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斗转星移,青春在岁月变迁中苍老,陈年旧事会逐渐地模糊。时光就像是重庆的雾,越来越浓,无情的把某些记忆从脑海中逐渐淡忘直至删除;时光又像是筛子,只能过滤掉过去生活中的浮光掠影,对于记忆犹新的往事,虽然时过境迁,却仍然历历在目。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冬天的一个傍晚,不约而至的北风开始肆无忌惮地咆哮,疯狂至极。秋风扫光了落叶,留下光秃秃孤零零的树枝,在北风的教唆下也开始同室操戈,发出啪啪啪的声音,一些枯枝被迫败下阵来,一头栽倒在地面的积雪里垂头丧气,显得孤立无援。屋顶上残留的积雪被风吹得漫天飞舞,就像天女散花一样。屋外的水缸里,已经开始结冰,逐渐成型。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看来三九严寒已经到了。屋内,我已早早地钻进了被窝,还伸出个脑袋看。母亲坐在我旁边,在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下缝缝补补,毫无睡意,这时的父亲已经鼾声如雷睡熟了。我每每在梦中惊醒时,总能看到母亲还在熟练敏捷的运针拉线,不时的把针在自己的头发上划拉几下,没有一丝倦意。
第二天早晨,天还没有亮父母都已经起床了。只见外屋亮着一盏油灯,两个熟悉的身影忙忙碌碌。我迅速的穿好衣服走了出来。母亲在做饭,只见煤火上橘黄色的火焰不断的舔着锅底,锅里的水已发出吱吱的响声。母亲拿出两个红薯,洗干净,削皮,切成块倒进锅里,吱吱作响的水声暂时消停了。在煤火的旁边,母亲又支起了烙子---烙饼工具,拿些麦秸、玉米秆作燃料,用火柴引燃。把和好的面擀成和烙子大小的,像纸一样的薄片。等烙子烧热后,把薄薄的面片平铺在上面。大约二十秒后,面片上会冒起大大小小的气泡,根据火的大小、烙子冷热的程度、气泡的颜色,要不失时机的翻转面片,翻转三四次烙馍就熟了。煤火上锅里的水又开始了翻江倒海,这说明红薯已经被煮熟了,母亲把搅好的面糊倒进锅里,等锅里的面糊再次沸腾,红薯玉米粥就煮好了。手脚麻利的母亲开始洗萝卜,切萝卜,炒萝卜,不一会香喷喷的萝卜丝炒好了。红薯玉米粥、烙馍,炒萝卜丝这就是我们的早饭。
母亲忙着做早饭的时候,父亲也没有闲着,他在为一天的出行做准备工作。他是走街串巷的补锅匠,利用早起的时间检查补锅、修锁工具是否配带齐全,对铁皮、锅底等消耗品进行补充。吃完早饭后,带上母亲为他准备的干粮---烙馍卷萝卜丝,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带着补锅工具就匆匆忙忙地出发了。
他出门离开的背影在我的视线中逐步变小,小到一个黑点,直到最后消失在茫茫的晨雾中。
这时的风也改变了战术,由昨晚的咆哮声变成了飕飕声,噪音分贝降低了很多。但如果你认为它变温和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时的风是刺骨的冷,它好像手持锐利的刀剑,能轻松愉快地刺穿厚实的皮袄,更不要说暴露在外的脸皮了,被它划了一刀又一刀,让人觉得血液都要凝固了,真是东(冬)风得意。树枝上的积雪已经被风吹得无影无踪,少了银装素裹的树木显得傻傻的,呆若木鸡,少了不少的灵气。冰溜子像晶莹剔透的水晶柱,整齐的在房檐下排列着,露出尖尖的冰口,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雪、水、和泥土混合在一起的地面,也被冻得硬邦邦滑溜溜的,走在上面要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会被摔屁股墩。有一次,被摔了屁股墩,在地上竟然坐了半天。田野里,白茫茫的积雪一片,在大雾的笼罩下,显得纯潔而又神秘。有一些调皮的麦苗,不想在棉被里睡觉,偷偷的伸出头来,是想感受寒风的摧残,还是想为万物凋零的冬天增添点绿色呢?太阳从东方升起,把天边都染红了。在阳光的照射下,浓雾败下阵来,一点点的散去,农村的画面逐渐地清晰起来。
吃完早饭后,母亲带领几个姐姐开始剥玉米,她们动作麻利地干活;而我最为清闲,又开始了一天无忧无虑的玩耍。太阳一点点的升高,到中午时分,母亲又把午饭做好了,汤面条,热气腾腾。这时,我忽然想起一个问题,爸爸他在外面冷么?有午饭吃么?
