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意是一篇文章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立意一般有几个要求:①正确、鲜明。正确是立意的基本要求。正确,就是要切合题意,符合命题者的立意要求。所谓鲜明,是指所确立的主题能旗帜鲜明地表示爱什么,憎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②集中、单纯。主题是统摄全篇文章的总纲,必须单纯明确。③深刻、新颖。所谓深刻是指所确立的旨意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及内部规律,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而新颖是指所确立的主题是作者的新认识、新感受,能给人以新的启示。④积极向上。所谓积极向上,即使之不能有任何不健康的因素存在。
从阅卷结果来看,许多考生作文符合题意,语言流畅,但一篇仅仅八九百字的作文,却往往从三个甚至四个角度立意,涉及范围极广,却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令人扼腕叹息。其实,考场作文立意当不求入手角度如何多,但求从某一方面、某个角度写出深度来。面对高考作文题目可以切入的诸多角度,我们不妨“任凭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任他作文有多少个切入角度,我们只选取最切合题意、考生最拿手的那一个角度下手。
优秀作品都有共同的特点。对于议论性文章而言,其必备的条件就是思考的独特。要有独特的想法,首先是要养成多思考的习惯。所谓多思考至少要在行文前先问自己:这个观点对吗?有不足吗?需要补充什么?达成观点所指有什么条件吗?这观点在什么条件下是对的、可以达成的?在什么条件下是不合适的、不可能达成的?即便是自己思考后得出的独特观点,也该这样问答一遍。这叫在表达之前自己先和自己主客问答辩论一番。倘若这个观点完全正确,就该问自己:既然这是众所周知一致公认的正确观点,今天为什么要我写作文?难道我只是尽力证明其正确性?把人人明白的道理再证明一遍不是等于在说正确的废话吗?怎么办?思考这个正确观点在当下的意义,联系现实,分析旧话重提的现实意义,针砭时弊,提出建议,岂不是“有我”的佳作?这才是联系实际的价值所在。
比如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单纯以古今中外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去证明诚信的重要性而不联系现实,基本是一篇正确的废话,但是转换立足点,思考诚信在当下的意义,就大有文章可做。或许你会说,这必然会批评社会的不诚信,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只要不片面绝对,不否定一切,不触犯制度底线,就会因为文章流露的社会责任感而获得好评。
当然,仅凭立意高深就给高分也是不公平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也得匹配。假如立意高深,但证明无力,则又会大大削弱文章的力量,毕竟语言混乱粗鄙也会暴露思想的混乱和素养的低下。好作文是“寫什么”和“怎么写”的结合,少了一面都无以成就佳作。然而,立意独特能够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更受关注也是事实。
审题清楚之后,立意取胜的关键在于深刻和独特,大家都会有的想法我不要写,看完文题第一个想法不要写。
①从小处着手,避免大而空。如2018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语言藏伏笔,玄机戏文里》,将语言这个大概念从戏和文着手,向读者娓娓道出肢体语言、声音语言、心灵语言这三种语言,最后又将三者合一而论,认为无论哪种语言,都承载了人类的情感,构思巧妙,举例合情合理,从一个具体可感的事物入手,避免了大而化之的空泛。
②往深处发掘,多问几个问什么。如2019年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让劳动之花开遍华夏》,通过灵魂拷问“是否抱怨过劳动任务过重,是否觉得劳动在这个工业信息化的时代正走向廉价……”提出“我也想和你们分享我的探索”,然后抛出两个问题:“劳动之花是否是这个时代绚丽的存在?劳动的价值是否仍在这个时代闪烁着它的光彩?”把问题逐次引向深入,在众多只是浅谈劳动的作文中显得充满思考和掌控力,文章在深度上非常到位。
③紧跟时代脉搏,反映自我意识。如2020年高考浙江卷的优秀作文《最后一记三分》,主人公和母亲在人生定位上有矛盾,他想报考体育学院,而母亲希望他读政法大学。一场大病突然到来,母亲不幸患病。等到幸运地病愈出院,经历了生死考验之后,母亲想通了,同意儿子报考体育学院,可是,主人公却已经被医护人员所感动,义无反顾地决定报考医学院。考题的要求是“如何面对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作者成功地抓住时代热点,反映了年青一代的自我意识。
