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春天,在美国加州的一个海边度假村里,几十家开发手机和平板电脑儿童APP的公司聚集在一起,展示他们的新游戏。这次大会由儿童互动式媒体研究者华伦·巴克莱纳组织,他很喜欢把开发者、研究人员、商人以及孩子们聚集到一起,其中一些小屁孩甚至还穿着纸尿裤。
巴克莱纳用间隙时间玩遥控直升飞机,一些孩子被他吸引,但大多数不为所动,只是低头盯着iPad和其他平板电脑。几位开发员引用著名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的名言:“双手是人类训练智力的最佳工具”,如今孩子们通过触摸屏,可以进行更复杂的智力训练。
几个三岁小女孩倚着玻璃门读一本名为《十只傻笑的大猩猩》的交互读物,并为下一步该咯吱哪只大猩猩争吵;橡木桌子上巨大的“愤怒小鸟”玩具,吸引孩子们去玩装有各种新游戏的平板电脑;一个一岁半的孩子还没有桌子高,但一触摸到屏幕,她立刻就学会了怎样玩游戏。
新一代是“数字土著”
在开发者大会上,一位女士说,尽管自己就是开发儿童游戏的,但她不允许孩子玩iPad游戏太长时间。“我们定好了每周的‘不接触屏幕时间’,除非很明确是为了教育,”她说,“周末他们可以玩半个小时,这就足够了,触摸屏太容易上瘾,也太刺激大脑。”另一位开发者表示,只有坐飞机或长时间坐车时才让孩子玩平板电脑;开发者中最宽容的一位,每天允许孩子玩半个小时。
现在,几乎家家都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每隔一小段时间,数千个针对儿童的APP就会开发出来。对家长而言,几年时间诞生了很多让他们担忧会影响孩子童年的产品;但对孩子来说,他们只是知道了滑动手指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上百个游戏可以装进一个故事书大小的电子设备中。
市场迅速注意到这种情绪和因此产生的商机。2008年,苹果应用商店开张时,新游戏开发速度是每天数十、每年数千。现在,iTunes上有约4万个儿童游戏,在谷歌商店中还有数千个。在iTunes的“教育”分类下,大部分最畅销的APP都是面向幼儿园的孩子或小学生的。随着孩子对触摸屏游戏的兴致激增,许多家长开始感到不安。
父母们的反应显示出这个年代的一种神经质: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父母们却越来越警惕科技对孩子的影响。对父母来说,科技的能力和进步并未转变成舒适和轻松。一方面,他们希望孩子熟练掌握伴随一生的数字技术,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过早过多地接触电子产品会让孩子沉溺其中。家长对待平板电脑和应用程序就像医生使用精密仪器,既期待着它们能给孩子的智商提高带来神奇效果,又怕一旦使用不当,孩子就可能会变成不会与他人接触的冷漠生物或者把电脑当女朋友的宅男。
迄今为止,没有什么研究证明iPad会使学龄前儿童更聪明,或者使大脑的神经回路变得迟钝。这样的电子产品才面世三年多,专家学者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其进行研究。
2001年,教育家和科技作家马克·普林斯基用“数字土著”一词来形容在电脑语言、电子游戏和高科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孩子。2010年iPad发布之后,这个说法有了全新的意义。其实,iPhone对年幼的孩子早已是一种诱惑,但它的屏幕太小,幼儿很难用手指轻松准确地操作。iPad则又大又亮,研究儿童媒体的专家立刻意识到,iPad将改变世界。
从前,孩子需要父母手把手地教怎么用鼠标和遥控器,并告诉他们手的操作和屏幕变化的关联,需要一定的理解时间。但在iPad上,手指和屏幕动作的关联显而易见。触摸屏就像摇拨浪鼓或推倒积木一样,一根手指可以瞬间移动汽车、碾碎虫子或变成画笔。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了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所说的“动作表征”能力:他们区分事物不是通过语言或符号,而是通过手势,比如用抓住想象中的杯子放到嘴边代表想要喝水,手成为了思想的延伸。所以,对孩子来说,使用触屏设备根本不需要学习。
