上轻轻地说:“憨憨,早点儿回来!”当我关上病房的门,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我知道,妈妈,您的心,碎了……
从此,在8路车的终点站,就少不了您的身影。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冬天,您总是拄着拐杖,伫立在风中、雨中、雪地里,直到最后一班车走了,您才孑孓着回家。我的发小们看见您动过手术的病体虚弱不堪,都很心疼您,总是劝您:“阿姨,回家吧,乔今天回不来了。”您总是客气地说:“谢谢,我再等等。”后来,我才知道,那次手术失败了,医生在切除子宫瘤的时候,划破了您的膀胱,每天漏尿不止。在那些冰天雪地的日子里,您的棉裤都结冰了。您在那个终点站,站成了一座雕像。
当我被英雄般地接回家,当我跪在您的面前时,您笑了:“憨憨,我的憨憨回来了!”
母亲,我唯一看到您哭,是在1960年的夏天。那时,因为饥饿,您在前一年的冬天,带着我和两个妹妹到了广东,吃上了少得可怜的商品粮,和父亲一起生活。有一天,父亲还没有下班,您叫提前放学的我念一封家书。那是外公单位从海拉尔邮寄来的,当我念到“您父亲不幸逝世……”时,您惊呆了,随即,您面向北方,跪在床上,嚎啕大哭。我知道,我们去不了海拉尔,无法送外公一程。那一年,我9岁。外公在世的日子,关山万里,您总是担惊受怕。没想到,多少年之后,您为我更加地担惊受怕了一回。
您出生在抗戰前夕的滹沱河边,稍长,经常随着大人们躲避鬼子的扫荡。外婆家所在的西河头村,是山西出了名的地道战的发源地。外婆因为经常组织村民支援抗战,给八路军送粮送布,被鬼子五花大绑押往刑场,幸亏游击队及时赶到,才把外婆救了下来。可以说,您的少儿时代,是在担惊受怕的日子里熬煎过来的。没想到,多少年之后,您又为您的长子大大地担惊受怕了一回。
母亲,您是一位坚强的母亲。苦难时期,您先是打扫街坊,贴补家用。每天天不亮,就拿一把很大很大的扫把出门。实在太累了,您就用扫把顶住肚子。扫把一起一落的日子,您的二儿子出生了,可他屁股上有个大而透明的血包,他仅仅活了不到40天。那时候,您没有哭,紧接着,耐火厂为了照顾家属,把您招进了厂,做了临时工,每天抡着沉重的榔头粉碎矿石,一直到您退休。下班后,您累得要命,还得给全家人洗衣做饭,可您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
后来,我带着您四处求医。在洛阳一家大医院做了第二次手术,手术做了5个半小时,不幸也宣告失败。您的厂领导毅然决定,送您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就医。这回,给您动手术的医生,号称“张一刀”。不到1个小时,手术成功。连续三次手术,每次进手术室前,您都会微笑着对我说:“憨憨,不用怕,这回就好了。”
最叫我感动的是,给您动坏手术的那个大夫,最后被医院进行了处分。您得到消息,让父亲找到医院领导,不让处理。这件事对我一生影响很大。善良和宽容,以德报怨,成为我做人的信条。
母亲,我曾经向您许愿,如果有一天您的身体许可,我带您回咱西河头村,您还牵着我的手,走在五台山下,走在滹沱河边。给外婆上上坟,和舅舅叙叙旧。可是,这一切都晚了。2015年元月23日零点,头天还在和院里的阿姨们谈笑风生的您,永远闭上了慈祥的眼睛。
母亲,您对我这个长子疼爱有加。每次我回家,你总是张罗着给我做最好吃的东西:蒸肉、蒸丸子、炸糕……两个妹妹和我弟弟总是说,哥回来,就是妈的节日。
妈,我多想回到老宅子啊,而您还在二楼的阳台上张望着,用浓浓的乡音叫我一声:“憨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