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技能大赛的不断发展,学生参赛与日常专业学习的矛盾逐步地凸显了出来,比如以赛代考、以赛代学,大赛独立于正常的教学培训中,这一现象背离了职业教育面向全社会、全面发展的教育初衷。如何将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科学合理地结合,成为了众多院校面临的难题,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技能大赛;设计实践;课程标准;教学改革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国家支持各类竞赛,把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幕式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对壮大技术工人队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李克强总理指出,提高职业技能是促进中国制造和服务迈向中高端的重要基础。
目前,国内国际针对不同专业设置的技能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中,这不仅对职业教育的质量和高校专业水平起到提质作用,也是对深入推进职业大学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服务地方产业等的重要方式。在国家政策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连接,职业技能大赛是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大赛与教学课程的矛盾关系,不仅没有发挥出大赛应有的作用,反而出现了消极效果。以能力和就业为导向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基础,以技能大赛为载体和平台,引领课程改革、融入平时教学中,通过技能大赛促进教育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
一、以技能大赛为平台,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针对性地对设计实践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创新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使技能大赛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将竞赛项目引进课堂,使技能大赛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准确分析艺术设计类各专业在各大高职院校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总结分析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模块和理论模块的教学组织模式,制定以创新创业类竞赛为背景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二、以技能大赛实践项目为导向,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设计类实践课程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实现的重要途径,学院根据企业设计岗位的实践标准和能力标准,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的模式,通过产品设计大赛、服装设计大赛、平面设计大赛等专业针对性强的技能竞赛,将大赛的评价标准、设计要求、与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方法、考核标准进行融合,优化课程的同时,以技能大赛为导向,以设计企业项目标准为课程标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进项目、任務、实训中,通过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杯”、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大赛的评价标准与要求与课程相结合,优化教学和考核模式,构建、教、学、做、竞赛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实现课程与职业要求充分衔接,让学生对实践课程更加热情。
在实践课程训练和制作过程中,引进大赛的评委和专家对学生的实践课程内容进行评审和考核,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导学生对设计实践课程有更深的认知,从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三、以技能大赛为教学模式改革作引导
学院将以各大技能大赛为机遇,在改进升级校内设备设施的同时,将企业的项目知识融入课程中,真正实现校企连接,人才强技强知。通过大赛,完成教师与项目经理身份互换,课堂与施工现场交替、课堂任务与施工任务交替、教学评估与项目成效交替等的教育教学模式。避免设计类专业的实践模块 “呆板的、无趣的、无目的”的课程模式,以技能竞赛的考核标准和企业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为向导,并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地改革实践课程模式,真正做到教、做、赛、学的实践课程模式。
建立应用型、实践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教学管理机制,实施兴趣化、多元化、柔性化的教学组织模式,使人才培养与企业、社会、专业发展更大程度地关联起来,从而更大程度提高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以技能大赛为“竞技场”,推动双师型队伍建设
抓牢技能大赛的核心,督促教师进企业、到一线吸收最新市场知识、强化技能、优化课程教学模式,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有效提高设计实践类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要真正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强技”的发展目标,对专业教师的要求不仅仅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参赛经验。全国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不仅是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考验,同时也是对教师掌握知识的系统化考验。教师在此过程中就要不断地拓展专业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以赛促教”实现教学相长,努力探索培养“一专多能”型教师队伍的方法和途径。
五、结论
通过对当前职业技能大赛这个大背景的分析与研究,结合设计类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及存在的不足,探索以技能大赛为导向、机遇、核心的人才的培养模式。本研究的优势在于能够借助技能大赛迅速发展的大背景,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以兴趣为导向,学习专业知识,并运用专业知识与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实践活动中,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在为社会培养了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同时,对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也提供了思路和方案。
参考文献:
[1]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2年),工信部联产业〔2019〕218号[EB/OL].北京:2019http://www.chinatax.gov.cn/chinatax/n810341/n810825/c101434/c5141990/content.html
