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资中县在团中央、团四川省委及团内江市委的关心支持下,圆满完成了为期一年的全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首批试点任务,试点经验做法获得中共四川省委《调查与研究》、“共青团新闻联播”等媒体的刊载报道。
控牢“党管青年”主驱。将试点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构建起县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县级领导共同抓、全县上下齐心抓的统筹推进格局。召开12次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采取“重点推进+督查考核+述职问效”的方式,控牢“党管青年”三级联抓主战线。四川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试点工作推进会筹备期间,县委书记坚持一线督战、靠前指挥,坚决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高效、有序推进筹备工作落实。
把好“联席会议”副驱。建立县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委副书记任“第一召集人”、19个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严格落实“月盘点、季会商”,定期召集成员单位精准研判、实时调度,并分级分类打造工作示范。试点期间印发工作简报7期,定期刊发县域试点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效,形成良好的评比争先氛围。向外延伸“中心+专班+专员”队伍触角,成立县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抽调骨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各级各部门明确1名党组织负责人和1-2名青年干部主抓试点具体工作;向下筑牢“专项+预算+待遇”经费基石,将规划实施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县镇两级团委分别按不低于37万元和2万元的标准进行保障,并安排12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试点工作;向内畅通“项目练兵 战场育人”培育渠道,提拔重用试点工作中成效明显、各方公认的青年干部19名。
开门办规划。立足资中作为全省丘陵地区农业大县、14万青年外出务工的实际,明确“青年资中·宜业之城”发展定位,组建专家团队,诚邀青年评估团、汇智团围绕青年关注焦点、热点积极建言献策,以“十大重点项目”为支撑,编制出台《资中县“十四五”青年发展规划》,并纳入县域“十四五”规划统筹推进,实现有效衔接。
精心定方案。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实施“十大青春行动”。根据方案列出实施清单,以“清单制+责任制”的方式将方案细化为35项具体工作,确保试点工作有目标、有载体、有人抓、有实效。设置“联席会议随机抽问”环节,由“第一召集人”现场督导试点进程并协调试点症结,倒逼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配套明指标。聚焦青年思想道德、青年就业创业、青年教育、青年婚恋等10个重点发展领域,结合青年发展规律,配套建立青年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其中科学设置5个核心指标、24个重要指标。探索建立青年评议机制,为试点成效评估提供量化参考。
创青年宜业之城。依托“4+5+5”现代特色产业优势,推进与40余所科研院所共建19个科研平台,新增现代农业产业家庭农场378户,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舞台;引导青年围绕 “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布局等县域发展规划,探索形成“产业+平台+创业+就业”模式,推动青年创造;实施“船青贷”“血橙贷”“助保贷”等信贷政策,累計发放创业贷款6.8亿元;建成电商中心和2条青创一条街,吸引346户青年店铺入驻;签订荣(昌)资(中)青年发展合作协议,深化与成渝地区7个领域、16个方面的青年发展合作,优化青年创业就业环境。
建青年宜居之所。实施“以水美城”战略,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改善青年人居环境;成功创建2所省级一类示范高中,建成投用内江肿瘤医院、资中县中医医院等多家医院,成功打造青年发展综合体和24小时青年图书馆,为青年提供便捷服务;配齐112名卫生法治副校长,建成9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构建“1+4”交通配载体系,营造青年安全舒适生活环境。
供青年成长之需。组建110人的青年思想政治宣讲团、90人的汇智团和50人的评估团,为青年思想教育、思想交流提供平台,强化青年思想教育;建成1个全国女足后备人才基地、11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4个青少年教育基地和8个青年体育公园,选培青少年足球运动梯队109支,提升青年人文素养;构建“一体两翼多点发展”的志愿服务机制,拓宽青年发展空间。
解青年后顾之忧。实施“童伴计划”全覆盖工程,建成301个“童伴之家”,配备童伴妈妈301名,解决14万外出务工青年子女教育缺失问题;实施青年人才安居工程,建成青年公寓和青年驿站,实现400名青年人才“拎包入住”,助力解决青年人才住房难题;实施青年关爱工程和“团聚工程”,深化“团团有约”联谊交友品牌,助力解决青年婚恋交友难题;实施老年赡养工程,投资5100万元建成县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投资2650万元实施居家养老项目,助力青年解决老人赡养难题。
下一步,团资中县委将继续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先进地区青年工作经验,继续推进“青马工程”全国试点和“少先队分批入队”省级试点工作,不断加强成渝地区青年发展合作,持续深化试点工作成效,全力打造20个青年发展场景。以“青年资中·宜业之城”建设为抓手,集成更多惠及青年的政策措施,搭建更广的青年发展服务平台,营造更加良好的青年发展环境,持续提升“成渝之中·魅力资中”青年获得感和满意度。