中午时分,暖和的太阳照耀着大地,它光芒四射,给人们带来了温暖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屋檐下的冰凌感受到了太阳的温暖也开始吐着水滴,一滴滴的像断了线的珠子,在屋檐下汇集起来,开始缓缓的流动。地面上的冰雪开始融化,地表一厘米处开始泥泞,一厘米以下仍然是硬邦邦的泥土。在泥泞和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一步三滑,举步艰难。远处积雪在阳光的反射下耀眼极了,白茫茫的一片,只能眯着眼睛看,倒也别致,另有一番情趣。
夕阳西下几时回,太阳逐渐落下山去,干冷的北风依旧不约而至,屋檐下的冰凌也失去了中午的活力,滴水渐停,保持沉默。融化的地面也开始逐渐地变硬,雾又包围了小村庄、山间田野。
就在这个时候,我的父亲推着自行车回来了。他的嘴唇干涩苍白,还有一道道裂开的口子,像松树皮一样。下嘴唇上还有一点红,显然是用手撕去干皮时留下,带有血丝的痕迹。上嘴唇上贴着邮票大小的香烟锡箔纸,纸片下面掩盖着凸起的水泡。是啊,冬天的风,在不出太阳的情况下,洗的衣服半天都能吹干,更何况是人的嘴唇呢。在右臂上,一大块被泥水沾染的痕迹依旧明显,虽然水已经被北风吹干,上面的泥已经被父亲弹掉。再看看父亲的鞋,已经被胶泥重重包围,从外表已经看不出鞋子的模样。脱下鞋子,里边全都湿透了,穿的袜子在火上一烤顿时冒出白色的蒸汽。一双粗糙的大脚露了出来,被水泡的发白,脚跟处长满了老茧,脚趾头上有一个小孩嘴似的裂痕,趾甲缝里充满了泥土,感觉冰到了极点。
父亲经过简单的清洗,把早上包裹干粮的方巾交给母亲,一家人围在一张小桌子上开始吃饭了,这是难得的温馨画面。
吃完饭,父亲坐在堂屋的桌子旁边。左手把煤油灯往自己这边挪了挪,右手解开衣扣,伸进棉衣内侧的衣兜里,掏出了一把钱放在桌子上。先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好,左手的大拇指在嘴里沾了沾,开始清点一天的劳动成果。清点完毕后,自己只留了些明天找零的钱,把大部分都交给母亲了。他的动作好像还没有完毕,右手又伸进了棉衣内侧的衣兜,用力地伸到底,从里面掏出了几枚硬币,左手向我招招手,我立刻明白了爸爸的意思,飞奔跑了过去,爸爸把带着体温的几枚硬币放在了我的手里。我接过硬币,爸爸说:“挣钱不容易,不能乱花钱。”我当时对什么是“不容易”,什么是“乱花钱”完全不理解,听得我一头雾水。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我得到硬币后的喜悦心情。冰冷的硬币在爸爸贴身的衣兜里呆了一天,原来没有温度的它竟然被爸爸的体温感染了,一下子有了温情。它足以把我的小手暖热,足以使我的内心沸腾。这几枚硬币是爸爸冒寒风、踩泥泞、吃干粮、一天也没有喝上一滴热水挣来的血汗钱,容易吗?因为每天都可以得到几枚硬币,所以每天下午我都盼望爸爸快点回来。 父亲给我的仅仅是几枚硬币么?不,一定不是。因为硬币上带有体温,体温的存在把硬币是一般等价物的性质改变了。它不只是可以换几块糖、几包瓜子、几支铅笔、几块橡皮的工具,它更多的表达了父亲对子女的爱。这种爱默默无声,在我寒冷时给我温暖,在我困乏时给我力量,在我受伤时给我安慰,在我失败时使我振奋,在我迷茫时使我明朗。
父亲给我的仅仅是几枚硬币么?不,一定不是。他给我的是敢于担当的品质。在那物资匮乏、经济落后、思想保守的年代,人们的生计都难以维持,一家大小六个孩子,他一副双肩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他没有被困難吓倒,挺拔的脊梁没有被重担压弯。
父亲给我的仅仅是几枚硬币么?不,一定不是。他给我的是勤劳的精神。他常说:“勤俭持家,既要勤,又要俭,没有勤不富,没有俭会变穷”这是他对勤和俭的理解吧。勤劳的爸爸,从来没有让我们兄弟姐妹饿过肚子。