[2]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作者简介:张黎明,男,1987年11月,汉,硕士研究生,湖北黄石,初级,设计奖项驱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技能大赛;设计实践;课程标准;教学改革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国家支持各类竞赛,把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幕式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对壮大技术工人队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李克强总理指出,提高职业技能是促进中国制造和服务迈向中高端的重要基础。
目前,国内国际针对不同专业设置的技能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中,这不仅对职业教育的质量和高校专业水平起到提质作用,也是对深入推进职业大学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服务地方产业等的重要方式。在国家政策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连接,职业技能大赛是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大赛与教学课程的矛盾关系,不仅没有发挥出大赛应有的作用,反而出现了消极效果。以能力和就业为导向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基础,以技能大赛为载体和平台,引领课程改革、融入平时教学中,通过技能大赛促进教育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
一、以技能大赛为平台,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针对性地对设计实践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创新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使技能大赛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将竞赛项目引进课堂,使技能大赛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准确分析艺术设计类各专业在各大高职院校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总结分析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模块和理论模块的教学组织模式,制定以创新创业类竞赛为背景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二、以技能大赛实践项目为导向,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设计类实践课程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实现的重要途径,学院根据企业设计岗位的实践标准和能力标准,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的模式,通过产品设计大赛、服装设计大赛、平面设计大赛等专业针对性强的技能竞赛,将大赛的评价标准、设计要求、与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方法、考核标准进行融合,优化课程的同时,以技能大赛为导向,以设计企业项目标准为课程标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进项目、任務、实训中,通过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杯”、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大赛的评价标准与要求与课程相结合,优化教学和考核模式,构建、教、学、做、竞赛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实现课程与职业要求充分衔接,让学生对实践课程更加热情。
在实践课程训练和制作过程中,引进大赛的评委和专家对学生的实践课程内容进行评审和考核,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导学生对设计实践课程有更深的认知,从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三、以技能大赛为教学模式改革作引导
学院将以各大技能大赛为机遇,在改进升级校内设备设施的同时,将企业的项目知识融入课程中,真正实现校企连接,人才强技强知。通过大赛,完成教师与项目经理身份互换,课堂与施工现场交替、课堂任务与施工任务交替、教学评估与项目成效交替等的教育教学模式。避免设计类专业的实践模块 “呆板的、无趣的、无目的”的课程模式,以技能竞赛的考核标准和企业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为向导,并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地改革实践课程模式,真正做到教、做、赛、学的实践课程模式。
建立应用型、实践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教学管理机制,实施兴趣化、多元化、柔性化的教学组织模式,使人才培养与企业、社会、专业发展更大程度地关联起来,从而更大程度提高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以技能大赛为“竞技场”,推动双师型队伍建设
抓牢技能大赛的核心,督促教师进企业、到一线吸收最新市场知识、强化技能、优化课程教学模式,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有效提高设计实践类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要真正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强技”的发展目标,对专业教师的要求不仅仅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参赛经验。全国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不仅是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考验,同时也是对教师掌握知识的系统化考验。教师在此过程中就要不断地拓展专业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以赛促教”实现教学相长,努力探索培养“一专多能”型教师队伍的方法和途径。
五、结论
通过对当前职业技能大赛这个大背景的分析与研究,结合设计类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及存在的不足,探索以技能大赛为导向、机遇、核心的人才的培养模式。本研究的优势在于能够借助技能大赛迅速发展的大背景,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以兴趣为导向,学习专业知识,并运用专业知识与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实践活动中,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在为社会培养了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同时,对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也提供了思路和方案。
参考文献:
[1]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2年),工信部联产业〔2019〕218号[EB/OL].北京:2019http://www.chinatax.gov.cn/chinatax/n810341/n810825/c101434/c5141990/content.html
[2]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作者简介:张黎明,男,1987年11月,汉,硕士研究生,湖北黄石,初级,设计奖项驱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