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中学学生的德育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提高留守学生的德育和管理为着眼点,从学习知识、融入社会等方面找到突破口,提出问题观点,来探索一种良好的农村学校留守学生德育管理模式。
关键词:初中 留守学生 德育教育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涌进了城市,农村家庭留守现象日益严重,出现了“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由于父母经常远离身边,缺少亲情关爱,加上监护、教育的缺失,这些正值身心急剧变化的孩子们,成长过程极易出现偏差,学校里的“留守学生”大部分都是“问题学生”。许多留守生在校行为表现较差,厌学,性格孤僻,脾气暴躁,缺乏爱心,心理承受能力差等,这些留守生的存在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是当前我国农村初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难点和重点,它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后遗症,应引起学校和社会足够和长期的重视。
一、教师“以身作則”,影响学生道德意识
初中学生,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年龄,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成年人的言行举止对他们的成长有着很大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的行为举止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声的教育,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榜样示范可以说是留守儿童良好品德习惯形成的关键。
例如,教师在言行注意使用文明用语,不得说脏话或者使用辱骂性语言,如需要学生做一些事情,用“请”字,将“谢谢”、“你好”、“劳烦”等礼貌用语,学生犯错时,注意态度要严厉、坚定,神情要严肃,但不可以体罚或者辱骂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往往也会影响学生的观念,因此,教师之间也要注意言语分寸,互相尊重;在行为上也要注意不要随地吐痰、举止大方得体、不吸烟喝酒、不打骂学生、不乱丢垃圾等,为学生做好榜样,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生命;在穿着方面要简单大方,不穿奇装异服,女教师不染发、不留长指甲、不化浓妆、不喷过浓香水、不穿超短裙或过于暴露的衣服,男教师不穿短裤,不穿拖鞋,不遛过长的头发等。
二、学校“校园之风”,浸润学生道德观念
学校是教育实施的主体,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道德素养摆在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留守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实际情况,要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努力提高留守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
例如,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用心”,如在操场的草丛、校园的花园中放警示牌:爱护生命,人人有责。以此来告诫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学校绿化。在教学楼和绿色长廊中设置“道德墙”或“留言板”,将校园中的好人好事进行报道,或者将最近周边或新闻发生的有关道德方面的案例张贴,并让学生们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便利贴上每帖在留言板上。学校的广播站也可以广播一些关于道德、德育方面的文章、案例或励志歌曲,无时无刻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三、教学“课堂渗透”,培养学生道德行为
语文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门理想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认真的把握好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例如,在讲授《背影》(初中语文人教版)一课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将文中的生字生词以及重点难点等问题学习之后,再回过头以课文的主线“背影”作为引子,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父爱如山”、“亲情浓于水”等,并让学生回忆自己父母的背影,回忆父母送自己上学或出远门时的样子,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接下来,引出主题“如何孝顺父母?如何面对亲情?一个优秀的青少年,应该具备哪些优良品德?”学生通过教师一步步的引导,开启话题。
四、家庭“文明家教”,助力学生道德建设
代理监护人是留守初中生家庭德育教育主要成员,农村留守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出现,与代理监护入家庭角色意识和监督职责模糊有关。因此,留守初中生的家庭德育教育,代理监护人必须树立家庭角色意识,全面履行监护责任。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的监护人做好辅助工作,首先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在自身的行为举止上也要注意,不说脏话、不打骂孩子、不吸烟酗酒、不赌博不涉黄、不沉迷于网络等,在学生面前要言而有信,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要轻易许诺什么,更不要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不择手段,总而言之要以身作则;在对学生的监管上要严格,坚决隔绝孩子与不良风气的接近,比如拒绝网络的诱惑,不让孩子接近网吧等场所,不让学生接触烟、酒等。家长要随时与教师保持联系,可以建立“班级家长群”,家长和教师可随时进行沟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进行沟通,方便双方掌握学生的状况,不定期邀请家长到校园参加一些亲子活动等。
“留守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家长要尽可能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努力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正直、善良、诚实的人,做到赚钱、教子两不误。只有这样,中国的农村教育才有希望,中国的社会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少庭.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学生”德育策略有效性初探[J].新课程(下),2016(08):222.