2011年,美国儿科协会更新了对儿童和媒体的建议。该组织在1999年明确提出不鼓励两岁以下的儿童看电视,因为根据大脑发育的研究显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需要与父母的直接互动。情况如今发生了巨大变化:2006年,90%的美国家长承认他们让两岁以下的孩子接触某种形式的电子媒体。儿科协会的最新建议仍不鼓励幼儿被动地使用任何屏幕媒介,而对年龄稍大的孩子,则提出高质量的APP也许有教育意义。但这份报告并没有提到触屏设备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好处。
可以终结“视频致呆”
儿童如何感受电子媒体?这些经历对他们的成长会有怎样的影响?交互式媒体出现的时间并不长,所以现存的大部分研究都停留在儿童和电视的关系上。研究人员发现,要让儿童对电视感兴趣,故事必须是易于追随的直线型,尽可能少用剪切镜头,语言要简洁并不断重复。
但对低龄幼儿来说,情况还有所不同:盯着电视屏幕,两岁半以下的儿童会呈现出“视频致呆“现象,也就是说他们不容易理解视频中的人物传递的信息。范德比尔特大学发展心理学家乔治尼·乔塞斯做过这样的实验:一些孩子通过监视器观看房间的人藏一个玩具狗,另一些孩子则透过玻璃观看这一过程,结果后一批孩子总能轻松地找到玩具,而前一批则需要更多的时间。
对此的结论是,幼童的认知能力还不足以处理符号性信息。但是对于这个特殊的发展阶段还有另一种解释:幼童有能力筛检出“社会相关信息”——他们善于发现能帮助他们连贯描述周围世界的人或情景。在真实生活中,青草有清香,大人会对你笑,当你问问题时他们会回答,而电视上的人是做不到这些的,它缺少孩子需要的最重要的东西,即“双向信息交流”。
2004年,乔赛斯重新做了一次实验。她作了一些改动,增加了视频中和孩子们互动的环节。幼儿和家长走进一个房间,在这里可以通过监视器看到研究人员,研究人员在另一个房间里,也可以通过监视器看到孩子。在藏小猪玩具之前,研究人员和孩子进行互动,她问了一些关于玩具的问题,然后和孩子们玩游戏,并请他们一起唱儿歌,还让孩子们在凳子下面找一个贴纸。 她给孩子们的印象是:电视里的人可以和他们沟通。随后,研究人员开始藏小猪玩具,之后回到屏幕前告诉孩子如何去找。这种沟通足以抵消“视频致呆”,大多数参与这个实验的孩子都能找到玩具。
当孩子做出一个动作后,屏幕上的人可以即刻做出反应,孩子每次都能得到回复,就会被这种互动吸引,这是他们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典型的事例便是iPad上《会说话的河马宝宝》的游戏。它可以满足儿童对互动屏幕形象的要求,因此儿童媒体研究者对iPad的潜力充满期待。
无法抗拒的触屏时代
乔治敦大学儿童媒体中心的主任桑德拉·卡尔弗特进行了一项关于幼儿与iPad的研究,研究者希望了解儿童是否更倾向于从喜爱或信赖的渠道获取信息。卡尔弗特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在32个月大时会跟随iPad游戏中“说实话”的角色,相信之前被证实可靠的角色。
卡尔弗特表示,这表明幼儿在运用科技方面比我们想象得更聪明。她认为,无论来源如何,触摸屏幕、获得反馈、实时纠正是有教育意义的,只要幼儿能吸收准确的信息。“有人说我们在拿孩子做实验,但我认为,事实已经发生,我们无法逆转。孩子的生活越来越早地被各种媒介所占据,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技术的优点。”
每一种新媒体刚刚问世时,几乎都会被批评为是对年轻人的威胁:通俗小说有损道德,电视会损害视力,电子游戏会让孩子变得暴力······每种东西都被说成是诱使孩子浪费时间。这样的倾向显然是不理性的。
对于如何使用电子媒体,记者莉萨·格恩齐在《屏幕时间》一书中列出了对媒体消费颇为有用的3C框架:内容(content)、背景(context)和你的孩子(child)。她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内容合适吗?盯着屏幕的时间只是孩子与你以及外部世界接触时间的一小部分?她建议根据孩子不同的情况来酌情回答。其中,格恩齐提出的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家长对媒体态度的重要性:如果他们把盯着屏幕当作吃垃圾食品一样的打发时间的无聊方式,孩子就会完全接纳这种态度,而这种神经质也会被传给下一代。