“双擎驱动”,蓄足规划实施动能
控牢“党管青年”主驱。将试点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构建起县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县级领导共同抓、全县上下齐心抓的统筹推进格局。召开12次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采取“重点推进+督查考核+述职问效”的方式,控牢“党管青年”三级联抓主战线。四川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试点工作推进会筹备期间,县委书记坚持一线督战、靠前指挥,坚决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高效、有序推进筹备工作落实。
把好“联席会议”副驱。建立县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委副书记任“第一召集人”、19个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严格落实“月盘点、季会商”,定期召集成员单位精准研判、实时调度,并分级分类打造工作示范。试点期间印发工作简报7期,定期刊发县域试点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效,形成良好的评比争先氛围。向外延伸“中心+专班+专员”队伍触角,成立县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抽调骨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各级各部门明确1名党组织负责人和1-2名青年干部主抓试点具体工作;向下筑牢“专项+预算+待遇”经费基石,将规划实施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县镇两级团委分别按不低于37万元和2万元的标准进行保障,并安排12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试点工作;向内畅通“项目练兵 战场育人”培育渠道,提拔重用试点工作中成效明显、各方公认的青年干部19名。
“三厢布局”,拓宽规划实施空间
开门办规划。立足资中作为全省丘陵地区农业大县、14万青年外出务工的实际,明确“青年资中·宜业之城”发展定位,组建专家团队,诚邀青年评估团、汇智团围绕青年关注焦点、热点积极建言献策,以“十大重点项目”为支撑,编制出台《资中县“十四五”青年发展规划》,并纳入县域“十四五”规划统筹推进,实现有效衔接。
精心定方案。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实施“十大青春行动”。根据方案列出实施清单,以“清单制+责任制”的方式将方案细化为35项具体工作,确保试点工作有目标、有载体、有人抓、有实效。设置“联席会议随机抽问”环节,由“第一召集人”现场督导试点进程并协调试点症结,倒逼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配套明指标。聚焦青年思想道德、青年就业创业、青年教育、青年婚恋等10个重点发展领域,结合青年发展规律,配套建立青年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其中科学设置5个核心指标、24个重要指标。探索建立青年评议机制,为试点成效评估提供量化参考。
“四轮联动”,提升规划实施效率
创青年宜业之城。依托“4+5+5”现代特色产业优势,推进与40余所科研院所共建19个科研平台,新增现代农业产业家庭农场378户,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舞台;引导青年围绕 “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布局等县域发展规划,探索形成“产业+平台+创业+就业”模式,推动青年创造;实施“船青贷”“血橙贷”“助保贷”等信贷政策,累計发放创业贷款6.8亿元;建成电商中心和2条青创一条街,吸引346户青年店铺入驻;签订荣(昌)资(中)青年发展合作协议,深化与成渝地区7个领域、16个方面的青年发展合作,优化青年创业就业环境。
建青年宜居之所。实施“以水美城”战略,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改善青年人居环境;成功创建2所省级一类示范高中,建成投用内江肿瘤医院、资中县中医医院等多家医院,成功打造青年发展综合体和24小时青年图书馆,为青年提供便捷服务;配齐112名卫生法治副校长,建成9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构建“1+4”交通配载体系,营造青年安全舒适生活环境。
供青年成长之需。组建110人的青年思想政治宣讲团、90人的汇智团和50人的评估团,为青年思想教育、思想交流提供平台,强化青年思想教育;建成1个全国女足后备人才基地、11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4个青少年教育基地和8个青年体育公园,选培青少年足球运动梯队109支,提升青年人文素养;构建“一体两翼多点发展”的志愿服务机制,拓宽青年发展空间。
解青年后顾之忧。实施“童伴计划”全覆盖工程,建成301个“童伴之家”,配备童伴妈妈301名,解决14万外出务工青年子女教育缺失问题;实施青年人才安居工程,建成青年公寓和青年驿站,实现400名青年人才“拎包入住”,助力解决青年人才住房难题;实施青年关爱工程和“团聚工程”,深化“团团有约”联谊交友品牌,助力解决青年婚恋交友难题;实施老年赡养工程,投资5100万元建成县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投资2650万元实施居家养老项目,助力青年解决老人赡养难题。
下一步,团资中县委将继续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先进地区青年工作经验,继续推进“青马工程”全国试点和“少先队分批入队”省级试点工作,不断加强成渝地区青年发展合作,持续深化试点工作成效,全力打造20个青年发展场景。以“青年资中·宜业之城”建设为抓手,集成更多惠及青年的政策措施,搭建更广的青年发展服务平台,营造更加良好的青年发展环境,持续提升“成渝之中·魅力资中”青年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