1994年12月,我应征入伍,成了一名首都武警战士。刚来到部队的训练基地,一眼就看到了黑板报上写着:“神圣的使命,光荣的卫士”。板报中间警徽非常醒目,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此时,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一下子涌上心头。可是,几天下来,我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早上起床叠被子,一个被子要反复折叠很多次,最后还是被班长无情地甩到了床下,感觉是那么的无辜。训练场上,北风一吹,黄沙漫天飞舞,嘴里、耳朵里、鼻孔里、脖子里无一幸免,眼睛长期眯着不敢睁开。天气寒冷,军姿训练要求半小时不动,半小时下来,双腿麻木手脚冰凉。土地、水泥地、石子地、草丛、水洼地练着卧倒、起立、低姿匍匐前进,身上的衣服脏了、破了、皮肤出血了,结疤,再磨破,再结疤,反反复复。部队紧张的生活使人喘不过气来,早上洗漱整理内务也只有十五分钟时间,时常脸都顾不上洗。开水也很紧缺,常常感到口渴,能够坐下来喝口茶水,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上厕所要向班长请假,班长口头命令,三分钟,来去都是飞奔。身上的伤,心中的累,身体上的摧残,精神上的折麽,使当初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荡然无存,思想上开始动摇。
凌晨三点钟,该轮到我站岗了,站的是看押勤务的监墙哨。高墙和电网把囚犯和田野隔离开来。岗楼四周静悄悄的,被农民伯伯收割后的稻田显得异常苍凉。岗楼和稻田之间是一条公路。不敢用力呼吸,生怕吸进的冷空气在鼻孔里被冻住,清水鼻涕滴个不停,鼻涕抹在手套上都被冻硬了。天上没有一点云,只有一个像圆盘似的月亮挂在空中。站在空旷的野外,周围静得可以听到心跳的声音,一直被压抑的思想得到暂时的放松,竟然有空想家了。想吃母亲做的手擀面,想向父亲道个歉,想把荒废的学业捡起来,想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誓言。眼前的困难像一座座大山,让人望而却步。怎样才能翻过大山实现自己的誓言呢?想了很久都没有答案。忽然听到公路上有拉板车的声音,声音越来越大。只见一男子穿着笨重的棉衣,鼻孔里冒着哈气,骑着自行车后拖着板车,板车上放着竹筐,在我眼前一掠而过。一股豆腐的清香飘了过来,不用说,他是早起卖豆腐的。此时的一幕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父亲冒着风雪,忍饥挨饿,走街串巷,辛苦了一天回到家里还不忘给我几枚硬币,对我们姊妹几个总是乐呵呵的,没有一点的疲惫感。父亲面对困难是自强的,乐观的,他从来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命运弯腰。自己应该从父亲这得到什么启示呢?现在已经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父母给自己的温暖港湾,我现在该怎么办?阳光再明媚,也无法阻挡暴雨的;月光再皎洁,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圆缺;父母的双翼再温暖,也总会有离开的那一天;牵牛花再娇艳,它只能依靠篱笆才能向人们展示,离开篱笆娇艳无存。对,我应该像父亲一样自强,在他需要的时候,我也有几枚硬币给他。是啊,谁的生活容易呀?谁不是浑身疲惫?谁不是负重前行?我的思想豁然开朗,心中的问题有了答案,面对眼前的困难,要做一个强者,只有克服它,别无选择。
几枚带体温的硬币时常激励着我,鼓舞着我,伴随我成长进步,特别是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它会引领着我,不断前进。一直到现在——。
父亲年龄大了,常常丢三落四,生活的开销都有母亲掌管。身上不带钱,始终感到委屈。有一次我回去看他,见到我后,向我诉说:“现在啥都好,就是身上一分钱都没有”。在场的人都笑了,认为人老了,心眼小了。
