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程目标,是通过科学学习活动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科学课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经历对身边科学事物的探究,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得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引疑
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
困惑来自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无知,“思启于疑”,有疑才会产生探究的动力。学生面对这复杂多变的世界,必定会存在困惑,他们急切地想认识、想解决。从学生的困惑入手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进入思维的兴奋状态。如种子的芽为什么总是向上长现象,引疑学生去探究植物生长的规律;冬天河水为什么结冰,鱼儿为什么会游泳等自然现象提出来,引疑学生对困惑探究的兴趣和激发学生解开谜团的求知欲,从而顺着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去探究,去学习。
二、质疑
质疑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体现。学生依照科学探究的过程,主动提出问题,但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值得研究或超出现阶段学生知识面的研究。不管学生提的问题有没有研究的价值,能提出问题总比没有问题要好,在学生敢提问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思考、筛选,提出有价值的、值得研究和能够研究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散而聚,才能做到课堂高效。
三、假设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问题的假设。
问题确定后,需要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必要的猜测,必要时教师可出示事先准备的假设判断提示卡,要求学生从中选取合理的假设,以帮助他们把握问题的范围,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例如,我在上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的《设计种子发芽实验》时,开始让学生猜测阳光下的种子比黑暗下的种子发芽快,一周后,学生实验发现黑暗中的种子发芽还快些,这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原来为什么猜测阳光下的种子发芽快?我们的猜测为什么错了?又是什么原因使黑暗下的种子发芽快了?这样为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做好铺垫。
四、计划
教师帮助引导学生制定出验证假设的实施计划。
问题确定后,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分析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探究计划。实验一般选择简单易做的、取材容易的、没有危险的,或是可以长期坚持的、用一些簡单器材即可以独立完成的实验。实验材料有些是学生难以短时间收集到的,所以,在新学期开始,教师就要对本学期所用到的实验材料(包括有实物、查找资料、观察记录等)提早安排收集任务,让学生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五、探究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搜集用于验证自己假设的信息。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读课本或是进行试验的许多情况下,不能紧紧围绕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容易受一些次要因素的干扰,偏离研究方向,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要少说、多看,必要时给予指导。学生所能及的,教师避之;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助之;学生所不及的,教师为之。
六、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把自己的探究结果发表出来。
交流是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述自我认识的过程。对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要允许学生存有意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唯一的。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谈论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拿证据说话,学会定向地观察和分析,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通过充分的讨论,获得共识,同时鼓励学生与学生、组与组之间质疑,并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形成结论。
新课标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
我们可以发挥网络的作用,提高科学探究的实效性。网络具有大量的信息,丰富的资源。在学生探究科学知识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到网上去搜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登录相关科学教育的网站,或开辟校园论坛,qq群,微信群。这样的交流不受时间、地点、人物的限制,同时,在探究中遇到的困难,可随时发邮件向权威人士请教、咨询。
学习科学不仅仅是课堂的学,更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把课堂知识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更好地去关注身边的事物及现象,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坚持学习科学,这才是我们学科学的最终所向。
【作者单位:灵山县第二小学 广西】
一、引疑
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
困惑来自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无知,“思启于疑”,有疑才会产生探究的动力。学生面对这复杂多变的世界,必定会存在困惑,他们急切地想认识、想解决。从学生的困惑入手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进入思维的兴奋状态。如种子的芽为什么总是向上长现象,引疑学生去探究植物生长的规律;冬天河水为什么结冰,鱼儿为什么会游泳等自然现象提出来,引疑学生对困惑探究的兴趣和激发学生解开谜团的求知欲,从而顺着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去探究,去学习。
二、质疑
质疑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体现。学生依照科学探究的过程,主动提出问题,但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值得研究或超出现阶段学生知识面的研究。不管学生提的问题有没有研究的价值,能提出问题总比没有问题要好,在学生敢提问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思考、筛选,提出有价值的、值得研究和能够研究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散而聚,才能做到课堂高效。
三、假设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问题的假设。
问题确定后,需要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必要的猜测,必要时教师可出示事先准备的假设判断提示卡,要求学生从中选取合理的假设,以帮助他们把握问题的范围,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例如,我在上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的《设计种子发芽实验》时,开始让学生猜测阳光下的种子比黑暗下的种子发芽快,一周后,学生实验发现黑暗中的种子发芽还快些,这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原来为什么猜测阳光下的种子发芽快?我们的猜测为什么错了?又是什么原因使黑暗下的种子发芽快了?这样为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做好铺垫。
四、计划
教师帮助引导学生制定出验证假设的实施计划。
问题确定后,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分析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探究计划。实验一般选择简单易做的、取材容易的、没有危险的,或是可以长期坚持的、用一些簡单器材即可以独立完成的实验。实验材料有些是学生难以短时间收集到的,所以,在新学期开始,教师就要对本学期所用到的实验材料(包括有实物、查找资料、观察记录等)提早安排收集任务,让学生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五、探究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搜集用于验证自己假设的信息。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读课本或是进行试验的许多情况下,不能紧紧围绕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容易受一些次要因素的干扰,偏离研究方向,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要少说、多看,必要时给予指导。学生所能及的,教师避之;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助之;学生所不及的,教师为之。
六、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把自己的探究结果发表出来。
交流是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述自我认识的过程。对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要允许学生存有意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唯一的。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谈论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拿证据说话,学会定向地观察和分析,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通过充分的讨论,获得共识,同时鼓励学生与学生、组与组之间质疑,并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形成结论。
新课标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
我们可以发挥网络的作用,提高科学探究的实效性。网络具有大量的信息,丰富的资源。在学生探究科学知识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到网上去搜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登录相关科学教育的网站,或开辟校园论坛,qq群,微信群。这样的交流不受时间、地点、人物的限制,同时,在探究中遇到的困难,可随时发邮件向权威人士请教、咨询。
学习科学不仅仅是课堂的学,更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把课堂知识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更好地去关注身边的事物及现象,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坚持学习科学,这才是我们学科学的最终所向。
【作者单位:灵山县第二小学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