在审题准确的基础上,考场上能留给我们思考作文的时间极为有限。如果追求立意的新颖,就中学生一般的思想认识水平来看,很难在短时间内想通想透,这样风险太大。而且在立意时,“读者意识”也很重要,除题目规定的读者对象以外,还要意识到作文的第一读者是阅卷老师。立意太过新奇,和阅卷老师心中的预期相差很远,老师一下子难以适应,可能评分不会太高。喜欢追求立意新颖的同学,可以在自由写作时表现,但在考场作文时,还是要尽量稳定发挥。所谓“稳”,主要是以下几点:①抓住材料的主要意思来立意。②文章的中心要符合主流价值观,也就是“三观”要正,千万不要为了石破天惊而使观点偏激。③尽量全面而辩证地分析问题,尽量避免片面武断的推定。当然,如果读完作文题,文思泉涌,瞬间就有一个连自己都暗自窃喜的想法,那么,就果断地去构思写作。
昆明市东川高级中学 查晖
从阅卷结果来看,许多考生作文符合题意,语言流畅,但一篇仅仅八九百字的作文,却往往从三个甚至四个角度立意,涉及范围极广,却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令人扼腕叹息。其实,考场作文立意当不求入手角度如何多,但求从某一方面、某个角度写出深度来。面对高考作文题目可以切入的诸多角度,我们不妨“任凭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任他作文有多少个切入角度,我们只选取最切合题意、考生最拿手的那一个角度下手。
优秀作品都有共同的特点。对于议论性文章而言,其必备的条件就是思考的独特。要有独特的想法,首先是要养成多思考的习惯。所谓多思考至少要在行文前先问自己:这个观点对吗?有不足吗?需要补充什么?达成观点所指有什么条件吗?这观点在什么条件下是对的、可以达成的?在什么条件下是不合适的、不可能达成的?即便是自己思考后得出的独特观点,也该这样问答一遍。这叫在表达之前自己先和自己主客问答辩论一番。倘若这个观点完全正确,就该问自己:既然这是众所周知一致公认的正确观点,今天为什么要我写作文?难道我只是尽力证明其正确性?把人人明白的道理再证明一遍不是等于在说正确的废话吗?怎么办?思考这个正确观点在当下的意义,联系现实,分析旧话重提的现实意义,针砭时弊,提出建议,岂不是“有我”的佳作?这才是联系实际的价值所在。
比如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单纯以古今中外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去证明诚信的重要性而不联系现实,基本是一篇正确的废话,但是转换立足点,思考诚信在当下的意义,就大有文章可做。或许你会说,这必然会批评社会的不诚信,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只要不片面绝对,不否定一切,不触犯制度底线,就会因为文章流露的社会责任感而获得好评。
当然,仅凭立意高深就给高分也是不公平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也得匹配。假如立意高深,但证明无力,则又会大大削弱文章的力量,毕竟语言混乱粗鄙也会暴露思想的混乱和素养的低下。好作文是“寫什么”和“怎么写”的结合,少了一面都无以成就佳作。然而,立意独特能够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更受关注也是事实。
审题清楚之后,立意取胜的关键在于深刻和独特,大家都会有的想法我不要写,看完文题第一个想法不要写。
①从小处着手,避免大而空。如2018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语言藏伏笔,玄机戏文里》,将语言这个大概念从戏和文着手,向读者娓娓道出肢体语言、声音语言、心灵语言这三种语言,最后又将三者合一而论,认为无论哪种语言,都承载了人类的情感,构思巧妙,举例合情合理,从一个具体可感的事物入手,避免了大而化之的空泛。
②往深处发掘,多问几个问什么。如2019年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让劳动之花开遍华夏》,通过灵魂拷问“是否抱怨过劳动任务过重,是否觉得劳动在这个工业信息化的时代正走向廉价……”提出“我也想和你们分享我的探索”,然后抛出两个问题:“劳动之花是否是这个时代绚丽的存在?劳动的价值是否仍在这个时代闪烁着它的光彩?”把问题逐次引向深入,在众多只是浅谈劳动的作文中显得充满思考和掌控力,文章在深度上非常到位。
③紧跟时代脉搏,反映自我意识。如2020年高考浙江卷的优秀作文《最后一记三分》,主人公和母亲在人生定位上有矛盾,他想报考体育学院,而母亲希望他读政法大学。一场大病突然到来,母亲不幸患病。等到幸运地病愈出院,经历了生死考验之后,母亲想通了,同意儿子报考体育学院,可是,主人公却已经被医护人员所感动,义无反顾地决定报考医学院。考题的要求是“如何面对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作者成功地抓住时代热点,反映了年青一代的自我意识。
在审题准确的基础上,考场上能留给我们思考作文的时间极为有限。如果追求立意的新颖,就中学生一般的思想认识水平来看,很难在短时间内想通想透,这样风险太大。而且在立意时,“读者意识”也很重要,除题目规定的读者对象以外,还要意识到作文的第一读者是阅卷老师。立意太过新奇,和阅卷老师心中的预期相差很远,老师一下子难以适应,可能评分不会太高。喜欢追求立意新颖的同学,可以在自由写作时表现,但在考场作文时,还是要尽量稳定发挥。所谓“稳”,主要是以下几点:①抓住材料的主要意思来立意。②文章的中心要符合主流价值观,也就是“三观”要正,千万不要为了石破天惊而使观点偏激。③尽量全面而辩证地分析问题,尽量避免片面武断的推定。当然,如果读完作文题,文思泉涌,瞬间就有一个连自己都暗自窃喜的想法,那么,就果断地去构思写作。
昆明市东川高级中学 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