事后,我越想越心酸。当时为什么没有把身上带的硬币给他一些呢?是我没有么?是怕他弄丢么?还是我不够细心?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冬天的一个傍晚,不约而至的北风开始肆无忌惮地咆哮,疯狂至极。秋风扫光了落叶,留下光秃秃孤零零的树枝,在北风的教唆下也开始同室操戈,发出啪啪啪的声音,一些枯枝被迫败下阵来,一头栽倒在地面的积雪里垂头丧气,显得孤立无援。屋顶上残留的积雪被风吹得漫天飞舞,就像天女散花一样。屋外的水缸里,已经开始结冰,逐渐成型。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看来三九严寒已经到了。屋内,我已早早地钻进了被窝,还伸出个脑袋看。母亲坐在我旁边,在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下缝缝补补,毫无睡意,这时的父亲已经鼾声如雷睡熟了。我每每在梦中惊醒时,总能看到母亲还在熟练敏捷的运针拉线,不时的把针在自己的头发上划拉几下,没有一丝倦意。
第二天早晨,天还没有亮父母都已经起床了。只见外屋亮着一盏油灯,两个熟悉的身影忙忙碌碌。我迅速的穿好衣服走了出来。母亲在做饭,只见煤火上橘黄色的火焰不断的舔着锅底,锅里的水已发出吱吱的响声。母亲拿出两个红薯,洗干净,削皮,切成块倒进锅里,吱吱作响的水声暂时消停了。在煤火的旁边,母亲又支起了烙子---烙饼工具,拿些麦秸、玉米秆作燃料,用火柴引燃。把和好的面擀成和烙子大小的,像纸一样的薄片。等烙子烧热后,把薄薄的面片平铺在上面。大约二十秒后,面片上会冒起大大小小的气泡,根据火的大小、烙子冷热的程度、气泡的颜色,要不失时机的翻转面片,翻转三四次烙馍就熟了。煤火上锅里的水又开始了翻江倒海,这说明红薯已经被煮熟了,母亲把搅好的面糊倒进锅里,等锅里的面糊再次沸腾,红薯玉米粥就煮好了。手脚麻利的母亲开始洗萝卜,切萝卜,炒萝卜,不一会香喷喷的萝卜丝炒好了。红薯玉米粥、烙馍,炒萝卜丝这就是我们的早饭。
母亲忙着做早饭的时候,父亲也没有闲着,他在为一天的出行做准备工作。他是走街串巷的补锅匠,利用早起的时间检查补锅、修锁工具是否配带齐全,对铁皮、锅底等消耗品进行补充。吃完早饭后,带上母亲为他准备的干粮---烙馍卷萝卜丝,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带着补锅工具就匆匆忙忙地出发了。
他出门离开的背影在我的视线中逐步变小,小到一个黑点,直到最后消失在茫茫的晨雾中。
这时的风也改变了战术,由昨晚的咆哮声变成了飕飕声,噪音分贝降低了很多。但如果你认为它变温和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时的风是刺骨的冷,它好像手持锐利的刀剑,能轻松愉快地刺穿厚实的皮袄,更不要说暴露在外的脸皮了,被它划了一刀又一刀,让人觉得血液都要凝固了,真是东(冬)风得意。树枝上的积雪已经被风吹得无影无踪,少了银装素裹的树木显得傻傻的,呆若木鸡,少了不少的灵气。冰溜子像晶莹剔透的水晶柱,整齐的在房檐下排列着,露出尖尖的冰口,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雪、水、和泥土混合在一起的地面,也被冻得硬邦邦滑溜溜的,走在上面要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会被摔屁股墩。有一次,被摔了屁股墩,在地上竟然坐了半天。田野里,白茫茫的积雪一片,在大雾的笼罩下,显得纯潔而又神秘。有一些调皮的麦苗,不想在棉被里睡觉,偷偷的伸出头来,是想感受寒风的摧残,还是想为万物凋零的冬天增添点绿色呢?太阳从东方升起,把天边都染红了。在阳光的照射下,浓雾败下阵来,一点点的散去,农村的画面逐渐地清晰起来。
吃完早饭后,母亲带领几个姐姐开始剥玉米,她们动作麻利地干活;而我最为清闲,又开始了一天无忧无虑的玩耍。太阳一点点的升高,到中午时分,母亲又把午饭做好了,汤面条,热气腾腾。这时,我忽然想起一个问题,爸爸他在外面冷么?有午饭吃么?