“数字土著”一词的发明人马克·普林斯基表示:“战争结束了,新一代赢了。”普林斯基7岁的儿子可以看书和电视、玩乐高玩具和任天堂游戏机,普林斯基对一切一视同仁。 “我们生活在一个屏幕的时代,对孩子说‘你应该看书,别看屏幕’是不合时宜的。它反映了我们的自我偏见——害怕改变,害怕自己跟不上时代。”
巴克莱纳用间隙时间玩遥控直升飞机,一些孩子被他吸引,但大多数不为所动,只是低头盯着iPad和其他平板电脑。几位开发员引用著名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的名言:“双手是人类训练智力的最佳工具”,如今孩子们通过触摸屏,可以进行更复杂的智力训练。
几个三岁小女孩倚着玻璃门读一本名为《十只傻笑的大猩猩》的交互读物,并为下一步该咯吱哪只大猩猩争吵;橡木桌子上巨大的“愤怒小鸟”玩具,吸引孩子们去玩装有各种新游戏的平板电脑;一个一岁半的孩子还没有桌子高,但一触摸到屏幕,她立刻就学会了怎样玩游戏。
新一代是“数字土著”
在开发者大会上,一位女士说,尽管自己就是开发儿童游戏的,但她不允许孩子玩iPad游戏太长时间。“我们定好了每周的‘不接触屏幕时间’,除非很明确是为了教育,”她说,“周末他们可以玩半个小时,这就足够了,触摸屏太容易上瘾,也太刺激大脑。”另一位开发者表示,只有坐飞机或长时间坐车时才让孩子玩平板电脑;开发者中最宽容的一位,每天允许孩子玩半个小时。
现在,几乎家家都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每隔一小段时间,数千个针对儿童的APP就会开发出来。对家长而言,几年时间诞生了很多让他们担忧会影响孩子童年的产品;但对孩子来说,他们只是知道了滑动手指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上百个游戏可以装进一个故事书大小的电子设备中。
市场迅速注意到这种情绪和因此产生的商机。2008年,苹果应用商店开张时,新游戏开发速度是每天数十、每年数千。现在,iTunes上有约4万个儿童游戏,在谷歌商店中还有数千个。在iTunes的“教育”分类下,大部分最畅销的APP都是面向幼儿园的孩子或小学生的。随着孩子对触摸屏游戏的兴致激增,许多家长开始感到不安。
父母们的反应显示出这个年代的一种神经质: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父母们却越来越警惕科技对孩子的影响。对父母来说,科技的能力和进步并未转变成舒适和轻松。一方面,他们希望孩子熟练掌握伴随一生的数字技术,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过早过多地接触电子产品会让孩子沉溺其中。家长对待平板电脑和应用程序就像医生使用精密仪器,既期待着它们能给孩子的智商提高带来神奇效果,又怕一旦使用不当,孩子就可能会变成不会与他人接触的冷漠生物或者把电脑当女朋友的宅男。
迄今为止,没有什么研究证明iPad会使学龄前儿童更聪明,或者使大脑的神经回路变得迟钝。这样的电子产品才面世三年多,专家学者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其进行研究。
2001年,教育家和科技作家马克·普林斯基用“数字土著”一词来形容在电脑语言、电子游戏和高科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孩子。2010年iPad发布之后,这个说法有了全新的意义。其实,iPhone对年幼的孩子早已是一种诱惑,但它的屏幕太小,幼儿很难用手指轻松准确地操作。iPad则又大又亮,研究儿童媒体的专家立刻意识到,iPad将改变世界。
从前,孩子需要父母手把手地教怎么用鼠标和遥控器,并告诉他们手的操作和屏幕变化的关联,需要一定的理解时间。但在iPad上,手指和屏幕动作的关联显而易见。触摸屏就像摇拨浪鼓或推倒积木一样,一根手指可以瞬间移动汽车、碾碎虫子或变成画笔。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了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所说的“动作表征”能力:他们区分事物不是通过语言或符号,而是通过手势,比如用抓住想象中的杯子放到嘴边代表想要喝水,手成为了思想的延伸。所以,对孩子来说,使用触屏设备根本不需要学习。