[2]黄日芳.浅谈农村初中留守生德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学习(下),2014(12):191.
关键词:初中 留守学生 德育教育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涌进了城市,农村家庭留守现象日益严重,出现了“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由于父母经常远离身边,缺少亲情关爱,加上监护、教育的缺失,这些正值身心急剧变化的孩子们,成长过程极易出现偏差,学校里的“留守学生”大部分都是“问题学生”。许多留守生在校行为表现较差,厌学,性格孤僻,脾气暴躁,缺乏爱心,心理承受能力差等,这些留守生的存在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是当前我国农村初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难点和重点,它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后遗症,应引起学校和社会足够和长期的重视。
一、教师“以身作則”,影响学生道德意识
初中学生,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年龄,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成年人的言行举止对他们的成长有着很大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的行为举止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声的教育,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榜样示范可以说是留守儿童良好品德习惯形成的关键。
例如,教师在言行注意使用文明用语,不得说脏话或者使用辱骂性语言,如需要学生做一些事情,用“请”字,将“谢谢”、“你好”、“劳烦”等礼貌用语,学生犯错时,注意态度要严厉、坚定,神情要严肃,但不可以体罚或者辱骂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往往也会影响学生的观念,因此,教师之间也要注意言语分寸,互相尊重;在行为上也要注意不要随地吐痰、举止大方得体、不吸烟喝酒、不打骂学生、不乱丢垃圾等,为学生做好榜样,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生命;在穿着方面要简单大方,不穿奇装异服,女教师不染发、不留长指甲、不化浓妆、不喷过浓香水、不穿超短裙或过于暴露的衣服,男教师不穿短裤,不穿拖鞋,不遛过长的头发等。
二、学校“校园之风”,浸润学生道德观念
学校是教育实施的主体,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道德素养摆在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留守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实际情况,要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努力提高留守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
例如,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用心”,如在操场的草丛、校园的花园中放警示牌:爱护生命,人人有责。以此来告诫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学校绿化。在教学楼和绿色长廊中设置“道德墙”或“留言板”,将校园中的好人好事进行报道,或者将最近周边或新闻发生的有关道德方面的案例张贴,并让学生们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便利贴上每帖在留言板上。学校的广播站也可以广播一些关于道德、德育方面的文章、案例或励志歌曲,无时无刻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三、教学“课堂渗透”,培养学生道德行为
语文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门理想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认真的把握好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例如,在讲授《背影》(初中语文人教版)一课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将文中的生字生词以及重点难点等问题学习之后,再回过头以课文的主线“背影”作为引子,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父爱如山”、“亲情浓于水”等,并让学生回忆自己父母的背影,回忆父母送自己上学或出远门时的样子,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接下来,引出主题“如何孝顺父母?如何面对亲情?一个优秀的青少年,应该具备哪些优良品德?”学生通过教师一步步的引导,开启话题。
四、家庭“文明家教”,助力学生道德建设
代理监护人是留守初中生家庭德育教育主要成员,农村留守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出现,与代理监护入家庭角色意识和监督职责模糊有关。因此,留守初中生的家庭德育教育,代理监护人必须树立家庭角色意识,全面履行监护责任。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的监护人做好辅助工作,首先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在自身的行为举止上也要注意,不说脏话、不打骂孩子、不吸烟酗酒、不赌博不涉黄、不沉迷于网络等,在学生面前要言而有信,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要轻易许诺什么,更不要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不择手段,总而言之要以身作则;在对学生的监管上要严格,坚决隔绝孩子与不良风气的接近,比如拒绝网络的诱惑,不让孩子接近网吧等场所,不让学生接触烟、酒等。家长要随时与教师保持联系,可以建立“班级家长群”,家长和教师可随时进行沟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进行沟通,方便双方掌握学生的状况,不定期邀请家长到校园参加一些亲子活动等。
“留守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家长要尽可能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努力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正直、善良、诚实的人,做到赚钱、教子两不误。只有这样,中国的农村教育才有希望,中国的社会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少庭.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学生”德育策略有效性初探[J].新课程(下),2016(08):222.
[2]黄日芳.浅谈农村初中留守生德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学习(下),2014(1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