中午时分,暖和的太阳照耀着大地,它光芒四射,给人们带来了温暖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屋檐下的冰凌感受到了太阳的温暖也开始吐着水滴,一滴滴的像断了线的珠子,在屋檐下汇集起来,开始缓缓的流动。地面上的冰雪开始融化,地表一厘米处开始泥泞,一厘米以下仍然是硬邦邦的泥土。在泥泞和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一步三滑,举步艰难。远处积雪在阳光的反射下耀眼极了,白茫茫的一片,只能眯着眼睛看,倒也别致,另有一番情趣。
夕阳西下几时回,太阳逐渐落下山去,干冷的北风依旧不约而至,屋檐下的冰凌也失去了中午的活力,滴水渐停,保持沉默。融化的地面也开始逐渐地变硬,雾又包围了小村庄、山间田野。
就在这个时候,我的父亲推着自行车回来了。他的嘴唇干涩苍白,还有一道道裂开的口子,像松树皮一样。下嘴唇上还有一点红,显然是用手撕去干皮时留下,带有血丝的痕迹。上嘴唇上贴着邮票大小的香烟锡箔纸,纸片下面掩盖着凸起的水泡。是啊,冬天的风,在不出太阳的情况下,洗的衣服半天都能吹干,更何况是人的嘴唇呢。在右臂上,一大块被泥水沾染的痕迹依旧明显,虽然水已经被北风吹干,上面的泥已经被父亲弹掉。再看看父亲的鞋,已经被胶泥重重包围,从外表已经看不出鞋子的模样。脱下鞋子,里边全都湿透了,穿的袜子在火上一烤顿时冒出白色的蒸汽。一双粗糙的大脚露了出来,被水泡的发白,脚跟处长满了老茧,脚趾头上有一个小孩嘴似的裂痕,趾甲缝里充满了泥土,感觉冰到了极点。
父亲经过简单的清洗,把早上包裹干粮的方巾交给母亲,一家人围在一张小桌子上开始吃饭了,这是难得的温馨画面。
吃完饭,父亲坐在堂屋的桌子旁边。左手把煤油灯往自己这边挪了挪,右手解开衣扣,伸进棉衣内侧的衣兜里,掏出了一把钱放在桌子上。先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好,左手的大拇指在嘴里沾了沾,开始清点一天的劳动成果。清点完毕后,自己只留了些明天找零的钱,把大部分都交给母亲了。他的动作好像还没有完毕,右手又伸进了棉衣内侧的衣兜,用力地伸到底,从里面掏出了几枚硬币,左手向我招招手,我立刻明白了爸爸的意思,飞奔跑了过去,爸爸把带着体温的几枚硬币放在了我的手里。我接过硬币,爸爸说:“挣钱不容易,不能乱花钱。”我当时对什么是“不容易”,什么是“乱花钱”完全不理解,听得我一头雾水。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我得到硬币后的喜悦心情。冰冷的硬币在爸爸贴身的衣兜里呆了一天,原来没有温度的它竟然被爸爸的体温感染了,一下子有了温情。它足以把我的小手暖热,足以使我的内心沸腾。这几枚硬币是爸爸冒寒风、踩泥泞、吃干粮、一天也没有喝上一滴热水挣来的血汗钱,容易吗?因为每天都可以得到几枚硬币,所以每天下午我都盼望爸爸快点回来。 父亲给我的仅仅是几枚硬币么?不,一定不是。因为硬币上带有体温,体温的存在把硬币是一般等价物的性质改变了。它不只是可以换几块糖、几包瓜子、几支铅笔、几块橡皮的工具,它更多的表达了父亲对子女的爱。这种爱默默无声,在我寒冷时给我温暖,在我困乏时给我力量,在我受伤时给我安慰,在我失败时使我振奋,在我迷茫时使我明朗。
父亲给我的仅仅是几枚硬币么?不,一定不是。他给我的是敢于担当的品质。在那物资匮乏、经济落后、思想保守的年代,人们的生计都难以维持,一家大小六个孩子,他一副双肩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他没有被困難吓倒,挺拔的脊梁没有被重担压弯。
父亲给我的仅仅是几枚硬币么?不,一定不是。他给我的是勤劳的精神。他常说:“勤俭持家,既要勤,又要俭,没有勤不富,没有俭会变穷”这是他对勤和俭的理解吧。勤劳的爸爸,从来没有让我们兄弟姐妹饿过肚子。