2011年,美国儿科协会更新了对儿童和媒体的建议。该组织在1999年明确提出不鼓励两岁以下的儿童看电视,因为根据大脑发育的研究显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需要与父母的直接互动。情况如今发生了巨大变化:2006年,90%的美国家长承认他们让两岁以下的孩子接触某种形式的电子媒体。儿科协会的最新建议仍不鼓励幼儿被动地使用任何屏幕媒介,而对年龄稍大的孩子,则提出高质量的APP也许有教育意义。但这份报告并没有提到触屏设备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好处。
可以终结“视频致呆”
儿童如何感受电子媒体?这些经历对他们的成长会有怎样的影响?交互式媒体出现的时间并不长,所以现存的大部分研究都停留在儿童和电视的关系上。研究人员发现,要让儿童对电视感兴趣,故事必须是易于追随的直线型,尽可能少用剪切镜头,语言要简洁并不断重复。
但对低龄幼儿来说,情况还有所不同:盯着电视屏幕,两岁半以下的儿童会呈现出“视频致呆“现象,也就是说他们不容易理解视频中的人物传递的信息。范德比尔特大学发展心理学家乔治尼·乔塞斯做过这样的实验:一些孩子通过监视器观看房间的人藏一个玩具狗,另一些孩子则透过玻璃观看这一过程,结果后一批孩子总能轻松地找到玩具,而前一批则需要更多的时间。
对此的结论是,幼童的认知能力还不足以处理符号性信息。但是对于这个特殊的发展阶段还有另一种解释:幼童有能力筛检出“社会相关信息”——他们善于发现能帮助他们连贯描述周围世界的人或情景。在真实生活中,青草有清香,大人会对你笑,当你问问题时他们会回答,而电视上的人是做不到这些的,它缺少孩子需要的最重要的东西,即“双向信息交流”。
2004年,乔赛斯重新做了一次实验。她作了一些改动,增加了视频中和孩子们互动的环节。幼儿和家长走进一个房间,在这里可以通过监视器看到研究人员,研究人员在另一个房间里,也可以通过监视器看到孩子。在藏小猪玩具之前,研究人员和孩子进行互动,她问了一些关于玩具的问题,然后和孩子们玩游戏,并请他们一起唱儿歌,还让孩子们在凳子下面找一个贴纸。 她给孩子们的印象是:电视里的人可以和他们沟通。随后,研究人员开始藏小猪玩具,之后回到屏幕前告诉孩子如何去找。这种沟通足以抵消“视频致呆”,大多数参与这个实验的孩子都能找到玩具。
当孩子做出一个动作后,屏幕上的人可以即刻做出反应,孩子每次都能得到回复,就会被这种互动吸引,这是他们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典型的事例便是iPad上《会说话的河马宝宝》的游戏。它可以满足儿童对互动屏幕形象的要求,因此儿童媒体研究者对iPad的潜力充满期待。
无法抗拒的触屏时代
乔治敦大学儿童媒体中心的主任桑德拉·卡尔弗特进行了一项关于幼儿与iPad的研究,研究者希望了解儿童是否更倾向于从喜爱或信赖的渠道获取信息。卡尔弗特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在32个月大时会跟随iPad游戏中“说实话”的角色,相信之前被证实可靠的角色。
卡尔弗特表示,这表明幼儿在运用科技方面比我们想象得更聪明。她认为,无论来源如何,触摸屏幕、获得反馈、实时纠正是有教育意义的,只要幼儿能吸收准确的信息。“有人说我们在拿孩子做实验,但我认为,事实已经发生,我们无法逆转。孩子的生活越来越早地被各种媒介所占据,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技术的优点。”
每一种新媒体刚刚问世时,几乎都会被批评为是对年轻人的威胁:通俗小说有损道德,电视会损害视力,电子游戏会让孩子变得暴力······每种东西都被说成是诱使孩子浪费时间。这样的倾向显然是不理性的。
对于如何使用电子媒体,记者莉萨·格恩齐在《屏幕时间》一书中列出了对媒体消费颇为有用的3C框架:内容(content)、背景(context)和你的孩子(child)。她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内容合适吗?盯着屏幕的时间只是孩子与你以及外部世界接触时间的一小部分?她建议根据孩子不同的情况来酌情回答。其中,格恩齐提出的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家长对媒体态度的重要性:如果他们把盯着屏幕当作吃垃圾食品一样的打发时间的无聊方式,孩子就会完全接纳这种态度,而这种神经质也会被传给下一代。
“数字土著”一词的发明人马克·普林斯基表示:“战争结束了,新一代赢了。”普林斯基7岁的儿子可以看书和电视、玩乐高玩具和任天堂游戏机,普林斯基对一切一视同仁。 “我们生活在一个屏幕的时代,对孩子说‘你应该看书,别看屏幕’是不合时宜的。它反映了我们的自我偏见——害怕改变,害怕自己跟不上时代。”