1994年12月,我应征入伍,成了一名首都武警战士。刚来到部队的训练基地,一眼就看到了黑板报上写着:“神圣的使命,光荣的卫士”。板报中间警徽非常醒目,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此时,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一下子涌上心头。可是,几天下来,我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早上起床叠被子,一个被子要反复折叠很多次,最后还是被班长无情地甩到了床下,感觉是那么的无辜。训练场上,北风一吹,黄沙漫天飞舞,嘴里、耳朵里、鼻孔里、脖子里无一幸免,眼睛长期眯着不敢睁开。天气寒冷,军姿训练要求半小时不动,半小时下来,双腿麻木手脚冰凉。土地、水泥地、石子地、草丛、水洼地练着卧倒、起立、低姿匍匐前进,身上的衣服脏了、破了、皮肤出血了,结疤,再磨破,再结疤,反反复复。部队紧张的生活使人喘不过气来,早上洗漱整理内务也只有十五分钟时间,时常脸都顾不上洗。开水也很紧缺,常常感到口渴,能够坐下来喝口茶水,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上厕所要向班长请假,班长口头命令,三分钟,来去都是飞奔。身上的伤,心中的累,身体上的摧残,精神上的折麽,使当初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荡然无存,思想上开始动摇。
凌晨三点钟,该轮到我站岗了,站的是看押勤务的监墙哨。高墙和电网把囚犯和田野隔离开来。岗楼四周静悄悄的,被农民伯伯收割后的稻田显得异常苍凉。岗楼和稻田之间是一条公路。不敢用力呼吸,生怕吸进的冷空气在鼻孔里被冻住,清水鼻涕滴个不停,鼻涕抹在手套上都被冻硬了。天上没有一点云,只有一个像圆盘似的月亮挂在空中。站在空旷的野外,周围静得可以听到心跳的声音,一直被压抑的思想得到暂时的放松,竟然有空想家了。想吃母亲做的手擀面,想向父亲道个歉,想把荒废的学业捡起来,想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誓言。眼前的困难像一座座大山,让人望而却步。怎样才能翻过大山实现自己的誓言呢?想了很久都没有答案。忽然听到公路上有拉板车的声音,声音越来越大。只见一男子穿着笨重的棉衣,鼻孔里冒着哈气,骑着自行车后拖着板车,板车上放着竹筐,在我眼前一掠而过。一股豆腐的清香飘了过来,不用说,他是早起卖豆腐的。此时的一幕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父亲冒着风雪,忍饥挨饿,走街串巷,辛苦了一天回到家里还不忘给我几枚硬币,对我们姊妹几个总是乐呵呵的,没有一点的疲惫感。父亲面对困难是自强的,乐观的,他从来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命运弯腰。自己应该从父亲这得到什么启示呢?现在已经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父母给自己的温暖港湾,我现在该怎么办?阳光再明媚,也无法阻挡暴雨的;月光再皎洁,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圆缺;父母的双翼再温暖,也总会有离开的那一天;牵牛花再娇艳,它只能依靠篱笆才能向人们展示,离开篱笆娇艳无存。对,我应该像父亲一样自强,在他需要的时候,我也有几枚硬币给他。是啊,谁的生活容易呀?谁不是浑身疲惫?谁不是负重前行?我的思想豁然开朗,心中的问题有了答案,面对眼前的困难,要做一个强者,只有克服它,别无选择。
几枚带体温的硬币时常激励着我,鼓舞着我,伴随我成长进步,特别是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它会引领着我,不断前进。一直到现在——。
父亲年龄大了,常常丢三落四,生活的开销都有母亲掌管。身上不带钱,始终感到委屈。有一次我回去看他,见到我后,向我诉说:“现在啥都好,就是身上一分钱都没有”。在场的人都笑了,认为人老了,心眼小了。
事后,我越想越心酸。当时为什么没有把身上带的硬币给他一些呢?是我没有么?是怕他弄丢么?还是我不够细心?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